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經濟觀察網
五年前,很難想象汽車產業會成為贛州的新標簽,贛州位于江西省南部。2015年至今,僅贛州就有8個大型新能源汽車項目總投資達到475億,只有一個項目投資不足60億。截至目前,已有90多家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企業落戶贛州經濟開發區,其中包括大型央企、民營電動汽車企業和臺資電動汽車品牌。
這是過去幾十年來沒有積累的吸引投資的新高度。2016年,贛州剛剛進入三線城市,其豐富的稀土資源使其成為電池制造商和電動汽車公司的新熱點。
即使沒有稀土,浙江的湖州和嘉興、安徽的銅陵、江西的上饒、陜西的渭南、寧夏的銀川和靈武、甘肅的蘭州等中西部城市,這些城市曾經與汽車行業沒有聯系,只能仰望和崇拜幾個傳統的汽車小鎮,比如贛州,已經成為受到數十億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沖擊的幸運之地。南京、杭州、重慶等長三角一二線城市正憑借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成為繼長春、武漢、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的第二代大型汽車城市。
據經濟觀察報根據企業公開信息和各省主要城市發改委項目核準公告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共有202個新能源汽車生產項目,涉及投資10262億元,已公布的產能規劃達到2124萬輛。這是中國到2020年生產和銷售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目標的十倍。如果加上2013年和2014年落地的項目,初步估計,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的投資已遠遠超過1.5萬億元,接下來是Qvanxian Zhang的中國汽車產業地圖。
據統計,新能源汽車投資已覆蓋除香港、澳門、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尚未統計在內。共有135個城市擁有新能源汽車項目,20個省份開始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近十個新的標志性汽車城市初具規模,河南、安徽、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中西部省份也因土地成本低、地方政府招商政策強而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投資熱點地區。
在202個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已知的110個新能源車輛項目占地超過14萬畝。14萬畝是什么概念?即130座紫禁城的足球場和13333場世界杯足球賽。這只是面積的一半。在外界看來,這可能是無法理解的,甚至更不可能。在《經濟觀察報》做這項統計之前,即使是親眼目睹了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從無到有、從無到有的行業從業者,也無法想象這場轟轟烈烈的汽車革命會如此之大。
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全民造車”正在成為中國新一輪制造業革命的象征。政策的鼓勵是萬億元投資的動力。2016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原則上不再批準新的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
2016年12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截至目前,除香港、澳門、外,中國各省(除香港、澳門和外)均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和補貼措施。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7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的2017年銷量為80萬輛。中國的目標是彎道超車,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制造和消費中心。
在互聯網、電動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熱情推動下,新能源汽車(主要是電動汽車)大大降低了傳統汽車的技術門檻,成為供需(投資者和地方政府)之間蓬勃發展的業務。2015年,國家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48個,總投資2189.83億元;2016年,項目100個,總投資5019.72億元;
2017年,僅上半年就公布了50多個汽車項目,總投資超過2700億元,計劃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570萬輛。
與過去30年受到制度嚴格控制的傳統汽車產業投資不同,新能源汽車投資的自由化也給了社會資本大規模干預汽車投資的機會。2017年上半年,由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在全國各地成立。
全民造車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智力,這是前所未有的資源集中。對于中國的汽車制造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從中國制造業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家資本、技術和人力密集型企業,汽車行業一直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和改革的先鋒,而這一輪汽車技術革命能否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將是我們最期待的事。
頂層設計的變化也即將到來。2017年6月,在頒發了15項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后,國家發改委按下了暫停鍵。知情人士表示,不是提高門檻,而是放開自由競爭,在市場機制下,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加快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升級。“最初的產能過剩是正常的,最終產品不會通過,沒人買的自然會被淘汰。”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說。
2018年,將實施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退出,沉寂已久的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將全面入市收割成果。到那時,當地9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面臨重組和淘汰。顯然,高潮才剛剛開始。在未來,更多的變化將繼續發生。資料來源:經濟觀察網
五年前,很難想象汽車產業會成為贛州的新標簽,贛州位于江西省南部。2015年至今,僅贛州就有8個大型新能源汽車項目總投資達到475億,只有一個項目投資不足60億。截至目前,已有90多家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企業落戶贛州經濟開發區,其中包括大型央企、民營電動汽車企業和臺資電動汽車品牌。
這是過去幾十年來沒有積累的吸引投資的新高度。2016年,贛州剛剛進入三線城市,其豐富的稀土資源使其成為電池制造商和電動汽車公司的新熱點。
