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國機集團發布清理整頓新能源產品的通知,指出2210輛新能源汽車尚未按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準入規定”)提交相關檢測報告。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產品整改,企業只有28個工作日的時間來補足信息,否則將極大地影響明年初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然而,企業層面已經表示有信心。多家車企告訴第一電氣網,大部分未提交報告的車型都是7月1日前進入目錄的車型。只要提交報告,就不會影響今年和明年的產品銷售。前五批整改車型被列入推薦目錄,2210款新能源汽車產品需要整改,其中597款為汽車底盤,1613款為新能源汽車。據第一電氣網統計,1613款汽車產品中有1361款進入了今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十大推薦目錄。其中,1299款車型躋身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前五名,即2017年7月1日前發布的目錄。這與公司的回應基本一致,絕大多數被整改的車型都是上半年申報的產品。
結合其政策背景,中國機械中心通知中提到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條例》(工信部令第39號)是對2009年版準入條例的修訂,該條例于2017年1月16日發布,要求于7月1日實施, 2017. 可以看出,政策實施后,大多數車企在申報產品時都提交了相關檢測報告,但仍有少數車企沒有提交。政策要求,即使是已經公布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也必須符合最新準入要求,否則將暫停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企業準入有兩年的緩沖期,產品準入調整只有六個月,也就是說,報告將于2018年1月1日提交。在不影響明年銷售的情況下,“整改畢竟是參數的更新”幾乎是不可能的。相關車企負責人告訴第一電氣網,“通知是最近才發布的。我們已經在準備,很快就能完成需要整改的車輛檢測報告,并上傳到中國機械中心。”據車企透露,整改可以按時完成,不會影響明年的產品銷售。但據相關專家介紹,整改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產品檢驗報告未上交,有的是監控平臺未連接,不同原因所需時間也不盡相同。“重新尋找第三方進行測試必須排隊,說基本上不可能不影響明年的銷售。”上述專家表示。在監控平臺方面,如果有現有的企業平臺,一個月內訪問時間不是什么大問題。而有些企業甚至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框架,時間非常緊迫。法規要求“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將需要補充的全部內容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格式的,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告知申請人延期的理由。“然而,從11月20日中國飛機中心發出整改通知到2018年1月1日,只有28個工作日,這意味著企業必須有完整的材料,并確保申請過程中沒有問題,才能對明年的產品銷售產生影響新能源汽車……
2018年也十分猖獗。據第一電氣網報道,新的補貼政策將大幅調整產品的技術指標,并不斷突出優勝劣汰的導向。車企可能需要重新申報產品目錄,明年初的市場銷售仍可能受到影響。為了加強技術要求,出臺了一些政策。2017年11月24日,中國機械中心連續發布三項整改/調整政策。除了此前的監控平臺接入外,今年,中國機械中心還發布了多項整改及相關要求。
相對而言,企業的行動相對較慢。以2210款車型整改為例,早在去年8月,工信部就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工業〔2009〕44號公告),并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直到2017年1月正式版本發布之前,它被給予了一定的緩沖期。從7月《條例》實施到《整改通知》下發,已經四個多月了,材料還沒有上報。由此可見,大多數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公告和申報缺乏管理規劃。另一方面,從企業的反饋來看,新能源汽車涉及的標準流程很多,而且都在不斷調整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資金、人力和公告資源。新能源汽車的管理政策將越來越嚴格,但也應保持一致和穩定。企業也應加快步伐,避免明年初出現新能源汽車市場空置的局面。11月20日,國機集團發布清理整頓新能源產品的通知,指出2210輛新能源汽車尚未按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準入規定”)提交相關檢測報告。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產品整改,企業只有28個工作日的時間來補足信息,否則將極大地影響明年初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然而,企業層面已經表示有信心。多家車企告訴第一電氣網,大部分未提交報告的車型都是7月1日前進入目錄的車型。只要提交報告,就不會影響今年和明年的產品銷售。前五批整改車型被列入推薦目錄,2210款新能源汽車產品需要整改,其中597款為汽車底盤,1613款為新能源汽車。據第一電氣網統計,1613款汽車產品中有1361款進入了今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十大推薦目錄。其中,1299款車型躋身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前五名,即2017年7月1日前發布的目錄。這與公司的回應基本一致,絕大多數被整改的車型都是上半年申報的產品。
