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第一電氣網最近推出了“重新定義汽車”未來汽車開發商計劃。為此,本網編輯部對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和共享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和人物進行了一系列專訪。本文是對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零部件公司總經理王光宇的獨家采訪。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朋友圈”不時被江淮汽車刷屏,與蔚來汽車牽手、迎娶大眾集團、自動駕駛汽車等一大批交車活動亮相。。。作為中國首批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江淮汽車開始迎來輝煌的時代。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零部件公司總經理王光宇作為江淮新能源汽車業務主管領導,于2016年底兩次接受第一電氣網采訪,分析江淮新能源車的發展之路。他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江淮未來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的戰略業務。
王光宇,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零部件公司總經理,1964年在江淮汽車成立。他最初是商用車之王,后來進入乘用車市場。近年來,在“提升乘用車、做大做強商用車、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戰略下,它已成為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中的一批黑馬。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事業蓬勃發展,產銷處于前列,被行業和用戶普遍評價為“務實”。堅持大眾路線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曾建議電動汽車走大眾路線。企業應生產和推廣大眾消費者需求量大、對節能減排影響大、用戶負擔得起且易于使用的產品,并牢牢抓住最大的服務領域。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電動汽車的價格都高于同類燃油汽車的價格。江淮汽車定位為國家級汽車,產品價格也是基于公司發展與社會認可之間的平衡。在售的iEV4、iEV5和iEV6S是同類產品中價格最實惠的。
據統計,截至2016年,江淮純電動乘用車示范推廣總量達到3.6萬多輛,2016年銷售18355輛,同比增長79.4%,占中國純電動乘客車總銷量的8%,處于行業前五位。王光宇說:“江淮在私營部門推廣電動汽車的力度位居全國第一,大部分訂單都賣給了私人消費者,這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此外,電動汽車分時正成為智能交通建設和未來出行趨勢的重要解決方案。江淮也在順應潮流。2016年,iEV被批量交付給南京、深圳、青州、合肥的汽車租賃企業。"
據王光宇介紹,2017年江淮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是3萬輛,需要考慮政策的調整。無論是推出產品、打造品牌還是營銷,江淮汽車都保持著穩健的步伐。在他看來,要做好產品、服務、與客戶的溝通等一系列扎實的工作,把質量和口碑放在首位。大目標已經確定。根據江淮“iEV+”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江淮汽車總產銷量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新格局。2017年進入“7”時代據了解,江淮汽車從2002年開始探索新能源汽車產業。2009年,我……
明確提出以純電力為主要方向,形成系統的技術路線。堅持“迭代研發”,形成七代技術和兩個平臺產品。第一代平臺是基于燃油車平臺。2010年,首款電動汽車iEV1上市,這是中國最早投入示范運營的新能源乘用車。在此基礎上,江淮汽車迅速升級了iEV2、iEV3和iEV4三代新產品。到iEV4上市時,巡航里程已從第一代的110公里增加到160公里,各方面性能已經穩定成熟,仍在市場上。第二代平臺是電動汽車的專用平臺。江淮正在研發的第一款電動汽車iEV5于2015年上市。與前幾代電動汽車相比,iEV5在動力性能和智能配置方面有了顯著提升,成為江淮真正大規模沖擊私人消費市場的拳頭產品。2016年推出的iEV6S是中國上市的第一款純電動SUV。基于該平臺開發的車型還包括iEV6E和iEV7。
