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補貼”和“高增長”的光環似乎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歷史。從最近幾組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數據來看,這個市場正在經歷考驗。
首先是銷售增長勢頭的急劇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04萬輛,同比下降0.2%。過去三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分別為7.48萬輛、33.1萬輛和50.7萬輛,分別是去年同期的3.2倍、3.4倍和53%。與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數據相比,今年的銷售數據極其丑陋。
近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關于對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進行初審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尷尬的事實——第一輪獲得補貼的汽車不到去年年銷量的20%。根據《公示》內容,2016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為9.4萬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64.15億元,專家組批準的推廣數量為8.5萬輛,清算補貼資金應為58.6億元。去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50.7萬輛。
“作弊”事件發生后,國家正在通過一系列政策手段整頓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保護該行業的同時,努力規范其未來發展趨勢。“到2025年,當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200萬至300萬輛時,中國的新能源(10.660、0.14、1.33%)汽車行業將成為一個朝陽產業。”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業信息化處處長李偉利仍然對這個市場充滿信心。
補償金額低于20%
“只有8.5萬輛汽車符合第一輪補貼標準。這個數據的發布確實超出了我的預期,表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查大大超出了預期。”全國乘用車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輪獲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的汽車數量僅為去年全年銷量的16.77%,甚至不到總銷量的20%。即使根據申報的9.4萬輛汽車數量,也遠低于預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7%和53%。
此外,崔東樹對此次申報進行了地區統計。統計結果顯示,即使排除陜西、廣東、四川、貴州、吉林、廣西、內蒙古和海南這8個未申報地區,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和黑龍江等18個省、市、直轄市去年共生產41.19萬輛汽車,這一比例仍較低,為23%。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去年下半年發布,這也導致一些企業和地方申請太遲。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共售出17萬輛新能源汽車,而下半年的銷量約為33萬輛。
根據《公示》內容,共有8978輛新能源汽車不符合補貼要求。在審計和減少的原因中,集中的問題是電池的額定功率與公布的參數不一致,電池組、電池組和驅動電機與公布的數據不一致。
其中,7814輛乘用車未通過專家組審核,涉及5家公司的7款車型。其中,上汽榮威CSA7001BEV車型(E50)有103輛,原因是“純電動乘用車一次可以行駛的里程不符合國家補貼要求”未能通過專家評審。此外,它還包括江淮(iEV5)、海馬(愛尚電動)、浙江豪清(沃爾沃S60L)和東風風神(E30和E30L)。
令人困惑的是,上海湖廣客車廠、中聯重科(4.390,0.00,0.00%)有限公司和C……
ngsha梅花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甚至試圖為80輛不在推薦目錄中的汽車申請補貼。
30000公里紅線或主要原因
“非個人用戶只有累計里程達到3萬公里才能獲得補貼”的規定成為車企獲得補貼的絆腳石。
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累計里程超過3萬公里,才能獲得國家補貼,將于2017年1月1日實施。根據《通知》要求,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取得駕駛證當年執行。
然而,對于一些在中小城市運營的新能源垃圾車和物流車,以及公司或單位購買新能源公交車用于通勤,通常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才能達到3萬公里的標準。根據《2016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報告》,在去年銷售的5.2萬輛新能源汽車中,約50%來自公司運營或資本運營的汽車,除此之外,個人消費僅占50%。從銷量構成來看,目前已經銷售的大量新能源汽車達不到3萬公里的要求,暫時無法獲得補貼。
初衷是為了防止欺詐性賠償,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壓力。一些新能源汽車公司表示,在獲得財政補貼之前,他們需要自己支付這筆費用。
“16年來,下半年生產和銷售了許多汽車,目前不可能達到3萬公里的目標。”崔東樹說,里程不達標的新能源汽車應在達標后申請補貼,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應按取得駕駛證的年份執行。“對于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這也是一項新的任務,他們開始經營人員賣汽車,盯著老客戶趕跑車,或者補貼客戶,企業得不到國家補貼,生活也不好。”
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短期內不太可能修改3萬公里的政策。原因是里程要求對消除新能源欺詐有著明顯的作用。此外,頻繁的變化將嚴重影響政策的可信度。然而,崔東樹也表示:“我相信,隨著一些地區的補充報告和一些單位的購車達到3萬公里的目標,補貼金額將大幅增加。”
仍有發展潛力。
