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冬日溫暖的陽光灑進了沈海銀的辦公室。奇點汽車的許多創新獎杯反射著道路的光芒,在指揮室里播放。從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來看,產品經理出身的沈海音堅信,今天的智能手機就是明天的智能汽車。從軟件到硬件再到智能汽車,每次創業,沈海銀總是不愿意住在舒適的地方。他說,這一次他仍然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勇敢地祝福自己的智慧,面對挑戰,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與團隊一步一步地將自己美好的旅行愿景變為現實。
奇點汽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海音是互聯網公司的第一個電動網絡:你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每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想改變某種現狀或實現理想。奇點汽車最終會成為一家什么樣的企業?沈海軍:奇點汽車未來一定不是一家汽車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你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公司的愿景是“讓每一次旅行都成為美好的回憶”,這實際上貫穿了我們創業的初心和迄今為止走過的每一條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景?想想看,是什么讓今天的旅行對人們來說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例如,如果天空不夠藍,你在霧霾中旅行,你的心情會變得和天空一樣灰暗。如果你每次旅行都遇到擁堵,你會被焦慮所困擾,你不會讓旅行成為一件特別愉快的事情。在路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汽車被刮傷、顛簸,或者發生交通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受傷。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將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機會。科技的意義在于讓生活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來祝福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讓我們的企業擁有這樣的力量,我們可以改變人們的出行,讓出行變得更好。這是奇點汽車的初心,也是企業的中期目標。汽車是一種形式,它是我們讓旅行變得更好的工具。但汽車并不是改變的唯一載體。這種改變可能是通過汽車,也可能是通過包括改變旅行服務模式在內的各種手段,讓旅行成為一件更好的事情,實現我們公司的這樣一個理想,實現我們的愿景。第一電氣網:你提到奇點汽車更像是一個互聯網行業。作為一名企業家,你的互聯網背景會給奇點未來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動力?沈海音:讓我們想象一下未來會是什么樣的汽車,然后從這個結果推斷出今天應該是什么樣或有什么背景的人來做。我認為未來的汽車必須包含兩個特點。首先,它是一輛汽車和一種機械產品。不可能突然創造出“魔毯”,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所以必須有一個制造過汽車并有汽車專業背景的團隊來做這件事。第二,未來的汽車將是一個數字空間、一個智能終端和一個能源終端,但這三點不一定完全相等。作為一個智能終端和數字空間,真正需要的是軟件和互聯網產品作為支撐。當軟件和硬件變得同等重要時,無論你過去在哪個行業,只要你出來造車,你就必須彌補你所缺乏的缺點。因此,當互聯網人出來造車時,他們必須找到一個合作伙伴來做一輛車。當汽車機器人出來做這件事時,他們還必須找到互聯網合作伙伴,否則,你所做的一定不是未來的產品。2014年,我剛開始創業。當時,我去和汽車行業的人交談。每個人對未來汽車的理解并不像今天這樣清晰。當時,我們找到這支球隊還有一定的門檻。但在2017年的今天,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從政策制定的層面,還是整個行業的普遍理解,包括媒體的理解,實際上都已經變得一樣了。因此,在今天的這個時候,我認為有互聯網背景的人很難出來制造汽車,找到一個有汽車背景的互聯網團隊,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實現他們的夢想。將未來的設計融入汽車中的第一個電動網絡:一些初創企業不……
先制造汽車,然后制造系統,而奇異汽車先制造系統,然后制造汽車。奇異汽車在這方面有什么優勢?沈海音:你想先造一輛車還是先造一個系統?事實上,先造哪一輛并不是關鍵,而是在規劃這款車時能否將未來的設計融入其中。就像建造一棟建筑一樣,如果你想建造100層樓,你必須按照100層樓的基礎來打基礎。先做哪一件,你必須在腦海中對未來的全景有一個計劃。有了這個計劃,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實施。如果一開始沒有全景計劃,而是先造車,然后把智能系統加起來,認為智能系統只是可以隨時隨地加起來的東西,那就大錯特錯了。未來,汽車的智能功能必須深入汽車,不僅僅是大腦,而是汽車的神經系統。就像人類神經系統的循環網絡,包括大腦和所有神經,每個器官都需要這樣的考慮。
