近日,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整整一集都是關于中國能源發展的。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兩會前夕播出的《大國重器》聚焦新能源產業,值得一讀。(1) 首先,讓我們看看中國面臨的能源形勢。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美國的頁巖氣革命改變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特朗普大力推動美國能源優先計劃,以實現美國能源獨立。英國脫歐、TTP早逝和俄羅斯重返中東等事件表明,貿易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抬頭,全球能源地緣將變得越來越復雜。
在這種國際環境下,作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費國,2017年中國消費了6.1億噸原油,其中進口原油4.2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68%。隨著中國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預計到2030年,中國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0%。對外國能源的高度依賴使中國的能源安全非常令人擔憂。當然,能源安全并不意味著能源應該完全自給自足,而是反映在穩定的進口渠道、合理的能源價格以及不因能源依賴而被綁架的外交政策上。但不幸的是,中國沒有這三點。中國進口的原油中,80%來自中東和北非,那里地緣復雜,民族沖突突出,戰爭沖突頻繁,恐怖襲擊猖獗,而且這些原油幾乎都經過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共同管理的馬六甲海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能源生命線不在其控制范圍內。
近年來,美國不斷通過油價向中國和俄羅斯等戰略對手施壓。油價已經成為美國手中的一把劍。在油價與美元緊密掛鉤的情況下,中國幾乎沒有石油定價權,因此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只能是一條魚。由于中國希望確保能源原產地的穩定和運輸安全,中國也有許多外交制約因素。戰略對手經常在能源問題上對中國采取行動,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都是理所當然的。可以說,當“中國龍”升空時,能源困境仍然揮之不去。(2)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積極推動“美國能源優先計劃”。其本質是尼克松政府自1973年能源危機以來提出的美國“能源獨立”計劃的延續。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5年,美國將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石油進口比例將降至30%。
美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其能源政策將對國際能源供應格局、國際能源價格、地緣產生巨大影響,也將深刻影響中國的能源安全。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中國的能源上。美國的能源獨立將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其在中東的“穩定”,這將進一步加劇中東的動蕩,或導致一個更加保守和排他性的宗教政權。另一方面,美國可能會加大對伊朗和蘇丹等“問題國家”的打擊力度,這些國家是中國的重要石油來源。
除了能源之外,美國的能源獨立將惡化中國的能源通道安全。中國的能源運輸嚴重依賴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航線。目前,由于美國的能源和戰略需求,強大的軍事存在……
經編輯的國家維護上述地區的運輸安全。一旦美國收縮戰略,中國海軍實力不足,無法保護能源通道,中國能源通道的低可靠性就會暴露出來,這一弱點就會被其他國家利用。(3) 面對日益復雜的能源安全環境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為了打破能源危機,中國除了需要加快戰略石油儲備、促進石油進口多元化和建立全方位的石油進口體系外,還需要找到一種替代能源來徹底解決中國的能源困難。目前廣泛使用的替代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地熱能等。這些能源無污染,分布相對均勻,資源相對于人類需求取之不盡。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即如果將這種能源轉換為可用于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電力,就會存在不穩定和難以接入網絡的問題。此外,這種新能源存在直接使用的問題。作為化石能源消費大國,2017年我國汽車燃料消耗量占全國總燃料消耗量的近55%,而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不能直接用于機動車。因此,如何解決汽車能源的替代問題已成為解決我國能源轉型的重中之重。基于這些條件,我國政府高瞻遠矚,選擇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科學規律的新能源發展道路。經過事實的檢驗,這個發展方向已經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這條新能源發展之路不僅有助于中國解決能源危機,也有助于我國高舉世界能源革命的旗幟,成為引領全球能源革命的總舵手。而這條道路上最重要的能源是鋰電池。鋰電池的概念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但由于其活性化學特性,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和使用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成本也很高。直到1991年,一種產品徹底出現,改變了鋰電池的命運。