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MIT調查:78%美國受訪者并不想乘坐自動駕駛汽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自統一安裝安全氣囊以來,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汽車行業和行人安全方面的最大進步。然而,美國人對這一巨大進步保持沉默。在美國汽車協會的一項調查中,7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想乘坐自動駕駛汽車。麻省理工學院調查的人中只有13%能夠接受這一功能,因為它可以“將駕駛員從整個駕駛過程的控制中解放出來”。顯然,美國不是一個盧德派國家(盧德派是英國工業革命期間的一名工人,他為了抵抗機器和控制人類而摧毀了紡織機器,盧德派則是一個嫉妒和厭惡新科技發明并悲觀的人)。美國人和其他人一樣接受了這輛車,贏得了登月競賽,喜歡我們的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并習慣于在未來的每一部電影中看到自動駕駛或飛行汽車。但如果我們忽視大多數人的感受,我們就無法在當前的社會形態基礎上滿足消費者。事實證明,美國人的不穩定感不是關于未來,而是關于過去。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眾議院對汽車安全標準提出了一些要求,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而且,當行業不會向公眾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數據時,每個人都應該感到頭疼。汽車行業從不以推出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新產品為恥,但在處理缺陷或設計缺陷時似乎常常猶豫不決。每一次延遲的信息披露和不完全的召回都會增加致命事故的概率。當談到改變龐大的汽車技術時,我們都應該持懷疑態度。不幸的是,美國交通部的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將美國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方面有著糟糕的歷史記錄。多年來,安全倡導者(包括我自己的組織)經常將NHTSA告上法庭,迫使其履行職責。這包括但不限于迫使汽車制造商發布全面召回和足夠的補救措施,并要求企業實施廣泛適用的安全技術,如安全帶、安全氣囊、電子穩定控制、車頂滾動保護和自動緊急制動。如今,安全氣囊已經挽救了數千人的生命,每一輛新車、小型貨車、輕型卡車和SUV都在使用。但他們的故事充分表明,政府缺乏領導力和對利潤的過度關注將阻礙進步。安全氣囊已經被廣泛使用了30多年。汽車行業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很多,NHTSA和其他官員經常一起參與。今天,沒有人會買一輛沒有安全氣囊的新車。即便如此,我們仍在對高田的安全氣囊進行大規模召回。盡管高田聲稱意識到安全缺陷的危險,但這些安全氣囊已經安裝在美國數百萬輛汽車上。美國國會目前的做法將授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制定自動駕駛汽車的政策,特別是在安全、網絡安全、消費者隱私和事故數據泄露方面。然而,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似乎并不想得到這份工作。它最近放寬了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的自愿準則。不幸的是,這并不令人驚訝,因為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沒有費心制定強制性法規或在更簡單的問題上執行法律。它一再推遲要求制造商安裝后視鏡,以防止兒童在倒車時被擊中。此外,它還沒有執行后座安全帶警告的規定。由于國家交通安全監管機構無法(或不會)應對這些不那么復雜的挑戰,很難相信它會挺身而出。然而,谷歌和特斯拉等科技公司喜歡無人駕駛汽車。優步(Uber)和Lyft等拼車行業的先驅也加入了進來,汽車行業也在這一概念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進展仍在繼續。接受它的好處比僅僅為了維持現狀而反對變革更有用。未來的汽車可以而且應該是歷史上最安全、質量最好、最環保的汽車。人們可以理解這種汽車的經濟潛力,但美國人對缺乏監管感到擔憂和謹慎是正確的。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確保駕駛安全。自統一安裝安全氣囊以來,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汽車行業和行人安全方面的最大進步。然而,美國人對這一巨大進步保持沉默。在美國汽車協會的一項調查中,7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沒有……