回過頭來看,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比較。一些汽車公司與一些所謂的互聯網公司合作,然后制造了一輛所謂的“互聯網汽車”。但問題是,這些車企在制造這款車時,既有互聯網版本,也有非互聯網版本,這意味著互聯網功能仍然被視為一個配置部分。低端版沒有互聯網功能,高端版有互聯網功能,這是汽車企業的典型想法。讓我們回顧一下特斯拉。如果去掉中間的屏幕,這輛車將不再是一輛車。這個屏幕不僅僅是一個屏幕,而是這輛車的神經和大腦。這就是它所想的一切,也是它與過去所有汽車的區別。因此,對于特斯拉來說,低調版完全不可能沒有這個屏幕,或者低調版完全沒有這個CPU。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這意味著最終的產品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產品。前者是一款偽智能汽車,而后者則是一款真正的智能汽車。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想制造一輛智能汽車,從哪里開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計劃。造車者心中必須有一個想法:未來能否滿足對智能汽車的真正理解和定義,這是最關鍵的。第一個電動網絡:奇點一直想制造一輛“了解你”的汽車。具體表現在哪里?沈海音:所謂“認識你”,一定是有個性的東西。在過去,所有的汽車,無論是誰買的,都和以前一樣,直到被淘汰,或者每個車主的汽車之間沒有區別。但現在看看我們的手機,即使我們購買了最新版本的iPhone,每個人手機中的應用程序也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愛好。那么,未來的趨勢是什么?毫無疑問,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它們實際上指明了我們未來的方向。從這個角度來看,“了解你”意味著汽車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部分定制。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關鍵,這樣車輛才能真正適應用戶的期望。如何做到這一點?汽車本身的設計非常重要。如果它只是一個機械組成,不能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定制,那么很難成為“了解你”的最基本平臺。我們設計一輛汽車,把它變成一個硬件平臺,然后通過軟件定義硬件來“了解你”。未來的汽車是由軟件定義的。不同的人在車里有不同的軟件配置,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許多個性化的調整。“了解你”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有必要對用戶的車輛使用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例如,駕駛習慣,汽車是否可以在用戶經常去的路徑上制定一些計劃,然后可以做出一些提醒來糾正用戶的駕駛習慣。因此,我們的汽車正在隨時隨地收集一些駕駛行為數據,然后試圖通過這些數據了解用戶的行為和習慣,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汽車,更好地規劃行程。在我看來,如何通過人工智能等,讓汽車真正響應用戶在語音、算法和感知等方面的需求,這可能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你”。第一個電動網絡:奇點汽車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規劃是什么?第一輛車達到了什么水平?沈海音:我一直在糾正一個詞,就是開車……
字母S。事實上,無人駕駛還很遙遠。樂觀可能需要七年時間,悲觀可能需要十五年時間。然而,在做自動駕駛的過程中,我們被分為幾個層次。我們認為這輛車是可以升級的,所以在規劃這輛車時,硬件應該放在第一位,奇點汽車的硬件是為L4做準備。目前,它可能還沒有全部安裝,但至少會保留空間和接口。奇點剛發布的時候,它仍然誠實地達到了L2級別,并且很好地達到了這個級別。例如,高速公路上大約有十幾種功能,如自動巡航、主動避障和自動停車。完成L2后,另一個團隊將進行L3甚至L3.5的研發。。通過軟件的不斷升級,該車具備了介于L3和L4之間的能力,目前計劃在2020年左右完成。代價是寶貴的,感情是無價的。第一個電動網絡:奇點汽車的訣竅是將已被證明的智能手機成熟實踐引入汽車行業,希望其產品擁有20萬的價格區間、40萬至50萬的豪華配置、數百萬輛汽車的智能系統以及無價之寶的獨創性和情懷。如何控制成本?這種無價之寶般的情感如何才能最終體現在單一的汽車產品上?沈海銀:成本都是由硬件組成的,軟件其實是有成本的,但過去我們經常把軟件的成本分攤到汽車的成本上。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以微信為例,微信的研發成本并不低,但為什么微信是免費的?事實上,軟件研發的成本在未來會被推遲。我們將研究如何通過未來的服務賺錢,而不是因為我們必須從第一部手機和第一個微信用戶那里賺這些錢。這是互聯網公司的基本理念。對我們來說,20多萬元的價格實際上是按照硬件成本來銷售的價格。通常,一輛40萬元或50萬元的汽車還包括所有研發成本的分配。例如,這款車的研發耗時三年,可能有數百人來開發,甚至有數百名零部件供應商的研發人員。這筆份額應該分配給汽車價格,然后我們將成本分配給渠道,再加上為營銷預留的預算。