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生態正在重建,許多國家調整了發展戰略,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產業布局。目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制定了停止生產和銷售傳統能源電動汽車的時間表克利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論壇(TEDA)上的講話,在國內汽車圈掀起了一股“巨浪”。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合資車企和獨立車企都重申了未來的產品規劃。從規劃內容來看,車企強調了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但據桑德集團電池回收項目負責人趙超介紹,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鋰電池將面臨回收的“困境”。“從2018年開始,中國首批進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將面臨報廢和回收問題。據預測,2018年,中國累計廢舊動力鋰電池將超過12GWH,報廢量將超過17萬噸。到2020年,中國汽車用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200000噸。事實上,2015年,動力鋰電池報廢總量為2-4萬噸,相應的電池回收率僅為2%,即0.04-0.08萬噸。以現有的回收能力,承擔下一個20萬噸的“負擔”無疑是杯水車薪。因此,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趙超表示。中國鋰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組委會秘書長、百人電池委員會主席于清蛟表示,在電池拆解和回收材料方面,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以前使用廣泛,但回收價值不高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動力電池回收標準《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也已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將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趙超說:“《拆解規范》的頒布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對企業和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對減少環境污染,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2014年以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3.2倍。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33萬輛,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50萬輛。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將達到500萬輛。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基于此,國內外車企也對未來戰略做出了相應調整,尤其是在傳統燃油車禁售的消息傳出后,加速了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此前,德國“三巨頭”之一的大眾汽車曾表示,到2020年,大眾集團預計在中國共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將向德國消費者提供約150萬輛新能量汽車,其中大部分是當地生產的純電動汽車。梅賽德斯-奔馳正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迪特爾·澤舍最近表示,該公司將在2022年前推出所有車型的電動版本,屆時梅賽德斯-奔馳將提供至少50輛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及其衍生物。與此同時,戴姆勒旗下子品牌Smart也將在2022年前完成電動化轉型。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制造商,寶馬還將加大對基于互聯網、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電動和燃油汽車)的投資。此外,沃爾沃最近向媒體透露,2019年只生產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捷豹路虎還表示,到2020年,所有汽車產品都可以選擇電動版或混合動力版。不僅是國外的車企,國內的車企也不例外。比亞迪已經完成了對新能源的布局,吉利和江淮也紛紛漲價。據江淮汽車官方透露,江淮汽車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20萬輛的新能源銷售目標,2025年其新能源銷量目標將占總銷量的30%。事實上,從之前大眾與江淮合作生產新能源開始,福特上個月宣布與眾泰簽署備忘錄,并計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研究、開發、制造和銷售純電動汽車。此外,雷諾-日產和東風汽車集團最近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等,可見各汽車公司對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重視程度。動力電池分散回收的現狀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廢舊電池的回收也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據一家電池公司負責人張磊(化名)介紹,汽車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8年,這意味著從2018年開始,我國首批進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面臨報廢回收問題。“全球產業生態正在重建,許多國家調整了發展戰略,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產業布局。目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制定了停止生產和銷售傳統能源電動汽車的時間表克利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論壇(TEDA)上的講話,在國內汽車圈掀起了一股“巨浪”。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合資車企和獨立車企都重申了未來的產品規劃。從規劃內容來看,車企強調了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但據桑德集團電池回收項目負責人趙超介紹,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鋰電池將面臨回收的“困境”。“從2018年開始,中國首批進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將面臨報廢和回收問題。據預測,2018年,中國累計廢舊動力鋰電池將超過12GWH,報廢量將超過17萬噸。到2020年,中國汽車用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200000噸。事實上,2015年,動力鋰電池報廢總量為2-4萬噸,相應的電池回收率僅為2%,即0.04-0.08萬噸。現有的重新……
承受能力,承擔下一個20萬噸的“負擔”無疑是杯水車薪。因此,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趙超表示。中國鋰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組委會秘書長、百人電池委員會主席于清蛟表示,在電池拆解和回收材料方面,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以前使用廣泛,但回收價值不高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動力電池回收標準《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也已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將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趙超說:“《拆解規范》的頒布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對企業和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對減少環境污染,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2014年以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3.2倍。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33萬輛,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50萬輛。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將達到500萬輛。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基于此,國內外車企也對未來戰略做出了相應調整,尤其是在傳統燃油車禁售的消息傳出后,加速了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此前,德國“三巨頭”之一的大眾汽車曾表示,到2020年,大眾集團預計在中國共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將向德國消費者提供約150萬輛新能量汽車,其中大部分是當地生產的純電動汽車。梅賽德斯-奔馳正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迪特爾·澤舍最近表示,該公司將在2022年前推出所有車型的電動版本,屆時梅賽德斯-奔馳將提供至少50輛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及其衍生物。與此同時,戴姆勒旗下子品牌Smart也將在2022年前完成電動化轉型。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制造商,寶馬還將加大對基于互聯網、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電動和燃油汽車)的投資。此外,沃爾沃最近向媒體透露,2019年只生產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捷豹路虎還表示,到2020年,所有汽車產品都可以選擇電動版或混合動力版。不僅是國外的車企,國內的車企也不例外。比亞迪已經完成了對新能源的布局,吉利和江淮也紛紛漲價。據江淮汽車官方透露,江淮汽車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20萬輛的新能源銷售目標,2025年其新能源銷量目標將占總銷量的30%。事實上,從之前大眾與江淮合作生產新能源開始,福特上個月宣布與眾泰簽署備忘錄,并計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研究、開發、制造和銷售純電動汽車。此外,雷諾-日產和東風汽車集團最近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等,可見各汽車公司對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重視程度。動力電池分散回收的現狀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廢舊電池的回收也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據一家電池公司負責人張磊(化名)介紹,汽車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8年,這意味著從2018年開始,我國首批進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面臨報廢回收問題。
自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車型之一,便是電動物流車。
1900/1/1 0:00:00億利達(002686)17日晚間公告稱,擬以現金出資不超過19775億元增資臺州三進壓鑄有限公司,取得標的公司不低于51的股權。
1900/1/1 0:00:009月17日,移聯網信集團與福田汽車在移聯網信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行合作剪彩儀式,標志著移聯網信發展新能源物流配送,解決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正式拉開序幕。
1900/1/1 0:00:009月16日,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在貴陽開展2017“電動汽車綠色行”活動,倡導節能減排、綠色出行,助力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自統一安裝安全氣囊之后,汽車業和行人安全的最大進步。然而,美國人對這個巨大的進步卻仍保持沉默。在一項AAA調查中,7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想乘坐自動駕駛汽車。
1900/1/1 0:00:001、汽標委就汽車推薦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限值》征求意見閱讀原文近日,全國汽車標準委員會(簡稱“汽標委”)就汽車推薦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限值》征求意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