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公司是如何參與自動駕駛領域的?從中國三大地圖制造商的布局來看,已經提供了三條路徑:百度正在推動阿波羅計劃,因此百度的高精度地圖也成為開放平臺服務資源的一部分。收購捷發科技后,四維圖新在車聯網、自動駕駛和芯片方面形成了立體布局,這是可以預見的。將地圖數據與汽車芯片的計算能力相結合是NavInfo新的主要方向。相比之下,高德地圖的路徑似乎更加“純粹”。高德已經明確表示,他不會成為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應該專注于成為一家地圖數據服務提供商。在一次采訪中,鈦媒體記者問高德董事長于永福,地圖本身是如何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一道屏障的。“800萬輛收集車本身就是障礙,世界上只有一根手指。”于永富說。由此可見,高德根植于地圖行業的戰略定位。上周,高德與中國公路學會合作成立了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未來交通實驗室”),并邀請了清華、同濟、中山等高校的五位頂尖科學家共同攻關智能駕駛調度等前沿課題,城市交通大腦和交通需求管理。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表示,實驗室的成立主要利用高德在行業內的實力,幫助學術研發成果實現轉化落地,同時培養人才,對接產學研,使三者形成良性循環。據了解,高德此前推出了easy平臺,已接入汽車、自行車、地鐵、公交車、高鐵、面包車等交通方式,將成為研究成果轉化的平臺。“行業往往會抓住頭部問題,然后迅速解決。例如,在用戶出行過程中,高德抓住了避免擁堵的機會,在錢前服務了數千名用戶,并獲得了大量的交通大數據。”董振寧認為,然而,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無需抓住頭部的亮點,需要一個更長期的、理論框架的研究,這只需要實驗室和學術界來承擔。據了解,未來交通實驗室的初始規模為30人,但參與實驗室的每個大學項目團隊將有幾十到幾百人,實驗室將以1%-2%的錄取率為社會招聘人才。就在高德未來交通實驗室成立的前一天,ETCP也宣布成立智能停車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將向研究院提供產業數據和資源,同時企業將優先從學術界和政府獲得相應的產業資源。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德從面向C端的地圖服務開始,借助積累的用戶、數據和資本,參與頂級交通的設計決策,這無疑是其進入自動駕駛行業更具可追溯性的布局。“交通系統越數字化,越容易管理。”中山大學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于志是高德未來交通實驗室的成員。他說,“交通的發展趨勢是一個沒有電話的通信系統。”于智認為,物聯網、大數據和即時通訊等技術正在成為現代交通的基礎,這將使過去非線性的不連續、不可控和不可預測的交通成為一個可控和可解決的問題。例如,高德未來實驗室的成就之一是已經在北京部分地區落地的智能制導屏幕。引導屏幕不僅可以顯示擁堵狀態,還可以通過數據計算提示預計擁堵持續時間和最佳交通方案。道路預測數據可以每2分鐘更新一次。
據介紹,高德地圖的智能引導屏可以實現自動化……
基于高德數據智能生成實時路況和引導功能,顯示信息包括生成的路況和到達時間。目前,高德已在北京、南京、呼和浩特、山西長治四個城市部署智慧導屏,并將在濟南、海南、云南等省市進一步推廣,共計150多個智慧導屏。與此同時,高德地圖還在成都和杭州推出了智能公交項目。通過高德地圖的出行大數據,分析了公交網絡覆蓋率、公交站點覆蓋率和軌道交通接駁率。此外,就整個交通環境而言,大量車企和自動駕駛創業團隊已經公布了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時間表,這需要對城市基礎道路設施進行全面升級,包括在十字路口信號燈上添加通信協議芯片,交通檢測攝像頭也將迭代到捕捉更大樣本量的傳感器,整個交通子系統也將在云的幫助下實現數據互操作。“車路協同,沒有路的車是絕對不可能的。車路協同是互動的。”中國公路協會秘書長徐立說。在他看來,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不是問題,但如何參與實際道路的運營需要整個數字交通系統的支持。顯然,在這場未來的交通競爭中,除了投資自動駕駛前沿技術的各個產業環節外,參與交通基礎的設計是高德深耕地圖產業的迂回之路。“自動駕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所有的資本都投入了進來。制造商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汽車本身的能力上。然而,在國家層面,道路的能力應該做出來,然后通過高德,一家可以連接人、車和道路的工業公司,將其有效連接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達到無人駕駛的理想狀態。“董振寧說。除了成立實驗室解決城市數字交通的框架問題,高德還在加強其無人駕駛高精度電子地圖的基礎產品。”無人駕駛領域首先需要高精度地圖,精確到車道,精確到厘米級,環境意識和高精度定位。高德提供基礎設施。”董振寧說。據了解,高德已完成國內高速、環線等封閉路段32萬公里高精度地圖采集工作。
