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就《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2017-2020年)》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公開征求意見。《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2017-2020年)》顯示,到2020年,將培育引進一批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形成一批新能量汽車研發中心和檢驗檢測機構,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新能源汽車產值將占全市汽車產業的5%以上。2017年至2020年,該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別不低于3000輛、4000輛、5000輛和6000輛,總計達到18000輛,推廣應用數量躋身中部城市前列。2017年至2020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交(直流)充電樁數量分別不少于3000個、3500個、4000個和4500個,總計達到1.5萬個,基本能夠滿足全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明確,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的基礎上,武漢市將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大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自行車補貼的5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
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小于等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2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1:1比例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武漢市繼續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新能源汽車在城市行駛時不受尾號限制。對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輛發放通行證,三環按照批準的路線通行。嚴格執行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的政策。對在武漢注冊登記并納入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免征城市道路、橋梁、隧道ETC通行費,減半征收城市道路停車費。宣傳《推廣實施方案》,《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應用與產業化》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量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湖北省政府[2015]24號)等文件,認真做好我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工作,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武漢。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委制定了《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如有修改,請于2017年8月24日前以書面形式反饋市汽車產業發展辦公室。電話:85319492電子郵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sqccyb@163.com,2017年8月17日附件:1。《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2017-2020年)》。doc(32KB)附件:2。職責分工(附)。xlsx(14.52KB)附件:3。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doc(24.5KB)推廣實施計劃,武漢新能源汽車應用與產業化(2017-2020)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速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新能源汽車部(鄂政)、辦發〔2015〕24號)等文件,認真做好新能源汽車在我市的推廣應用工作,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武漢,制定本實施方案。我新能源汽車定義本實施方案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符合《關于2016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和《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財政補貼的通知》精神的新能源汽車四部委發布的《能源汽車》(財建[2016]958號),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汽車。二、發展目標武漢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將以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為導向,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為重點,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分時等商業模式創新為載體,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努力將武漢建設成為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基地。(1) 工業發展。到2020年,我們將重點培養和引進一個麻木的……
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形成一批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和檢驗檢測機構,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新能源汽車產值將占全市汽車產業的5%以上。(2) 推廣應用。2017年至2020年,該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別不低于3000輛、4000輛、5000輛和6000輛,總計達到18000輛,推廣應用數量躋身中部城市前列。(3) 基礎設施。2017年至2020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交(直流)充電樁數量分別不少于3000個、3500個、4000個和4500個,總計達到1.5萬個,基本能夠滿足全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4) 監管平臺。2017年,我們將建立政府第三方監管平臺,及時匯總整理企業提交的數據,并與國家監管平臺對接,通過該平臺對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進行日常監管。三、 任務(1)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行業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一批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項目集群。圍繞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兩條技術路線,計劃建立產業項目庫,引進幾家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電池、電機、電控)龍頭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度,力爭純電動汽車電池、電控、電機、氫能產業鏈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培育一批在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有影響力的自主品牌企業。重點引進和培育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配套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國際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檢驗檢測基地。(二) 創新新能源汽車的商業運營模式,積極構建以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工業化的生態系統,支持新能源汽車網絡合同和分時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促進運營企業資源共享,建立分時企業聯盟,協同開發和應用統一的分時服務平臺,并實時提供在線預訂服務。鼓勵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在漢建設新能源汽車網絡租車、分時等運營平臺和數據中心,推動運營企業在漢設立總部,將分時服務模式擴展到全省、全國乃至全球。鼓勵社會公共服務單位和部門租賃使用新能源汽車,從需求端解決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3) 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武漢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研究制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科學布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本市充電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實施新國標,重點解決充電運營商之間信息和支付不兼容問題。加強重點區域和單位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大型住宅小區、重點商場、酒店、公園、大型企事業單位等重點區域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激勵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監管機制,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及其安裝場所的定期安全檢查和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做好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補貼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四) 建立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建立集新能源汽車監測、充電設施監測、數據采集、分析研究、應用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監測管理平臺,加強……
