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 | 國軒高科李縝:發展新能源產業“為而不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選擇了“不要為之奮斗”作為演講主題。這個標題被翻譯為“行動起來”,我想,最好翻譯為“就這么做”:正如李震在演講中所說,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需求,是自然資源約束的需求,也是全球經濟和產業升級的需求,而且由于技術進步,有足夠的條件。因此,沒有必要對技術路線爭論太多,無論是對是錯,商業領袖只需要考慮明天行業的發展并“為之奮斗”

2016年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于美國當地時間9月21日至22日在舊金山朱莉婭·摩根舞廳舉行。商務參贊楊一航,昔日中國總領事館經濟官員,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級教授、美國能源局前副部長戴維·桑達洛,阿貢國家實驗室先進鋰電池技術部主任等中美高層官員出席了論壇。(參見: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聚焦新能源汽車朱錫文等大咖出席中美新能源能源經濟論壇|北汽新能源鄭剛:做贏得市場的平臺)論壇由北汽新能源和美國國軒科技學院聯合主辦,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也出席了論壇并分享了他的觀點。

Mercedes-Benz, Jianghuai, BMW, Long Line

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致辭。

李震首先解釋了他選擇新能源行業的原因。他認為,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威脅了許多人的健康,進而影響了人類的傳承。自然資源有限,人類對資源的消耗過快。此外,全球經濟也有轉型升級的需要。因此,新能源產業已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在此基礎上,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電機轉換效率的提高以及汽車輕量化的技術進步,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成為可能。

國軒高科成立十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探索更早。2010年6月,國軒高科動力電池應用于全球首條純電動公交車運營線。2011年4月,國軒高新與江淮汽車合作,在道路上運營了多輛電動出租車。截至目前,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產能在國內名列前茅,2015年達到2.5Gwh。未來,國軒高科將繼續發力動力電池布局。到2020年,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30千瓦時,能量密度將達到每公斤300-350千瓦時。他預測,兩年后,在電池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只能行駛150公里和200公里的車型可以達到350-400公里。“一旦達到350-400公里,電動汽車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汽車。”

李震表示,國軒高科在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時,給了自己三個使命。首先是企業必須做好的產品。一個好產品的標準之一是它是否能節省更多的資源。

其次,我們應該為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和發展積累技術。“我們應該尊重所有科學家發明的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這些知識產權,但同時我們應該為科學家、專家和技術人員創造更多機會,加強交流,共同促進技術進步。”第三,開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應該遵循政府的期望,為了趕走霧霾,節約原油資源,利用多余的發電,解決中國人的出行問題。

在研發技術方面,國軒高新也在利用全球技術資源,在美國硅谷、日本東京和德國波鴻建立了研發中心。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國軒高新技術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張宏利也對……

制定了鋰電池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的十項全球招標計劃,包括:開發高能量密度(350wh/kg)電池;高鎳三元材料的開發與產業化;高性能硅基陽極材料的開發;鋰離子電池5V高壓電解液系統的開發:VDA尺寸三元電池的安全性能提高和設計優化:三元電池PACK系統的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動力電池BMS主動平衡技術;開發高精度實時BMS管理系統;全電池系統的電化學模擬分析技術;

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的開發。

李震在演講結束時說:“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珍惜彼此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與傳承而努力。”

----------------------------------------------------

以下是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的演講全文:

非常感謝各位貴賓。在過去的兩天里,這么多嘉賓發表了這么多熱情的演講。這些講話對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產業政策以及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進步有很大幫助。這些見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的分論壇主要是關于動力電池技術。我不做技術研究,所以我想談談我作為中國電池企業的老板或企業家對這個行業發展的認知和思考。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應該如何做到這一點,以及我們未來有什么想法。我演講的主題也不一樣。它圍繞著一句古老的中國方言:“天道有益而無害,人道無爭議”。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件事是關于文明傳承的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相當長的時間,達到了數百萬年,但人類社會如何才能傳承下去?這與我們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關。因為人類文明的傳承需要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良好的動力,包括能量動力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方法。那么你是如何創造這些東西的呢?這正是許多企業家正在思考的問題:如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剛剛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在中國舉行,我們兩國簽署了《巴黎協定》。這項協議的簽署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喜事。為什么?由于環境污染,它嚴重威脅了許多人的健康,威脅人類健康也影響了人類的傳承。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要向前發展,走得越來越快,是因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人類能夠繼承、生存和發展。這對中國目前的環境尤為重要。