1991年,索尼發布了第一款商用鋰離子電池,由于其重量輕、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成本低,是一種理想的儲能載體。自出現以來,它迅速占領了手機和at鋰電池已成為中國能源革命的代表和中國的新名片,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能源重量級企業。(D) 然而,鋰電池在中國的發展從一開始就不那么順利。自1991年索尼將第一個鋰離子投入商業使用以來,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中心一直在日本和韓國。索尼、松下、LG、東芝、三星等行業巨頭一直掌握著鋰電池的核心技術。中國于1998年開始商業化生產鋰離子電池。盡管大量企業努力工作,但由于技術和技術等多種因素,一直難以與日本和韓國企業競爭。近年來,這種被動局面被徹底扭轉,中日韓三國鋰電池“三國殺”的天平開始落到中國頭上。推動這一巨大變化的是中國幾款鋰電池水龍頭的興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是《大國與重武器》節目中提到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國一個不起眼的沿海小鎮,但這家成立不到七年的企業,已經成長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鋰電池企業,是全球新能源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根據高科技鋰電池的數據,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的出貨量為10.58GWh,其在中國的國內市場份額超過30%。是排名第二的比亞迪的近兩倍,出貨量也超過松下,使中國企業成為2017年全球最大的鋰電池出貨量。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不僅贏得了國內用戶的青睞,也引起了國際主流車企的關注。它與許多歐美汽車公司合作,最終在全球高端制造業中有了中國企業。
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中國鋰電池企業,突破了日本和韓國的技術封鎖,開拓創新,成功引領了中國的能源改革,改變了中國制造業低端的固有印象,成為世界同行業領導者。面對巨大的成就,鋰電池領導者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沒有松懈。他們知道,他們正在舉起中國能源安全的盾牌,他們正在鍛造中國的能源重量級。他們的奮斗和堅持,使中國能源的棋局成為板上釘釘的事。面對巨大的成就,他們摩拳擦掌,不斷遠征海外,希望為祖國交上一份更加美麗的答卷。他們認為,越來越多的汽車將擁有中國的“核心”,中國的能源重型設備也將惠及更多國家。中國的能源時代已經到來。近日,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整整一集都是關于中國能源發展的。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兩會前夕播出的《大國重器》聚焦新能源產業,值得一讀。(1) 首先,讓我們看看中國面臨的能源形勢。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美國的頁巖氣革命改變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特朗普大力推動美國能源優先計劃,以實現美國能源獨立。英國脫歐、TTP早逝和俄羅斯重返中東等事件表明,貿易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抬頭,全球能源地緣將變得越來越復雜。
在這種國際環境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費國,中國2017年消費了6.1億噸原油,其中進口原油4.2億噸,對外國的依賴……
國家達到68%。隨著中國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預計到2030年,中國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0%。對外國能源的高度依賴使中國的能源安全非常令人擔憂。當然,能源安全并不意味著能源應該完全自給自足,而是反映在穩定的進口渠道、合理的能源價格以及不因能源依賴而被綁架的外交政策上。但不幸的是,中國沒有這三點。中國進口的原油中,80%來自中東和北非,那里地緣復雜,民族沖突突出,戰爭沖突頻繁,恐怖襲擊猖獗,而且這些原油幾乎都經過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共同管理的馬六甲海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能源生命線不在其控制范圍內。
近年來,美國不斷通過油價向中國和俄羅斯等戰略對手施壓。油價已經成為美國手中的一把劍。在油價與美元緊密掛鉤的情況下,中國幾乎沒有石油定價權,因此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只能是一條魚。由于中國希望確保能源原產地的穩定和運輸安全,中國也有許多外交制約因素。戰略對手經常在能源問題上對中國采取行動,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都是理所當然的。可以說,當“中國龍”升空時,能源困境仍然揮之不去。(2)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積極推動“美國能源優先計劃”。其本質是尼克松政府自1973年能源危機以來提出的美國“能源獨立”計劃的延續。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5年,美國將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石油進口比例將降至30%。
美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其能源政策將對國際能源供應格局、國際能源價格、地緣產生巨大影響,也將深刻影響中國的能源安全。美國能源獨立政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中國的能源上。美國的能源獨立將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其在中東的“穩定”,這將進一步加劇中東的動蕩,或導致一個更加保守和排他性的宗教政權。另一方面,美國可能會加大對伊朗和蘇丹等“問題國家”的打擊力度,這些國家是中國的重要石油來源。
