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根據企業申報數據和上市公司年報,經中國化學物理電力行業協會評審,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在天津揭曉。天能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排名第一,超威電力控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比亞迪有限公司排名第二和第三。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實現銷售總收入2892.48多億元,較2015年的2170.9億元增長33.2%。新百強中有30家鉛酸電池企業,銷售收入975.77億元,占比33.7%;鋰離子電池企業38家,銷售收入1035.15億元,占比35.7%;鋰離子電池組件企業6家,銷售收入261.55億元,占比9%;鋅錳/堿錳電池企業8家,銷售收入138.11億元,占比4.7%;鎳氫鎳鎘電池企業9家,銷售收入26.9億元,占比0.9%;一次鋰電池企業3家,銷售收入13.28億元,占比0.46%;材料企業18家,銷售收入270.12億元,占比9.3%;銷售收入19.29億元的設備企業有2家,占比0.6%。今年百強企業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有5家,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17家;有37家公司的市值超過20億元。入圍企業最低銷售收入為4.98億元,比上一交易日增加8400萬元。2016年,在國家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推動下,鋰離子電池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根據中國化學和物理電力行業協會的統計分析,2016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1330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35%。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8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其中,3C產品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9%,產量490億瓦時,同比增長11%;動力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同比增長88%;產量為330億瓦時,同比增長106%;
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40%。然而,該行業整體上呈現出逃逸序列產能,各細分行業競爭激烈,行業整合正在進行。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動力電池企業要把質量安全放在首位,加強過程控制和優化,完善研發全產業鏈建設,深入推進產品技術、工藝和路線變革。只有那些技術積累雄厚、資金支持充足、市場定位合理、對市場反應迅速的制造商,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贏得市場。2016年,由于國家4%的消費稅,鉛酸電池行業持續上漲。通過對27家企業銷售收入的對比分析,2016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但企業利潤率進一步壓縮,企業生存面臨更大壓力。通過對8家企業銷售收入的對比分析,2016年鋅錳/堿性錳電池行業保持穩定,同比增長1.3%。2016年,鎳鎘/鎳氫電池企業加速向鋰離子電池行業轉移,越來越多的鎳氫電池市場被鋰離子電池取代。應急照明、軌道交通和軍工行業對鎳鎘電池的需求穩定。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新百強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戰略部署和產業政策,整體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對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起到了積極的支撐作用,提高質量和效率。2017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將快速擴張,這對電池的高安全性、高一致性、高合格率和低制造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電池制造發展的大趨勢是“高質量、高效率、高穩定性”和“信息化、無人化、可視化”。因此,電池企業應通過技術創新、生產自動化和管理標準化,加快實現電池行業的智能制造。企業應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從產能擴張轉向提質增效,堅持科技創新,走生產異化和高端發展之路。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按2016年銷售收入排序)
欲了解百強企業排名,請聯系協會,電子郵箱:ciaps@ciaps.org.cn中國化學與物理電力行業協會,2017年7月30日。2017年7月30日,根據企業申報數據和上市公司年報,經中國化學物理電力行業協會評審,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在天津揭曉。天能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排名第一,超威電力控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比亞迪有限公司排名第二和第三。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實現銷售總收入2892.48多億元,較2015年的2170.9億元增長33.2%。新百強中有30家鉛酸電池企業,銷售收入975.77億元,占比33.7%;鋰離子電池企業38家,銷售收入1035.15億元,占比35.7%;鋰離子電池組件企業6家,銷售收入261.55億元,占比9%;鋅錳/堿錳電池企業8家,銷售收入138.11億元,占比4.7%;鎳氫鎳鎘電池企業9家,銷售收入26.9億元,占比0.9%;
一次鋰電池企業3家,銷售收入13.28億元,占比0.46%;材料企業18家,銷售收入270.12億元,占比9.3%;銷售收入19.29億元的設備企業有2家,占比0.6%。今年百強企業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有5家,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17家;有37家公司的市值超過20億元。入圍企業最低銷售收入為4.98億元,比上一交易日增加8400萬元。2016年,在國家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推動下,鋰離子電池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根據中國化學和物理電力行業協會的統計分析,2016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1330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35%。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8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其中,3C產品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9%,產量490億瓦時,同比增長11%;動力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同比增長88%;產量為330億瓦時,同比增長106%;
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40%。然而,該行業整體上呈現出逃逸序列產能,各細分行業競爭激烈,行業整合正在進行。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動力電池企業要把質量安全放在首位,加強過程控制和優化,完善研發全產業鏈建設,深入推進產品技術、工藝和路線變革。只有那些技術積累雄厚、資金支持充足、市場定位合理、對市場反應迅速的制造商,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贏得市場。2016年,由于國家4%的消費稅,鉛酸電池行業持續上漲。通過對27家企業銷售收入的對比分析,2016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但企業利潤率進一步壓縮,企業生存面臨更大壓力。通過對8家企業銷售收入的對比分析,2016年鋅錳/堿性錳電池行業保持穩定,同比增長1.3%。2016年,鎳鎘/鎳氫電池企業加速向鋰離子電池行業轉移,越來越多的鎳氫電池市場被鋰離子電池取代。應急照明、軌道交通和軍工行業對鎳鎘電池的需求穩定。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新百強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戰略部署和產業政策,整體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對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起到了積極的支撐作用,提高質量和效率。2017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將快速擴張,這對電池的高安全性、高一致性、高合格率和低制造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電池制造發展的大趨勢是“高質量、高效率、高穩定性”和“信息化、無人化、可視化”。因此,電池企業應通過技術創新、生產自動化和管理標準化,加快實現電池行業的智能制造。企業應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從產能擴張轉向提質增效,堅持科技創新,走生產異化和高端發展之路。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按2016年銷售收入排序)
欲了解百強企業排名,請聯系協會,電子郵箱:ciaps@ciaps.org.cn中國化學與物理電力行業協會,2017年7月30日。
標簽:比亞迪
《將改革進行到底》,央視這部大型政論專題片,剛剛落下帷幕不久,片中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娟娟細語,講述著中國這五年所面臨的形勢,需做出的改變,要解決的問題;
1900/1/1 0:00:00近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著眼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充分發揮各自龍頭優勢,打造創新開放型服務平臺,攜手共創綠色物流新生態。
1900/1/1 0:00:007月31日,工信部發布2017年第七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共有282款新能源車型進入本批目錄。
1900/1/1 0:00:007月28日上午,安吉舉行了新能源共享汽車投放儀式。
1900/1/1 0:00:002017年8月4日,以“汽車共享風口之變”為主題的2017未來出行論壇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此次論壇設有嘉賓主題演講和圓桌沙龍等精彩環節。
1900/1/1 0:00:00即將于2018年正式實施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有人歡喜有人愁。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模式,已經從依賴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政策,變成由雙積分政策這只“推手”在倒逼各車企改變自身在新能源汽車發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