第二個觀點是自然約束的需求。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已經有40多億年了,46億年了。40多億年來,地球上一直存在這樣的能量。我們的人類社會在短短幾百年內就耗盡了它,它消耗了數十億年來積累的所有能源,包括我們地球上的原油資源。這些資源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消耗掉。因此,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我們應該珍惜哪些資源,而不是丟失或放棄,也不是被我們浪費。

第三,新能源產業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產業轉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需求。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特別是中國,都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例如,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國家的經濟升級和發展。目前,中國也面臨著產業轉型問題。在這次產業轉型的升級過程中,許多傳統產業都面臨著資源、人力和技術方面的挑戰,因此新能源汽車是這一挑戰中最好的產業方向。

在研究這個行業的升級方向的過程中應該有條件。這種情況是什么?是資源。眾所周知,太陽還有幾十億年的時間,太陽產生的資源和地球自轉產生的風能為電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這些便利的條件使自然資源能夠很容易地轉化為電力資源。我們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技術進步也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必然。新能源汽車的開發需要幾項核心技術。

第一項技術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如果我們不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很難發展好。但是……

相信到2020年,我們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比現有基礎增加一倍多。

其次,我們的電機的轉換效率也將大大提高。我們目前的電機轉換效率應該在60%-70%左右,未來還有10%和15%的改進空間。

第三個問題是車輛的輕量化問題。現在,有很多汽車公司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研究中來。這些企業加入后,新能源汽車將不可避免地變得更輕,更有利于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因此,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有著良好的機遇。

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這些政策還沒有出臺,他們認為目前的環境仍然很好,資源仍然可用,未來很有希望,所以有很多爭議,包括中國。我們應該走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之路嗎?還是走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之路?還是說這是一條低水平的發展道路?仍有爭論。但我認為這些并不重要。在技術進步的同時,我們最重要的是看看如何為這個行業的發展積累一些好的技術和條件,所以我們不應該討論過去的爭論,也不應該談論今天的對錯。我們應該為明天的行業發展而努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選擇這個行業作為商業領袖。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點,那就是我們如何考慮,為什么要發展這個行業。

第二個問題是國軒是做什么的?國軒高新至少占據了中國市場前三的市場份額。當然,在整個全球范圍內沒有排名。正如鄭鋼先生今天上午介紹的那樣,位于鄭鋼的北汽新能源公司應該說是中國產能最高的公司,但它并不在全球排名的中間。我想也許我們宣傳得不夠。國軒高新已有10年的歷史。國軒高新專注于技術研究。應該說,我們是一家以技術為基礎的公司,所以我們在開發過程中總是把開發和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包括在美國硅谷、日本東京、德國波鴻以及中國上海和合肥建立研發基地。在研發領域,我們涵蓋材料、電機、電池制造、電機電控和BMS系統,并引入產業鏈研發和制造,這是我們國軒的發展歷程。

國軒在發展過程中也進行了產業布局,我們希望到2020年,產能規劃將達到30GWh。我們在蘇州、南京、青島和昆山建立了生產基地。這樣的產能規模,你可能會問這么多?事實上,我們只能為100萬輛30WHr的汽車提供電池。正如我之前所說,隨著技術進步的基礎,這個行業已經逐漸形成,所以我們也在為下一步的產業擴張奠定基礎,為未來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應用做一些準備。

我們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起步較早。2010年6月23日,世界上第一條純電動公交線路開始運營。為什么要分享此活動?當時,在2010年,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很少,尤其是電動公交車,可能會有一兩輛在運營。但當時我們推出了首批30條純電動公交線路,已經運營了6年半,運營非常好,最長里程達到了42萬公里。根據中國市政府的規定,一個城市的公交車運營最長期限為八年,這意味著從目前的運營情況來看,可以輕松通過。城市交通,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車,尤其是在中國。公交車早上5點和6點開始,晚上10點結束,因此傳統公交車的燃油排放量巨大。

