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行業神經的《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于2017年9月28日公布,正式實施的日期越來越近。屆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對于車企來說,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將在未來的產業結構中發揮關鍵作用。盡管許多車企針對環境和能源問題推出了電動化戰略,但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臨近,一些車企也加快了電動化策略的部署步伐。因此,雙積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車企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國內車企將采取什么策略參與這場緊張的戰爭呢?吉利汽車:“藍色吉利行動”和“吉利汽車20200”戰略
早在2015年,吉利就開始實施“藍色吉利行動”的新能源戰略:率先承諾在2020年全面實現全國第四階段企業平均油耗5.0升/100公里的限制;用傳統汽車的購買成本實現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夢想;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吉利整體銷量的90%以上;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占比65%,純電動汽車占比35%;氫燃料和金屬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取得了實質性成果;實現新能源技術、智能化、輕量化技術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2016年,吉利正式發布“吉利汽車20200”戰略,這意味著到2020年,集團將實現年產銷200萬輛的目標。根據“藍色吉利行動”的核心,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0萬輛,接近工信部“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的預測目標。在產品方面,根據規劃,吉利未來將深入轎車、SUV和MPV三大細分市場,推出純電動汽車、PHEV和HEV車型。到那時,其甲醇汽車也可能在市場上取得巨大進展。長安汽車:“6543”市場目標和“香格里拉計劃”早在2016年,長安汽車就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將達到60萬輛,到2025年,累計銷量將超過400萬輛,實現長安新能源“6543“的市場目標:“6”是指滿足家庭、租賃和城市物流的需求。“5”是指五種產品形式的布局:轎車、SUV、MPV、卡車和面包車;“4”是指新能源產品的銷售額占長安汽車總銷售額的40%;
“3”意味著長安新能源產品的銷量位居行業前三。
2017年10月19日,長安汽車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提出了千億行動、萬人研發、伙伴計劃和極致體驗四大戰略行動,并宣布將于2025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成為中國第一家將“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提上日程的傳統車企。在產品方面,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打造三大新能源汽車專用平臺,到2025年,將推出21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和12款不同形式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的目標,插電式混動汽車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計劃在新能源汽車上率先實現L3-L4自動駕駛功能,同時應用7項領先的智能標簽技術,真正實現人、車、環境的感應交互。與“6543”市場目標相比,“香格里拉計劃”更加明確和激進,同時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北汽集團:“擎天柱計劃”與“引領2025戰略”在2017年11月北汽集團召開的2017年新能源汽車工作會議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發布了《引領2025戰略》,宣布北汽集團已進入新能源綜合利用2.0時代。
該戰略的主要目標可以概括為“實現總目標”、“建設兩個世界一流”和“實現三個領先”,即: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將實現“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全國第一、世界前三;建設“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中心”和“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車企業”;實現市場領先、技術領先、模式領先。就在“引領2025戰略”發布前,2017年11月3日,北汽新能源發布了“擎天柱計劃”,旨在通過換電和電池再利用技術,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站和光伏發電,構建綠色出行生態。預計到2022年,該計劃總投資將達到100億元,在全國100多個城市建設3000座光存儲和交換電站,投入使用50萬輛汽車,級聯儲能電池利用率將超過5Gwh。《引領2025戰略》發布后,2017年12月9日,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公開承諾:“除特種車和特種車外,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北京率先完全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完全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料乘用車。”上汽:戰略集團,“新四化”,規劃“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市場。當時,計劃在新能源領域推出30多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新產品,力爭到2020年達到60萬輛的銷售目標。其中,自主品牌應占20萬輛。“十三五”期間,上汽新能源產品矩陣將實現從A0到B,從轎車到SUV車型的全覆蓋。
圖片來源:格仕汽車研究院報告截圖面對汽車行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趨勢,上汽也明確了“新四化”戰略。除了布局電動化,在網聯化方面,我們將攜手阿里打造“自進化”的互聯網汽車,形成汽車產品和服務融合的生態圈;