因此,從CFO的角度來看,一輛40萬至50萬元的汽車的硬件成本最多只占50%。然后我們將打破整個成本結構。除了汽車出售時需要回收的硬件成本外,其余成本目前并不打算回收,但我們希望未來通過與用戶的密切聯系,繼續推送一些對用戶有利的服務,也能給我們帶來好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只是去掉了一些從一開始就必須輸入的內容,這很容易理解。說到匠心和情懷,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對一輛車付出的努力并不意味著我們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就會越貴。例如,就像我們今天在上海使用的打火機一樣,如果你想給手機充電,你必須在淘寶上花20元買一個打火機,并將其轉換為USB接口為手機充電。打火機現在唯一的用途是充電,很少有人仍然用它來點燃香煙。在我們的車里,打火機被取下了,但我們留下了12個USB充電端口。為什么有多達12個?想想看,在裝修房子的時候,每個房間都會有很多插座。因為我不知道這個房間將來會是什么樣的布局。可以把桌子換到另一個地方,然后在那個地方應該有這樣一個插座。對于一輛汽車來說,它實際上應該是這樣的。第一個電動網絡:關于蘋果制造汽車的傳言一直在不斷。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怎么能和這樣一個巨人競爭呢?沈海音:蘋果公司已經很久沒有生產汽車了。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蘋果制造汽車。蘋果公司生產出一種產品后,將會給一個行業帶來一場大火。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的年銷量約為70萬輛,與汽車總銷量相比,這個數字微不足道。這意味著,如果用戶想從燃油車轉向電動汽車,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接受教育。在這個教育周期中,特斯拉幫助我們做了一些教育用戶的工作。但僅靠特斯拉是不夠的。我認為,如果蘋果真的能加入這個行業,它的許多……
創新實際上更容易教育用戶。更多的人會認為,如果他們將來買燃油車,那就完了,但他們應該買電動汽車。但眾所周知,蘋果所做的絕對不便宜。他們沒有從軟件中賺錢而不從硬件中賺錢的想法。硬件也應該賺錢,軟件也應該賺錢。因此,如果蘋果進入市場,其他公司必須有發展和生存的空間。蘋果可以大幅擴大這個市場,也可以讓我們這些有準備、有團隊、有產品的公司縮短與蘋果的距離,占據蘋果留下的價格空間。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個好消息。智能汽車是一種新型的第一個電動網絡:一些傳統汽車公司認為制造電動汽車并不困難。即使五年后推出,用戶仍然會因為過去積累的品牌價值而投資他們的電動汽車。你覺得這個問題怎么樣?沈海音:同樣的道理,諾基亞說了,摩托羅拉說了,結果是什么?事實上,這個問題很簡單。12月12日下午,冬日溫暖的陽光灑進了沈海銀的辦公室。奇點汽車的許多創新獎杯反射著道路的光芒,在指揮室里播放。從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來看,產品經理出身的沈海音堅信,今天的智能手機就是明天的智能汽車。從軟件到硬件再到智能汽車,每次創業,沈海銀總是不愿意住在舒適的地方。他說,這一次他仍然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勇敢地祝福自己的智慧,面對挑戰,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與團隊一步一步地將自己美好的旅行愿景變為現實。
奇點汽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海音是互聯網公司的第一個電動網絡:你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每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想改變某種現狀或實現理想。奇點汽車最終會成為一家什么樣的企業?沈海軍:奇點汽車未來一定不是一家汽車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你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公司的愿景是“讓每一次旅行都成為美好的回憶”,這實際上貫穿了我們創業的初心和迄今為止走過的每一條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景?想想看,是什么讓今天的旅行對人們來說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例如,如果天空不夠藍,你在霧霾中旅行,你的心情會變得和天空一樣灰暗。如果你每次旅行都遇到擁堵,你會被焦慮所困擾,你不會讓旅行成為一件特別愉快的事情。在路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汽車被刮傷、顛簸,或者發生交通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受傷。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將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機會。科技的意義在于讓生活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來祝福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讓我們的企業擁有這樣的力量,我們可以改變人們的出行,讓出行變得更好。