該市第二大公共交通是乘用車,也就是出租車。這是2011年4月17日,國軒高新與江淮汽車合作生產的一批電動出租車。這輛車今天已經使用五年半了,最高里程達到了12萬公里。應該說,整體運行情況非常好。我們這輛車的續航里程還是比較小的……

120公里,因為當時的電池容量仍然相對較低。今天,我們用同樣的電池使這輛車行駛了250公里。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款車在兩年內使用相同的電池可以行駛350-400公里。一旦達到350-400公里,電動汽車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汽車。

這張圖介紹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許多人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太快,尤其是去年的爆發式增長,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瘋狂的增長。事實上,David Sandro教授今天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電動汽車在整個汽車領域的份額非常小。盡管它的技術有所進步,但仍然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人們的想法和思想。許多人認為,只要技術進步,這個行業就會發展,但事實并非如此。普通人如果想接受這個行業的發展,就需要能夠在思想和觀念上認識到這個行業的進展,這才是這個行業發展的真正動力。當然,一個必要的條件是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這是關于我們國家館的一些基本信息。在國軒未來的發展中,雖然到2020年,我們的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將超過每公斤160瓦時,并且我們將承擔中國國家科技部的三元材料項目,到2020年將達到每公斤300-350瓦時。到2020年,我們的產能將達到30千瓦時。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選擇了“不要為之奮斗”作為演講主題。這個標題被翻譯為“行動起來”,我想,最好翻譯為“就這么做”:正如李震在演講中所說,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需求,是自然資源約束的需求,也是全球經濟和產業升級的需求,而且由于技術進步,有足夠的條件。因此,沒有必要對技術路線爭論太多,無論是對是錯,商業領袖只需要考慮明天行業的發展并“為之奮斗”

2016年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于美國當地時間9月21日至22日在舊金山朱莉婭·摩根舞廳舉行。商務參贊楊一航,昔日中國總領事館經濟官員,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級教授、美國能源局前副部長戴維·桑達洛,阿貢國家實驗室先進鋰電池技術部主任等中美高層官員出席了論壇。(參見: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聚焦新能源汽車朱錫文等大咖出席中美新能源能源經濟論壇|北汽新能源鄭剛:做贏得市場的平臺)論壇由北汽新能源和美國國軒科技學院聯合主辦,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也出席了論壇并分享了他的觀點。

Mercedes-Benz, Jianghuai, BMW, Long Line

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致辭。

李震首先解釋了他選擇新能源行業的原因。他認為,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威脅了許多人的健康,進而影響了人類的傳承。自然資源有限,人類對資源的消耗過快。此外,全球經濟也有轉型升級的需要。因此,新能源產業已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在此基礎上,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電機轉換效率的提高以及汽車輕量化的技術進步,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成為可能。

國軒高科成立十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探索更早。2010年6月,國軒高科動力電池應用于全球首條純電動公交車運營線。2011年4月,國軒高新與江淮汽車合作,在道路上運營了多輛電動出租車。截至目前,國軒高新的動力電池容量……

在中國名列前茅,2015年達到2.5Gwh。未來,國軒高科將繼續發力動力電池布局。到2020年,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30千瓦時,能量密度將達到每公斤300-350千瓦時。他預測,兩年后,在電池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只能行駛150公里和200公里的車型可以達到350-400公里。“一旦達到350-400公里,電動汽車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汽車。”

李震表示,國軒高科在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時,給了自己三個使命。首先是企業必須做好的產品。一個好產品的標準之一是它是否能節省更多的資源。

其次,我們應該為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和發展積累技術。“我們應該尊重所有科學家發明的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這些知識產權,但同時我們應該為科學家、專家和技術人員創造更多機會,加強交流,共同促進技術進步。”第三,開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應該遵循政府的期望,為了趕走霧霾,節約原油資源,利用多余的發電,解決中國人的出行問題。

