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聞熱點中,宣傳、標準發布、地方新能源相關新聞以及企業最新動態都榜上有名。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初步清理結果。此外,電動汽車評估規則EV-TEST正式發布,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了五項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標準。當地新能源相關消息中,北京第二批純電動汽車發布,合肥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企業動向方面,廣東陸地方舟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建設第14個新型純電動汽車生產項目。想了解更多新聞,請慢慢讀。
1、工信部公布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初步結算結果,僅有8.5萬輛汽車通過審核。
5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初審》。2016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為94072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64.15億元。專家組批準的晉升人數為85094人,應清算補貼資金58.6億元。
據中國汽車協會統計,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7萬輛,但企業申報數量和專家組批準數量均不足10萬輛。其中一個原因是不符合《關于2016年補貼新能源汽車資金結算的通知》的要求。例如,《通知》指出,非個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累計里程必須達到3萬公里(工作專用車除外),當前里程不達標的新能源汽車,達標后應申請補貼。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取得駕駛證的年份執行。
點評:工信部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與中汽協去年公布的銷量數據相差甚遠,主要是因為專用車累計里程不足3萬公里。申報這些車輛的補貼還需要一段時間。
2.從“上帝”的角度評價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評價規則EV-TEST正式發布。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漸減少,市場將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消費者真正理解和相信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在5月16日的EV-TEST(電動汽車評價管理規則)大會上介紹,為了普及綠色消費,方便消費者從多種車型中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汽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調研和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電動汽車的標準、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組織制定了EV-TEST技術規范。
點評:測試結果公布后,消費者可以對如何選車、選什么車有一些參考,這對未來的新能源車主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3、廣東陸地方舟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建設第14個新型純電動汽車生產項目。
5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批準廣東藍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批復。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未來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民生、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之后,陸地方舟是第14家獲得新建純電生產資質的企業。
根據公告,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廣東陸上方舟建設項目……
總投資17.83億元,其中建設投資16.10億元,流動資金1.455億元,建設期利息2750萬元。項目將新建沖壓車間、焊接車間、涂裝車間、裝配車間、綜合辦公樓、研發中心等,并增加相關生產工藝設備。建設地點為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工業園。
點評:第一張純電動乘用車“出生證”發放至今已有14個月。平均每個月允許一家公司建造一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按照這個審批速度,到今年年底,獲批的汽車公司數量將達到24家。
4.2016年,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只有8.5萬輛,“3萬公里”不達標。
5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資金結算審計的初步報告》(以下簡稱“初步報告”)。在這份初步報告中,共有20個地區、65家車企和85094輛汽車,補貼金額將接近58.6億元。
清算報告中僅補貼了8.5萬輛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些地方政府未核實車輛信息,尚未申報;3萬公里的目標尚未完成;未進入公告目錄,實際參數與公告參數不匹配。
點評:從工信部發布的《初步報告》中可以看出,補貼清算的審計標準極其嚴格,以盡可能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而不是成為“作弊”的工具。
5.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的拆分才剛剛宣布,四家新車制造商愿意購買他們的電池。
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汽車電池業務將于近期正式分拆并獨立運營。屆時,比亞迪生產的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將供應給市場上所有的車企,這引發了業界的熱議。5月10日,比亞迪秘書長辦公室在接受第一電氣網作者采訪時表示,此事仍處于討論階段,尚未得到正式證實。不過,一位長期關注比亞迪的分析師和深圳一家證券公司告訴筆者,動力電池業務拆分計劃已經得到比亞迪高層的批準,只等下一次公告。
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供應一旦對外開放,是否會吸引汽車制造商的青睞和追捧?第一電氣網絡采訪了五家新車制造商。除了一家汽車制造商表示,由于性能電池、型號和定位不匹配,目前不會使用比亞迪動力電池外,其他四家公司都表示,只要在性價比上有競爭力,他們愿意與比亞迪在電池業務上合作。
點評:比亞迪此舉目前仍頗受新造車企業歡迎。然而,有多少成熟的車企會將比亞迪電池列入供應體系名單?