這是奇點汽車的初心,也是企業的中期目標。汽車是一種形式,它是我們讓旅行變得更好的工具。但汽車并不是改變的唯一載體。這種改變可能是通過汽車,也可能是通過包括改變旅行服務模式在內的各種手段,讓旅行成為一件更好的事情,實現我們公司的這樣一個理想,實現我們的愿景。第一電氣網:你提到奇點汽車更像是一個互聯網行業。作為一名企業家,你的互聯網背景會給奇點未來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動力?沈海音:讓我們想象一下未來會是什么樣的汽車,然后從這個結果推斷出今天應該是什么樣或有什么背景的人來做。我認為未來的汽車必須包含兩個特點。首先,它是一輛汽車和一種機械產品。不可能突然創造出“魔毯”,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所以必須有一個制造過汽車并有汽車專業背景的團隊來做這件事。第二,未來的汽車將是一個數字空間、一個智能終端和一個能源終端,但這三點不一定完全相等。作為一個智能終端和數字空間,真正需要的是軟件和互聯網產品作為支撐。當軟件和硬件變得同等重要時,無論遇到什么困難……
試著你在過去,只要你出來造車,你就必須彌補你所缺乏的缺點。因此,當互聯網人出來造車時,他們必須找到一個合作伙伴來做一輛車。當汽車機器人出來做這件事時,他們還必須找到互聯網合作伙伴,否則,你所做的一定不是未來的產品。2014年,我剛開始創業。當時,我去和汽車行業的人交談。每個人對未來汽車的理解并不像今天這樣清晰。當時,我們找到這支球隊還有一定的門檻。但在2017年的今天,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從政策制定的層面,還是整個行業的普遍理解,包括媒體的理解,實際上都已經變得一樣了。因此,在今天的這個時候,我認為有互聯網背景的人很難出來制造汽車,找到一個有汽車背景的互聯網團隊,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實現他們的夢想。將未來的設計融入汽車中的第一個電動網絡:一些初創企業先建造汽車,然后建造系統,而奇異汽車則先建造系統,然后建造汽車。奇異汽車在這方面有什么優勢?沈海音:你想先造一輛車還是先造一個系統?事實上,先造哪一輛并不是關鍵,而是在規劃這款車時能否將未來的設計融入其中。就像建造一棟建筑一樣,如果你想建造100層樓,你必須按照100層樓的基礎來打基礎。先做哪一件,你必須在腦海中對未來的全景有一個計劃。有了這個計劃,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實施。如果一開始沒有全景計劃,而是先造車,然后把智能系統加起來,認為智能系統只是可以隨時隨地加起來的東西,那就大錯特錯了。未來,汽車的智能功能必須深入汽車,不僅僅是大腦,而是汽車的神經系統。就像人類神經系統的循環網絡,包括大腦和所有神經,每個器官都需要這樣的考慮。
回過頭來看,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比較。一些汽車公司與一些所謂的互聯網公司合作,然后制造了一輛所謂的“互聯網汽車”。但問題是,這些車企在制造這款車時,既有互聯網版本,也有非互聯網版本,這意味著互聯網功能仍然被視為一個配置部分。低端版沒有互聯網功能,高端版有互聯網功能,這是汽車企業的典型想法。讓我們回顧一下特斯拉。如果去掉中間的屏幕,這輛車將不再是一輛車。這個屏幕不僅僅是一個屏幕,而是這輛車的神經和大腦。這就是它所想的一切,也是它與過去所有汽車的區別。因此,對于特斯拉來說,低調版完全不可能沒有這個屏幕,或者低調版完全沒有這個CPU。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這意味著最終的產品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產品。前者是一款偽智能汽車,而后者則是一款真正的智能汽車。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想制造一輛智能汽車,從哪里開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計劃。造車者心中必須有一個想法:未來能否滿足對智能汽車的真正理解和定義,這是最關鍵的。第一個電動網絡:奇點一直想制造一輛“了解你”的汽車。具體表現在哪里?沈海音:所謂“認識你”,一定是有個性的東西。在過去,所有的汽車,無論是誰買的,都和以前一樣,直到被淘汰,或者每個車主的汽車之間沒有區別。但現在看看我們的手機,即使我們購買了最新版本的iPhone,每個人手機中的應用程序也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愛好。那么,未來的趨勢是什么?毫無疑問,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它們實際上指明了我們未來的方向。從這個角度來看,“了解你”意味著汽車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部分定制。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關鍵,這樣車輛才能真正適應用戶的期望。如何做到這一點?汽車本身的設計非常重要。如果它只是一個機械組成,不能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定制,那么很難成為“了解你”的最基本平臺。我們設計……
