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吉林、湖北、上海等省市的汽車產業相比,珠三角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但有“走在前列”的趨勢。據相關統計,2016年廣東汽車產量達到280.06萬輛。繼2008年和2013年之后,廣東的汽車產量再次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珠三角已經形成了日本、歐美和自主品牌三大核心陣營。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并駕齊驅,實現了從廣東制造向廣東創造的初步轉變。
珠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依托廣州和深圳兩個核心城市,以廣州汽車和比亞迪為重點企業,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集群。
同時,作為中國連續28年GDP最高的省份,廣東也是私家車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據統計,截至2016年,廣東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萬輛,占同期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在中國擁有200萬輛汽車的18個城市中占據了四個席位。
“新能源汽車將用于珠三角地區所有新建或新建公交車。”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廣東在部署2017年工作時,將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完成充電站和充電樁的配套建設任務。
到2020年,廣東將實現全省擁有25萬輛新能源汽車;全省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車的75%以上,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65%以上,基本實現純電動公交車規模化、商業化運營;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能源公交車數量占85%以上,其中電動公交車占75%以上。其中,深圳力爭在2018年實現100%純電動公交車,廣州力爭在2019年實現100%,佛山力爭在2020年實現100%。
在上述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珠三角地區擁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政府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區有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硅谷”。
新能源汽車:新舊造車力量共同發力
珠三角地區的本土新能源企業包括比亞迪、廣汽集團、珠海銀隆、廣通汽車、五洲龍等。此前,比亞迪已與廣汽集團在從化市成立合資公司,開發生產純電動公交車、混合動力公交車等產品。雙方的合作將不僅專注于廣東本地使用,未來還將為海外市場開辟新能源客車出口業務。
去年11月,南京金龍斥資80億元,投資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該項目將分三個階段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具備1萬輛大中型客車、2萬輛輕型商用車的年生產能力和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
中興通訊的智能汽車制造與研發基地項目在珠海市金灣區丁家灣工業園奠基。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46億元,一期項目將于2017年底建成,年產能可達3萬輛新能源汽車。
中電總投資3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主要建設純電動汽車整車生產線,致力于打造立足珠三角地區、面向全國的新能源車產業園。
作為珠三角的代表性車企,今年4月27日,廣州汽車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將搭建智能網聯新能源車的制造與共享平臺,最終形成集智慧生活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生態圈。據悉,該產業園規劃汽車產能為每年40萬輛,預計總投資將超過450億元。
此外,今年5月4日,Xpeng Motors斥資100億元在廣東省肇慶市建設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這是新勢力中珠江三角洲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陸地方舟總投資17.83億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落戶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工業園,可擁有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客車的產能。日前,陸地方舟已獲得第14項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動力電池:天津/澳優先后布局。
珠三角是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基地,擁有沃特瑪、深圳比克、珠海銀隆、億緯鋰能、德賽、天津等多家本土電池企業。
其中,沃特瑪創新聯盟研發總部于2017年1月投入使用。屆時,近千家新能源汽車行業重點企業的研發力量將匯聚深圳,未來將拉動5000億元產值。
然而,有限公司計劃在佛山建立一個新的動力電池基地,容量為4GWh,主要以軟包裝動力電池為基礎。該項目將分兩個階段建設。預計一期工程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投產,設計產能為2GWh。2GWh二期產能項目將于2018年投產。
此外,今年4月,澳優動力電池項目落戶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據了解,該動力電池項目規劃年產能為30億千瓦時/年。
電機和電子控制等核心部件。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電機和電子控制企業包括深圳大地和、藍海華騰、中山大洋電氣、和……
動力、匯川科技、活力等眾多品牌。
其中,匯川科技投資東莞松山湖研發中心項目,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
充電樁建設全面展開
根據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規劃,到2020年,廣東省充電設施建設總投資預計約540億元。其中,珠江三角洲是重點布局區域,深圳、廣州和佛山將分別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實現電動公交車100%覆蓋。