高德高精度地圖采集車8月中旬,高德與地面基站增強服務公司千尋定位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其“千尋云跡”產品,它將在地圖層上獲取服務終端的位置、姿態和高精度定位等信息,這將提高高德目前對高精度地圖的道路運營獲取效率。據悉,雙方還將合作推出面向汽車制造商和Tier1的高精度定位服務產品。“未來,很大一部分自動駕駛汽車工廠將進入共享出行領域,出售一半的汽車,直接共享另一半。”董振寧說,“所以除了高精度的電子地圖,我們還將通過輕松的平臺提供共享調度。我們更傾向于基礎設施的布局和投資。”在百度的Apollo開放計劃中,百度的開放能力聚集在這里,包括:高精度地圖服務、模擬引擎和安全服務;軟件平臺是中間層;
第三層是參考硬件平臺和參考車輛平臺。其中,核心是服務平臺和軟件平臺,百度高精度地圖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百度整合地圖等計算能力和為汽車行業賦能相比,在即將到來的智能駕駛時代,高德似乎更傾向于借助其在地圖行業的基礎能力參與城市交通上層的設計和規劃,為智能駕駛提供基礎設施。一種是水平擴展,另一種是垂直深化。這兩條路徑無疑是無人駕駛技術快速落地的高效助推器。
地圖公司是如何參與自動駕駛領域的?從中國三大地圖制造商的布局來看,已經提供了三條路徑:百度正在推動阿波羅計劃,因此百度的高精度地圖也成為開放平臺服務資源的一部分。收購捷發科技后,四維圖新在車聯網、自動駕駛和芯片方面形成了立體布局,這是可以預見的。將地圖數據與汽車芯片的計算能力相結合是NavInfo新的主要方向。相比之下,高德地圖的路徑似乎更加“純粹”。高德已經明確表示,他不會成為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應該專注于成為一家地圖數據服務提供商。在一次采訪中,鈦媒體記者問高德董事長于永福,地圖本身是如何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一道屏障的。“800萬輛收集車本身就是障礙,世界上只有一根手指。”于永富說。由此可見,高德根植于地圖行業的戰略定位。上周,高德與中國公路學會合作成立了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未來交通實驗室”),并邀請了清華、同濟、中山等高校的五位頂尖科學家共同攻關智能駕駛調度等前沿課題,城市交通大腦和交通需求管理。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表示,實驗室的成立主要利用高德在行業內的實力,幫助學術研發成果實現轉化落地,同時培養人才,對接產學研,使三者形成良性循環。據了解,高德此前推出了easy平臺,已接入汽車、自行車、地鐵、公交車、高鐵、面包車等交通方式,將成為研究成果轉化的平臺。“行業往往會抓住頭部問題,然后迅速解決。例如,在用戶出行過程中,高德抓住了避免擁堵的機會,在錢前服務了數千名用戶,并獲得了大量的交通大數據。”董振寧認為,然而,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無需抓住頭部的亮點,需要一個更長期的、理論框架的研究,這只需要實驗室和學術界來承擔。據了解,未來交通實驗室的初始規模為30人,但參與實驗室的每個大學項目團隊將有幾十到幾百人,實驗室將以1%-2%的錄取率為社會招聘人才。就在高德未來交通實驗室成立的前一天,ETCP也宣布成立智能停車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將向研究院提供產業數據和資源,同時企業將優先從學術界和政府獲得相應的產業資源。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德從面向C端的地圖服務開始,借助積累的用戶、數據和資本,參與頂級交通的設計決策,這無疑是其進入自動駕駛行業更具可追溯性的布局。“交通系統越數字化,越容易管理。”中山大學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于志是高德未來交通實驗室的成員。他說,“交通運輸的發展趨勢是沒有電話的通信系統。”于智認為,……等技術……
物聯網、大數據和即時通訊正在成為現代交通的基礎,這將使過去非線性的不連續、不可控和不可預測的交通成為一個可控和可解決的問題。例如,高德未來實驗室的成就之一是已經在北京部分地區落地的智能制導屏幕。引導屏幕不僅可以顯示擁堵狀態,還可以通過數據計算提示預計擁堵持續時間和最佳交通方案。道路預測數據可以每2分鐘更新一次。
