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力電器年報披露前夕,董明珠再次增持珠海銀隆股份。珠海市工商局公開信息顯示,董明珠個人出資額已達1.927億元,持股比例升至17.46%,超過陽光人壽成為第二大股東,僅次于廣東銀通的26%。
按照2016年12月110億的估值,董明珠個人持有銀隆股份的市值為19.2億。大姐大對銀隆,就像前海人壽對格力一樣,但銀隆的含金量遠低于格力。
有趣的是,在大姐增持銀隆的整個過程中,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格力集團始終保持沉默。大姐真是在聽天由命,超級明星的能量遠超珠海。
2016年12月,根據銀隆股東中業達發布的股權轉讓公告,當時大姐持有銀隆7.46%的股份,與北京燕趙匯金的持股比例相同,并列第五大股東。
2017年2月,當格力與銀隆簽署200億元的大額收購訂單時,格力電器宣布大姐在銀隆的持股比例已升至10%,但此時并未披露銀隆的股權結構。
在批準日期為3月31日的銀隆注冊信息上,北京燕趙匯金悄然消失,而大姐的持股比例為+7.46%=17.46%。顯然,燕趙匯錦轉讓了其股份。燕趙匯金來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是純白手套。再次查看注冊信息是沒有用的。
誰轉讓并不重要,但1.9億的出資額是跑不掉的。在去年12月的第一輪增資中,大姐已經支付了8233萬元。1.9億美元現在都收到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里,大姐們將超過10億元的流動資金轉移到了哪里?
一開始,對銀隆的收購非常活躍。姐姐是銀隆的各種平臺,團購銀隆更是刷爆了朋友圈。現在我坐在二股東這么大的事情上,其實我很安靜,這完全不符合大姐的性格。最合理的解釋是,所有的錢還沒有到賬。大姐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2015年年薪698萬元,2014年年薪720萬元(稅前)。如果你不抵押股權,你從哪里能得到這1億美元?這會像景洪冰箱的產權一樣成為另一個謎嗎?
200億關聯交易疑點重重。
在一個月前的股東大會上,銀隆200億關聯交易的少數股東集體投了贊成票。格力收購了10億只銀隆產品,但銀隆收購了190億只格力。從表面上看,它似乎已經盈利了。實際情況是什么?
根據格力電器披露的數據,2016年,銀隆向格力購買了19.33億元的智能設備和30.49億元的工業產品,合計50億元,而銀隆當年的營收僅為79億元。公告顯示,珠海銀隆2016年營業收入為79億元,凈利潤為8.4億元。2015年,其銷售額為38.62億元,凈利潤為4.16億元。
這里透露了三個關鍵信息:
首先,銀隆收購格力產品的金額已達到全年收入的63%。更可怕的是,2017年,銀隆預計將向格力采購190億臺智能設備和工業產品……
這幾乎是銀隆2016年營收的兩倍。
根據格力電器發布的審計報告,2016年銀隆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4%,2016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為-13500萬,因此資金高度緊張。
都說有錢就要先解決流動性問題,但銀隆實際投資的是固定資產,拿出50億元購買格力產品。這符合企業管理的常識嗎?
第二,銀隆已經是格力智能裝備的單一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達到62%。由此計算,2016年格力智能設備銷售額為31.3億元,占全年1200億營收的比例不到3%。
這與董明珠高調的自主研發和對中國制造業的背書形成了鮮明對比。另有消息人士指出,格力在武漢的智能裝備基地尚未開工建設。格力智能設備的含金量是多少?這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有可能成為格力的下一個增長點?
第三,銀隆的凈利率已經達到10.6%,趕上了國內老板宇通客車的11%,秒殺了比亞迪的5%。銀隆為什么能達到10%?政府補貼發揮了多大作用?
格力電器發布的銀隆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銀隆營收中政府補助為6億元,應收賬款為47.7億元,其中政府補助為20.3億元。這兩項合計26.3億元,占2016年79億營收的33%。
根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逐年下降,技術門檻大幅提高。一旦政府補貼完全退出,銀隆的凈利率是多少?
最讓人不解的是,根據格力電器的公告,銀隆汽車10億元的收購需要在收購合同生效后5個工作日內先行支付,且在驗收后5個月內支付比例達到合同總金額的90%,幾乎等于全額支付。
在新能源市場,銀隆以零首付起家,客戶往往分十年分期付款。這是銀隆銷售額持續翻倍的重要原因,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長期高于60%。銀隆全額支付格力電器這樣一個到處背著自己的超級貴賓,合理嗎?
銀隆是誰的印刷機?
如果格力是一臺超級a股印刷機,那么銀隆是誰的印刷機?
去年12月,大姐組團收購銀隆時,估值為110億。根據這一計算,姐姐手中的銀隆股份價值為19.2億股。大姐還持有格力4429萬股,按目前31股的股價計算,市值為14億股。加在一起,這位姐姐的身價為33億。
在格力,大姐只是第十大股東,在銀隆,大姐是第二大股東。格力有了國資委的婆婆,格力集團任命了新董事長,銀隆是一家有著不同聲音的民營企業。
再看資產負債表,銀隆2016年末負債總額為123.17億,比2015年增加61.79億,占當年營收的78%。2016年,銀隆的所有者權益為68.14億,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30.78億,相當于2016年凈利潤的8倍。
格力在增加的負債中占了多少?銀隆能為2017年的190億訂單支付多少?
