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面臨待突破的五個核心差距,2020年后政府該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肩負著改善環境、能源安全和汽車動力三大使命。同時,新能源汽車也被認為是移動能源和智能汽車的最佳載體。在銷售熱潮的背后,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著哪些技術問題?當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消失時,政府應該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給予什么樣的支持?

2017年5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2017第五屆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評價國際研討會”在常州舉行。中國汽車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就現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突破發表了講話,并在會后接受了筆者的采訪。

技術領域的核心問題

不用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成就,那么目前技術領域存在哪些問題?吳志新在演講中作了介紹。中國在“八五”期間開始生產電動汽車,總體技術進步非常快。關鍵零部件和動力電池的進步非常顯著,但在技術領域仍存在一些核心差距。

首先,電機控制器的核心部件IGBT仍然依賴進口;第二,動力電池行業在規模上并不輸給其他行業,但在生產一致性方面需要大幅提高。當電池組合成電池組時,與國際社會仍有明顯差距。空調和供暖可能會影響20%至40%的巡航范圍等。這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打破;

第三,單一類型電動汽車產品的規模效應仍然無法形成。50多萬輛的產量是由無數車型組成的,單車型的產量仍然相對較低。并不是每個企業和個人都形成了規模效應。第四,整車的一體化設計和輕量化設計有待改進。第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混合動力狀態下的油耗高于高級車型。

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展望

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體愿景,吳志新介紹,希望中國能夠全面掌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技術創新能力、整車質量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要成為一個汽車強國,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有巨大的工業能力支撐。要構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完整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品牌。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應該走出國門,進入歐洲、美國和日本等高端市場。

希望到2030年,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總產量將達到汽車總產量的40~50%。預計到2030年,汽車總產量將達到3800萬至4000萬輛。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可再生能源網絡和一個具有所有核心技術和智能多網集成的傳統發電網絡。智能電網和充電站基礎設施網絡以及車輛網絡可以高度集成。

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需求

基礎前沿技術創新需求。例如,在動力電池領域,需要進行系統的設計。如何從單個電池到模塊、到系統、到整個電池組、到整個車輛來照顧電池,需要進行整體設計,可靠性概念需要提高。此外,還有下一代電子電力設備的開發、分布式驅動、能源回收技術、多能源電力系統集成技術、車輛互聯、多能源高度集成的智能電網技術、無線充電技術、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電力集成技術控制。

應用技術創新的需求。包括集成化和輕量化電動汽車底盤的開發,我希望圍繞電池和電力系統進行開發。電池系統集成優化開發、下一代驅動技術開發、電動熱泵空調技術、智能充電技術等。此外,還對關鍵零部件、車輛和系統安全研究、智能電網等提出了要求。

吳志新還介紹,國家近期重點推進的項目包括下一代高性能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示范項目、關鍵零部件技術突破與應用示范項目、,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智能電網、無線城市和新能源汽車互聯互通綜合示范項目。

2020年后,政府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

根據政策要求,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于2020年結束。補貼結束后,政府將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吳志新介紹,相關領導專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除了財政補貼,他們也在考慮一些方面,比如特殊路權、稅收、公交運營補貼、分時等新的商業模式等。但他們仍處于開放階段,希望行業能給出一些合理的建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肩負著改善環境、能源安全和汽車動力三大使命。同時,新能源汽車也被認為是移動能源和智能汽車的最佳載體。在銷售熱潮的背后,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著哪些技術問題?當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消失時,政府應該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給予什么樣的支持?

從5月16日到18日……

2017年,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2017第五屆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評價國際研討會”在常州舉行。中國汽車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就現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突破發表了講話,并在會后接受了筆者的采訪。

技術領域的核心問題

不用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成就,那么目前技術領域存在哪些問題?吳志新在演講中作了介紹。中國在“八五”期間開始生產電動汽車,總體技術進步非常快。關鍵零部件和動力電池的進步非常顯著,但在技術領域仍存在一些核心差距。

首先,電機控制器的核心部件IGBT仍然依賴進口;第二,動力電池行業在規模上并不輸給其他行業,但在生產一致性方面需要大幅提高。當電池組合成電池組時,與國際社會仍有明顯差距。空調和供暖可能會影響20%至40%的巡航范圍等。這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打破;

第三,單一類型電動汽車產品的規模效應仍然無法形成。50多萬輛的產量是由無數車型組成的,單車型的產量仍然相對較低。并不是每個企業和個人都形成了規模效應。第四,整車的一體化設計和輕量化設計有待改進。第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混合動力狀態下的油耗高于高級車型。

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展望

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體愿景,吳志新介紹,希望中國能夠全面掌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技術創新能力、整車質量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要成為一個汽車強國,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有巨大的工業能力支撐。要構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完整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品牌。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應該走出國門,進入歐洲、美國和日本等高端市場。

希望到2030年,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總產量將達到汽車總產量的40~50%。預計到2030年,汽車總產量將達到3800萬至4000萬輛。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可再生能源網絡和一個具有所有核心技術和智能多網集成的傳統發電網絡。智能電網和充電站基礎設施網絡以及車輛網絡可以高度集成。

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需求

基礎前沿技術創新需求。例如,在動力電池領域,需要進行系統的設計。如何從單個電池到模塊、到系統、到整個電池組、到整個車輛來照顧電池,需要進行整體設計,可靠性概念需要提高。此外,還有下一代電子電力設備的開發、分布式驅動、能源回收技術、多能源電力系統集成技術、車輛互聯、多能源高度集成的智能電網技術、無線充電技術、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電力集成技術控制。

應用技術創新的需求。包括集成化和輕量化電動汽車底盤的開發,我希望圍繞電池和電力系統進行開發。電池系統集成優化開發、下一代驅動技術開發、電動熱泵空調技術、智能充電技術等。此外,還對關鍵零部件、車輛和系統安全研究、智能電網等提出了要求。

吳志新還介紹,國家近期重點推進的項目包括下一代高性能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示范項目、關鍵零部件技術突破與應用示范項目、,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智能電網、無線城市和新能源汽車互聯互通綜合示范項目。

2020年后,政府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

根據政策要求,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于2020年結束。補貼結束后,政府將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吳志新介紹,相關領導專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除了財政補貼,他們也在考慮一些方面,比如特殊路權、稅收、公交運營補貼、分時等新的商業模式等。但他們仍處于開放階段,希望行業能給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標簽:理念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傳祺GA8 2017款全新升級 攜GA3S PHEV全國聯合上市

5月20日,廣汽傳祺C級旗艦轎車GA82017款,在全國22個大中城市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
中汽中心龔進峰:現在是無人駕駛技術新的發展機遇

2017年5月16日18日,“2017年第五屆國際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下稱研討會在江蘇常州召開。

1900/1/1 0:00:00
真正王者!比亞迪三款純電車型任性霸占北京純電動市場

乘聯會近期公布了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綜合14月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來看,比亞迪三款純電車型以領先的優勢任性霸占北京純電動市場。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北京第二批電動車目錄發布;電動汽車測評規則發布;力神20億Wh動力電池基地開建

1、寶馬i3等6款車型入選北京第二批純電動車備案目錄15日,北京市經信委發布了《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小客車產品備案信息第2批》,

1900/1/1 0:00:00
工信部公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初步補助清算結果,目前僅8.5萬輛通過審核

5月17日,工信部對“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進行了公示,2016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為94072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64

1900/1/1 0:00:00
德國自動駕駛法律創全球先例,自動駕駛汽車或率先普及

德國的汽車制造商終于再也不用將他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運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去申請牌照路測了。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