汽車,把它變成一個硬件平臺,然后通過軟件定義硬件來“了解你”。未來的汽車是由軟件定義的。不同的人在車里有不同的軟件配置,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許多個性化的調整。“了解你”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有必要對用戶的車輛使用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例如,駕駛習慣,汽車是否可以在用戶經常去的路徑上制定一些計劃,然后可以做出一些提醒來糾正用戶的駕駛習慣。因此,我們的汽車正在隨時隨地收集一些駕駛行為數據,然后試圖通過這些數據了解用戶的行為和習慣,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汽車,更好地規劃行程。在我看來,如何通過人工智能等,讓汽車真正響應用戶在語音、算法和感知等方面的需求,這可能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你”。第一個電動網絡:奇點汽車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規劃是什么?第一輛車達到了什么水平?沈海音:我一直在糾正一個詞,就是無人駕駛。事實上,無人駕駛還很遙遠。樂觀可能需要七年時間,悲觀可能需要十五年時間。然而,在做自動駕駛的過程中,我們被分為幾個層次。我們認為這輛車是可以升級的,所以在規劃這輛車時,硬件應該放在第一位,奇點汽車的硬件是為L4做準備。目前,它可能還沒有全部安裝,但至少會保留空間和接口。奇點剛發布的時候,它仍然誠實地達到了L2級別,并且很好地達到了這個級別。例如,高速公路上大約有十幾種功能,如自動巡航、主動避障和自動停車。完成L2后,另一個團隊將進行L3甚至L3.5的研發。。通過軟件的不斷升級,該車具備了介于L3和L4之間的能力,目前計劃在2020年左右完成。代價是寶貴的,感情是無價的。第一個電動網絡:奇點汽車的訣竅是將已被證明的智能手機成熟實踐引入汽車行業,希望其產品擁有20萬的價格區間、40萬至50萬的豪華配置、數百萬輛汽車的智能系統以及無價之寶的獨創性和情懷。如何控制成本?這種無價之寶般的情感如何才能最終體現在單一的汽車產品上?沈海銀:成本都是由硬件組成的,軟件其實是有成本的,但過去我們經常把軟件的成本分攤到汽車的成本上。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以微信為例,微信的研發成本并不低,但為什么微信是免費的?事實上,軟件研發的成本在未來會被推遲。我們將研究如何通過未來的服務賺錢,而不是因為我們必須從第一部手機和第一個微信用戶那里賺這些錢。這是互聯網公司的基本理念。對我們來說,20多萬元的價格實際上是按照硬件成本來銷售的價格。通常,一輛40萬元或50萬元的汽車還包括所有研發成本的分配。例如,這款車的研發耗時三年,可能有數百人來開發,甚至有數百名零部件供應商的研發人員。這筆份額應該分配給汽車價格,然后我們將成本分配給渠道,再加上為營銷預留的預算。因此,從CFO的角度來看,一輛40萬至50萬元的汽車的硬件成本最多只占50%。然后我們將打破整個成本結構。除了汽車出售時需要回收的硬件成本外,其余成本目前并不打算回收,但我們希望未來通過與用戶的密切聯系,繼續推送一些對用戶有利的服務,也能給我們帶來好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只是去掉了一些從一開始就必須輸入的內容,這很容易理解。說到匠心和情懷,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對一輛車付出的努力并不意味著我們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就會越貴。例如,就像我們今天在上海使用的打火機一樣,如果你想給手機充電,你必須在淘寶上花20元買一個打火機,并將其轉換為USB接口為手機充電。打火機現在唯一的用途是充電,很少有人仍然用它來點燃香煙。在我們的車里,點煙器……
被移除,但我們留下了12個USB充電端口。為什么有多達12個?想想看,在裝修房子的時候,每個房間都會有很多插座。因為我不知道這個房間將來會是什么樣的布局。可以把桌子換到另一個地方,然后在那個地方應該有這樣一個插座。對于一輛汽車來說,它實際上應該是這樣的。第一個電動網絡:關于蘋果制造汽車的傳言一直在不斷。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怎么能和這樣一個巨人競爭呢?沈海音:蘋果公司已經很久沒有生產汽車了。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蘋果制造汽車。蘋果公司生產出一種產品后,將會給一個行業帶來一場大火。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的年銷量約為70萬輛,與汽車總銷量相比,這個數字微不足道。這意味著,如果用戶想從燃油車轉向電動汽車,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接受教育。在這個教育周期中,特斯拉幫助我們做了一些教育用戶的工作。但僅靠特斯拉是不夠的。我認為,如果蘋果真的能加入這個行業,它的許多創新實際上更容易教育用戶。更多的人會認為,如果他們將來買燃油車,那就完了,但他們應該買電動汽車。但眾所周知,蘋果所做的絕對不便宜。他們沒有從軟件中賺錢而不從硬件中賺錢的想法。硬件也應該賺錢,軟件也應該賺錢。因此,如果蘋果進入市場,其他公司必須有發展和生存的空間。蘋果可以大幅擴大這個市場,也可以讓我們這些有準備、有團隊、有產品的公司縮短與蘋果的距離,占據蘋果留下的價格空間。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個好消息。智能汽車是一種新型的第一個電動網絡:一些傳統汽車公司認為制造電動汽車并不困難。即使五年后推出,用戶仍然會因為過去積累的品牌價值而投資他們的電動汽車。