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6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準入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本準入規定是對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17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以下簡稱《準入規則》)的政策升級。該政策的新舊版本之間的時間跨度接近8年。
針對政策出臺的背景,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在官方解讀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技術水平的大幅提高,《準入規則》已不能滿足管理需求;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也面臨著產品安全風險突出、準入條件低、行業發展趨勢加劇等突出問題。"
在董揚看來,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起步到現在,經過幾年的發展,整個市場環境發生了兩次變化。一是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提高,二是產品的安全性和能耗問題更加突出。因此,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準入和技術門檻勢在必行。
除了《準入規定》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外,2016年11月,工信部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草案,其中也提出了要求。單個企業的年生產能力計劃由以前的“不低于2億瓦時”調整為“不低于80億瓦小時”,提高40倍。鎳氫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為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也將發生重大轉變。
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補貼通知”),提高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門檻,減少補貼金額,改善補貼分配方式。
在行業最關心的補貼方面,《補貼通知》指出,2019-2020年中央和地方對各類車型的補貼標準和上限將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降低20%。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十三五”期間的補貼政策將通過調整和完善補貼方式、完善資金分配方式、,提高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門檻,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據苗圩介紹,工信部正在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體系,明確企業每年新能源汽車生產達標要求,以及對接2020年補貼政策退出后的補貼后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對于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無論是提高準入門檻還是降低補貼,都意味著未來不必隨便生產一輛電動汽車就能獲得補貼,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全面的市場競爭。
滿足“市場驅動”
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化趨勢已經明朗。在得到政策支持后,肩負著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使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否經受住真正的市場競爭考驗?
可預見的挑戰之一將來自外國品牌。即使在國內政策支持范圍之外,國外品牌仍在積極尋求分享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大眾、豐田、通用等汽車巨頭也已經將品牌戰略重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市場上。
陳清泰認為,當政府汽車補貼逐漸淡出時,就是外資和合資品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日子。“目前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只是前奏,真正的考驗是國際競爭何時到來。中國企業必須冷靜地看到,大規模生產和營銷并不意味著強大的競爭力。我們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差距。重要的是技術基礎薄弱,原始能力低下e核心技術缺乏,品牌影響力不足。"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新……
能源汽車當年將生產和銷售200多萬輛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超過500萬輛。
徐長明表示,按照目前的計算,“其中,通過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可以達到30萬輛,加上非私營部門的70萬輛,總共100萬輛,仍然是100萬輛。這100萬輛只能依靠消費者實實在在的自愿購買。”
我們如何才能讓消費者真正自愿購買?徐長明認為,要啟動用戶自愿購買的市場,需要通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和使用環境的明顯改善來提高產品質量和消費者體驗。
這不僅是汽車行業,也是中國制造業乃至實體經濟的下一個戰略目標。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著力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當然,在頂層設計方面,政策并沒有完全退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將得到一些支持。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苗圩表示,工信部將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法規、加大研發支持力度、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鼓勵國際發展,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陳清泰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突圍,還需要在這四五年內打造核心競爭力。一個是核心技術,另一個是品牌。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核心技術當然是“三電”,但隨著電動化、輕量化和智能化的融合發展,企業需要掌握包括充電儲能技術、激光雷達、輕量化新材料等在內的上游關鍵技術和資源,石墨和鋰。
“這些技術和資源越來越成為車企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立足的必需品,再難也必須做好!