在研發技術方面,國軒高新也在利用全球技術資源,在美國硅谷、日本東京和德國波鴻建立了研發中心。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國軒高新技術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張宏利還發布了鋰電池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的十大全球招標計劃,包括:開發高能量密度(350wh/kg)電池;高鎳三元材料的開發與產業化;高性能硅基陽極材料的開發;鋰離子電池5V高壓電解液系統的開發:VDA尺寸三元電池的安全性能提高和設計優化:三元電池PACK系統的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動力電池BMS主動平衡技術;開發高精度實時BMS管理系統;全電池系統的電化學模擬分析技術;

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的開發。

李震在演講結束時說:“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珍惜彼此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與傳承而努力。”

----------------------------------------------------

以下是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的演講全文:

非常感謝各位貴賓。在過去的兩天里,這么多嘉賓發表了這么多熱情的演講。這些講話對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產業政策以及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進步有很大幫助。這些見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的分論壇主要是關于動力電池技術。我不做技術研究,所以我想談談我作為中國電池企業的老板或企業家對這個行業發展的認知和思考。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應該如何做到這一點,以及我們未來有什么想法。我演講的主題也不一樣。它圍繞著一句古老的中國方言:“天道有益而無害,人道無爭議”。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件事是關于文明傳承的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相當長的時間,達到了數百萬年,但人類社會如何才能傳承下去?這與我們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關。因為人類文明的傳承需要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良好的動力,包括能量動力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方法。那么你是如何創造這些東西的呢?這正是許多企業家正在思考的問題:如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剛剛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在中國舉行,我們兩國簽署了《巴黎協定》。這項協議的簽署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喜事。為什么?由于環境污染,它嚴重威脅了許多人的健康,威脅人類健康也影響了人類的傳承。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要向前發展,走得越來越快,是因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人類能夠繼承、生存和發展。這對中國目前的環境尤為重要。

第二個觀點是自然約束的需求。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已經有40多億年了,46億年了。40多億年來,地球上一直存在這樣的能量。我們的人類社會在短短幾百年內就耗盡了它,它消耗了數十億年來積累的所有能源,包括我們地球上的原油資源。這些資源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消耗掉。因此,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我們應該珍惜哪些資源,而不是丟失或放棄,也不是被我們浪費。

第三,新能源產業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產業轉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需求。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特別是中國,都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例如,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國家的經濟升級和發展。目前,中國也面臨著產業轉型問題。在這次產業轉型的升級過程中,許多傳統產業都面臨著資源、人力和技術方面的挑戰,因此新能源汽車是這一挑戰中最好的產業方向。

在研究這個行業的升級方向的過程中應該有條件。這種情況是什么?是資源。眾所周知,太陽還有幾十億年的時間,太陽產生的資源和地球自轉產生的風能為電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這些便利的條件使自然資源能夠很容易地轉化為電力資源。我們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技術進步也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必然。新能源汽車的開發需要幾項核心技術。

第一項技術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如果我們不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很難發展好。但是……

相信到2020年,我們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比現有基礎增加一倍多。

其次,我們的電機的轉換效率也將大大提高。我們目前的電機轉換效率應該在60%-70%左右,未來還有10%和15%的改進空間。

第三個問題是車輛的輕量化問題。現在,有很多汽車公司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研究中來。這些企業加入后,新能源汽車將不可避免地變得更輕,更有利于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因此,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有著良好的機遇。

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這些政策還沒有出臺,他們認為目前的環境仍然很好,資源仍然可用,未來很有希望,所以有很多爭議,包括中國。我們應該走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之路嗎?還是走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之路?還是說這是一條低水平的發展道路?仍有爭論。但我認為這些并不重要。在技術進步的同時,我們最重要的是看看如何為這個行業的發展積累一些好的技術和條件,所以我們不應該討論過去的爭論,也不應該談論今天的對錯。我們應該為明天的行業發展而努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選擇這個行業作為商業領袖。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點,那就是我們如何考慮,為什么要發展這個行業。