據介紹,高德地圖的智能引導屏可以實現基于高德數據的實時路況和引導功能的自動智能生成,顯示信息包括生成的路況和到達時間。目前,高德已在北京、南京、呼和浩特、山西長治四個城市部署智慧導屏,并將在濟南、海南、云南等省市進一步推廣,共計150多個智慧導屏。與此同時,高德地圖還在成都和杭州推出了智能公交項目。通過高德地圖的出行大數據,分析了公交網絡覆蓋率、公交站點覆蓋率和軌道交通接駁率。此外,就整個交通環境而言,大量車企和自動駕駛創業團隊已經公布了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時間表,這需要對城市基礎道路設施進行全面升級,包括在十字路口信號燈上添加通信協議芯片,交通檢測攝像頭也將迭代到捕捉更大樣本量的傳感器,整個交通子系統也將在云的幫助下實現數據互操作。“車路協同,沒有路的車是絕對不可能的。車路協同是互動的。”中國公路協會秘書長徐立說。在他看來,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不是問題,但如何參與實際道路的運營需要整個數字交通系統的支持。顯然,在這場未來的交通競爭中,除了投資自動駕駛前沿技術的各個產業環節外,參與交通基礎的設計是高德深耕地圖產業的迂回之路。“自動駕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所有的資本都投入了進來。制造商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汽車本身的能力上。然而,在國家層面,道路的能力應該做出來,然后通過高德,一家可以連接人、車和道路的工業公司,將其有效連接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達到無人駕駛的理想狀態。“董振寧說。除了成立實驗室解決城市數字交通的框架問題,高德還在加強其無人駕駛高精度電子地圖的基礎產品。”無人駕駛領域首先需要高精度地圖,精確到車道,精確到厘米級,環境意識和高精度定位。高德提供基礎設施。”董振寧說。據了解,高德已完成國內高速、環線等封閉路段32萬公里高精度地圖采集工作。
高德高精度地圖采集車8月中旬,高德與地面基站增強服務公司千尋定位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其“千尋云跡”產品,它將在地圖層上獲取服務終端的位置、姿態和高精度定位等信息,這將提高高德目前對高精度地圖的道路運營獲取效率。據悉,雙方還將合作推出面向汽車制造商和Tier1的高精度定位服務產品。“未來,很大一部分自動駕駛汽車工廠將進入共享出行領域,出售一半的汽車,直接共享另一半。”董振寧說,“所以除了高精度的電子地圖,我們還將通過輕松的平臺提供共享調度。我們更傾向于基礎設施的布局和投資。”在百度的Apollo開放計劃中,百度的開放能力聚集在這里,包括:高精度地圖服務、模擬引擎和安全……
服務;軟件平臺是中間層;第三層是參考硬件平臺和參考車輛平臺。其中,核心是服務平臺和軟件平臺,百度高精度地圖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百度整合地圖等計算能力和為汽車行業賦能相比,在即將到來的智能駕駛時代,高德似乎更傾向于借助其在地圖行業的基礎能力參與城市交通上層的設計和規劃,為智能駕駛提供基礎設施。一種是水平擴展,另一種是垂直深化。這兩條路徑無疑是無人駕駛技術快速落地的高效助推器。
據外媒報道,大部分車企都在積極采用工業40標準。于是,各大零部件供應商也不甘落后,努力實現工業40所要求的數字化制造。
1900/1/1 0:00:00近日,深圳發布的《關于完善我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在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停車設施內充電(每天首兩小時內)的新能源汽車免收機動車停放服務費。
1900/1/1 0:00:00西安市發布《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設施信息平臺運行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須通過企業平臺實現對在本市生產、銷售的新能源車輛進行監控管理和安全預警,實時采集、監測車輛關鍵系統運行數據,
1900/1/1 0:00:00濟南將打造新能源汽車三公里快速充電服務圈,預計到2019年實現,為用戶提供方便的充電服務。
1900/1/1 0:00:00據報道,12月15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助理盧華平透露,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醞釀進一步收緊。中國政府正在研究調整2018年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傾向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
1900/1/1 0:00:00近日,南平市印發《南平市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7年底前,將全市2010年及以前購入的傳統燃油城市公交車更新為純電動公交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