“在技術研發方面,我們每年都會圍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第一,國家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的變化應該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第二,密切關注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利用。第三,將問題與新用戶使用過程中的要求。同時,江淮建立了五級研發模式,確保迭代研發能夠與時俱進。”王光宇表示。2016年4月,江淮汽車更換了使用了10年的“五星車標”,新車標由原來的“五星”演變為“盾江淮”。江淮汽車表示,這符合自身發展趨勢,回歸“一個江淮”品牌,也展望未來發展,希望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品牌升級的表象是產品,但本質是技術。近年來,江淮汽車以工匠精神,在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生產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江淮汽車進一步攻克并積累了電動汽車巡航等關鍵核心技術e、 安全、壽命、低溫性能、EMC和軟件可靠性。2016年,江淮在高比能電池組熱失控安全技術上取得新突破,通過液冷電池系統有效解決了電動汽車的消防安全問題。此外,江淮汽車開發的全生命周期電池診斷策略可以在車輛靜止時定期喚醒,并實時檢查電池的健康狀況,以確保安全。
2017年,江淮新能源汽車將全面進入“7”時代,推出基于iEV6S迭代研發的iEV7S,續航里程280公里,iEV7C巡航里程300公里。同時,將啟動第三代產品平臺的研發,續航里程可達300-400公里。王光宇表示,江淮新能源產品的優勢在于領先一步。一是戰略規劃布局早,迭代產品成熟,渠道體系健全。新能源汽車和汽油汽車的混合生產確保了充足的生產能力。從技術實力來看,該業務涉及系統集成、電池、電控、電驅動等7個領域的23項業務。建立和完善了核心業務流程,具備從概念到產品的系統集成開發和產業化能力。并擁有專業的銷售服務團隊和技術研發支持團隊。除了詳細的產品規劃外,江淮汽車還提出了新能源服務規劃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并建立了三級服務體系。每輛車的研發中心都有一個監控平臺,合肥、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都建立了新能源服務中心,形成了一個……
-與4S店體系相結合的維度服務保障體系。建立1+N銷售服務體系,在重點城市建設廠家直接投資的新能源服務中心。適應需求的各種變化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下,許多新興企業開始爭奪汽車的入口,并逐漸接近“馬奔騰”的狀態。對于江淮這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老資格”來說,一方面,它深化了電動和智能技術,穩步推進了市場。另一方面,積極擁抱變革潮流,實現創新大膽的合作布局。在過去的一年里,江淮汽車首先與蔚來汽車達成了100億元的戰略合作,制造蔚來電動汽車。隨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牽線搭橋”下,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集團達成協議,將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收割了兩個盟友,讓江淮在一段時間內大放異彩。王光宇介紹,目前,江淮、蔚來汽車和大眾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據悉,江淮汽車在合肥新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已經開工,將以合同形式生產蔚來汽車電動SUV。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的計劃也已開始宣布。這將對江淮的技術和市場產生相當大的拉動作用。除了實現戰略創新和資源整合的需求,江淮更注重市場需求。王光宇說:“現在是智能互聯和高度共享的時代。傳統企業緊緊擁抱互聯網。我們也使用互聯網工具廣泛收集和分析用戶的需求。新能源汽車上有許多遠程監測和診斷技術,用戶可以通過智能網絡工具直接分享他們的想法。今天的傳統企業已經不像傳統企業那樣與過去一樣,他們仍然具有技術集成的優勢。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充分發揮傳統企業的優勢,必須適應各種需求的變化。“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面臨較大調整,國家政策已經退出補貼。王光宇認為,退出補貼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用戶購買的不是簡單的價格,更重要的是汽車的價值以及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滿足補貼期間,我們應該開源節流。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仍然是關鍵。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實踐,將不斷提高電動汽車的功能性能,降低成本,將技術價值轉化為電動汽車用戶的使用價值。編輯:第一電氣網最近推出了“重新定義汽車”未來汽車開發商計劃。為此,本網編輯部對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和共享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和人物進行了一系列專訪。本文是對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零部件公司總經理王光宇的獨家采訪。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朋友圈”不時被江淮汽車刷屏,與蔚來汽車牽手、迎娶大眾集團、自動駕駛汽車等一大批交車活動亮相。。。作為中國首批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江淮汽車開始迎來輝煌的時代。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零部件公司總經理王光宇作為江淮新能源汽車業務主管領導,于2016年底兩次接受第一電氣網采訪,分析江淮新能源車的發展之路。他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江淮未來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的戰略業務。