在智能化方面,亞洲唯一一家5GAA白金會員車企實現了自行車智能化4級技術,并與華為和中國移動合作開發V2X技術,構建智能交通系統;在共享方面,到2020年,將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運營30萬輛汽車,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分時運營服務平臺。為了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上汽集團投入了大量資金。2017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完成融資150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智能大規模定制、前瞻性技術和車聯網、汽車服務和汽車金融等領域的一批項目。廣州汽車集團:單獨設立子公司“廣州汽車新能源”。在各大汽車公司增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廣州汽車集團于2017年6月6日宣布,將投資6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廣州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同時申請專項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該子公司于同年7月28日注冊成立。
除了單獨設立新能源子公司外,廣汽集團還結合廣州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建設廣州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入駐企業總投資預計將超過450億元。該產業園于2017年4月27日正式鋪設,總面積約7500畝,一期規劃產能為20萬輛/年,并預留擴建至40萬輛/年度的空間,計劃于2018年底完工。早在2015年,廣汽集團就發布了2020年“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力爭突破20萬輛。隨著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成立和廣汽新能源的“單飛”,廣汽集團在電動化方面投入巨資,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廣汽集團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堅持純電動驅動的技術路線。預計到2020年,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品將超過20款,新能源汽車將占集團汽車產銷規模的10%。比亞迪:“電動未來”大戰略,積極布局海外市場2017年4月,比亞迪啟動“電動未來戰略”。王傳福表示,基于電動化趨勢,這一戰略的提出是不可逆轉的,下一個爆發點將是私家車;
而且,王傳福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中短期的主流,因此他計劃用3-5年的時間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雙模車,這將導致支持的爆發。
比亞迪深耕新能源領域多年,專注于私人消費領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100強論壇(2018)委員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公開呼吁國家在政策層面支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但與此同時,隨著純電動汽車技術路線的堅定,比亞迪面向私人消費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正在逐步豐富。在公共交通領域,比亞迪專注于純電動汽車。比亞迪在大力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時,也在加快開拓國外市場。據介紹,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達到13%,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銷量第一。2017年3月,比亞迪宣布將投資1000萬歐元在法國建造一座新的電動巴士工廠。該工廠將于2018年上半年投入運營,年產量為200輛。2017年4月,比亞迪在歐洲建立了第一家電動客車工廠,投資2000萬歐元,年產量400輛。比亞迪在北美加利福尼亞州也有一家裝配廠,主要負責電動公交車的生產。2017年底,比亞迪已簽署協議,將在摩洛哥建立一家新工廠,未來主要負責電動乘用車、公交車和卡車的生產。江淮:“iEV+”戰略及中長期戰略規劃早在2015年,江淮汽車就發布了“iEV+”戰略公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額將占江淮汽車產銷總額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
2016年,江淮汽車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未來15年中長期戰略規劃》和《2030年新能源汽車長期戰略》,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核心業務。根據規劃,到2020年,即“十三五”末,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萬輛。屆時,江淮將推出第三代全固態鋰金屬電池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未來,江淮將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平臺,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其中,江淮汽車的下一代全新純電動汽車技術平臺為A級汽車,續航里程500公里,超級動力,20分鐘即可充滿電,電壓平臺為800伏。此外,它不僅實現了整車的輕量化,還達到了3-4級的智能化。更重要的是,它的電池成本可以控制在800元/千瓦時。此外,在輕量化技術方面,江淮汽車將在2020年實現全鋁車身。動力電池方面,根據計劃,到2020年,江淮將推出第三代全固態鋰金屬電池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400公里。到2025年,將使用鋰空氣電池,能量密度和巡航里程將分別提高到500Wh/kg和500km。到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1000瓦時/公斤,巡航里程將增加到1000公里。奇瑞汽車:到2020年,將生產和銷售20萬輛汽車。2015年,奇瑞汽車將制定新能源汽車領域戰略,計劃到2020年產銷20萬輛。該產品線將涵蓋所有系列乘用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牽動行業神經的《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于2017年9月28日公布,其施行日期……
