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離量產越來越近,同時它的“真面目”也越來越清晰:它不是縮小版的Model S。正如外國網友所說,如果與iPhone相比,它更像iPhone SE。
埃隆·馬斯克本人也表達了這一觀點,實際上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這一點。
告訴你一個更逼真的Model 3。
例如,最近特斯拉官方發布了以下圖片,其中列出了Model 3生產版的一些關鍵功能:
簡單地分析里面的信息:
1.Model 3的0-60mph加速時間為5.6秒。這一成績有點有趣,僅比model S系列中加速最慢的75車型(單電機后驅)慢0.1秒,基本相當于目前在中國銷售的寶馬330車型(2.0T,252馬力),但比寶馬i3 0-100km/h快7.3秒。
2.Model 3的巡航里程將達到215英里以上,約344公里。但在上圖中,特斯拉并沒有給出這個電池壽命的測量標準。另一方面,S型入門車型S 75在EPA條件下的電池壽命為249英里(約398公里)。換句話說,Model 3仍然比Model S弱,電池壽命最弱。據國外分析,Model 3將配備60kWh的電池組,而Model S 75的電池容量增加了25%,續航里程增加了約15%。(電池容量與巡航里程的增加不成正比,因為這也涉及到體重增加的問題。)
3.超充服務:Model S和Model X車主可以免費使用超充服務。事實上,特斯拉在年初發布了一項新政策,打算讓新車車主為多收費買單,但特斯拉本人在兩天前推翻了這項政策。至于Model 3,特斯拉當然不會讓你免費使用多充,但在購車時開啟免費多充特權并不是一次性付款,而是“按次付費”,即按需付費。這是一種降低購買門檻的方法。
4.后備箱容積:根據圖中的官方數據,Model S前方的后備箱總容積為849升,Model 3前后加起來為396升,還不到Model S的一半。相比之下,寶馬3系的官方后備箱容積為480升,第7代高爾夫為380升。這樣一來,Model 3的后備箱容積真的很尷尬。這也證實了我在Model 3大會上的擔憂:Model S是一個整體式掀背式尾門,后備箱空間可以做得很大。同時,后排在放下后可以作為半旅行車使用;
另一方面,Model 3采用了類似于傳統轎車的后備箱打開方式,而且車身不長,所以后備箱的實用性和儲物能力不會太好。
此外,Model S的尾門打開功能允許特斯拉在后備箱中再放置兩個后向座椅(兒童座椅),形成七座布局,但Model 3受到車身尺寸和尾門打開方式的限制,是一款毫不妥協的五座汽車。
5.匹配方案:S型可以匹配1500多種不同的方案,但3型不會超過100種。
6.B配置:請原諒我的翻譯。像HEPA生化武器防御模式,全鋁車身,智能空氣懸架,全景天窗,自動伸縮門把手,21英寸輪轂,對不起,Model 3什么都沒有。。。
7.車身尺寸:Model 3長約4.69米,介于標準軸距3系列和長軸距3系列之間。換句話說,它是與寶馬3、奧迪A4和梅賽德斯-奔馳c同級的汽車。Model S長4.97米,介于標準軸距梅賽德斯-奔馳E級和長軸距E級之間(但Model S定位于梅賽德斯-奔馳S級)。
特斯拉不想讓你買Model 3?
想買Model 3的同學們,看完上面的內容,是不是覺得自己被潑了一盆冷水?現實情況是,S型中最低的S型可能比3型更好(無論價格如何)。換句話說,Model 3和Model S在定位上沒有太多重疊。
有趣的是,上面的圖表是特斯拉發給銷售渠道的,潛臺詞可能很清楚:通過對比,潛在消費者意識到Model 3的真實定位,順便突出Model S的優勢,讓大家可以更多地考慮購買Model S。
因為,隨著Model 3正式量產的臨近,許多人對這款車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即使在中國也是如此)。在這個時候,特斯拉適度降低所有人的預期可能是有益的。
Model 3已經累積了數十萬次預訂。根據特斯拉的計劃,到2018年,他們將實現50萬的產能。如果這一計劃能夠如期實現,他們將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才能生產出這些已經預訂的汽車。所以想一想,如果你現在訂購Model 3,交貨時間什么時候才能等到?