與此同時,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2016-2020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充電規劃基礎設施》。到2020年,廣東將投資540億元建設充電設施,全省將建設約1490個集中式充電站和35萬個分散式充電樁。
目前,珠三角地區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等多家充電樁企業。
其中,廣東電網公司發布的《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顯示,到2020年,珠三角區域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將實現全覆蓋,建設與南方電網區域省會城市的中間互聯通道和與國家電網區域的戰略互聯通道。
2017年4月7日上午,由廣州新穗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的珠江三角洲灣區首個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落成典禮圓滿結束。儀式上,三家公司與廣州南沙潤鑫客車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純電動客車的推廣應用、充電站的建設和運營達成了戰略合作,以推動廣州客車電氣化。
2017年5月,由深圳第二高新技術與德國企業共同組建的新能源汽車特色學院——中國新能源汽車特征學院正式揭牌。學院旨在為行業內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培訓和資格認證,為中國珠江三角洲乃至亞太地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培訓和交流提供開放平臺。
分時租賃:易步旅行/珠海郵局等。
據相關機構統計,珠三角地區廣州、深圳等城市共有10余家分時企業。其中,有10多家分時公司和近3000輛新能源汽車涌入廣州市場。
2017年2月28日,由珠海億聯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共享項目“宜興”啟動,首批20輛共享新能源電動汽車投入試運行。據介紹,隨著各項條件的逐步改善,珠海郵聯將增加珠海共享汽車的數量,并計劃投資5000萬元在珠海投資300輛共享汽車。
2017年4月26日,億步出行與海洋電氣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中山海洋電氣廣豐工廠舉行。億步出行與海洋電氣全方位合作,為中山、珠三角市民提供新能源汽車租賃方案。
2017年,億步出行計劃在珠三角東莞、中山、珠海、佛山9個城市推廣共享汽車出行項目的應用。預計這九個城市將于2017年9月聯動并正式投入運營。與吉林、湖北、上海等省市的汽車產業相比,珠三角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但有“走在前列”的趨勢。據相關統計,2016年廣東汽車產量達到280.06萬輛。繼2008年和2013年之后,廣東的汽車產量再次位居全國第一。
……
目前,珠三角已經形成了日本、歐美和自主品牌三大核心陣營。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并駕齊驅,實現了從廣東制造向廣東創造的初步轉變。
珠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依托廣州和深圳兩個核心城市,以廣州汽車和比亞迪為重點企業,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集群。
同時,作為中國連續28年GDP最高的省份,廣東也是私家車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據統計,截至2016年,廣東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萬輛,占同期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在中國擁有200萬輛汽車的18個城市中占據了四個席位。
“新能源汽車將用于珠三角地區所有新建或新建公交車。”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廣東在部署2017年工作時,將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完成充電站和充電樁的配套建設任務。
到2020年,廣東將實現全省擁有25萬輛新能源汽車;全省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車的75%以上,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65%以上,基本實現純電動公交車規模化、商業化運營;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能源公交車數量占85%以上,其中電動公交車占75%以上。其中,深圳力爭在2018年實現100%純電動公交車,廣州力爭在2019年實現100%,佛山力爭在2020年實現100%。
在上述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珠三角地區擁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政府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區有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硅谷”。
新能源汽車:新舊造車力量共同發力
珠三角地區的本土新能源企業包括比亞迪、廣汽集團、珠海銀隆、廣通汽車、五洲龍等。此前,比亞迪已與廣汽集團在從化市成立合資公司,開發生產純電動公交車、混合動力公交車等產品。雙方的合作將不僅專注于廣東本地使用,未來還將為海外市場開辟新能源客車出口業務。
去年11月,南京金龍斥資80億元,投資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該項目將分三個階段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具備1萬輛大中型客車、2萬輛輕型商用車的年生產能力和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
中興通訊的智能汽車制造與研發基地項目在珠海市金灣區丁家灣工業園奠基。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46億元,一期項目將于2017年底建成,年產能可達3萬輛新能源汽車。
中電總投資3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主要建設純電動汽車整車生產線,致力于打造立足珠三角地區、面向全國的新能源車產業園。