除了能源之外,美國的能源獨立將惡化中國的能源通道安全。中國的能源運輸嚴重依賴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航線。目前,由于美國的能源和戰略需求,美國強大的軍事存在維護了上述地區的運輸安全。一旦美國收縮戰略,中國海軍實力不足,無法保護能源通道,中國能源通道的低可靠性就會暴露出來,這一弱點就會被其他國家利用。(3) 面對日益復雜的能源安全環境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為了打破能源危機,中國除了需要加快戰略石油儲備、促進石油進口多元化和建立全方位的石油進口體系外,還需要找到一種替代能源來徹底解決中國的能源困難。目前廣泛使用的替代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地熱能等。這些能源無污染,分布相對均勻,資源相對于人類需求取之不盡。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即如果將這種能源轉換為可用于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電力,就會存在不穩定和難以接入網絡的問題。此外,這種新能源存在直接使用的問題。作為化石能源的消費大國,2017年中國汽車燃料消耗量占全國總燃料消耗量的近55%,而新能源如……
太陽能和風能不能直接用于機動車。因此,如何解決汽車能源的替代問題已成為解決我國能源轉型的重中之重。基于這些條件,我國政府高瞻遠矚,選擇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科學規律的新能源發展道路。經過事實的檢驗,這個發展方向已經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這條新能源發展之路不僅有助于中國解決能源危機,也有助于我國高舉世界能源革命的旗幟,成為引領全球能源革命的總舵手。而這條道路上最重要的能源是鋰電池。鋰電池的概念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但由于其活性化學特性,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和使用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成本也很高。直到1991年,一種產品徹底出現,改變了鋰電池的命運。1991年,索尼發布了第一款商用鋰離子電池,由于其重量輕、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成本低,是一種理想的儲能載體。自出現以來,它迅速占領了手機和在中國一個不起眼的沿海小鎮,但這家成立不到七年的企業已經成長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鋰電池企業,是世界新能源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根據高科技鋰電池的數據,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的出貨量為10.58GWh,其在中國的國內市場份額超過30%。是排名第二的比亞迪的近兩倍,出貨量也超過松下,使中國企業成為2017年全球最大的鋰電池出貨量。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的安全性和高性能不僅贏得了國內用戶的青睞,也引起了國際主流車企的關注。它與許多歐美汽車公司合作,最終在全球高端制造業中有了中國企業。
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中國鋰電池企業,突破了日本和韓國的技術封鎖,開拓創新,成功引領了中國的能源改革,改變了中國制造業低端的固有印象,成為世界同行業領導者。面對巨大的成就,鋰電池領導者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沒有松懈。他們知道,他們正在舉起中國能源安全的盾牌,他們正在鍛造中國的能源重量級。他們的奮斗和堅持,使中國能源的棋局成為板上釘釘的事。面對巨大的成就,他們摩拳擦掌,不斷遠征海外,希望為祖國交上一份更加美麗的答卷。他們認為,越來越多的汽車將擁有中國的“核心”,中國的能源重型設備也將惠及更多國家。中國的能源時代已經到來。
標簽:比亞迪
日前,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董事會與監事會成員發生調整,4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簡稱中航工業)旗下管理人員離職,目前,長安汽車董事會與監事會已無中航工業人員席位,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業內人士預計,奧迪將于3月6日在日內瓦展出其首款純電動車奧迪etronquattro。早前還有報告指出,奧迪將攜200多輛原型車亮相日內瓦市,在街道上馳騁。
1900/1/1 0:00:00炒作了四個多月,寶馬方面一直諱莫如深甚至否認的“長城寶馬”,終于在2月23日成為了現實。當天,寶馬和長城汽車的官方聲明表示,確認寶馬集團已與長城汽車簽署“合作意向書”。
1900/1/1 0:00:00508是標致旗下一款中級轎車,于2011年3月正式推出,并于同年7月登陸中國市場,由東風標致引進國產。網通社從標致官方獲悉,全新一代508將于今日開幕的日內瓦車展中全球首發。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近日北京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汽正與松下就擴大合作進行商談,雙方的合作或將從電動汽車領域拓展至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中國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SFMotor計劃于本月推出其首款車型,并且目前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及密歇根道路上測試其自動駕駛技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