第二個問題是國軒是做什么的?國軒高新至少占據了中國市場前三的市場份額。當然,在整個全球范圍內沒有排名。正如鄭鋼先生今天上午介紹的那樣,位于鄭鋼的北汽新能源公司應該說是中國產能最高的公司,但它并不在全球排名的中間。我想也許我們宣傳得不夠。國軒高新已有10年的歷史。國軒高新專注于技術研究。應該說,我們是一家以技術為基礎的公司,所以我們在開發過程中總是把開發和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包括在美國硅谷、日本東京、德國波鴻以及中國上海和合肥建立研發基地。在研發領域,我們涵蓋材料、電機、電池制造、電機電控和BMS系統,并引入產業鏈研發和制造,這是我們國軒的發展歷程。

國軒在發展過程中也進行了產業布局,我們希望到2020年,產能規劃將達到30GWh。我們在蘇州、南京、青島和昆山建立了生產基地。這樣的產能規模,你可能會問這么多?事實上,我們只能為100萬輛30WHr的汽車提供電池。正如我之前所說,隨著技術進步的基礎,這個行業已經逐漸形成,所以我們也在為下一步的產業擴張奠定基礎,為未來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應用做一些準備。

我們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起步較早。2010年6月23日,世界上第一條純電動公交線路開始運營。為什么要分享此活動?當時,在2010年,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很少,尤其是電動公交車,可能會有一兩輛在運營。但當時我們推出了首批30條純電動公交線路,已經運營了6年半,運營非常好,最長里程達到了42萬公里。根據中國市政府的規定,一個城市的公交車運營最長期限為八年,這意味著從目前的運營情況來看,可以輕松通過。城市交通,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車,尤其是在中國。公交車早上5點和6點開始,晚上10點結束,因此傳統公交車的燃油排放量巨大。

該市第二大公共交通是乘用車,也就是出租車。這是2011年4月17日,國軒高新與江淮汽車合作生產的一批電動出租車。這輛車今天已經使用五年半了,最高里程達到了12萬公里。應該說,整體運行情況非常好。我們這輛車的續航里程還是比較小的……

120公里,因為當時的電池容量仍然相對較低。今天,我們用同樣的電池使這輛車行駛了250公里。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款車在兩年內使用相同的電池可以行駛350-400公里。一旦達到350-400公里,電動汽車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汽車。

這張圖介紹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許多人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太快,尤其是去年的爆發式增長,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瘋狂的增長。事實上,David Sandro教授今天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電動汽車在整個汽車領域的份額非常小。盡管它的技術有所進步,但仍然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人們的想法和思想。許多人認為,只要技術進步,這個行業就會發展,但事實并非如此。普通人如果想接受這個行業的發展,就需要能夠在思想和觀念上認識到這個行業的進展,這才是這個行業發展的真正動力。當然,一個必要的條件是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這是關于我們國家館的一些基本信息。在國軒未來的發展中,雖然到2020年,我們的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將超過每公斤160瓦時,并且我們將承擔中國國家科技部的三元材料項目,到2020年將達到每公斤300-350瓦時。到2020年,我們的產能將達到30千瓦時。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二個方面,關于國軒的過去,以及國軒的實踐和對我們未來的一些想法。

第三,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和意見。

第一是企業的使命。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很多人認為做生意就是這樣。我認為這里所有的企業,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認為做生意的首要任務是賺錢。事實上,這個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的,至少是不科學的。制造好產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只有制造出優秀的產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家企業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

那么最終產品有兩個結果。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為什么梅賽德斯-奔馳只消耗了兩噸地球資源,可以運行十年,而且它必須非常舒適、品牌化、非常好?我們有些整車企業,一輛車出來后只能讓它跑三年,所以我們必須要改,三年后再改。然后十年后,這個人大學畢業后會開始買一輛普通的車,然后買一輛稍微好一點的車,再買一輛更好的車,這需要三輛以上的車。這意味著它消耗了地球上6噸的資源。如果你買了一輛梅賽德斯-奔馳和一輛寶馬,你可能已經消耗了2噸資源,跑了十年。做生意應該是一樣的,創造優秀的產品,節省更多的資源。這是我的使命。