6、合肥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按國家1:0.5標準補貼/取消1萬元充電樁安裝補貼。
近日,合肥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對購買續航里程(工況法)大于15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的單位和個人,按照中央財政1:0.5的補貼標準,給予地方配套補貼。
對單獨安裝的公共充電樁,按照0.6元/千瓦時的標準對消費者進行補貼,由運營商直接從充電費中扣除;對新購置純電動乘用車的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用電補貼;
取消個人購買1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充電費和私人充電設施安裝補貼。
截至目前,北京、山西、Xi的、甘肅、江蘇、天津和合肥等7個省市已確定了2017年的補貼標準。
點評:1:0.5新能源汽車補貼區的“俱樂部”增加了一名“新會員”。因此,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發布后,“地方補貼最高不超過國家補貼的50%”可以在地方財政“消費”。
7.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了五項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標準,涉及能耗標簽/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規范。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334項國家標準,其中包括《農歷匯編與公布》。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批準了五項標準,包括《電動汽車電磁場發射強度限值和測量方法》、《輕型汽車能耗標簽第2部分:外部可充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第1部分:術語》,電動汽車充電電纜和車輛動力電池回收和拆卸規范。
點評:新能源汽車領域更加精細化的標準相繼頒布,動力電池回收等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后續問題也將有標準可循,這將極大地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8、北京市第二批純電動汽車目錄發布,寶馬i3/奇瑞eQ/江淮iEV6E等6款車型入選。
5月15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北京市純電動乘用車示范應用備案信息(第二批)》,比亞迪騰勢、長安新奔奔電動、寶馬i3、奇瑞eQ、知豆D2、江淮iEV6E等6款車型入選。
此前,2月24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首批純電動乘用車備案信息,9家公司的16款車型入選。北汽EX260/EU260/EH300/EV160、北汽新能源EC180、比亞迪騰勢、e6、秦電動、e5、長安新本電動、逸動、江淮iEV4、眾泰E200、特斯拉Model S、Model X和吉利帝豪電動都在名單上。
點評:第二批《北京市目錄》于2017年發布,這對北京居民來說真的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有更多的純電動汽車可供選擇。然而,這個目錄的設置真的如此重要和有價值嗎?“國家目錄”是否不足以證明產品的可靠性?
9.研究周刊|低速電動車行業的轉折點即將到來。這個行業的制造商要去哪里?
2017年下半年,低速電動車行業或將迎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如何預見形勢并做出良好的應對是現階段企業最重要的任務。導致拐點的關鍵因素有三個:標準和管理政策的出臺,行業競爭升級加劇,微型高速電動汽車下降趨勢明顯。
用戶評論:
Wx_Wei_lRU3:為什么你必須使用鋰電池?這完全是自私的。作為用戶,它價格合理,可以達到一定的巡航范圍。在本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聞熱點中,宣傳、標準發布、地方新能源相關新聞以及企業最新動態都榜上有名。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初步清理結果。此外,電動汽車評估規則EV-TEST正式發布,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了五項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標準。當地新能源相關消息中,北京第二批純電動汽車發布,合肥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企業動向方面,廣東陸地方舟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建設第14個新型純電動汽車生產項目。想了解更多新聞,請慢慢讀。
1、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
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初步結算,僅有8.5萬輛汽車通過了審核。
5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初審》。2016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為94072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64.15億元。專家組批準的晉升人數為85094人,應清算補貼資金58.6億元。
據中國汽車協會統計,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7萬輛,但企業申報數量和專家組批準數量均不足10萬輛。其中一個原因是不符合《關于2016年補貼新能源汽車資金結算的通知》的要求。例如,《通知》指出,非個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累計里程必須達到3萬公里(工作專用車除外),當前里程不達標的新能源汽車,達標后應申請補貼。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取得駕駛證的年份執行。
點評:工信部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與中汽協去年公布的銷量數據相差甚遠,主要是因為專用車累計里程不足3萬公里。申報這些車輛的補貼還需要一段時間。
2.從“上帝”的角度評價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評價規則EV-TEST正式發布。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漸減少,市場將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消費者真正理解和相信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在5月16日的EV-TEST(電動汽車評價管理規則)大會上介紹,為了普及綠色消費,方便消費者從多種車型中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汽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調研和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電動汽車的標準、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組織制定了EV-TEST技術規范。
點評:測試結果公布后,消費者可以對如何選車、選什么車有一些參考,這對未來的新能源車主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3、廣東陸地方舟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建設第14個新型純電動汽車生產項目。
5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批準廣東藍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批復。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未來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民生、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之后,陸地方舟是第14家獲得新建純電生產資質的企業。
根據公告,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廣東陸地方舟建設項目總投資17.83億元,其中建設投資16.10億元,流動資金1.455億元,建設期利息2750萬元。項目將新建沖壓車間、焊接車間、涂裝車間、裝配車間、綜合辦公樓、研發中心等,并增加相關生產工藝設備。建設地點為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工業園。
點評:第一張純電動乘用車“出生證”發放至今已有14個月。平均每個月允許一家公司建造一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按照這個審批速度,到今年年底,獲批的汽車公司數量將達到24家。
4.2016年,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只有8.5萬輛,“3萬公里”不達標。
5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關于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資金結算審計的初步報告》(以下簡稱“初步報告”)。在這份初步報告中,共有20個地區、65家車企和85094輛汽車,補貼金額將接近58.6億元。
清算報告中僅補貼了8.5萬輛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些地方政府未核實車輛信息,尚未申報;3萬公里的目標尚未完成;未進入公告目錄,實際參數與公告參數不匹配。
點評:從工信部發布的《初步報告》中可以看出,補貼清算的審計標準極其嚴格,以盡可能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而不是成為“作弊”的工具。
5.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的拆分才剛剛宣布,四家新車制造商愿意購買他們的電池。
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汽車電池業務將于近期正式分拆并獨立運營。屆時,比亞迪生產的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將供應給市場上所有的車企,這引發了業界的熱議。5月10日,比亞迪秘書長辦公室在接受第一電氣網作者采訪時表示,此事仍處于討論階段,尚未得到正式證實。不過,一位長期關注比亞迪的分析師和深圳一家證券公司告訴筆者,動力電池業務拆分計劃已經得到比亞迪高層的批準,只等下一次公告。
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供應一旦對外開放,是否會吸引汽車制造商的青睞和追捧?第一電氣網絡采訪了五家新車制造商。除了一家汽車制造商表示,由于性能電池、型號和定位不匹配,目前不會使用比亞迪動力電池外,其他四家公司都表示,只要在性價比上有競爭力,他們愿意與比亞迪在電池業務上合作。
點評:比亞迪此舉目前仍頗受新造車企業歡迎。然而,有多少成熟的車企會將比亞迪電池列入供應體系名單?