王光宇,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零部件公司總經理,1964年在江淮汽車成立。他一開始是個國王……
商用車,然后進入乘用車市場。近年來,在“提升乘用車、做大做強商用車、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戰略下,它已成為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中的一批黑馬。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事業蓬勃發展,產銷處于前列,被行業和用戶普遍評價為“務實”。堅持大眾路線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曾建議電動汽車走大眾路線。企業應生產和推廣大眾消費者需求量大、對節能減排影響大、用戶負擔得起且易于使用的產品,并牢牢抓住最大的服務領域。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電動汽車的價格都高于同類燃油汽車的價格。江淮汽車定位為國家級汽車,產品價格也是基于公司發展與社會認可之間的平衡。在售的iEV4、iEV5和iEV6S是同類產品中價格最實惠的。
據統計,截至2016年,江淮純電動乘用車示范推廣總量達到3.6萬多輛,2016年銷售18355輛,同比增長79.4%,占中國純電動乘客車總銷量的8%,處于行業前五位。王光宇說:“江淮在私營部門推廣電動汽車的力度位居全國第一,大部分訂單都賣給了私人消費者,這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此外,電動汽車分時正成為智能交通建設和未來出行趨勢的重要解決方案。江淮也在順應潮流。2016年,iEV被批量交付給南京、深圳、青州、合肥的汽車租賃企業。"
據王光宇介紹,2017年江淮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是3萬輛,需要考慮政策的調整。無論是推出產品、打造品牌還是營銷,江淮汽車都保持著穩健的步伐。在他看來,要做好產品、服務、與客戶的溝通等一系列扎實的工作,把質量和口碑放在首位。大目標已經確定。根據江淮“iEV+”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江淮汽車總產銷量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新格局。2017年進入“7”時代據了解,江淮汽車從2002年開始探索新能源汽車產業。2009年,明確提出以純電力為主要方向,形成了系統的技術路線。堅持“迭代研發”,形成七代技術和兩個平臺產品。第一代平臺是基于燃油車平臺。2010年,首款電動汽車iEV1上市,這是中國最早投入示范運營的新能源乘用車。在此基礎上,江淮汽車迅速升級了iEV2、iEV3和iEV4三代新產品。到iEV4上市時,巡航里程已從第一代的110公里增加到160公里,各方面性能已經穩定成熟,仍在市場上。第二代平臺是電動汽車的專用平臺。江淮正在研發的第一款電動汽車iEV5于2015年上市。與前幾代電動汽車相比,iEV5在動力性能和智能配置方面有了顯著提升,成為江淮真正大規模沖擊私人消費市場的拳頭產品。2016年推出的iEV6S是中國上市的第一款純電動SUV。基于該平臺開發的車型還包括iEV6E和iEV7。
“在技術研發方面,我們每年都會圍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第一,國家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的變化應該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第二,我……
密切關注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利用。三是整合用戶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新的需求。同時,江淮建立了五級研發模式,確保迭代研發能夠與時俱進。”王光宇表示。2016年4月,江淮汽車更換了使用了10年的“五星車標”,新車標由原來的“五星”演變為“盾江淮”。江淮汽車表示,這符合自身發展趨勢,回歸“一個江淮”品牌,也展望未來發展,希望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品牌升級的表象是產品,但本質是技術。近年來,江淮汽車以工匠精神,在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生產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江淮汽車進一步攻克并積累了電動汽車巡航等關鍵核心技術e、 安全、壽命、低溫性能、EMC和軟件可靠性。2016年,江淮在高比能電池組熱失控安全技術上取得新突破,通過液冷電池系統有效解決了電動汽車的消防安全問題。此外,江淮汽車開發的全生命周期電池診斷策略可以在車輛靜止時定期喚醒,并實時檢查電池的健康狀況,以確保安全。