l實施越來越近。屆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對于車企來說,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將在未來的產業結構中發揮關鍵作用。盡管許多車企針對環境和能源問題推出了電動化戰略,但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臨近,一些車企也加快了電動化策略的部署步伐。因此,雙積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車企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國內車企將采取什么策略參與這場緊張的戰爭呢?吉利汽車:“藍色吉利行動”和“吉利汽車20200”戰略
早在2015年,吉利就開始實施“藍色吉利行動”的新能源戰略:率先承諾在2020年全面實現全國第四階段企業平均油耗5.0升/100公里的限制;用傳統汽車的購買成本實現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夢想;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吉利整體銷量的90%以上;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占比65%,純電動汽車占比35%;氫燃料和金屬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取得了實質性成果;實現新能源技術、智能化、輕量化技術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2016年,吉利正式發布“吉利汽車20200”戰略,這意味著到2020年,集團將實現年產銷200萬輛的目標。根據“藍色吉利行動”的核心,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0萬輛,接近工信部“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的預測目標。在產品方面,根據規劃,吉利未來將深入轎車、SUV和MPV三大細分市場,推出純電動汽車、PHEV和HEV車型。到那時,其甲醇汽車也可能在市場上取得巨大進展。長安汽車:“6543”市場目標和“香格里拉計劃”早在2016年,長安汽車就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將達到60萬輛,到2025年,累計銷量將超過400萬輛,實現長安新能源“6543“的市場目標:“6”是指滿足家庭、租賃和城市物流的需求。“5”是指五種產品形式的布局:轎車、SUV、MPV、卡車和面包車;“4”是指新能源產品的銷售額占長安汽車總銷售額的40%;
“3”意味著長安新能源產品的銷量位居行業前三。
2017年10月19日,長安汽車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提出了千億行動、萬人研發、伙伴計劃和極致體驗四大戰略行動,并宣布將于2025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成為中國第一家將“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提上日程的傳統車企。在產品方面,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打造三大新能源汽車專用平臺,到2025年,將推出21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和12款不同形式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的目標,插電式混動汽車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計劃在新能源汽車上率先實現L3-L4自動駕駛功能,同時應用7項領先的智能標簽技術,真正實現人、車、環境的感應交互。與“6543”市場目標相比,“香格里拉計劃”更加明確和激進,同時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北汽集團:“擎天柱計劃”與“引領2025戰略”在2017年11月北汽集團召開的2017年新能源汽車工作會議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發布了《引領2025戰略》,宣布北汽集團已進入新能源綜合利用2.0時代。
該戰略的主要目標可以概括為“實現總目標”、“建設兩個世界一流”和“實現三個領先”,即: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將實現“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全國第一、世界前三;建設“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中心”和“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車企業”;實現市場領先、技術領先、模式領先。就在“引領2025戰略”發布前,2017年11月3日,北汽新能源發布了“擎天柱計劃”,旨在通過換電和電池再利用技術,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站和光伏發電,構建綠色出行生態。預計到2022年,該計劃總投資將達到100億元,在全國100多個城市建設3000座光存儲和交換電站,投入使用50萬輛汽車,級聯儲能電池利用率將超過5Gwh。《引領2025戰略》發布后,2017年12月9日,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公開承諾:“除特種車和特種車外,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北京率先完全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完全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料乘用車。”上汽:戰略集團,“新四化”,規劃“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市場。當時,計劃在新能源領域推出30多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新產品,力爭到2020年達到60萬輛的銷售目標。其中,自主品牌應占20萬輛。“十三五”期間,上汽新能源產品矩陣將實現從A0到B,從轎車到SUV車型的全覆蓋。
圖片來源:格仕汽車研究院報告截圖面對汽車行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趨勢,上汽也明確了“新四化”戰略。除了布局電動化,在網聯化方面,我們將攜手阿里打造“自進化”的互聯網汽車,形成汽車產品和服務融合的生態圈;
在智能化方面,亞洲唯一一家5GAA白金會員車企實現了自行車智能化4級技術,并與華為和中國移動合作開發V2X技術,構建智能交通系統;在共享方面,到2020年,將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運營30萬輛汽車,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分時運營服務平臺。為了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上汽集團投入了大量資金。2017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完成融資150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智能大規模定制、前瞻性技術和車聯網、汽車服務和汽車金融等領域的一批項目。廣州汽車集團:單獨設立子公司“廣州汽車新能源”。在各大汽車公司增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廣州汽車集團于2017年6月6日宣布,將投資6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廣州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同時申請專項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該子公司于同年7月28日注冊成立。
