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T線在中國和上海的第一站開通,主題為“車內娛樂系統互聯與智能交互”。主會場外,有限公司產品總監耿杰和著名咨詢公司SBD的維克多·張在獨家媒體采訪中討論了汽車導航產品的幾個熱點話題。車云將對接受采訪的干貨進行如下整理。
汽車導航的尷尬:購車決策與汽車需求的錯位
2010年之前,安裝的導航約占汽車總銷量的5%。去年,中國售出2400萬輛汽車,500萬輛汽車預裝了導航,預裝率約為20%。預計到2020年,預安裝率將超過50%。因為從2019年到2020年,許多車企都計劃將預裝導航作為標準。
導航既與信息娛樂系統有關,也與自動駕駛系統有關,后者更強調安全。導航將從目前的信息娛樂應用(進入目的地獲取路線)轉向提供未來的場景服務(尋找餐廳等)。通過不同的人機交互方式,導航可以成為出行服務的入口,而無需單獨的應用。
導航將收集用戶數據并提供個性化導航服務。對于如何解決隱私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將個性化內容放在本地,將查詢類的需求放在云端,以避免個人信息的泄露。
影響消費者購車前決策的因素與用車時的需求不一致。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到來之前,大多數人在買車時仍然關注三大件、品牌或外觀。但做導航產品創新的人在買車后會關注如何做產品創新。導航公司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在促進汽車銷售方面,很多事情都做不到。
在過去,從0%到20%的增長,導航是一種獨立的、孤立的產品。現在Tier1、Tier2和車廠都認為汽車是第四屏,導航已經成為鏈接所有服務的入口。此時,汽車制造商和互聯網公司有動力實施他們想做的事情,互聯網公司也覺得他們不必占用汽車來獲得服務。
汽車導航PK手機導航,找到自己的位置。
汽車導航和手機導航之間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地方?
首先是定位。GPS在中國的誤差超過10-15米,車上有陀螺儀可以知道轉向、速度和轉彎半徑,可以實現盲引導。雖然手機也有陀螺儀,但我們不知道每輛車的尺寸,盲目引導時手機的GPS精度不夠。
第二是可靠性。導航應該定位在更高的水平,可靠性應該超過ISO26262,這是手機做不到的。此外,許多功能需要導航和車內總線連接,而移動導航做不到。
另一個是個性化。移動導航軟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為不同的汽車定制導航軟件和為新車制作軟件需要2-3年的時間。功能相同,但樣式不同。在過去,導航只是一個功能性的部分,它的定制程度較低。在場景服務之后,應該與車聯網服務深度融合。每個OEM都有不同的TSP。一個簡單的餐館入口可能是饑餓或百度外賣,中間要做的工作是不同的。
那么,消費者選擇汽車導航的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移動導航的更新速度很快,但汽車的更新速度較慢,因此許多人不愿意使用汽車導航。然而,在回訪愿意使用汽車導航的用戶時,SBD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點——汽車信息系統可以更好地幫助消費者填補碎片化的空間。一些消費者故意使用汽車導航來選擇程序,因為系統會根據導航計劃(即將進行10分鐘的旅程)在這個時間段主動選擇個性化服務推送給消費者(根據駕駛員的情緒推送路線計劃,并在目的地臨近時自動訪問服務信息)。
……的業務邏輯……
獨立導航軟件公司
對于整個導航產品,圖形經銷商提供電子地圖,美星科技是基于電子地圖的導航軟件。但與此同時,圖形供應商和Tier1也可能有自己的導航軟件團隊。因此,有人質疑地圖是壟斷資源,獨立軟件公司的業務定位是什么?
導航圈的慣例是,車廠會分別指定圖形經銷商和導航軟件。汽車制造商不再像多年前那樣尋找Tier1來提交打包解決方案。主要原因是汽車工廠之間存在競爭,汽車產品需要個性化,他們不想要包裝好的產品。
在早期,當OEM對市場不太了解時,它可能會采用Tier1解決方案來盡快大規模生產產品。然而,隨著第二代產品的推出,如果一家公司只是鏈條中的一個小環節,那么它將更靈活地被取代,并隨時隨地應對市場變化。尤其是對于歐洲制造商來說,這是很難控制的。
當然,您也可以與圖形供應商和Tier1一起定制導航產品,Tier1也在設立軟件部門。問題是,盡管導航平臺已經成熟,但定制一款汽車導航產品需要2-3年的時間,這并不容易適應。作為一家獨立中立的專業公司,OEM會覺得你愿意花時間做深度定制。在新的技術創新方面,這艘船將轉向,公司將更快地轉型。
Tier1有其自身的考慮因素。過去,許多Tier1開發了自己的導航軟件。在相關利潤下降后,他們將逐漸從組建自己的團隊轉變為外包或直接整合Tier2。如果Tier1覺得提供個性化服務不劃算,它自然會放棄這項業務。
那么Tier1最終會成為硬件OEM嗎?