2017年,江淮新能源汽車將全面進入“7”時代,推出基于iEV6S迭代研發的iEV7S,續航里程280公里,iEV7C巡航里程300公里。同時,將啟動第三代產品平臺的研發,續航里程可達300-400公里。王光宇表示,江淮新能源產品的優勢在于領先一步。一是戰略規劃布局早,迭代產品成熟,渠道體系健全。新能源汽車和汽油汽車的混合生產確保了充足的生產能力。從技術實力來看,該業務涉及系統集成、電池、電控、電驅動等7個領域的23項業務。建立和完善了核心業務流程,具備從概念到產品的系統集成開發和產業化能力。并擁有專業的銷售服務團隊和技術研發支持團隊。除了詳細的產品規劃外,江淮汽車還提出了新能源服務規劃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并建立了三級服務體系。每輛車在研發中心都有一個監控平臺,并在合肥、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建立了新能源服務中心,與4S店體系形成了立體的服務保障體系。建立1+N銷售服務體系,在重點城市建設廠家直接投資的新能源服務中心。適應需求的各種變化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下,許多新興企業開始爭奪汽車的入口,并逐漸接近“馬奔騰”的狀態。對于江淮這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老資格”來說,一方面,它深化了電動和智能技術,穩步推進了市場。另一方面,積極擁抱變革潮流,實現創新大膽的合作布局。在過去的一年里,江淮汽車首先與蔚來汽車達成了100億元的戰略合作,制造蔚來電動汽車。隨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牽線搭橋”下,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集團達成協議,將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收割了兩個盟友,讓江淮在一段時間內大放異彩。王光宇介紹,目前,江淮、蔚來汽車和大眾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據悉,江淮汽車在合肥新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已經開工,將以合同形式生產蔚來汽車電動SUV。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的計劃也已開始宣布。這將帶來可觀的……
對江淮技術和市場的拉動作用。除了實現戰略創新和資源整合的需求,江淮更注重市場需求。王光宇說:“現在是智能互聯和高度共享的時代。傳統企業緊緊擁抱互聯網。我們也使用互聯網工具廣泛收集和分析用戶的需求。新能源汽車上有許多遠程監測和診斷技術,用戶可以通過智能網絡工具直接分享他們的想法。今天的傳統企業已經不像傳統企業那樣與過去一樣,他們仍然具有技術集成的優勢。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充分發揮傳統企業的優勢,必須適應各種需求的變化。“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面臨較大調整,國家政策已經退出補貼。王光宇認為,退出補貼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用戶購買的不是簡單的價格,更重要的是汽車的價值以及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滿足補貼期間,我們應該開源節流。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仍然是關鍵。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實踐,將不斷提高電動汽車的功能性能,降低成本,將技術價值轉化為電動汽車用戶的使用價值。
1月9日,特來電在支付寶城市服務版塊正式上線。“特來電”“支付寶”親密牽手,一個是中國最大汽車充電網生態公司,充電終端數量引領全國,一個是中國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平臺用戶遍布全國。
1900/1/1 0:00:00致力于打造惠民、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務,緩解交通壓力。
1900/1/1 0:00:00低速電動車標準尚未落地,工作組透露出的信息卻一次次牽動企業的神經。
1900/1/1 0:00:001、中汽協: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50萬輛同比增速約50閱讀原文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89萬輛和104萬輛,環比增長分別達23
1900/1/1 0:00:002017年1月6日,“BCA中國汽車榜頒獎盛典”在首都北京隆重召開作為汽車行業的資深權威盛典,本次活動吸引了寶馬、大眾、上汽、捷豹路虎、奔馳、雷克薩斯等國內外30多家知名車企出席。
1900/1/1 0:00:001月9日,欽州市欽北區皇馬工業園廣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億安時鋰電池二標項目產品下線,標志著廣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擴產成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