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補貼退坡、合資叫陣,自主品牌如何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超過了50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銷量前三分別由自主品牌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吉利汽車奪得。其中,比亞迪新能源全球銷量突破1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產品總量的11%,成為全球唯一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子控制與充電設施、整車制造等核心技術的企業。

隨著市場需求的上升和補貼的推動,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望突破300萬輛,其增速遠超傳統燃油汽車。

當然,不可忽視的是,新能源汽車距離成為主流出行工具和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還存在許多不足。例如,我們如何突破巡航范圍和溫度帶來的諸多限制?政策補貼退坡后,如何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找到新的驅動力?在特斯拉、寶馬I和合資品牌上汽通用等外國品牌的“夾擊”下,自主品牌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的夢想?

自主品牌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會有哪些?

退讓補貼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市場驅動力。

201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確定補貼標準后,2014年和2015年的銷量增長率分別達到120%和340%。2016年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開始出現下降跡象后,增速有所下降,達到54%,但仍突破了50萬輛的銷量。其中,自主品牌代表、連續兩年銷量冠軍的比亞迪新能源,通過多年的產品矩陣布局,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市場影響力和格局。

與傳統燃油車的增長速度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不可否認,目前的購車補貼和新能源牌照仍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驅動力。隨著補貼退坡帶來的市場增速下降,新能源汽車市場主體需要快速建立新的驅動力。

首先,行業標準的變化正在給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新的積極信號。在政策補貼退出的過程中,積分交易制度開始制定和實施。借鑒美國加州ZEV政策,結合中國現有的碳排放交易管理政策,相關政府部門將對汽車碳排放進行管理。該政策最快將于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盡管實施細節和實施難度還需要更具體的評估,但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更健康、更持久的方式,同時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和保有量設定了下限。

在新的優惠政策下,如果自主品牌想要彎道超車,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我們可能會重點關注以下三點:

首先,我們必須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實現技術產品的領先地位;

其次,要有創新的市場策略,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過渡區主動引導消費者的購買力;

最后,要積極進行產品布局,從單一的產品線到產品矩陣,從產業鏈和市場的多維度做好產品布局,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產品升級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術。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掌握核心技術意味著掌握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技術,以及充電匹配、整車制造等重要技術。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整車成本的40%-50%。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熱管理系統的管理能力對巡航續航里程進行了深入測試。目前,三元電池和鐵電池是市場的主流,而自主品牌,甚至國外品牌,都積累了深厚的電池技術知識,始終是領先的代表。比亞迪的磷酸鐵錳鋰電池具有高電壓、高體積密度、長循環壽命和高安全性的優勢,廣泛應用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中,遠高于同級別產品的續航能力,并迅速提升了比亞迪新能源的市場份額。目前,比亞迪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鐵電池產業基地,預計2018年產能將達到26GWh。

對核心技術的控制為比亞迪打開了產品領先優勢。2013年,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進入快速增長期時,政策補貼讓人們對產品性能更加寬容。當時,市場上的產品大多是“一代”產品,續航里程可達100公里,幾乎可以充電一天,即使是低端產品的市場價格也不會低于10萬。直到2016年,許多企業才從“1”轉為“2”。比亞迪在2016年初推出了秦EV等產品,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迅速成為市場上的熱門車型。截至2017年4月,比亞迪連續推出宋EV300、秦EV300、e5 300等全新車型,正式將用戶標準提升至“3”。僅在北京和天津,就有4萬戶家庭加入了比亞迪新能源車主的行列。

同時,對核心技術的控制為比亞迪帶來了性價比優勢。例如,比亞迪宋家族的兩款重型新車宋DM和宋EV300上市,宋DM補貼后的全國統一價格為17.99萬元-209.9萬元,宋EV300補貼后的國家統一價格為199900元-20.99萬元。作為一款中級SUV,這在同級別的汽油車中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比亞迪還為首批1萬用戶額外發放了1萬元電費。這1萬元可以在6600度的溫度下充電,行駛8萬多公里,相當于普通新能源汽車的五年里程。價格的下降吸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者,比亞迪“為客戶考慮購車成本”等全新定價模式放大了這一優勢。

此外,比亞迪新能源還發起了“萬人測試”活動,號召全民參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試駕,真正測試其性能和續航里程。此前,在Song DM和Song EV300上市之前,已經進行了總里程超過100萬公里的各種專業測試。