姐姐在增加的權益中占了多少?2017年將增長多少?
2015年,銀隆新能源客車銷售3000輛。2016年,計劃銷售1.2萬輛,實際完成5000輛,幾乎翻了一番。
2017年,銀隆的銷量目標飆升至3萬輛,瞬間翻了六倍。截至2017年2月20日,銀隆的產量為12臺,這意味著銀隆的月產能將在剩下的10個月內達到3000臺,超過2015年的年產量。
2016年上半年,銀隆的產能為5000輛,銷量為1507輛。產銷率達到99%,但產能不足……
實現率僅為30.4%。這意味著銀隆的總產能已達到1.6萬輛。這么大的產能是從哪里來的?錢從哪里來?如何確保生產和銷售速度?
2016年,比亞迪在全球銷售了超過10萬輛新能源汽車,但那是乘用車市場。銀隆尚未獲得乘用車牌照,僅依靠新能源公交車打天下。
國內老大宇通在2016年銷售了2.6萬輛新能源公交車。銀隆3萬輛的目標意味著它將超越宇通成為國內老大,在10萬個新能源市場中占有30%的份額。
這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商業目標,還是IPO的又一輪市值炒作?
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回答,但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已經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7.46%,遠遠超過她在格力的0.74%。
即使這沒有為2018年的變化鋪平道路,但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其他公司的第二股東,這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這兩家公司每年有200億的關聯交易。董明珠的不受約束已經達到了頂峰,格力電器完全實現了中央集權。
董明珠的雙重工作將如何影響格力電器?銀隆將享受多少順風車?
對于一個為格力做出巨大貢獻的董事長來說,我不想相信大姐真的有好處,但我相信制度的保護比人性更重要。
面對欲望也不例外。不測試是對人性最大的尊重,在格力電器年報披露前夕,董明珠再次增持珠海銀隆。珠海市工商局公開信息顯示,董明珠個人出資額已達1.927億元,持股比例升至17.46%,超過陽光人壽成為第二大股東,僅次于廣東銀通的26%。
按照2016年12月110億的估值,董明珠個人持有銀隆股份的市值為19.2億。大姐大對銀隆,就像前海人壽對格力一樣,但銀隆的含金量遠低于格力。
有趣的是,在大姐增持銀隆的整個過程中,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格力集團始終保持沉默。大姐真是在聽天由命,超級明星的能量遠超珠海。
2016年12月,根據銀隆股東中業達發布的股權轉讓公告,當時大姐持有銀隆7.46%的股份,與北京燕趙匯金的持股比例相同,并列第五大股東。
2017年2月,當格力與銀隆簽署200億元的大額收購訂單時,格力電器宣布大姐在銀隆的持股比例已升至10%,但此時并未披露銀隆的股權結構。
在批準日期為3月31日的銀隆注冊信息上,北京燕趙匯金悄然消失,而大姐的持股比例為+7.46%=17.46%。顯然,燕趙匯錦轉讓了其股份。燕趙匯金來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是純白手套。再次查看注冊信息是沒有用的。
誰轉讓并不重要,但1.9億的出資額是跑不掉的。在去年12月的第一輪增資中,大姐已經支付了8233萬元。1.9億美元現在都收到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里,大姐們將超過10億元的流動資金轉移到了哪里?
一開始,對銀隆的收購非常活躍。姐姐是銀隆的各種平臺,團購銀隆更是刷爆了朋友圈。現在我作為第二股東坐在這么大的事情上,實際上我很安靜,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意愿……
有姐姐的性格。最合理的解釋是,所有的錢還沒有到賬。大姐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2015年年薪698萬元,2014年年薪720萬元(稅前)。如果你不抵押股權,你從哪里能得到這1億美元?這會像景洪冰箱的產權一樣成為另一個謎嗎?
200億關聯交易疑點重重。
在一個月前的股東大會上,銀隆200億關聯交易的少數股東集體投了贊成票。格力收購了10億只銀隆產品,但銀隆收購了190億只格力。從表面上看,它似乎已經盈利了。實際情況是什么?
根據格力電器披露的數據,2016年,銀隆向格力購買了19.33億元的智能設備和30.49億元的工業產品,合計50億元,而銀隆當年的營收僅為79億元。公告顯示,珠海銀隆2016年營業收入為79億元,凈利潤為8.4億元。2015年,其銷售額為38.62億元,凈利潤為4.16億元。
這里透露了三個關鍵信息:
首先,銀隆收購格力產品的金額已達到全年收入的63%。更可怕的是,2017年,銀隆預計將向格力采購190億臺智能設備和工業產品,這幾乎是銀隆2016年營收的兩倍。
根據格力電器發布的審計報告,2016年銀隆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4%,2016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為-13500萬,因此資金高度緊張。
都說有錢就要先解決流動性問題,但銀隆實際投資的是固定資產,拿出50億元購買格力產品。這符合企業管理的常識嗎?