但如果你不能等那么久呢?我一直在努力達到一個新能源指數,它將在六個月內到期而不買車。我該怎么辦?根據特斯拉的說法,不要等到Model 3,直接去Model S就行了。交付更快,等級更高。我接受這個常規。
此外,預訂Model 3只需支付1000美元的押金,一到兩年后即可全額支付。但出售Model S意味著特斯拉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數十萬的付款。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特斯拉體驗店“考察”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個銷售策略。
Model 3的成本是如何下降的?
Model 3定位為大眾市場產品,價格較低,但成本也較低,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然而,特斯拉是如何降低成本和價格的?
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1.與S型相比,車身成本更低。一方面,車身尺寸減小了,使用的材料自然也減少了。另一方面,Model S是全鋁車身,但Model 3僅使用鋁框架車身,車身面板仍然是傳統材料。為了平衡車重和續航里程,Model S采用全鋁車身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由于定位較低,Model 3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續航里程,放棄全鋁車身是順理成章的。畢竟,鋁制車身非常昂貴。下圖顯示了最近曝光的Model 3白色車身:
2.性能降低,因此三電源系統的成本也會降低。例如,如果你不需要極端的性能,你就不需要規格過高的電機。要知道,不同的性能標準可能會大大降低電力系統的成本,包括主要部件及其附件。此外,Model 3的電池組更少,它已經成為Gigafactory自己生產的2170電池,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本降低點。
3.“回歸普通”帶來的成本降低:從全液晶儀表+17英寸大屏到15英寸橫屏,這也可以降低成本;
再比如,從目前的一些圖片來看,Model 3的中控臺很可能沒有皮革包裹,這樣可以省錢;
懸架系統已經從Bilstein品牌的空氣懸架變為普通懸架,我們繼續節省。。。在這里存一些,在那里存一些,這加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客觀的數字。
4.生產成本:埃隆·馬斯克曾多次表示,Model 3的設計理念之一是“易于生產”。這樣做的一個結果是,Model 3的零件數量大大減少了。“易于生產”意味著很多事情,例如,自行車的生產時間可以縮短,工人數量可以進一步減少,等等。最終目標實際上是降低生產和制造成本。
此外,減少個性化配置方案也意味著可以在生產線上盡可能多地生產標準化產品,以提高生產效率。
5.規模效應:每年50萬輛的產量與每年5萬輛的不同,尤其是電動汽車。大規模生產可以更好地攤薄研發、模具、設備折舊、人力等成本。此外,有了數十萬的預訂,特斯拉在購買零部件時將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并獲得更低的價格。如果你對汽車制造業有一點了解,你就必須明白“規模效應”的重要性。
6.后續服務成本:最明顯的體現是使用了多收費。如果所有Model 3用戶都可以免費使用多收費,那么這部分費用將非常可觀。現在,它被保存了。
話雖如此,簡而言之,無論是從產品層面還是公司業務層面來看,Model 3實際上與之前的特斯拉產品完全不同。如果你想買這輛車,你真的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對于特斯拉來說,你必須做好各種準備,以確保這款車能夠順利投產,在某個時候,年產量將順利達到幾十萬輛,然后一輛車將交付給等待已久的潛在車主。Model 3離量產越來越近,同時它的“真面目”也越來越清晰:它不是縮小版的Model S。正如外國網友所說,如果與iPhone相比,它更像iPhone SE。