監管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監督全市新能源汽車生產經營企業建立企業監控平臺,統一接口和數據交換協議,及時與武漢、湖北和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控平臺對接。(五) 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支持,嚴格執行國家和湖北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車在武漢推廣應用的扶持政策。對在我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給予地方財政補貼;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為交通提供便利;在稅費、電價、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地方優惠政策;將新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鼓勵政務(含司法部門)、公共交通、通勤、租賃、環衛、綠化、物流等公共服務部門采購使用新能源汽車。四、 保障措施(1)加強對武漢市節能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調整為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批準重要規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的政策和重大問題,以及協調工作中的關鍵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推進辦),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負責監督領導小組商定的事項和工作計劃的實施。(二) 工作職責的落實市、區有關部門應按照《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工作職責分工》的要求,包括推廣的目標和任務,將新能源汽車應用和產業化納入本單位或部門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并全面落實。相關運營單位主管部門應根據本方案的總體要求,加大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各領域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三) 加強檢查考核市推進辦應按照任務分工要求,定期不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或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部門、各單位監管平臺的建設和運行、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工業化的促進效果,并在每年年底進行綜合評估,形成評估報告上報市政府。(四)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形成社會機構和公眾接受和愿意使用新能源車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優化充換電設施建設、車輛上牌、補貼發放、優惠政策實施等程序和流程,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個人)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單位(個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的要求,《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鄂政辦發〔2015〕24號)和《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制定如下政策:1。本通知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工業部[2009]44號)定義要求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汽車)(下同)和燃料電池汽車。二是在本市購買、在本市dmv注冊并在本市運營、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央財政專項基金補貼的基礎上,武漢市將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大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自行車補貼的5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
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小于等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2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1:1比例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三、 社會力量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符合武漢市充電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要求,驗收合格的交(直流)充電站(樁),按照項目投資額和充電樁功率給予補貼。第四,將新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在增加或更新公務用車時,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每年更新或增加的車輛中,有40%以上應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在新建和更新的公共交通工具中所占比例不低于80%。五、繼續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新能源汽車在城市行駛不受尾號限制,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輛發放通行證,三環路按批準路線通行。六、嚴格執行國家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車船稅等政策。七、對在我市注冊登記并納入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免征城市道路、橋梁、隧道ETC通行費,減半征收城市道路停車費。八、鼓勵從事新能源汽車運營或租賃服務的企業在漢設立總部,支持運營平臺和數據中心設在武漢的運營企業,按照總部經濟的相關政策,采用網絡汽車租賃和分時租賃模式運營新能源汽車。九、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在土地利用指標、土地儲備、土地征用、土地供應等方面按照電網項目建設用地給予保護和優惠。8月17日,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就《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2017-2020年)》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公開征求意見。《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2017-2020年)》顯示,到2020年,將培育引進一批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形成一批新能量汽車研發中心和檢驗檢測機構,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新能源汽車產值將占全市汽車產業的5%以上。2017年至2020年,該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別不低于3000輛、4000輛、5000輛和6000輛,總計達到18000輛,推廣應用數量躋身中部城市前列。2017年至2020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交(直流)充電樁數量分別不少于3000個、3500個、4000個和4500個,總計達到1.5萬個,基本能夠滿足全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明確,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的基礎上,武漢市將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大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自行車補貼的5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
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小于等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2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1:1比例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武漢市繼續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新能源汽車在城市行駛時不受尾號限制。對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輛發放通行證,三環按照批準的路線通行。嚴格執行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的政策。對在武漢注冊登記并納入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免征城市道路、橋梁、隧道ETC通行費,減半征收城市道路停車費。宣傳《推廣實施方案》,《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應用與產業化》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量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湖北省政府[2015]24號)等文件,認真做好我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工作,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武漢。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委制定了《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如有修改,請于2017年8月24日前以書面形式反饋市汽車產業發展辦公室。電話:85319492電子郵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sqccyb@163.com,2017年8月17日附件:1。《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2017-2020年)》。doc(32KB)附件:2。職責分工(附)。xlsx(14.52KB)附件:3。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doc(24.5KB)推廣實施計劃,武漢新能源汽車應用與產業化(2017-2020)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速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新能源汽車部(鄂政)、辦發〔2015〕24號)等文件,認真做好新能源汽車在我市的推廣應用工作,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武漢,制定本實施方案。我新能源汽車定義本實施方案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符合《關于2016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和《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財政補貼的通知》精神的新能源汽車四部委發布的《能源汽車》(財建[2016]958號),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汽車。二、發展目標武漢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將以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為導向,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為重點,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分時等商業模式創新為載體,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努力將武漢建設成為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基地。(1) 工業發展。到2020年,我們將重點培養和引進一個麻木的……