不僅如此,今年計劃100萬個充電樁的規劃將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車的落地將對用戶體驗更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充放電技術方面,比亞迪宋DM和宋EV300還搭載了獨創的移動電站技術,實現了220V交流放電的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在郊區打電動麻將、吃火鍋甚至救援其他電動車,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可以說,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率先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

戰略創新,為用戶出行創造新的能源生態系統。

從汽車制造商轉型為出行服務商,已成為汽車行業龍頭企業的共識。梅賽德斯-奔馳的汽車租賃平臺Car2GO、通用汽車的投資和旅行服務平臺Lyft、寶馬的成立……

nt of Charge Now可以說是全球領先車企的創新布局。

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把握用戶體驗和用戶出行服務需求的供給能力尤為重要。與傳統燃油車的使用習慣不同,新能源汽車用戶迫切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車輛管理平臺和出行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也許我可以率先購買我想要的汽車,我可以隨時了解車輛的電源管理狀態,我可以在附近找到一個空閑的充電樁,并通過移動終端成功完成充電和支付。這就要求新能源汽車公司在任何事情上都要超前思考和創造。

以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為例。早在2015年,我們就與多家新能源電商平臺和導購平臺合作,測試新能源汽車電商。比亞迪更進一步。今年,正式與中國節能協會、國家電網、萬達廣場、SOHO中國、滴滴出行、中國平安、汽車之家等眾多行業協會和頂級企業合作,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圈。通過未來的資金、金融生態、二手車置換、VIP客戶政策等計劃,為車主和用戶帶來更多便利和支持。

簡單來說,在地方補貼不到位的情況下,比亞迪會提前為車主墊付補貼,這樣整個消費過程就不會因為補貼等因素而產生任何顧慮。這一創新的市場策略將為自主品牌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重要參考。

多維布局,產品矩陣鑄造品牌競爭力

百年汽車技術正面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全面沖擊。在這三個重要趨勢的交匯點上,新能源汽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2020年,除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將達到300萬輛外,智能駕駛和部分無人駕駛也將迎來應用元年。

從產品技術來看,它對于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推廣尤為重要。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龍頭企業,另一個行業標簽其實是“IT企業”和“黑科技企業”。早在汽油車階段,比亞迪就擁有夜視功能和360度全景泊車功能。后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如宋EV300、秦EV300和e5 300,相繼推出,具有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新功能,如遠程啟動、自動停車和遠程停車。與此同時,比亞迪與百度聯手,進一步完善車聯網功能。市場銷量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也被合資公司報道,討論與智能駕駛相關的戰略。

從產品矩陣來看,每個市場階段都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布局。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不斷將比亞迪的產品線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逐步覆蓋10-30萬細分市場的各個細分市場,“7+4”戰略布局取得成效。同時,在橫向維度上,比亞迪擁有乘用車、SUV、商用車、軌道交通、儲能站等新能源應用市場的產品布局,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240多個城市地區,擁有1.2萬項授權專利。

這樣的產品矩陣布局,形成了非常扎實的“結合連橫”的產品競爭力,使自主品牌從早期低端市場和價格混戰的局面中不斷完善和積累企業品牌。例如,今天很難說比亞迪是一家產品供應商。隨著太陽能、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的同步發展,比亞迪逐漸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能夠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

因此,誰能快速穩定地布局產品矩陣,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誰就有機會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霸主”,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要價值。

你期待新能源汽車的“新征程”嗎?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獲得50萬銷售額。值得一提的是,銷量前三分別由自主品牌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吉利汽車奪得。其中,比亞迪新能源全球銷量突破1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產品總量的11%,成為全球唯一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子控制與充電設施、整車制造等核心技術的企業。

隨著市場需求的上升和補貼的推動,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望突破300萬輛,其增速遠超傳統燃油汽車。

當然,不可忽視的是,新能源汽車距離成為主流出行工具和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還存在許多不足。例如,我們如何突破巡航范圍和溫度帶來的諸多限制?政策補貼退坡后,如何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找到新的驅動力?在特斯拉、寶馬I和合資品牌上汽通用等外國品牌的“夾擊”下,自主品牌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的夢想?

自主品牌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會有哪些?