你覺得這個問題怎么樣?沈海音:同樣的道理,諾基亞說了,摩托羅拉說了,結果是什么?事實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對于諾基亞來說,這并不是說它不能像蘋果那樣制造手機,也不是說它無法制造觸摸屏機器。但你當時為什么不選擇制造一個觸摸屏呢?因為我認為這個市場還很小,他們的工程師可以制造這樣的東西,但在他們制造出來之后,市場實際上已經向前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諾基亞一直被視為傳統手機。當時,HTC、三星、華為和小米被貼上了新興手機制造商的標簽。關閉百年老店的例子比比皆是。沒有一家企業會因為上個世紀的成功而在下個世紀繼續取得成功。這個想法實際上是非常非常危險的。電動汽車是用戶真正追求的嗎?這需要打個問號。因為電動汽車沒有改變汽車的屬性,從傳統能源到電動化,用戶的感知沒有改變,也沒有本質的改變。但智能汽車是一個新物種,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那么,對于智能的積累,寶馬敢說嗎?梅賽德斯敢說嗎?我覺得這真的很難。智能化實際上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汽車是用戶自己的平臺,這種思維模式對于傳統車企來說是非常不可接受的。第二,就自動駕駛而言,寶馬和奔馳實際上已經落后于特斯拉。所以從這兩個層面來看,我認為寶馬和奔馳沒有獲勝的機會。當一輛汽車作為智能終端具有非常強的屬性時,它將遭遇中國互聯網的“詛咒”。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家外國互聯網公司取得過成功。因為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兩個互聯網大國。許多模式創新都發生在中國,更不用說日本和德國了。甚至許多美國人也感到驚訝。為什么他們沒有想到呢?德國和日本本身并不是互聯網大國,他們使用的互聯網服務基本上來自美國。我在日本已經很多年了。日本最好的搜索服務是雅虎和谷歌,最好的電子商務網站是亞馬遜。每個人仍然使用臉書和推特,這些都來自美國。但中國都是本地的。因此,當汽車未來成為互聯網的載體時,用戶真正關心的不是汽車本身,而是汽車上的操作系統是否正常工作。汽車肯定會來到這條路上,……
人們會認為未來哪輛車更好用,而不是因為寶馬或奔馳這樣的品牌。盡你所能成為第一個電動網絡:從軟件行業到互聯網,再到現在成為一輛智能汽車,你認為在每個轉型階段你應該擁有什么?熊什么?沈海音:不斷學習,不斷挑戰,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事實上,人們很容易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區。任何與互聯網有關的事情對我來說都很熟悉,我有很多聯系和經驗。但當我從軟件跳到智能硬件時,當時非常痛苦,工作強度甚至比現在更大。因為我必須在硬件上不斷學習。做硬件和做軟件,許多模式是不同的。我認為今晚做軟件并不理想。讓我們把團隊召集起來,推翻計劃并重新制定,然后每個人都會加班一周,這樣也許我們可以趕上進度。但是沒有辦法制造硬件。事實上,在過去,當你遇到無數的坑時,你必須具備基本的判斷能力。我不是說我必須成為一名專家,而是說我必須在這個行業有一個概念和常識,這樣我才能有判斷的能力,否則我將永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我做出判斷之前,我不知道我所做的決定是對是錯。每一天都像在黑暗的空間里行走,我不知道接下來我會不會撞到墻上。這種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非常強烈。然而,當我對這個行業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似乎有這樣一盞微弱的燈,即使它非常微弱,但至少它能照亮我前面五米的路。我走在前面五米,至少前面的路不是墻。這種心理感覺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當我開始造車的時候,我必須學習電機和底盤,所以我在京東上買了很多書,不是說我必須從頭到尾讀一本書,而是我想知道如何使用它們。第一個電動網絡:融資是造車過程中最大的壓力嗎?沈海軍:阿里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巨人。這并不意味著他最初持有很多錢。有時候,持有大量資金并不能使一家公司取得成功。這是過去互聯網行業已經證明的事實。我認為節奏對于在正確的時間融化正確的資金非常重要。為什么在過去,當我們談論造車時,我們必須投資數十億美元?這是因為你必須擁有自己的工廠才能制造汽車。你需要1000畝土地、工廠和設備。。。所有這些錢都投入了,更不用說30億了,但可能還要多出40億或50億。10億美元基本上是一個可靠的數字。我們公司從5000萬元起步,我們周圍的很多朋友都說,你還想用5000萬元造車。你在開玩笑嗎?但5000萬維持一個幾十到100人的研發團隊實際上已經足夠了。在達到一定的成就階段后,如果你去金融,每個人都會認為你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只要給你一點錢就可以上去。這是一個非常符合初創企業和VC關系的過程。我認為如果你按照這個節奏,你可能會制造一輛車,然后出售,包括在一些固定節點準備現金流等等,你可能需要數百億。但事實上,它可以一步一步地實施,并不是說在這個時候開始,或者在賣車的時候,需要數百億。第一電氣網:你曾經說過,在奇點汽車的創業中,你投入了過去20年的互聯網經驗和40年積累的人脈和聲譽,一切都有成功或失敗的可能。你有沒有想過,奇點汽車有一天可能會成為一家特別偉大的公司,或者在某個階段可能不會那么順利?你是如何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挫折和失敗做好準備的?沈海音:我在創辦這家企業的時候,當時說過一句話:企業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1%,也可能只有5%。我認為失敗是一個高概率事件,而成功是一個低概率事件。但無論是1%還是5%,都遠高于0%。所以你必須這樣做才能成功。如果你不這樣做,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將1%或5%轉化為更大的概率。今天,可以說成功的概率是50%,但即使在今天,我認為成功的概率也不會超過50%,基本上是一半一半。即便如此,我認為它還是很好的,至少是…的幾十倍……