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形成一批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和檢驗檢測機構,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新能源汽車產值將占全市汽車產業的5%以上。(2) 推廣應用。2017年至2020年,該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別不低于3000輛、4000輛、5000輛和6000輛,總計達到18000輛,推廣應用數量躋身中部城市前列。(3) 基礎設施。2017年至2020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交(直流)充電樁數量分別不少于3000個、3500個、4000個和4500個,總計達到1.5萬個,基本能夠滿足全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4) 監管平臺。2017年,我們將建立政府第三方監管平臺,及時匯總整理企業提交的數據,并與國家監管平臺對接,通過該平臺對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進行日常監管。三、 任務(1)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行業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一批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項目集群。圍繞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兩條技術路線,計劃建立產業項目庫,引進幾家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電池、電機、電控)龍頭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度,力爭純電動汽車電池、電控、電機、氫能產業鏈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培育一批在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有影響力的自主品牌企業。重點引進和培育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配套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國際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檢驗檢測基地。(二) 創新新能源汽車的商業運營模式,積極構建以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工業化的生態系統,支持新能源汽車網絡合同和分時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促進運營企業資源共享,建立分時企業聯盟,協同開發和應用統一的分時服務平臺,并實時提供在線預訂服務。鼓勵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在漢建設新能源汽車網絡租車、分時等運營平臺和數據中心,推動運營企業在漢設立總部,將分時服務模式擴展到全省、全國乃至全球。鼓勵社會公共服務單位和部門租賃使用新能源汽車,從需求端解決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3) 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武漢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研究制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科學布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本市充電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實施新國標,重點解決充電運營商之間信息和支付不兼容問題。加強重點區域和單位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大型住宅小區、重點商場、酒店、公園、大型企事業單位等重點區域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激勵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監管機制,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及其安裝場所的定期安全檢查和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做好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補貼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四) 建立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建立集新能源汽車監測、充電設施監測、數據采集、分析研究、應用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監測管理平臺,加強……
監管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監督全市新能源汽車生產經營企業建立企業監控平臺,統一接口和數據交換協議,及時與武漢、湖北和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控平臺對接。(五) 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支持,嚴格執行國家和湖北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車在武漢推廣應用的扶持政策。對在我市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給予地方財政補貼;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為交通提供便利;在稅費、電價、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地方優惠政策;將新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鼓勵政務(含司法部門)、公共交通、通勤、租賃、環衛、綠化、物流等公共服務部門采購使用新能源汽車。四、 保障措施(1)加強對武漢市節能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調整為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批準重要規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的政策和重大問題,以及協調工作中的關鍵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推進辦),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負責監督領導小組商定的事項和工作計劃的實施。(二) 工作職責的落實市、區有關部門應按照《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工作職責分工》的要求,包括推廣的目標和任務,將新能源汽車應用和產業化納入本單位或部門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并全面落實。相關運營單位主管部門應根據本方案的總體要求,加大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各領域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三) 加強檢查考核市推進辦應按照任務分工要求,定期不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或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部門、各單位監管平臺的建設和運行、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工業化的促進效果,并在每年年底進行綜合評估,形成評估報告上報市政府。(四)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形成社會機構和公眾接受和愿意使用新能源車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優化充換電設施建設、車輛上牌、補貼發放、優惠政策實施等程序和流程,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個人)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單位(個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的要求,《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鄂政辦發〔2015〕24號)和《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制定如下政策:1。本通知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工業部[2009]44號)定義要求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汽車)(下同)和燃料電池汽車。二是在本市購買、在本市dmv注冊并在本市運營、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央財政專項基金補貼的基礎上,武漢市將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大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自行車補貼的5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
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軸距小于等于2.2米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20%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1:1比例確定地方財政補貼標準。三、 社會力量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符合武漢市充電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要求,驗收合格的交(直流)充電站(樁),按照項目投資額和充電樁功率給予補貼。第四,將新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在增加或更新公務用車時,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每年更新或增加的車輛中,有40%以上應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在新建和更新的公共交通工具中所占比例不低于80%。五、繼續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新能源汽車在城市行駛不受尾號限制,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輛發放通行證,三環路按批準路線通行。六、嚴格執行國家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車船稅等政策。七、對在我市注冊登記并納入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免征城市道路、橋梁、隧道ETC通行費,減半征收城市道路停車費。八、鼓勵從事新能源汽車運營或租賃服務的企業在漢設立總部,支持運營平臺和數據中心設在武漢的運營企業,按照總部經濟的相關政策,采用網絡汽車租賃和分時租賃模式運營新能源汽車。九、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在土地利用指標、土地儲備、土地征用、土地供應等方面按照電網項目建設用地給予保護和優惠。十、本市新建住宅小區和公共大型停車場按照20%的比例規劃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占用、損毀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十一、實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配套電價政策,收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十二、。本通知自2017年9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相關政策參照本通知執行。十、本市新建住宅小區和公共大型停車場按照20%的比例規劃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占用、損毀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十一、實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配套電價政策,收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十二、。本通知自2017年9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相關政策參照本通知執行。
8月18日,德爾福宣布與以色列激光雷達公司Innoviz建立合作關系,以改善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性能。雙方的合作內容包括德爾福將對Innoviz進行少數股權的投資,但是,雙方并未公布具體的投資細節。
1900/1/1 0:00:00海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聯盟工作啟動大會8月18日在海口召開。
1900/1/1 0:00:00為推進大氣污染治理,近幾年北京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8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稱,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1900/1/1 0:00:008月27日至9月8日,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天津舉行。
1900/1/1 0:00:008月16日,杉杉股份(600884)發布2017年半年報告,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51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