即使沒有稀土,浙江的湖州和嘉興、安徽的銅陵、江西的上饒、陜西的渭南、寧夏的銀川和靈武、甘肅的蘭州等中西部城市,這些城市曾經與汽車行業沒有聯系,只能仰望和崇拜幾個傳統的汽車小鎮,比如贛州,已經成為受到數十億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沖擊的幸運之地。南京、杭州、重慶等長三角一二線城市正憑借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成為繼長春、武漢、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的第二代大型汽車城市。
據經濟觀察報根據企業公開信息和各省主要城市發改委項目核準公告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共有202個新能源汽車生產項目,涉及投資10262億元,已公布的產能規劃達到2124萬輛。這是中國到2020年生產和銷售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目標的十倍。如果加上2013年和2014年落地的項目,初步估計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的投資有……
超過1.5萬億元,隨后在Qvanxian Zhang發布了中國汽車產業地圖。
據統計,新能源汽車投資已覆蓋除香港、澳門、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尚未統計在內。共有135個城市擁有新能源汽車項目,20個省份開始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近十個新的標志性汽車城市初具規模,河南、安徽、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中西部省份也因土地成本低、地方政府招商政策強而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的投資熱點地區。
在202個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已知的110個新能源車輛項目占地超過14萬畝。14萬畝是什么概念?即130座紫禁城的足球場和13333場世界杯足球賽。這只是面積的一半。在外界看來,這可能是無法理解的,甚至更不可能。在《經濟觀察報》做這項統計之前,即使是親眼目睹了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從無到有、從無到有的行業從業者,也無法想象這場轟轟烈烈的汽車革命會如此之大。
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全民造車”正在成為中國新一輪制造業革命的象征。政策的鼓勵是萬億元投資的動力。2016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原則上不再批準新的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2016年12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截至目前,除香港、澳門、外,中國各省(除香港、澳門和外)均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和補貼措施。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7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的2017年銷量為80萬輛。中國的目標是彎道超車,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制造和消費中心。
在互聯網、電動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熱情推動下,新能源汽車(主要是電動汽車)大大降低了傳統汽車的技術門檻,成為供需(投資者和地方政府)之間蓬勃發展的業務。2015年,國家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48個,總投資2189.83億元;2016年,項目100個,總投資5019.72億元;
2017年,僅上半年就公布了50多個汽車項目,總投資超過2700億元,計劃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570萬輛。
與過去30年受到制度嚴格控制的傳統汽車產業投資不同,新能源汽車投資的自由化也給了社會資本大規模干預汽車投資的機會。2017年上半年,由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在全國各地成立。
全民造車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智力,這是前所未有的資源集中。對于中國的汽車制造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從中國制造業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家資本、技術和人力密集型企業,汽車行業一直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和改革的先鋒,而這一輪汽車技術革命能否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將是我們最期待的事。
頂層設計的變化也即將到來。2017年6月,在頒發了15項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后,國家發改委按下了暫停鍵。知情人士表示,不是提高門檻,而是放開自由競爭,在市場機制下,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加快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升級。“最初的產能過剩是正常的,最終產品不會通過,沒人買的自然會被淘汰。”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說。
2018年,將實施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退出,沉寂已久的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將全面入市收割成果。到那時,當地9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面臨重組和淘汰。顯然,高潮才剛剛開始。在未來,更多的變化將繼續發生。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劉進本文編譯自autonewscom北京時間7月11日下午,全新一代旗艦級轎車A8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奧迪首屆全球品牌峰會上正式發布。
1900/1/1 0:00:00來源:騰訊汽車綜合報道據國外媒體報道,通常特斯拉每個超級充電站平均只有6個以上的充電位,因為該公司早期部署的充電網絡也一般只有46個充電站。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劉進本文編譯自autocarco
1900/1/1 0:00:00來源:騰訊科技綜合報道繼前幾日李彥宏坐無人車上五環引發輿論熱議后,7月11日,李彥宏現身山西大學做了一場人工智能專題報告,并對此首度做出回應:未來無人車一定比人類司機更安全。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愛特斯拉車友匯特斯拉首臺MODEL3量產版已于美國當地時間7月7日正式亮相,預計在7月28日陸續交付用戶。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財經日報共享單車真正點燃了共享經濟熱潮讓已經沉寂的共享汽車再度回歸大眾視野。與共享單車迅速鋪開市場不同因為重資金、重運營、重技術門檻共享汽車一直處于爆發前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