想要一輛自動駕駛汽車。麻省理工學院調查的人中只有13%能夠接受這一功能,因為它可以“將駕駛員從整個駕駛過程的控制中解放出來”。顯然,美國不是一個盧德派國家(盧德派是英國工業革命期間的一名工人,他為了抵抗機器和控制人類而摧毀了紡織機器,盧德派則是一個嫉妒和厭惡新科技發明并悲觀的人)。美國人和其他人一樣接受了這輛車,贏得了登月競賽,喜歡我們的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并習慣于在未來的每一部電影中看到自動駕駛或飛行汽車。但如果我們忽視大多數人的感受,我們就無法在當前的社會形態基礎上滿足消費者。事實證明,美國人的不穩定感不是關于未來,而是關于過去。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眾議院對汽車安全標準提出了一些要求,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而且,當行業不會向公眾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數據時,每個人都應該感到頭疼。汽車行業從不以推出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新產品為恥,但在處理缺陷或設計缺陷時似乎常常猶豫不決。每一次延遲的信息披露和不完全的召回都會增加致命事故的概率。當談到改變龐大的汽車技術時,我們都應該持懷疑態度。不幸的是,美國交通部的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將美國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方面有著糟糕的歷史記錄。多年來,安全倡導者(包括我自己的組織)經常將NHTSA告上法庭,迫使其履行職責。這包括但不限于迫使汽車制造商發布全面召回和足夠的補救措施,并要求企業實施廣泛適用的安全技術,如安全帶、安全氣囊、電子穩定控制、車頂滾動保護和自動緊急制動。如今,安全氣囊已經挽救了數千人的生命,每一輛新車、小型貨車、輕型卡車和SUV都在使用。但他們的故事充分表明,政府缺乏領導力和對利潤的過度關注將阻礙進步。安全氣囊已經被廣泛使用了30多年。汽車行業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很多,NHTSA和其他官員經常一起參與。今天,沒有人會買一輛沒有安全氣囊的新車。即便如此,我們仍在對高田的安全氣囊進行大規模召回。盡管高田聲稱意識到安全缺陷的危險,但這些安全氣囊已經安裝在美國數百萬輛汽車上。美國國會目前的做法將授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制定自動駕駛汽車的政策,特別是在安全、網絡安全、消費者隱私和事故數據泄露方面。然而,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似乎并不想得到這份工作。它最近放寬了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的自愿準則。不幸的是,這并不令人驚訝,因為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沒有費心制定強制性法規或在更簡單的問題上執行法律。它一再推遲要求制造商安裝后視鏡,以防止兒童在倒車時被擊中。此外,它還沒有執行后座安全帶警告的規定。由于國家交通安全監管機構無法(或不會)應對這些不那么復雜的挑戰,很難相信它會挺身而出。然而,谷歌和特斯拉等科技公司喜歡無人駕駛汽車。優步(Uber)和Lyft等拼車行業的先驅也加入了進來,汽車行業也在這一概念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進展仍在繼續。接受它的好處比僅僅為了維持現狀而反對變革更有用。未來的汽車可以而且應該是歷史上最安全、質量最好、最環保的汽車。人們可以理解這種汽車的經濟潛力,但美國人對缺乏監管感到擔憂和謹慎是正確的。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確保駕駛安全。

標簽:特斯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移聯網信集團首批2萬臺新能源物流配送車將投入運營

9月17日,移聯網信集團與福田汽車在移聯網信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行合作剪彩儀式,標志著移聯網信發展新能源物流配送,解決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正式拉開序幕。

1900/1/1 0:00:00
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首個動力電池回收國標欲破回收“窘境”

“全球產業生態正在重構,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產業布局。目前中國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基礎建設提速,貴州將建成5萬多個充電樁

9月16日,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在貴陽開展2017“電動汽車綠色行”活動,倡導節能減排、綠色出行,助力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
EV晨報 | 汽標委就兩項電動汽車相關標準征求意見;上海發布燃料電池車規劃;山東8月產低速電動車5.7萬輛

1、汽標委就汽車推薦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限值》征求意見閱讀原文近日,全國汽車標準委員會(簡稱“汽標委”)就汽車推薦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限值》征求意見。

1900/1/1 0:00:00
新媒: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專利全球第一,無人駕駛領域占六成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18日報道,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集合整車、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產業。

1900/1/1 0:00:00
特斯拉將在我國推出功率為75kW的城市超級充電樁

特斯拉續航能力因電池功率不同略有不同,一般在300公里到500公里左右。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