過去是這樣。今天腳踏實地地邁出每一步是件好事。至于具體的結果,只要你努力,即使你失敗了,也是可以接受的。我最害怕的其實是很多事情沒有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做,沒有用我們團隊最大的努力,或者在做的過程中,因為一些不合理的判斷而走了彎路,這可能會讓人們感到更加遺憾。但如果我在所有的過程中盡我最大的努力,我愿意接受這個結果。編輯:業內有一批開拓者,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懈的熱情,以執著的行動向前邁進,掀起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波瀾壯闊。他們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明星。自2015年以來,第一電氣網持續采訪汽車行業改革者,用圖像記錄他們閃爍的言行和思想,并對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和汽車共享領域的領軍企業和人物進行了一系列專訪和報道。對于諾基亞來說,這并不是說它不能像蘋果那樣制造手機,也不是說它無法制造觸摸屏機器。但你當時為什么不選擇制造一個觸摸屏呢?因為我認為這個市場還很小,他們的工程師可以制造這樣的東西,但在他們制造出來之后,市場實際上已經向前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諾基亞一直被視為傳統手機。當時,HTC、三星、華為和小米被貼上了新興手機制造商的標簽。關閉百年老店的例子比比皆是。沒有一家企業會因為上個世紀的成功而在下個世紀繼續取得成功。這個想法實際上是非常非常危險的。電動汽車是用戶真正追求的嗎?這需要打個問號。因為電動汽車沒有改變汽車的屬性,從傳統能源到電動化,用戶的感知沒有改變,也沒有本質的改變。但智能汽車是一個新物種,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那么,對于智能的積累,寶馬敢說嗎?梅賽德斯敢說嗎?我覺得這真的很難。智能化實際上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汽車是用戶自己的平臺,這種思維模式對于傳統車企來說是非常不可接受的。第二,就自動駕駛而言,寶馬和奔馳實際上已經落后于特斯拉。所以從這兩個層面來看,我認為寶馬和奔馳沒有獲勝的機會。當一輛汽車作為智能終端具有非常強的屬性時,它將遭遇中國互聯網的“詛咒”。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家外國互聯網公司取得過成功。因為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兩個互聯網大國。許多模式創新都發生在中國,更不用說日本和德國了。甚至許多美國人也感到驚訝。為什么他們沒有想到呢?德國和日本本身并不是互聯網大國,他們使用的互聯網服務基本上來自美國。我在日本已經很多年了。日本最好的搜索服務是雅虎和谷歌,最好的電子商務網站是亞馬遜。每個人仍然使用臉書和推特,這些都來自美國。但中國都是本地的。因此,當汽車未來成為互聯網的載體時,用戶真正關心的不是汽車本身,而是汽車上的操作系統是否正常工作。汽車肯定會來到這條路上,人們會認為未來哪輛車更好用,而不是因為寶馬或奔馳這樣的品牌。盡你所能成為第一個電動網絡:從軟件行業到互聯網,再到現在成為一輛智能汽車,你認為在每個轉型階段你應該擁有什么?熊什么?沈海音:不斷學習,不斷挑戰,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事實上,人們很容易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區。任何與互聯網有關的事情對我來說都很熟悉,我有很多聯系和經驗。但當我從軟件跳到智能硬件時,當時非常痛苦,工作強度甚至比現在更大。因為我必須在硬件上不斷學習。做硬件和做軟件,許多模式是不同的。我認為今晚做軟件并不理想。讓我們把團隊召集起來,推翻計劃并重新制定,然后每個人都會加班一周,這樣也許我們可以趕上進度。但是沒有辦法制造硬件。事實上,在過去,當你遇到無數的坑時,你必須具備基本的判斷能力。我不是說我必須成為專家,而是說我必須有一個c……