作為珠三角的代表性車企,今年4月27日,廣州汽車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將搭建智能網聯新能源車的制造與共享平臺,最終形成集智慧生活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生態圈。據悉,該產業園規劃汽車產能為每年40萬輛,預計總投資將超過450億元。
此外,今年5月4日,Xpeng Motors斥資100億元在廣東省肇慶市建設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這是新勢力中珠江三角洲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陸地方舟總投資17.83億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落戶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工業園,可擁有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客車的產能。日前,陸地方舟已獲得第14項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動力電池:天津/澳優先后布局。
珠三角是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基地,擁有沃特瑪、深圳比克、珠海銀隆、億緯鋰能、德賽、天津等多家本土電池企業。
其中,沃特瑪創新聯盟研發總部于2017年1月投入使用。屆時,近千家新能源汽車行業重點企業的研發力量將匯聚深圳,未來將拉動5000億元產值。
然而,有限公司計劃在佛山建立一個新的動力電池基地,容量為4GWh,主要以軟包裝動力電池為基礎。該項目將分兩個階段建設。預計一期工程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投產,設計產能為2GWh。2GWh二期產能項目將于2018年投產。
此外,今年4月,澳優動力電池項目落戶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據了解,該動力電池項目規劃年產能為30億千瓦時/年。
電機和電子控制等核心部件。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電機和電子控制企業包括深圳大地和、藍海華騰、中山大洋電氣、和……
動力、匯川科技、活力等眾多品牌。
其中,匯川科技投資東莞松山湖研發中心項目,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
充電樁建設全面展開
根據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規劃,到2020年,廣東省充電設施建設總投資預計約540億元。其中,珠江三角洲是重點布局區域,深圳、廣州和佛山將分別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實現電動公交車100%覆蓋。
與此同時,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2016-2020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充電規劃基礎設施》。到2020年,廣東將投資540億元建設充電設施,全省將建設約1490個集中式充電站和35萬個分散式充電樁。
目前,珠三角地區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等多家充電樁企業。
其中,廣東電網公司發布的《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顯示,到2020年,珠三角區域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將實現全覆蓋,建設與南方電網區域省會城市的中間互聯通道和與國家電網區域的戰略互聯通道。
2017年4月7日上午,由廣州新穗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的珠江三角洲灣區首個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落成典禮圓滿結束。儀式上,三家公司與廣州南沙潤鑫客車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純電動客車的推廣應用、充電站的建設和運營達成了戰略合作,以推動廣州客車電氣化。
2017年5月,由深圳第二高新技術與德國企業共同組建的新能源汽車特色學院——中國新能源汽車特征學院正式揭牌。學院旨在為行業內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培訓和資格認證,為中國珠江三角洲乃至亞太地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培訓和交流提供開放平臺。
分時租賃:易步旅行/珠海郵局等。
據相關機構統計,珠三角地區廣州、深圳等城市共有10余家分時企業。其中,有10多家分時公司和近3000輛新能源汽車涌入廣州市場。
2017年2月28日,由珠海億聯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共享項目“宜興”啟動,首批20輛共享新能源電動汽車投入試運行。據介紹,隨著各項條件的逐步改善,珠海郵聯將增加珠海共享汽車的數量,并計劃投資5000萬元在珠海投資300輛共享汽車。
2017年4月26日,億步出行與海洋電氣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中山海洋電氣廣豐工廠舉行。億步出行與海洋電氣全方位合作,為中山、珠三角市民提供新能源汽車租賃方案。
2017年,億步出行計劃在珠三角東莞、中山、珠海、佛山9個城市推廣共享汽車出行項目的應用。預計這九個城市將于2017年9月聯動并正式投入運營。
如果無人駕駛要實現商業化,首先突破的領域會是什么?馭勢科技給出的答案是,在封閉限定場景的低速無人駕駛車。
1900/1/1 0:00:00聲言“萬劫不復也要造車”的賈躍亭,造車計劃實現的并不太順利在品牌誕生3周年之際,美國西部時間5月8日,
1900/1/1 0:00:00近日,國家認監委發布關于調整汽車產品強制性認證依據標準的公告,決定將GB183526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及新能源汽車產品相關標準納入強制性認證實施。
1900/1/1 0:00:001、江淮大眾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獲發改委批準,總投資超50億元閱讀原文5月22日晚間,江淮汽車600418發布公告,公司日前收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1900/1/1 0:00:00本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聞熱點主要包括政府公告、地方政策和企業最新動態。其中財政部關于2015年新能源汽車閑置車輛情況的通知公告最受關注。
1900/1/1 0:00:00提起UT斯達康,很多人都會喚起一段記憶,畢竟小靈通手機幾年前也算紅遍大江南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