除了單獨設立新能源子公司外,廣汽集團還結合廣州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建設廣州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入駐企業總投資預計將超過450億元。該產業園于2017年4月27日正式鋪設,總面積約7500畝,一期規劃產能為20萬輛/年,并預留擴建至40萬輛/年度的空間,計劃于2018年底完工。早在2015年,廣汽集團就發布了2020年“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力爭突破20萬輛。隨著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成立和廣汽新能源的“單飛”,廣汽集團在電動化方面投入巨資,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廣汽集團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堅持純電動驅動的技術路線。預計到2020年,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品將超過20款,新能源汽車將占集團汽車產銷規模的10%。比亞迪:“電動未來”大戰略,積極布局海外市場2017年4月,比亞迪啟動“電動未來戰略”。王傳福表示,基于電動化趨勢,這一戰略的提出是不可逆轉的,下一個爆發點將是私家車;
而且,王傳福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中短期的主流,因此他計劃用3-5年的時間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雙模車,這將導致支持的爆發。
比亞迪深耕新能源領域多年,專注于私人消費領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100強論壇(2018)委員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公開呼吁國家在政策層面支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但與此同時,隨著純電動汽車技術路線的堅定,比亞迪面向私人消費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正在逐步豐富。在公共交通領域,比亞迪專注于純電動汽車。比亞迪在大力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時,也在加快開拓國外市場。據介紹,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達到13%,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銷量第一。2017年3月,比亞迪宣布將投資1000萬歐元在法國建造一座新的電動巴士工廠。該工廠將于2018年上半年投入運營,年產量為200輛。2017年4月,比亞迪在歐洲建立了第一家電動客車工廠,投資2000萬歐元,年產量400輛。比亞迪在北美加利福尼亞州也有一家裝配廠,主要負責電動公交車的生產。2017年底,比亞迪已簽署協議,將在摩洛哥建立一家新工廠,未來主要負責電動乘用車、公交車和卡車的生產。江淮:“iEV+”戰略及中長期戰略規劃早在2015年,江淮汽車就發布了“iEV+”戰略公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額將占江淮汽車產銷總額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
2016年,江淮汽車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未來15年中長期戰略規劃》和《2030年新能源汽車長期戰略》,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核心業務。根據規劃,到2020年,即“十三五”末,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萬輛。屆時,江淮將推出第三代全固態鋰金屬電池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未來,江淮將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平臺,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其中,江淮汽車的下一代全新純電動汽車技術平臺為A級汽車,續航里程500公里,超級動力,20分鐘即可充滿電,電壓平臺為800伏。此外,它不僅實現了整車的輕量化,還達到了3-4級的智能化。更重要的是,它的電池成本可以控制在800元/千瓦時。此外,在輕量化技術方面,江淮汽車將在2020年實現全鋁車身。動力電池方面,根據計劃,到2020年,江淮將推出第三代全固態鋰金屬電池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400公里。到2025年,將使用鋰空氣電池,能量密度和巡航里程將分別提高到500Wh/kg和500km。到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1000瓦時/公斤,巡航里程將增加到1000公里。奇瑞汽車:到2020年,將生產和銷售20萬輛汽車。2015年,奇瑞汽車將制定新能源汽車領域戰略,計劃到2020年產銷20萬輛。該產品線將涵蓋所有系列乘用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4
對于新能源產品的開發,在技術方面,奇瑞專注于電池系統、集成電驅動、電動c……的開發……
車輛智能和信息技術;在產品布局上,插電式混合動力主要針對A級以上產品開發,“純電動增程”是A0級和A00級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產業支撐方面,奇瑞將完善新能源汽車“三橫三縱”產業鏈布局,研發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積極順應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完善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供應支撐體系,與國內外最好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此外,為了完成新能源產品規劃,奇瑞汽車制定了“4-5-7”新能源技術戰略:四大新能源汽車平臺:小型純電動平臺、中型純電動平臺,插電式混合動力平臺和電動四驅;五大通用子系統:車輛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電動驅動系統、PHEV動力總成和電動后橋;重點研發電池管理技術、電池系統設計、車輛控制技術、PHEV系統設計、智能互聯設計、輕量化、新能源汽車集成技術等七大核心技術。東風:2022年中期經營計劃2018年2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發布《2022年中長期經營計劃》,計劃到2022年將年銷量增加100萬輛,達到260萬輛。