第二是技術的使命。眾所周知,伽利略發明了望遠鏡。300年前,當他發明望遠鏡時,他在荷蘭看到了一個由眼鏡制成的魔術眼鏡。他制造了第一代望遠鏡。在過去的300年里,我們知道望遠鏡正在一步一步地進步,顯微鏡也在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今天,所有的進展都建立在前任所做的基礎上。這種進步可能是創新,而戰線是在傳承和傳承。沒有前面的繼承和前面的積累,就不會有后面的繼承。我們應該遵循所有科學家發明的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這些知識產權,但同時,我們應該為科學家、專家和技術人員創造更多機會,加強交流,共同促進技術進步,這就是促進技術變革。

同樣,新能源汽車如果能得到新的發展和進步,也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定數量人的事情,而是全社會乃至所有科學家積累的共同經驗和技術。

第三,行業的使命。很多人認為,正如你剛才分析的那樣,新能源汽車行業包括充電樁、電池、零部件和政策研究,一個行業的形成將帶來一場革命。新能源汽車w……

我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但這場革命和這個行業的形成決不能由國家來完成。每個人都談論了很多關于中國市政府的事情。為什么要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如此大的努力?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霧霾非常嚴重。冬天一到,就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復以前的環境,就像30年前和40年前的洛杉磯一樣,而這些煙霧最重要的來源是汽車。

國家為支持這一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石油貧乏的國家。石油短缺也促使我們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尋找替代產品,電動汽車也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該國還認識到,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個不需要消耗太多資源的行業的發展。我們中國每天發電157億千瓦時,每晚浪費10億千瓦時的電力。如果10億千瓦時的電力儲存在我們的電池中,5000萬輛汽車第二天可以行駛200公里。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制造電池并儲存電力,只要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良好,那么我們就可以滿足5000萬輛汽車第二天行駛200公里的要求,而不消耗任何資源、發電廠、原材料和傳輸設備。

去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為1.5億輛,而每天只有1億輛汽車在行駛。5000萬輛汽車將減去中國汽車能源消耗和排放的50%。新能源汽車可以在不消耗資源的情況下發展。所以這個行業,每個人都要培養,每個人也要努力工作。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為什么我們的政府會支持它。

我說過幾句話,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創新,一個國家的靈魂是創造偉大的企業。美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有大量優秀的企業支持著這個國家的發展,支持著這個民族和國家的進步。同樣,其他國家的使命是創建和培養一批優秀的企業,使他們能夠用好資源,培育好產業,讓更多的人就業,讓更多產品服務于社會。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想法,即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600萬年前,人類誕生了。因此,我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珍惜彼此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與傳承而努力。非常感謝。

編輯:根據演講記錄,它略有刪減。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二個方面,關于國軒的過去,以及國軒的實踐和對我們未來的一些想法。

第三,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和意見。

第一是企業的使命。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很多人認為做生意就是這樣。我認為這里所有的企業,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認為做生意的首要任務是賺錢。事實上,這個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的,至少是不科學的。制造好產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只有制造出優秀的產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家企業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

那么最終產品有兩個結果。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為什么梅賽德斯-奔馳只消耗了兩噸地球資源,可以運行十年,而且它必須非常舒適、品牌化、非常好?我們有些整車企業,一輛車出來后只能讓它跑三年,所以我們必須要改,三年后再改。然后十年后,這個人大學畢業后會開始買一輛普通的車,然后買一輛稍微好一點的車,再買一輛更好的車,這需要三輛以上的車。這意味著它消耗了地球上6噸的資源。如果你買了一輛梅賽德斯-奔馳和一輛寶馬,你可能已經消耗了2噸資源,跑了十年。做生意應該是一樣的,創造優秀的產品,節省更多的資源。這是我的使命。