至于進入2017年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冷天”,與補貼“退市”政策有關。但從長遠來看,這個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潛力。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開始“退坡”。不過,在李偉麗看來,即使未來取消所有補貼,也不會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產生太大影響。“預計到2020年,我們的成本應該比現在減少50%,到2020年和2025年將繼續下降。大家都擔心,補貼退出后,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出現斷崖式下跌。我不這么認為,因為成本正在大幅下降,這可以彌補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取消。”李偉麗說。
此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也將對該行業的長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去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乘用車生產企業應達到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生產比的標準,兩項考核指標要求設置油耗和新能量汽車兩個點。據報道,…的平均油耗極限……
2020年,汽車企業將減少到5.0升。如果達不到,則為負積分,企業需要通過購買積分或使用新能源汽車進行補償。
根據工信部關于2016年95家國內乘用車公司和27家進口乘用車公司平均油耗的公告,去年,超過平均油耗的車企多達43家。有分析認為,實現今明兩年的油耗目標并不太難,但2018年之后,百公里油耗每年將減少0.5升,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預測,在積分驅動下,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規模將達到180萬輛左右,以滿足我國政策法規的要求。這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描繪了巨大的空間。“高補貼”和“高增長”的光環似乎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歷史。從最近幾組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數據來看,這個市場正在經歷考驗。
首先是銷售增長勢頭的急劇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04萬輛,同比下降0.2%。過去三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分別為7.48萬輛、33.1萬輛和50.7萬輛,分別是去年同期的3.2倍、3.4倍和53%。與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數據相比,今年的銷售數據極其丑陋。
近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關于對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進行初審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尷尬的事實——第一輪獲得補貼的汽車不到去年年銷量的20%。根據《公示》內容,2016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為9.4萬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64.15億元,專家組批準的推廣數量為8.5萬輛,清算補貼資金應為58.6億元。去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50.7萬輛。
“作弊”事件發生后,國家正在通過一系列政策手段整頓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保護該行業的同時,努力規范其未來發展趨勢。“到2025年,當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200萬至300萬輛時,中國的新能源(10.660、0.14、1.33%)汽車行業將成為一個朝陽產業。”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業信息化處處長李偉利仍然對這個市場充滿信心。
補償金額低于20%
“只有8.5萬輛汽車符合第一輪補貼標準。這個數據的發布確實超出了我的預期,表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查大大超出了預期。”全國乘用車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輪獲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的汽車數量僅為去年全年銷量的16.77%,甚至不到總銷量的20%。即使根據申報的9.4萬輛汽車數量,也遠低于預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7%和53%。
此外,崔東樹對此次申報進行了地區統計。統計結果顯示,即使排除陜西、廣東、四川、貴州、吉林、廣西、內蒙古和海南這8個未申報地區,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和黑龍江等18個省、市、直轄市去年共生產41.19萬輛汽車,這一比例仍較低,為23%。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去年下半年發布,這也導致一些企業和地方申請太遲。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共售出17萬輛新能源汽車,而下半年的銷量……
大約33萬。
根據《公示》內容,共有8978輛新能源汽車不符合補貼要求。在審計和減少的原因中,集中的問題是電池的額定功率與公布的參數不一致,電池組、電池組和驅動電機與公布的數據不一致。
其中,7814輛乘用車未通過專家組審核,涉及5家公司的7款車型。其中,上汽榮威CSA7001BEV車型(E50)有103輛,原因是“純電動乘用車一次可以行駛的里程不符合國家補貼要求”未能通過專家評審。此外,它還包括江淮(iEV5)、海馬(愛尚電動)、浙江豪清(沃爾沃S60L)和東風風神(E30和E30L)。
令人困惑的是,上海湖廣客車廠、中聯重科(4.390,0.00,0.00%)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長沙梅花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甚至試圖為80輛不在推薦目錄中的車輛申請補貼。