埃隆·馬斯克本人也表達了這一觀點,實際上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這一點。
告訴你一個更逼真的Model 3。
例如,最近特斯拉官方發布了以下圖片,其中列出了Model 3生產版的一些關鍵功能:
簡單地分析里面的信息:
1.Model 3的0-60mph加速時間為5.6秒。這一成績有點有趣,僅比model S系列中加速最慢的75車型(單電機后驅)慢0.1秒,基本相當于目前在中國銷售的寶馬330車型(2.0T,252馬力),但比寶馬i3 0-100km/h快7.3秒。
2.Model 3的巡航里程將達到215英里以上,約344公里。但在上圖中,特斯拉并沒有給出這個電池壽命的測量標準。另一方面,S型入門車型S 75在EPA條件下的電池壽命為249英里(約398公里)。換句話說,Model 3仍然比Model S弱,電池壽命最弱。據國外分析,Model 3將配備60kWh的電池組,而Model S 75的電池容量增加了25%,續航里程增加了約15%。(電池容量與巡航里程的增加不成正比,因為這也涉及到體重增加的問題。)
3.超充服務:Model S和Model X車主可以免費使用超充服務。事實上,特斯拉在年初發布了一項新政策,打算讓新車車主為多收費買單,但特斯拉本人在兩天前推翻了這項政策。至于Model 3,特斯拉當然不會讓你免費使用多充,但在購車時開啟免費多充特權并不是一次性付款,而是“按次付費”,即按需付費。這是一種降低購買門檻的方法。
4.后備箱容積:根據圖中的官方數據,Model S前方的后備箱總容積為849升,Model 3前后加起來為396升,還不到Model S的一半。相比之下,寶馬3系的官方后備箱容積為480升,第7代高爾夫為380升。這樣一來,Model 3的后備箱容積真的很尷尬。這也證實了我在Model 3大會上的擔憂:Model S是一個整體式掀背式尾門,后備箱空間可以做得很大。同時,后排放置后可以作為半旅行車使用……
擁有另一方面,Model 3采用了類似于傳統轎車的后備箱打開方式,而且車身不長,所以后備箱的實用性和儲物能力不會太好。
此外,Model S的尾門打開功能允許特斯拉在后備箱中再放置兩個后向座椅(兒童座椅),形成七座布局,但Model 3受到車身尺寸和尾門打開方式的限制,是一款毫不妥協的五座汽車。
5.匹配方案:S型可以匹配1500多種不同的方案,但3型不會超過100種。
6.B配置:請原諒我的翻譯。像HEPA生化武器防御模式,全鋁車身,智能空氣懸架,全景天窗,自動伸縮門把手,21英寸輪轂,對不起,Model 3什么都沒有。。。
7.車身尺寸:Model 3長約4.69米,介于標準軸距3系列和長軸距3系列之間。換句話說,它是與寶馬3、奧迪A4和梅賽德斯-奔馳c同級的汽車。Model S長4.97米,介于標準軸距梅賽德斯-奔馳E級和長軸距E級之間(但Model S定位于梅賽德斯-奔馳S級)。
特斯拉不想讓你買Model 3?
想買Model 3的同學們,看完上面的內容,是不是覺得自己被潑了一盆冷水?現實情況是,S型中最低的S型可能比3型更好(無論價格如何)。換句話說,Model 3和Model S在定位上沒有太多重疊。
有趣的是,上面的圖表是特斯拉發給銷售渠道的,潛臺詞可能很清楚:通過對比,潛在消費者意識到Model 3的真實定位,順便突出Model S的優勢,讓大家可以更多地考慮購買Model S。
因為,隨著Model 3正式量產的臨近,許多人對這款車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即使在中國也是如此)。在這個時候,特斯拉適度降低所有人的預期可能是有益的。
Model 3已經累積了數十萬次預訂。根據特斯拉的計劃,到2018年,他們將實現50萬的產能。如果這一計劃能夠如期實現,他們將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才能生產出這些已經預訂的汽車。所以想一想,如果你現在訂購Model 3,交貨時間什么時候才能等到?