這個行業的觀念和常識,這樣我才能有判斷的能力,否則我永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我做出判斷之前,我不知道我所做的決定是對是錯。每一天都像在黑暗的空間里行走,我不知道接下來我會不會撞到墻上。這種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非常強烈。然而,當我對這個行業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似乎有這樣一盞微弱的燈,即使它非常微弱,但至少它能照亮我前面五米的路。我走在前面五米,至少前面的路不是墻。這種心理感覺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當我開始造車的時候,我必須學習電機和底盤,所以我在京東上買了很多書,不是說我必須從頭到尾讀一本書,而是我想知道如何使用它們。第一個電動網絡:融資是造車過程中最大的壓力嗎?沈海軍:阿里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巨人。這并不意味著他最初持有很多錢。有時候,持有大量資金并不能使一家公司取得成功。這是過去互聯網行業已經證明的事實。我認為節奏對于在正確的時間融化正確的資金非常重要。為什么在過去,當我們談論造車時,我們必須投資數十億美元?這是因為你必須擁有自己的工廠才能制造汽車。你需要1000畝土地、工廠和設備。。。所有這些錢都投入了,更不用說30億了,但可能還要多出40億或50億。10億美元基本上是一個可靠的數字。我們公司從5000萬元起步,我們周圍的很多朋友都說,你還想用5000萬元造車。你在開玩笑嗎?但5000萬維持一個幾十到100人的研發團隊實際上已經足夠了。在達到一定的成就階段后,如果你去金融,每個人都會認為你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只要給你一點錢就可以上去。這是一個非常符合初創企業和VC關系的過程。我認為如果你按照這個節奏,你可能會制造一輛車,然后出售,包括在一些固定節點準備現金流等等,你可能需要數百億。但事實上,它可以一步一步地實施,并不是說在這個時候開始,或者在賣車的時候,需要數百億。第一電氣網:你曾經說過,在奇點汽車的創業中,你投入了過去20年的互聯網經驗和40年積累的人脈和聲譽,一切都有成功或失敗的可能。你有沒有想過,奇點汽車有一天可能會成為一家特別偉大的公司,或者在某個階段可能不會那么順利?你是如何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挫折和失敗做好準備的?沈海音:我在創辦這家企業的時候,當時說過一句話:企業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1%,也可能只有5%。我認為失敗是一個高概率事件,而成功是一個低概率事件。但無論是1%還是5%,都遠高于0%。所以你必須這樣做才能成功。如果你不這樣做,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將1%或5%轉化為更大的概率。今天,可以說成功的概率是50%,但即使在今天,我認為成功的概率也不會超過50%,基本上是一半一半。即便如此,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至少是以前的幾十倍。今天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就好。至于具體的結果,只要你努力,即使你失敗了,也是可以接受的。我最害怕的其實是很多事情沒有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做,沒有用我們團隊最大的努力,或者在做的過程中,因為一些不合理的判斷而走了彎路,這可能會讓人們感到更加遺憾。但如果我在所有的過程中盡我最大的努力,我愿意接受這個結果。編輯:業內有一批開拓者,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懈的熱情,以執著的行動向前邁進,掀起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波瀾壯闊。他們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明星。自2015年以來,第一電氣網持續采訪汽車行業改革者,用圖像記錄他們閃爍的言行和思想,并對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和汽車共享領域的領軍企業和人物進行了一系列專訪和報道。
12月19日,溫州市發改委、財政局發布的《關于溫州市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補助事項的通知》明確,消費者在市區購買的新能源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50給予地方補助,
1900/1/1 0:00:00“2017年對于云度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經歷了最激動人心事情。從1月通過發改委審批,到6月份拿到工信部企業準入,再到10月10日云度首款產品1上市,我們團隊大家都是拼著命的干。
1900/1/1 0:00:00親愛的合作伙伴們:在您的支持與幫助下,上海決策者經濟顧問股份有限公司(CDMC)AutoprosDivision正式步入第10個年頭。
1900/1/1 0:00:0012月19日下午,成都市交通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調整汽車尾號限行區域”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為保障中心城區交通運行平穩,促進交通改善,
1900/1/1 0:00:00近年來,我國快遞業高速增長,同期汽車年產銷量也穩步提高。
1900/1/1 0:00:002017年度車企的年終促銷大戰已然開啟,各品牌的促銷政策也是相繼登場,與往年略有不同,得益于今年不斷加持的政策利好與良好的市場表現,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也被徹底點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