30000公里紅線或主要原因
“非個人用戶只有累計里程達到3萬公里才能獲得補貼”的規定成為車企獲得補貼的絆腳石。
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累計里程超過3萬公里,才能獲得國家補貼,將于2017年1月1日實施。根據《通知》要求,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取得駕駛證當年執行。
然而,對于一些在中小城市運營的新能源垃圾車和物流車,以及公司或單位購買新能源公交車用于通勤,通常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才能達到3萬公里的標準。根據《2016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報告》,在去年銷售的5.2萬輛新能源汽車中,約50%來自公司運營或資本運營的汽車,除此之外,個人消費僅占50%。從銷量構成來看,目前已經銷售的大量新能源汽車達不到3萬公里的要求,暫時無法獲得補貼。
初衷是為了防止欺詐性賠償,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壓力。一些新能源汽車公司表示,在獲得財政補貼之前,他們需要自己支付這筆費用。
“16年來,下半年生產和銷售了許多汽車,目前不可能達到3萬公里的目標。”崔東樹說,里程不達標的新能源汽車應在達標后申請補貼,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應按取得駕駛證的年份執行。“對于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這也是一項新的任務,他們開始經營人員賣汽車,盯著老客戶趕跑車,或者補貼客戶,企業得不到國家補貼,生活也不好。”
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短期內不太可能修改3萬公里的政策。原因是里程要求對消除新能源欺詐有著明顯的作用。此外,頻繁的變化將嚴重影響政策的可信度。然而,崔東樹也表示:“我相信,隨著一些地區的補充報告和一些單位的購車達到3萬公里的目標,補貼金額將大幅增加。”
仍有發展潛力。
至于進入2017年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冷天”,與補貼“退市”政策有關。但從長遠來看,這個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潛力。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開始“退坡”。不過,在李偉麗看來,即使未來取消所有補貼,也不會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產生太大影響。“預計到2020年,我們的成本應該比現在減少50%,到2020年和2025年將繼續下降。每個人都是我……
預計在取消補貼后,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出現懸崖式的下滑。我不這么認為,因為成本正在大幅下降,這可以彌補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取消。”李偉麗說。
此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也將對該行業的長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去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乘用車生產企業應達到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生產比的標準,兩項考核指標要求設置油耗和新能量汽車兩個點。據悉,2020年汽車企業的平均油耗限制將降至5.0升。如果達不到,則為負積分,企業需要通過購買積分或使用新能源汽車進行補償。
根據工信部關于2016年95家國內乘用車公司和27家進口乘用車公司平均油耗的公告,去年,超過平均油耗的車企多達43家。有分析認為,實現今明兩年的油耗目標并不太難,但2018年之后,百公里油耗每年將減少0.5升,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預測,在積分驅動下,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規模將達到180萬輛左右,以滿足我國政策法規的要求。這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描繪了巨大的空間。
5月27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2017年5月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備案信息表。
1900/1/1 0:00:00“不做到SUV世界第一,不推出轎車產品。”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哈弗百萬盛典上的豪言剛說了不久,長城汽車就“打臉”了。
1900/1/1 0:00:00近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就《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下稱《方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當中提出,廣州將加強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應用,
1900/1/1 0:00:00為加快湖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培育,深入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日前湖州市出臺《2017年湖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培育推進計劃》。
1900/1/1 0:00:00來源:澎湃新聞網作者:綜合報導“明天牙就要掉了,那就再啃一次骨頭。”今年63歲的王祖光這樣談起晚年創業的心路歷程。
1900/1/1 0:00:005月24日,2017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展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作為一年一度的道路運輸界的年度盛事,吸引了眾多客車企業多款新車前來參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