第二是技術的使命。眾所周知,伽利略發明了望遠鏡。300年前,當他發明望遠鏡時,他在荷蘭看到了一個由眼鏡制成的魔術眼鏡。他制造了第一代望遠鏡。在過去的300年里,我們知道望遠鏡正在一步一步地進步,顯微鏡也在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今天,所有的進展都建立在前任所做的基礎上。這種進步可能是創新,而戰線是在傳承和傳承。沒有前面的繼承和前面的積累,就不會有后面的繼承。我們應該遵循所有科學家發明的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這些知識產權,但同時,我們應該為科學家、專家和技術人員創造更多機會,加強交流,共同促進技術進步,這就是促進技術變革。

同樣,新能源汽車如果能得到新的發展和進步,也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定數量人的事情,而是全社會乃至所有科學家積累的共同經驗和技術。

第三,行業的使命。很多人認為,正如你剛才分析的那樣,新能源汽車行業包括充電樁、電池、零部件和政策研究,一個行業的形成將帶來一場革命。新能源汽車也將給人類社會帶來一場新的革命,但這場革命和這個產業的形成決不能由國家來完成。每個人都談論了很多關于中國市政府的事情。為什么要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如此大的努力?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霧霾非常嚴重。冬天一到,就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復以前的環境,就像30年前和40年前的洛杉磯一樣,而這些煙霧最重要的來源是汽車。

國家為支持這一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石油貧乏的國家。石油短缺也促使我們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尋找替代產品,電動汽車也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該國還認識到,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個不需要消耗太多資源的行業的發展。我們中國每天發電157億千瓦時,每晚浪費10億千瓦時的電力。如果10億千瓦時的電力儲存在我們的電池中,5000萬輛汽車第二天可以行駛200公里。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制造電池并儲存電力,只要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良好,那么我們就可以滿足5000萬輛汽車第二天行駛200公里的要求,而不消耗任何資源、發電廠、原材料和傳輸設備。

去年,中國的汽車數量是1.5億輛,而只有10輛……

每天有一百萬輛汽車在行駛。5000萬輛汽車將減去中國汽車能源消耗和排放的50%。新能源汽車可以在不消耗資源的情況下發展。所以這個行業,每個人都要培養,每個人也要努力工作。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為什么我們的政府會支持它。

我說過幾句話,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創新,一個國家的靈魂是創造偉大的企業。美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有大量優秀的企業支持著這個國家的發展,支持著這個民族和國家的進步。同樣,其他國家的使命是創建和培養一批優秀的企業,使他們能夠用好資源,培育好產業,讓更多的人就業,讓更多產品服務于社會。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想法,即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600萬年前,人類誕生了。因此,我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珍惜彼此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與傳承而努力。非常感謝。

編輯:根據演講記錄,它略有刪減。

標簽:奔馳江淮寶馬長行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北京發布第九批新能源小客車備案目錄 僅九款特斯拉產品進入

9月27日,北京市發布示范應用純電動小客車產品備案信息第9批,第九批備案目錄一家企業特斯拉入選,涵蓋9款車型,

1900/1/1 0:00:00
沃特瑪再獲湖南150臺電動公交大巴訂單

近日,沃特瑪捷報頻傳,繼獲得內蒙古427臺、陜西渭南600臺訂單純電動大巴項目后,9月28日,從湖南長沙寧鄉高新區舉辦的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傳出消息,

1900/1/1 0:00:00
這樣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展值得您等一個月

鄭州首屆新能源智能汽車展11月亮相據悉,鄭州首屆新能源智能汽車展覽會將于11月48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

1900/1/1 0:00:00
EV晨報 | 補貼政策有望10月出爐;新能源車從事貨運將優先通行;蔚來汽車?設計圖?曝光

1新能源車政策亡羊補牢補貼有望10月出爐中國汽車工業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長劉英近日透露,2016年新能源車補貼有望于10月靴子落地。

1900/1/1 0:00:00
地方補貼畫地為牢 電動車企聚焦成本戰

9月20日,在2016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上,針對純電動車續航里程有一番激勵的討論。東風日產啟辰事業部副部長李廣濤認為:“里程越長,補貼越多,但消費者實際不需要那么長。

1900/1/1 0:00:00
惦記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三星電池尋找爆發點

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在中國與日俱增,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部件,被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惦記”,韓國三星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