但如果你不能等那么久呢?我一直在努力達到一個新能源指數,它將在六個月內到期而不買車。我該怎么辦?根據特斯拉的說法,不要等到Model 3,直接去Model S就行了。交付更快,等級更高。我接受這個常規。
此外,預訂Model 3只需支付1000美元的押金,一到兩年后即可全額支付。但出售Model S意味著特斯拉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數十萬的付款。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特斯拉體驗店“考察”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個銷售策略。
Model 3的成本是如何下降的?
Model 3定位為大眾市場產品,價格較低,但成本也較低,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然而,特斯拉是如何降低成本和價格的?
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1.與S型相比,車身成本更低。一方面,車身尺寸減小了,使用的材料自然也減少了。另一方面,Model S是全鋁車身,但Model 3僅使用鋁框架車身,車身面板仍然是傳統材料。為了平衡車重和續航里程,Model S采用全鋁車身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由于定位較低,Model 3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續航里程,放棄全鋁車身是順理成章的。畢竟,鋁制車身非常昂貴。下圖顯示了最近曝光的Model 3白色車身:
2.性能降低,因此三電源系統的成本也會降低。例如,如果你不需要極端的性能,你就不需要規格過高的電機。要知道,不同的性能標準可能會大大降低電力系統的成本,包括主要部件及其附件。此外,Model 3的電池組更少,它已經成為Gigafactory自己生產的2170電池,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本降低點。
3.“回歸普通”帶來的成本降低:從全液晶儀表+17英寸大屏到15英寸橫屏,這也可以降低成本;
再比如,從目前的一些圖片來看,Model 3的中控臺很可能沒有皮革包裹,這樣可以省錢;懸架系統已經從Bilstein品牌的空氣懸架變為普通懸架,我們繼續節省。。。在這里存一些,在那里存一些,這加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客觀的數字。
4.生產成本:埃隆·馬斯克曾多次表示,Model 3的設計理念之一是“易于生產”。這樣做的一個結果是,Model 3的零件數量大大減少了。“易于生產”意味著很多事情,例如,自行車的生產時間可以縮短,工人數量可以進一步減少,等等。最終目標實際上是降低生產和制造成本。
此外,減少個性化配置方案也意味著可以在生產線上盡可能多地生產標準化產品,以提高生產效率。
5.規模效應:每年50萬輛的產量與每年5萬輛的不同,尤其是電動汽車。大規模生產可以更好地攤薄研發、模具、設備折舊、人力等成本。此外,有了數十萬的預訂,特斯拉在購買零部件時將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并獲得更低的價格。如果你對汽車制造業有一點了解,你就必須明白“規模效應”的重要性。
6.后續服務成本:最明顯的體現是使用了多收費。如果所有Model 3用戶都可以免費使用多收費,那么這部分費用將非常可觀。現在,它被保存了。
話雖如此,簡而言之,無論是從產品層面還是公司業務層面來看,Model 3實際上與之前的特斯拉產品完全不同。如果你想買這輛車,你真的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對于特斯拉來說,你必須做好各種準備,以確保這款車能夠順利投產,在某個時候,年產量將順利達到幾十萬輛,然后一輛車將交付給等待已久的潛在車主。
本月搭載智行鴻遠電池包的中國恒天純電動大巴車驚艷亮相迪拜航空設備展,智行鴻遠電池包作為核心部件受到極大關注。
1900/1/1 0:00:002017年5月24日26日“2017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下稱2017道路運輸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
1900/1/1 0:00:005月24日“2017年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在北京展覽館召開,在客車行業展會上最能看出未來市場的走勢,據第一電動網觀察統計,在參展的58款車型中,新能源占比75,
1900/1/1 0:00:00自2017年以來,工信部已發布了4批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涉及車型共達1473款,然而每一批目錄對新能源商用車來說都是福音,前4批目錄中新能源客車有926款,新能源專用車373款,
1900/1/1 0:00:00日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大新聞頻頻爆出,先是上汽切入動力電池板塊,與國內第二大、全球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聯姻,成立動力電池系統公司;
1900/1/1 0:00:00近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