結合其政策背景,中國機械中心通知中提到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條例》(工信部令第39號)是對2009年版準入條例的修訂,該條例于2017年1月16日發布,要求于7月1日實施, 2017. 可以看出,政策實施后,大多數車企在申報產品時都提交了相關檢測報告,但仍有少數車企沒有提交。政策要求,即使是已經公布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也必須符合最新準入要求,否則將暫停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企業準入有兩年的緩沖期,產品準入調整只有六個月,也就是說,報告將于2018年1月1日提交。在不影響明年銷售的情況下,“整改畢竟是參數的更新”幾乎是不可能的。相關負責人……
汽車公司告訴第一電氣網,“通知是最近才發布的。我們已經在準備,很快就能完成需要整改的車輛檢測報告,并上傳到中國機械中心。”據汽車公司稱,整改可以按時完成,不會影響明年的產品銷售。但據相關專家介紹,整改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產品檢驗報告未上交,有的是監控平臺未連接,不同原因所需時間也不盡相同。“重新尋找第三方進行測試必須排隊,說基本上不可能不影響明年的銷售。”上述專家表示。在監控平臺方面,如果有現有的企業平臺,一個月內訪問時間不是什么大問題。而有些企業甚至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框架,時間非常緊迫。法規要求“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將需要補充的全部內容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格式的,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告知申請人延期的理由。“然而,從11月20日中國飛機中心發出整改通知到2018年1月1日,只有28個工作日,這意味著企業必須有完整的材料,并確保申請過程中沒有問題,才能對明年的產品銷售產生影響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也十分猖獗。據第一電氣網報道,新的補貼政策將大幅調整產品的技術指標,并不斷突出優勝劣汰的導向。車企可能需要重新申報產品目錄,明年初的市場銷售仍可能受到影響。為了加強技術要求,出臺了一些政策。2017年11月24日,中國機械中心連續發布三項整改/調整政策。除了此前的監控平臺接入外,今年,中國機械中心還發布了多項整改及相關要求。
相對而言,企業的行動相對較慢。以2210款車型整改為例,早在去年8月,工信部就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工業〔2009〕44號公告),并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直到2017年1月正式版本發布之前,它被給予了一定的緩沖期。從7月《條例》實施到《整改通知》下發,已經四個多月了,材料還沒有上報。由此可見,大多數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公告和申報缺乏管理規劃。另一方面,從企業的反饋來看,新能源汽車涉及的標準流程很多,而且都在不斷調整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資金、人力和公告資源。新能源汽車的管理政策將越來越嚴格,但也應保持一致和穩定。企業也應加快步伐,避免明年初出現新能源汽車市場空置的局面。
標簽:發現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發布全新智能出行服務品牌逸駕(ezia),并與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
1900/1/1 0:00:0011月25日,位于北京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的全球首家NIOHouse(蔚來中心)正式揭幕,近千名蔚來用戶和他們的朋友們參加了開業活動。
1900/1/1 0:00:00有關特斯拉的消息可謂層出不窮,業界對特斯拉及其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的關注也從未停息。然而就在突然間,所有人都開始關注特斯拉的燒錢問題了。
1900/1/1 0:00:001、2017中國綠色汽車年度評選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由新能源汽車垂直媒體第一電動網主辦的中國年度綠色汽車評選已經步入第八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每一步成長、每一次創新、每一個成就都值得被銘記,為此,
1900/1/1 0:00:001、全國碳市場準備就緒國務院批準后將適時在今年啟動2017全國低碳技術大會透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政策準備和技術準備已經基本就緒,已經報請國務院批準。批準后將適時在今年啟動。
1900/1/1 0:00:00近期,滴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頻頻。11月14日,滴滴、協鑫與綠色租賃聯盟在新能源汽車及配套基礎設施等方面結成戰略伙伴關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