退讓補貼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市場驅動力。

201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確定補貼標準后,2014年和2015年的銷量增長率分別達到120%和340%。2016年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開始出現下降跡象后,增速有所下降,達到54%,但仍突破了50萬輛的銷量。其中,自主品牌代表、連續兩年銷量冠軍的比亞迪新能源,通過多年的產品矩陣布局,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市場影響力和格局。

與傳統燃油車的增長速度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不可否認,目前的購車補貼和新能源牌照仍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驅動力。隨著補貼退坡帶來的市場增速下降,新能源汽車市場主體需要快速建立新的驅動力。

首先,行業標準的變化正在給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新的積極信號。在政策補貼退出的過程中,積分交易制度開始制定和實施。借鑒美國加州ZEV政策,結合中國現有的碳排放交易管理政策,相關政府部門將對汽車碳排放進行管理。該政策最快將于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盡管實施細節和實施難度還需要更具體的評估,但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更健康、更持久的方式,同時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和保有量設定了下限。

在新的優惠政策下,如果自主品牌想要彎道超車,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我們可能會重點關注以下三點:

首先,我們必須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實現技術產品的領先地位;

其次,要有創新的市場策略,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過渡區主動引導消費者的購買力;

最后,要積極進行產品布局,從單一的產品線到產品矩陣,從產業鏈和市場的多維度做好產品布局,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產品升級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術。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掌握核心技術意味著掌握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技術,以及充電匹配、整車制造等重要技術。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整車成本的40%-50%。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熱管理系統的管理能力對巡航續航里程進行了深入測試。目前,三元電池和鐵電池是市場的主流,而自主品牌,甚至國外品牌,都積累了深厚的電池技術知識,始終是領先的代表。比亞迪的磷酸鐵錳鋰電池具有高電壓、高體積密度、長循環壽命和高安全性的優勢,廣泛應用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中,遠高于同級別產品的續航能力,并迅速提升了比亞迪新能源的市場份額。目前,比亞迪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鐵電池產業基地,預計2018年產能將達到26GWh。

對核心技術的控制為比亞迪打開了產品領先優勢。2013年,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進入快速增長期時,政策補貼讓人們對產品性能更加寬容。當時,市場上的產品大多是“一代”產品,續航里程可達100公里,幾乎可以充電一天,即使是低端產品的市場價格也不會低于10萬。直到2016年,許多企業才從“1”轉為“2”。比亞迪在2016年初推出了秦EV等產品,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迅速成為市場上的熱門車型。截至2017年4月,比亞迪連續推出宋EV300、秦EV300、e5 300等全新車型,正式將用戶標準提升至“3”。僅在北京和天津,就有4萬戶家庭加入了比亞迪新能源車主的行列。

同時,對核心技術的控制為比亞迪帶來了性價比優勢。例如,比亞迪宋家族的兩款重型新車宋DM和宋EV300上市,宋DM補貼后的全國統一價格為17.99萬元-209.9萬元,宋EV300補貼后的國家統一價格為199900元-20.99萬元。作為一款中級SUV,這在同級別的汽油車中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比亞迪還為首批1萬用戶額外發放了1萬元電費。這1萬元可以在6600度的溫度下充電,行駛8萬多公里,相當于普通新能源汽車的五年里程。價格的下降吸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者,比亞迪“為客戶考慮購車成本”等全新定價模式放大了這一優勢。

此外,比亞迪新能源還發起了“萬人測試”活動,號召全民參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試駕,真正測試其性能和續航里程。此前,在Song DM和Song EV300上市之前,已經進行了總里程超過100萬公里的各種專業測試。

不僅如此,今年計劃100萬個充電樁的規劃將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車的落地將對用戶體驗更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充放電技術方面,比亞迪宋DM和宋EV300還搭載了獨創的移動電站技術,實現了220V交流放電的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在郊區打電動麻將、吃火鍋甚至救援其他電動車,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可以說,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率先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

戰略創新,為用戶出行創造新的能源生態系統。

從汽車制造商轉型為出行服務商,已成為汽車行業龍頭企業的共識。梅賽德斯-奔馳的汽車租賃平臺Car2GO、通用汽車的投資和旅行服務平臺Lyft、寶馬的成立……

nt of Charge Now可以說是全球領先車企的創新布局。

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把握用戶體驗和用戶出行服務需求的供給能力尤為重要。與傳統燃油車的使用習慣不同,新能源汽車用戶迫切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車輛管理平臺和出行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也許我可以率先購買我想要的汽車,我可以隨時了解車輛的電源管理狀態,我可以在附近找到一個空閑的充電樁,并通過移動終端成功完成充電和支付。這就要求新能源汽車公司在任何事情上都要超前思考和創造。

