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特斯拉上一季度(10月至12月)Model 3的交付量可能達到前三個月(7月至9月)的四倍,這取決于分析師的不同“預測”。廣泛的猜測也反映出特斯拉對Model 3的生產細節透露得太少。據彭博社9位分析師預測,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量已攀升至約3678輛。Model 3的量產對于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完成從“玩家角色”到“主流車企”的轉型目標非常重要。然而,自新車上市以來,其加利福尼亞工廠和內華達州雷諾電池工廠的生產問題一直困擾著它。特斯拉還將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的目標推遲了一個季度,該公司沒有透露今年每周生產10000輛的目標是否仍能實現。
交付量上升的跡象已經出現,第一波非內部員工也在社交媒體上拍攝了新車的照片。然而,特斯拉仍不愿透露太多關于Model 3交付的細節,這也使得華爾街無法了解其第四季度的生產數據。因此,分析師的估計也各不相同。考恩&;Co.的分析師Jeffrey Osborne估計,2017年第四季度Model 3的交付量為9100輛,而Oppenheimer的分析師Colin Rusch估計約為800輛。然而,由于生產瓶頸,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僅為220輛。風險投資公司Loup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吉恩·蒙斯特預測,第四季度將交付約2500輛汽車,但他表示了長期樂觀。Loup在12月28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之所以仍然看好特斯拉,是因為Model 3的延期生產問題是由于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前景。特斯拉希望擴大生產規模,為未來鋪平道路。”截至目前,大多數投資者已經原諒了特斯拉的生產問題。特斯拉在2017年的市場估值也超過了福特,其股價攀升了近46%。盡管外界將繼續關注Model 3,但特斯拉也將公布其Model S和Model X的生產和銷售數據。2016年,特斯拉交付了76230輛汽車,而此前預測2017年為10萬輛。據外媒報道,特斯拉上一季度(10月至12月)Model 3的交付量可能達到前三個月(7月至9月)的四倍,這取決于分析師的不同“預測”。廣泛的猜測也反映出特斯拉對Model 3的生產細節透露得太少。據彭博社9位分析師預測,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量已攀升至約3678輛。Model 3的量產對于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完成從“玩家角色”到“主流車企”的轉型目標非常重要。然而,自新車上市以來,其加利福尼亞工廠和內華達州雷諾電池工廠的生產問題一直困擾著它。特斯拉還將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的目標推遲了一個季度,該公司沒有透露今年每周生產10000輛的目標是否仍能實現。
交付量上升的跡象已經出現,第一波非內部員工也在社交媒體上拍攝了新車的照片。然而,特斯拉仍不愿透露太多關于Model 3交付的細節,這也使得華爾街無法了解其第四季度的生產數據。因此,分析師的估計也各不相同。考恩&;
Co.的分析師Jeffrey Osborne估計,2017年第四季度Model 3的交付量為9100輛,而Oppenheimer的分析師Colin Rusch估計約為800輛。然而,由于生產瓶頸,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僅為220輛。風險投資公司Loup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吉恩·蒙斯特預測,第四季度將交付約2500輛汽車,但他表示了長期樂觀。Loup在12月28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之所以仍然看好特斯拉,是因為Model 3的延期生產問題是由于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前景。特斯拉希望擴大生產規模,為未來鋪平道路。”截至目前,大多數投資者已經原諒了特斯拉的生產問題。特斯拉在2017年的市場估值也超過了福特,其股價攀升了近46%。盡管外界將繼續關注Model 3,但特斯拉也將公布其Model S和Model X的生產和銷售數據。2016年,特斯拉交付了76230輛汽車,而此前預測2017年為10萬輛。
發改委日前印發《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和《關于制定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區域電網輸電價格,
1900/1/1 0:00:00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8日報道,受流行日本動漫《機動戰士高達》中變形機器人的啟發,日本開發出一款仿照變形機器人改造的折疊式電動汽車,該變形汽車被稱為“Earth1”,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至2020年首付僅需全款的15就可購買2017年12月末,四部門發出的一份通知,給新政頻傳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又帶來了一個重磅利好。
1900/1/1 0:00:00從2003年成立至今,特斯拉汽車已經從當時的造車新勢力成為了如今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導者,并且用煊赫的成績書寫出尼古拉特斯拉被埋葬100多年的傳奇。
1900/1/1 0:00:00這是一個尚“新”的時代。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最頻繁出現的字眼就是“創新”,創新戰略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源動力,處于高速發展的微型電動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電動化、智能駕駛、人工智能、創新交互方式等汽車科技潮流,一路從車展風靡到了CES展上。這個迄今已有50年歷史,規模最大、影響廣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逐漸被車企“占領”,成為行業風向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