Tier1仍有其自身的優勢。一輛車需要幾個供應商,最后需要一個人來做項目管理。這件麻煩的事是汽車廠不愿做的。此外,在產品創新方面,Tier1有自己的獨特技能,從汽車架構到車輛架構。不久前,T線在中國和上海的第一站開通,主題為“車內娛樂系統互聯與智能交互”。主會場外,有限公司產品總監耿杰和著名咨詢公司SBD的維克多·張在獨家媒體采訪中討論了汽車導航產品的幾個熱點話題。車云將對接受采訪的干貨進行如下整理。
汽車導航的尷尬:購車決策與汽車需求的錯位
2010年之前,安裝的導航約占汽車總銷量的5%。去年,中國售出2400萬輛汽車,500萬輛汽車預裝了導航,預裝率約為20%。預計到2020年,預安裝率將超過50%。因為從2019年到2020年,許多車企都計劃將預裝導航作為標準。
導航既與信息娛樂系統有關,也與自動駕駛系統有關,后者更強調安全。導航將從目前的信息娛樂應用(進入目的地獲取路線)轉向提供未來的場景服務(尋找餐廳等)。通過不同的人機交互方式,導航可以成為出行服務的入口,而無需單獨的應用。
導航將收集用戶數據并提供個性化導航服務。對于如何解決隱私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將個性化內容放在本地,將查詢類的需求放在云端,以避免個人信息的泄露。
影響消費者購車前決策的因素與用車時的需求不一致。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到來之前,大多數人在買車時仍然關注三大件、品牌或外觀。但做導航產品創新的人在買車后會關注如何做產品創新。導航公司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在促進汽車銷售方面,很多事情都做不到。
在過去,從0%到20%的增長,導航是一種……
d-單獨和分離的產物。現在Tier1、Tier2和車廠都認為汽車是第四屏,導航已經成為鏈接所有服務的入口。此時,汽車制造商和互聯網公司有動力實施他們想做的事情,互聯網公司也覺得他們不必占用汽車來獲得服務。
汽車導航PK手機導航,找到自己的位置。
汽車導航和手機導航之間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地方?
首先是定位。GPS在中國的誤差超過10-15米,車上有陀螺儀可以知道轉向、速度和轉彎半徑,可以實現盲引導。雖然手機也有陀螺儀,但我們不知道每輛車的尺寸,盲目引導時手機的GPS精度不夠。
第二是可靠性。導航應該定位在更高的水平,可靠性應該超過ISO26262,這是手機做不到的。此外,許多功能需要導航和車內總線連接,而移動導航做不到。
另一個是個性化。移動導航軟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為不同的汽車定制導航軟件和為新車制作軟件需要2-3年的時間。功能相同,但樣式不同。在過去,導航只是一個功能性的部分,它的定制程度較低。在場景服務之后,應該與車聯網服務深度融合。每個OEM都有不同的TSP。一個簡單的餐館入口可能是饑餓或百度外賣,中間要做的工作是不同的。
那么,消費者選擇汽車導航的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移動導航的更新速度很快,但汽車的更新速度較慢,因此許多人不愿意使用汽車導航。然而,在回訪愿意使用汽車導航的用戶時,SBD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點——汽車信息系統可以更好地幫助消費者填補碎片化的空間。一些消費者故意使用汽車導航來選擇程序,因為系統會根據導航計劃(即將進行10分鐘的旅程)在這個時間段主動選擇個性化服務推送給消費者(根據駕駛員的情緒推送路線計劃,并在目的地臨近時自動訪問服務信息)。
獨立導航軟件公司的業務邏輯
對于整個導航產品,圖形經銷商提供電子地圖,美星科技是基于電子地圖的導航軟件。但與此同時,圖形供應商和Tier1也可能有自己的導航軟件團隊。因此,有人質疑地圖是壟斷資源,獨立軟件公司的業務定位是什么?
導航圈的慣例是,車廠會分別指定圖形經銷商和導航軟件。汽車制造商不再像多年前那樣尋找Tier1來提交打包解決方案。主要原因是汽車工廠之間存在競爭,汽車產品需要個性化,他們不想要包裝好的產品。
在早期,當OEM對市場不太了解時,它可能會采用Tier1解決方案來盡快大規模生產產品。然而,隨著第二代產品的推出,如果一家公司只是鏈條中的一個小環節,那么它將更靈活地被取代,并隨時隨地應對市場變化。尤其是對于歐洲制造商來說,這是很難控制的。
當然,您也可以與圖形供應商和Tier1一起定制導航產品,Tier1也在設立軟件部門。問題是,盡管導航平臺已經成熟,但定制一款汽車導航產品需要2-3年的時間,這并不容易適應。作為一家獨立中立的專業公司,OEM會覺得你愿意花時間做深度定制。在新的技術創新方面,這艘船將轉向,公司將更快地轉型。
Tier1有其自身的考慮因素。過去,許多Tier1開發了自己的導航軟件。在相關利潤下降后,他們將逐漸從組建自己的團隊轉變為外包或直接整合Tier2。如果Tier1覺得提供個性化服務不劃算,它自然會放棄這項業務。
那么Tier1最終會成為硬件OEM嗎?
Tier1仍有其自身的優勢。一輛車需要幾個供應商,最后需要一個人來做項目管理。這件麻煩的事不愿做……
汽車工廠。此外,在產品創新方面,Tier1有自己的獨特技能,從汽車架構到車輛架構。
2017年4月19日,德納公司亮相上海車展,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帶來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智能互聯系統。
1900/1/1 0:00:00本屆上海車展上,估計有一多半的人,會忽略一款車的存在,這就是祺智PHEV。的確,就車本身祺智真沒什么好說的,就是一款插電混動而已。
1900/1/1 0:00:00外媒稱,中國電動汽車11月銷量創紀錄:近435萬輛,同比增長56。電動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14,美國為11,歐洲是12。
1900/1/1 0:00:001、江蘇常州開始申報2016年充電設施省、市兩級財政補貼,4月24日截止(閱讀原文)近日,常州市發布了《關于申報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省、市兩級財政補貼資金的通知》,通知指出,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股價突破300美元大關,讓該公司總市值達到527億美元,高于通用汽車496億美元的市值,進而成為全美市值第一汽車制造商。
1900/1/1 0:00:00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宏”今天正式獲得由中信證券領投的共計276億元人民幣的注資,參與到此輪投資的投資方也包括鼎暉及國投創業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