5
在新的中期商業計劃中,電氣化已成為一項重要內容。該計劃顯示,從2018年到2022年,該企業將努力推動所有品牌的電動化,成為銷量最大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并在東風日產、東風啟辰、東風英菲尼迪和鄭州日產等所有品牌中投放20多輛電動汽車,并在所有品牌中引入e-POWER技術。在具體過程中,2018年和2019年,日產、啟辰和東風品牌共推出了6款電動汽車。2022年,電動汽車將占東風有限公司全部汽車銷量的30%。通過提供具有領先互聯和自動駕駛能力以及電動駕駛性能的產品,菲尼迪將在2022年實現其產品組合25%的電氣化,在2025年實現100%的電氣化。一汽乘用車:成立新能源發展研究院在2017年由加斯帕主辦的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上,中國一汽新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王德平博士介紹了一汽集團新能源乘用車的產品戰略。
6
為了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一汽集團整合原電動汽車輕量化材料部門和原新能源公司的資源,成立了新能源開發院。在技術戰略方面,新能源開發院正在內部研究,戰略名稱尚未正式發布,預計將于2018年公開。根據計劃,到2020年,一汽集團將建設48V平臺、兩個混合動力平臺、三個純電動汽車品牌、一個電動驅動系統、一個電池系統和一個未來的燃料電池系統。在純電動汽車平臺方面,一汽集團將打造A00級和A0級經濟型電動汽車平臺,A級和B級純電動平臺,C-D高端純電動平臺。其中,A-B級車型可擴展至SUV和MPV、轎車和掀背車型,巡航里程可達300-600公里,并配備部分L4級功能;C級平臺將配備空氣懸架和L4級自動駕駛功能。據王德平博士介紹,這三個平臺也是一汽集團未來重點關注的三個純電動平臺。4
對于新能源產品的開發,在技術方面,奇瑞專注于電池系統、集成電驅動、電動底盤、汽車智能化和信息技術的開發;
在產品布局上,插電式混合動力主要針對A級以上產品開發,“純電動增程”是A0級和A00級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產業支撐方面,奇瑞將完善新能源汽車“三橫三縱”產業鏈布局,研發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積極順應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完善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供應支撐體系,與國內外最好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此外,為了完成新能源產品規劃,奇瑞汽車制定了“4-5-7”新能源技術戰略:四大新能源汽車平臺:小型純電動平臺、中型純電動平臺,插電式混合動力平臺和電動四驅;五大通用子系統:車輛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電動驅動系統、PHEV動力總成和電動后橋;重點研發電池管理技術、電池系統設計、車輛控制技術、PHEV系統設計、智能互聯設計、輕量化、新能源汽車集成技術等七大核心技術。東風:2022年中期經營計劃2018年2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發布《2022年中長期經營計劃》,計劃到2022年將年銷量增加100萬輛,達到260萬輛。
5
在新的中期商業計劃中,電氣化已成為一項重要內容。該計劃顯示,從2018年到2022年,該企業將努力推動所有品牌的電動化,成為銷量最大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并在東風日產、東風啟辰、東風英菲尼迪和鄭州日產等所有品牌中投放20多輛電動汽車,并在所有品牌中引入e-POWER技術。在具體過程中,2018年和2019年,日產、啟辰和東風品牌共推出了6款電動汽車。2022年,電動汽車將占東風有限公司全部汽車銷量的30%。通過提供具有領先互聯和自動駕駛能力以及電動駕駛性能的產品,菲尼迪將在2022年實現其產品組合25%的電氣化,在2025年實現100%的電氣化。一汽乘用車:成立新能源發展研究院在2017年由加斯帕主辦的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上,中國一汽新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王德平博士介紹了一汽集團新能源乘用車的產品戰略。
6
為了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一汽集團整合原電動汽車輕量化材料部門和原新能源公司的資源,成立了新能源開發院。在技術戰略方面,新能源開發院正在內部研究,戰略名稱尚未正式發布,預計將于2018年公開。根據計劃,到2020年,一汽集團將建設48V平臺、兩個混合動力平臺、三個純電動汽車品牌、一個電動驅動系統、一個電池系統和一個未來的燃料電池系統。在純電動汽車平臺方面,一汽集團將打造A00級和A0級經濟型電動汽車平臺,A級和B級純電動平臺,C-D高端純電動平臺。其中,A-B級車型可擴展至SUV和MPV、轎車和掀背車型,巡航里程可達300-600公里,并配備部分L4級功能;C級平臺將配備空氣懸架和L4級自動駕駛功能。據王德平博士介紹,這三個平臺也是一汽集團未來重點關注的三個純電動平臺。
剛剛過去的2017年,廣汽三菱順風順水,全年累計銷量達121133輛,同比增長93,超額完成10萬輛的銷售目標。
1900/1/1 0:00:00被用于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lidar)技術,也被大量用于搜集城市地理信息,發掘歷史遺跡。從1998年開始,英國環保局就在用激光雷達對英國國土進行掃描,將搜集的數據繪制3D圖像。
1900/1/1 0:00:00近日必康股份002411發布了2017年度業績快報。
1900/1/1 0:00:002016年12月,董明珠攜多位商界巨子共同對銀隆投資30億元,其中董個人投資10億元,可以說是押上了全部身家。次年7月,多位格力系員工進入銀隆的管理層,負責采購、財務、品質、生產技術等核心業務。
1900/1/1 0:00:00“大家擔心補貼政策會調整,實際上這個調整是勢在必行的。”工信部部長苗圩不久前公開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分段調整,逐步釋放壓力。這意味著,備受業內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確認將做出調整。
1900/1/1 0:00:00對于新能源車主們來說,充電配套設施是最頭疼的問題。中國公路學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23個省市、區的885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區建有充電設施,充電樁約6402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