第二,銀隆已經是格力智能裝備的單一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達到62%。由此計算,2016年格力智能設備銷售額為31.3億元,占全年1200億營收的比例不到3%。
這與董明珠高調的自主研發和對中國制造業的背書形成了鮮明對比。另有消息人士指出,格力在武漢的智能裝備基地尚未開工建設。格力智能設備的含金量是多少?這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有可能成為格力的下一個增長點?
第三,銀隆的凈利率已經達到10.6%,趕上了國內老板宇通客車的11%,秒殺了比亞迪的5%。銀隆為什么能達到10%?政府補貼發揮了多大作用?
格力電器發布的銀隆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銀隆營收中政府補助為6億元,應收賬款為47.7億元,其中政府補助為20.3億元。這兩項合計26.3億元,占2016年79億營收的33%。
根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逐年下降,技術門檻大幅提高。一旦政府補貼完全退出,銀隆的凈利率是多少?
最讓人不解的是,根據格力電器的公告,銀隆汽車10億元的收購需要在收購合同生效后5個工作日內先行支付,且在驗收后5個月內支付比例達到合同總金額的90%,幾乎等于全額支付。
在新能源市場,銀隆以零首付起家,客戶往往分十年分期付款。這是銀隆銷售額持續翻倍的重要原因,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長期高于60%。銀隆全額支付格力電器這樣一個到處背著自己的超級貴賓,合理嗎?
銀隆是誰的印刷機?
如果格力是一臺超級a股印刷機,那么銀隆是誰的印刷機?
去年12月,大姐組團收購銀隆時,估值為110億。根據這一計算,姐姐手中的銀隆股份價值為……
920億。大姐還持有格力4429萬股,按目前31股的股價計算,市值為14億股。加在一起,這位姐姐的身價為33億。
在格力,大姐只是第十大股東,在銀隆,大姐是第二大股東。格力有了國資委的婆婆,格力集團任命了新董事長,銀隆是一家有著不同聲音的民營企業。
再看資產負債表,銀隆2016年末負債總額為123.17億,比2015年增加61.79億,占當年營收的78%。2016年,銀隆的所有者權益為68.14億,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30.78億,相當于2016年凈利潤的8倍。
格力在增加的負債中占了多少?銀隆能為2017年的190億訂單支付多少?
姐姐在增加的權益中占了多少?2017年將增長多少?
2015年,銀隆新能源客車銷售3000輛。2016年,計劃銷售1.2萬輛,實際完成5000輛,幾乎翻了一番。
2017年,銀隆的銷量目標飆升至3萬輛,瞬間翻了六倍。截至2017年2月20日,銀隆的產量為12臺,這意味著銀隆的月產能將在剩下的10個月內達到3000臺,超過2015年的年產量。
2016年上半年,銀隆的產能為5000輛,銷量為1507輛。產銷率達到99%,但產能利用率僅為30.4%。這意味著銀隆的總產能已達到1.6萬輛。這么大的產能是從哪里來的?錢從哪里來?如何確保生產和銷售速度?
2016年,比亞迪在全球銷售了超過10萬輛新能源汽車,但那是乘用車市場。銀隆尚未獲得乘用車牌照,僅依靠新能源公交車打天下。
國內老大宇通在2016年銷售了2.6萬輛新能源公交車。銀隆3萬輛的目標意味著它將超越宇通成為國內老大,在10萬個新能源市場中占有30%的份額。
這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商業目標,還是IPO的又一輪市值炒作?
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回答,但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已經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7.46%,遠遠超過她在格力的0.74%。
即使這沒有為2018年的變化鋪平道路,但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其他公司的第二股東,這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這兩家公司每年有200億的關聯交易。董明珠的不受約束已經達到了頂峰,格力電器完全實現了中央集權。
董明珠的雙重工作將如何影響格力電器?銀隆將享受多少順風車?
對于一個為格力做出巨大貢獻的董事長來說,我不想相信大姐真的有好處,但我相信制度的保護比人性更重要。
面對欲望也不例外。不對人性進行測試是對人性最大的尊重。
尾號限行措施將繼續實施一年,北京市政府近日發布通告,決定自2017年4月10日至2018年4月8日,繼續實施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1900/1/1 0:00:00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3日報道,日本豐田汽車與日本通信運營商NTT將就汽車的超高速無線通信技術方面開展合作。雙方將利用5G技術,盡快推動安全性更高的自動駕駛汽車實現實用化。
1900/1/1 0:00:00很多公司開始在園區、校園、景區、固定公交線路等限定環境提供自己會載客溜達的汽車了。
1900/1/1 0:00:002017年4月6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簡稱協會和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共同組織的“《鋰離子電池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協會標準工作組啟動會”在天津召開。
1900/1/1 0:00:002014年,Cubic曾與奧迪合作打造奧迪的智能網聯信息娛樂系統。
1900/1/1 0:00:004月6日,福特汽車宣布其中國電氣化戰略,確定將在中國推出兩款全新電動汽車,并在2025年前向中國市場推出更多新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