6、合肥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按國家1:0.5標準補貼/取消1萬元充電樁安裝補貼。
近日,合肥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對購買續航里程(工況法)大于15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的單位和個人,按照中央財政1:0.5的補貼標準,給予地方配套補貼。
對單獨安裝的公共充電樁,按照0.6元/千瓦時的標準對消費者進行補貼,由運營商直接從充電費中扣除;對新購置純電動乘用車的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用電補貼;
取消個人購買1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充電費和私人充電設施安裝補貼。
截至目前,北京、山西、Xi的、甘肅、江蘇、天津和合肥等7個省市已確定了2017年的補貼標準。
點評:1:0.5新能源汽車補貼區的“俱樂部”增加了一名“新會員”。因此,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發布后,“地方補貼最高不超過國家補貼的50%”可以在地方財政“消費”。
7.國家標準委員會批準了五項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標準,涉及能耗標簽/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規范。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334項國家標準,其中包括《農歷匯編與公布》。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批準了五項標準,包括《電動汽車電磁場發射強度限值和測量方法》、《輕型汽車能耗標簽第2部分:外部可充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第1部分:術語》,電動汽車充電電纜和車輛動力電池回收和拆卸規范。
點評:新能源汽車領域更加精細化的標準相繼頒布,動力電池回收等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后續問題也將有標準可循,這將極大地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8、北京市第二批純電動汽車目錄發布,寶馬i3/奇瑞eQ/江淮iEV6E等6款車型入選。
5月15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北京市純電動乘用車示范應用備案信息(第二批)》,比亞迪騰勢、長安新奔奔電動、寶馬i3、奇瑞eQ、知豆D2、江淮iEV6E等6款車型入選。
此前,2月24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首批純電動乘用車備案信息,9家公司的16款車型入選。北汽EX260/EU260/EH300/EV160、北汽新能源EC180、比亞迪騰勢、e6、秦電動、e5、長安新本電動、逸動、江淮iEV4、眾泰E200、特斯拉Model S、Model X和吉利帝豪電動都在名單上。
點評:第二批《北京市目錄》于2017年發布,這對北京居民來說真的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有更多的純電動汽車可供選擇。然而,這個目錄的設置真的如此重要和有價值嗎?“國家目錄”是否不足以證明產品的可靠性?
9.研究周刊|低速電動車行業的轉折點即將到來。這個行業的制造商要去哪里?
2017年下半年,低速電動車行業或將迎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如何預見形勢并做出良好的應對是現階段企業最重要的任務。導致拐點的關鍵因素有三個:標準和管理政策的出臺,行業競爭升級加劇,微型高速電動汽車下降趨勢明顯。
用戶評論:
Wx_Wei_lRU3:為什么你必須使用鋰電池?這完全是自私的。作為用戶,它價格合理,可以達到一定的巡航范圍。
德國的汽車制造商終于再也不用將他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運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去申請牌照路測了。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繁榮發展,新能源車的安全性從始至終都在大家的關注范圍內。不管是早前特斯拉的碰撞起火事件還是蟹島大巴集體自燃,大家一直關注的是新能源車的安全性,尤其是電動車的電池安全性。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孫琪深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身體微微發福、笑容和藹的中年大叔,他是王強,四十歲,飛馳鎂物董事長兼CEO,第一次見王強是在2015年7月1日,北京77劇場,
1900/1/1 0:00:00日前,日產、本田、豐田聯合多家企業簽署備忘錄,將合作建設加氫站,按照此前日本政府的“氫燃料電池戰略規劃”,要在2020年前共完成160個加氫站的建設。
1900/1/1 0:00:00共享單車繁榮火爆,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也光明一片,這不,一度用車已經開始進入盈虧平衡點。
1900/1/1 0:00:00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身體微微發福、笑容和藹的中年大叔,他是王強,四十歲,飛馳鎂物董事長兼CEO,第一次見王強是在2015年7月1日,北京77劇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