以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為例。早在2015年,我們就與多家新能源電商平臺和導購平臺合作,測試新能源汽車電商。比亞迪更進一步。今年,正式與中國節能協會、國家電網、萬達廣場、SOHO中國、滴滴出行、中國平安、汽車之家等眾多行業協會和頂級企業合作,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圈。通過未來的資金、金融生態、二手車置換、VIP客戶政策等計劃,為車主和用戶帶來更多便利和支持。

簡單來說,在地方補貼不到位的情況下,比亞迪會提前為車主墊付補貼,這樣整個消費過程就不會因為補貼等因素而產生任何顧慮。這一創新的市場策略將為自主品牌沖擊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重要參考。

多維布局,產品矩陣鑄造品牌競爭力

百年汽車技術正面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全面沖擊。在這三個重要趨勢的交匯點上,新能源汽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2020年,除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將達到300萬輛外,智能駕駛和部分無人駕駛也將迎來應用元年。

從產品技術來看,它對于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推廣尤為重要。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龍頭企業,另一個行業標簽其實是“IT企業”和“黑科技企業”。早在汽油車階段,比亞迪就擁有夜視功能和360度全景泊車功能。后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如宋EV300、秦EV300和e5 300,相繼推出,具有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新功能,如遠程啟動、自動停車和遠程停車。與此同時,比亞迪與百度聯手,進一步完善車聯網功能。市場銷量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也被合資公司報道,討論與智能駕駛相關的戰略。

從產品矩陣來看,每個市場階段都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布局。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不斷將比亞迪的產品線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逐步覆蓋10-30萬細分市場的各個細分市場,“7+4”戰略布局取得成效。同時,在橫向維度上,比亞迪擁有乘用車、SUV、商用車、軌道交通、儲能站等新能源應用市場的產品布局,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240多個城市地區,擁有1.2萬項授權專利。

這樣的產品矩陣布局,形成了非常扎實的“結合連橫”的產品競爭力,使自主品牌從早期低端市場和價格混戰的局面中不斷完善和積累企業品牌。例如,今天很難說比亞迪是一家產品供應商。隨著太陽能、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的同步發展,比亞迪逐漸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能夠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

因此,誰能快速穩定地布局產品矩陣,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誰就有機會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霸主”,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要價值。

你期待新能源汽車的“新征程”嗎?

標簽:比亞迪寶馬奔馳合創吉利汽車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一心為了中國 保時捷欲增電動車產品線

據外媒報道,為適應中國市場日趨嚴苛的排放標準,保時捷計劃增加其電動車產品線。

1900/1/1 0:00:00
蔚來EP9電動超跑開啟預售:限量10臺,全球售價148萬美元

4月19日,蔚來在上海車展發布會上宣布,旗下EP9電動超跑開啟預售,限量10臺,全球售價148萬美元。

1900/1/1 0:00:00
一周熱點 | 合眾新能源獲第13張新建牌照;工信部擬恢復6家補企業推廣資質?;159輛新能源車亮相上海車展

本周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大的新聞熱點莫過于上海車展了,想必大家的朋友圈也都被香車美女刷屏了,此外,發改委于本周核準了浙江合眾新能源的第13張新能源牌照。

1900/1/1 0:00:00
投資115億產能20萬輛,游俠電動汽車超級工廠落戶湖州

4月19日,游俠汽車與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政府正式簽署了游俠汽車湖州超級工廠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超級工廠、新能源產業基金、智能汽車小鎮等方面啟動項目合作,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行業業績靚麗 八成公司凈利潤增長

受益于2016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產銷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業務成為拉動汽車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上游的鋰電池及其原材料業績表現尤為突出。

1900/1/1 0:00:00
直播結束 | 上海車展看中國汽車智能網聯功能趨勢

(點擊圖片進入報名)intel153億美刀收購mobileye,大眾投資出門問問18億美刀。這是近段時間非常引人注意的兩個新聞。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