”徐和誼表示,今年1月16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準入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本準入規定是對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17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以下簡稱《準入規則》)的政策升級。該政策的新舊版本之間的時間跨度接近8年。
針對政策出臺的背景,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在官方解讀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技術水平的大幅提高,《準入規則》已不能滿足管理需求;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也面臨著產品安全風險突出、準入條件低、行業發展趨勢加劇等突出問題。"
在董揚看來,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起步到現在,經過幾年的發展,整個市場環境發生了兩次變化。一是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提高,二是產品的安全性和能耗問題更加突出。因此,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準入和技術門檻勢在必行。
除了《準入規定》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外,2016年11月,工信部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草案,其中也提出了要求。單個企業的年生產能力計劃由以前的“不低于2億瓦時”調整為“不低于80億瓦小時”,提高40倍。鎳氫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為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也將發生重大轉變。
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補貼通知”),提高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門檻,減少補貼金額,改善補貼分配方式。
在行業最關心的補貼方面,《補貼通知》指出,2019-2020年中央和地方對各類車型的補貼標準和上限將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降低20%。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十三五”期間的補貼政策將通過調整和完善補貼方式、完善資金分配方式、,提高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門檻,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據苗圩介紹,工信部正在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體系,明確企業每年新能源汽車生產達標要求,以及對接2020年補貼政策退出后的補貼后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對于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無論是提高準入門檻還是降低補貼,都意味著未來不必隨便生產一輛電動汽車就能獲得補貼,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全面的市場競爭。
滿足“市場驅動”
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化趨勢已經明朗。在得到政策支持后,肩負著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使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否經受住真正的市場競爭考驗?
可預見的挑戰之一將來自外國品牌。即使在國內政策支持范圍之外,國外品牌仍在積極尋求分享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大眾、豐田、通用等汽車巨頭也已經將品牌戰略重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市場上。
陳清泰認為,當政府汽車補貼逐漸淡出時,就是外資和合資品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日子。“目前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只是前奏,真正的考驗是國際競爭何時到來。中國企業必須冷靜地看到,大規模生產和營銷并不意味著強大的競爭力。我們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差距。重要的是技術基礎薄弱,原始能力低下e核心技術缺乏,品牌影響力不足。"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新……
能源汽車當年將生產和銷售200多萬輛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超過500萬輛。
徐長明表示,按照目前的計算,“其中,通過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可以達到30萬輛,加上非私營部門的70萬輛,總共100萬輛,仍然是100萬輛。這100萬輛只能依靠消費者實實在在的自愿購買。”
我們如何才能讓消費者真正自愿購買?徐長明認為,要啟動用戶自愿購買的市場,需要通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和使用環境的明顯改善來提高產品質量和消費者體驗。
這不僅是汽車行業,也是中國制造業乃至實體經濟的下一個戰略目標。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著力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當然,在頂層設計方面,政策并沒有完全退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將得到一些支持。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苗圩表示,工信部將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法規、加大研發支持力度、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鼓勵國際發展,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陳清泰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突圍,還需要在這四五年內打造核心競爭力。一個是核心技術,另一個是品牌。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核心技術當然是“三電”,但隨著電動化、輕量化和智能化的融合發展,企業需要掌握包括充電儲能技術、激光雷達、輕量化新材料等在內的上游關鍵技術和資源,石墨和鋰。
“這些技術和資源越來越成為車企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立足的必需品。無論多么困難,都必須做好!”徐和誼說。
4月18日,上海車展前一天,北汽昌河在江西九江規劃的10萬輛產能新能源基地正式開工。從南昌向九江方向行車一個小時,基本行程近半就來到了九江經濟開發區,昌河汽車的九江基地就位于這里。
1900/1/1 0:00:002017年斯柯達品牌日于4月17日在上海1933老場坊舉行,在本次活動中,斯柯達品牌發布了旗下第一款純電動車VISIONE和明銳旅行版即OCTAVIACOMBI。
1900/1/1 0:00:00隨著我國成為新能源汽車大國,無論是先到者還是后來者,這個市場巨大的潛力都吸引來一大批“玩家”。通過此前數年時間的推廣,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再是消費者眼中的稀罕玩意,跑在大街上的新能源產品也越來越多。
1900/1/1 0:00:004月17日晚間,樂視控股聯合易到發布聲明予以否認,并表示,周航涉嫌誹謗。此前樂視控股官方微博用“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予以回應。
1900/1/1 0:00:00本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聞熱點主要以3月份產銷量數據、地補政策、車型目錄的發布為核心。
1900/1/1 0:00:00近日,作者從贛州發展投資控股集團獲悉,贛州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旗下管理的工業發展基金向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項目投入股權資金20億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