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1-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1萬輛,其中電動物流車產量達到2768輛,占比3%。與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增長了1.2倍,而純電動物流車產量增長了1.1倍。
盡管電動物流車產量的增長與新能源汽車整體產量的增長基本同步,但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純電動物流車的產量達到了4.6萬輛,尤其是第四季度,9月份開始大幅增長,10月份繼續攀升,11月和12月,直到12月的月產量達到23600。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2016年前五個月電動物流車的產量增速可謂陷入低谷,3月份才突破1000輛。
盡管受銷售淡季因素影響,一季度產銷恢復正常,但從物流車市場的整體預期來看,電動物流車應該會有更好的成績。對此,第一電動網作者采訪了相關物流車企,了解到產銷量低并非沒有訂單。相反,企業手中的訂單是充足的,但他們害怕生產。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允許電動物流車進入,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仍在調整中,尚未落地。該企業表示,物流車行業對成本比較敏感。就目前情況來看,如果補貼標準發生較大變化,或者無法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而無法獲得補貼,那么對電動物流車的推廣將產生一定的阻力。
去年12月,中國機械中心發布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輛目錄》申請涉及新能源專用車和卡車推薦車輛的相關指標要求:電池系統占車輛質量的比例不超過25%,每噸能耗為100公里數不超過10kwh。受這兩個條件的限制,許多主流電動物流車無法達到標準,需要進行技術調整。因此,一輛純電動物流車不在前三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之列。同時,從前八批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來看,符合要求的純電動物流車比例不到20%,而僅2016年發布的第七批和第八批新能源汽車目錄中符合新技術要求的純電物流車數量正在逐步增加,這表明汽車公司正在根據新的技術要求逐步調整產品。
據相關公司介紹,經過近半年的調整,技術指標不再是影響電動物流車產量的主要因素。重慶瑞馳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的技術指標已經根據技術指標進行了調整,現在正在申請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盡管如此,該負責人表示,“上半年生產和銷售基本停滯。不僅如此,如果國家不執行相關政策,之前簽署的訂單將面臨違約風險。”
2015年,瑞馳生產了4726輛電動物流車,排名第二,而今年上半年,瑞馳的產銷為零。不僅瑞馳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去年產量排名前十的陜西通佳、重慶力帆、北汽、福建新馬龍、蕪湖寶旗、江蘇奧信、天津清遠和方舟今年都沒有進入前幾名(還有涉嫌作弊的吉姆·Xi)。去年,有產量的電動物流車企業有50多家,而今年前五個月,只有30多家企業有產量。
產量不穩定,一方面,純電動專用車市場仍處于調整期,這已經……
未能形成穩定的格局,各家車企競爭激烈;
一方面,政策沒有出臺,很多企業都持觀望態度。力帆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物流車市場對成本比較敏感,補貼政策會對電動物流車的推廣產生影響。”
目前,許多電動物流車公司表示,市場不是問題,而且手中已經有大量訂單,只有在政策實施后,他們才能迅速增加數量。補貼的改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消除像吉姆·韋斯特這樣的欺詐企業,為行業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保護真正制造產品的企業的良性發展。然而,現在已經進入7月,如果政策不落實,恐怕會對相關企業乃至整個電動物流車行業產生負面影響。清華大學教授陳全石表示, “整改是正常和必要的,而且需要很長時間。由于去年下半年電動物流車存在許多問題,包括技術標準不完善、車輛是否真的投入使用,以及欺詐賠償和掩蓋的問題,因此制定和出臺政策應該包括改進所有方面。"
除了政策即將結束的時間,一些企業也對指標的調整感到困惑。“要實現電池質量不超過汽車質量的25%,就必須增加汽車重量,這與輕量化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竇汝珍表示,判斷為“推薦車輛目錄的要求是刺激純電動物流車向輕量化方向發展。未來純電動物流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是,企業可以通過改善電動物流車的車輛結構來最大限度地減輕車身重量,同時降低電池質量,提高運輸效率e動力電池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和安全性,提高零部件性能,實現續航能力的提高。“這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整車的質量。
從長遠來看,補貼標準和技術指標的調整可以促進整個電動物流車行業的發展,但政策的調整也要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電動物流車剛剛開始蓬勃發展,失去了明確的政策引導和鼓勵,不利于行業的穩定發展。即使詳細的政策需要一些時間,我們是否應該考慮給相關企業一個明確的參考方向?
鑒于馬凱副總理不久前在陜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就新能源汽車欺詐賠償問題作出的批示,以及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可以預見,欺詐賠償事件很快就會水落石出,之后預計相關政策將逐步塵埃落定,包括修訂后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前三個動力電池白名單、第四個新能源汽車目錄。如果相關政策能夠盡快實施,根據相關物流車公司的介紹,預計電動物流車在下半年的銷量會更好,即使不能爆發式增長。
探討物流車電動化的機遇、電動物流車推廣的障礙以及電動物流車上下游的協調發展,由第一電氣網絡主辦的2016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海)貿易展覽會和電動物流汽車大會將于8月4日舉行,來自京東倉儲物流、菜鳥網絡、杉杉新能源、永元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陜西同佳等相關企業將應邀出席。[報名入口]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1-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1萬輛,其中電動物流車產量達到2768輛,占比3%。與同一時期相比……
截至去年,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增長了1.2倍,純電動物流車產量增長了1.1倍。
盡管電動物流車產量的增長與新能源汽車整體產量的增長基本同步,但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純電動物流車的產量達到了4.6萬輛,尤其是第四季度,9月份開始大幅增長,10月份繼續攀升,11月和12月,直到12月的月產量達到23600。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2016年前五個月電動物流車的產量增速可謂陷入低谷,3月份才突破1000輛。
盡管受銷售淡季因素影響,一季度產銷恢復正常,但從物流車市場的整體預期來看,電動物流車應該會有更好的成績。對此,第一電動網作者采訪了相關物流車企,了解到產銷量低并非沒有訂單。相反,企業手中的訂單是充足的,但他們害怕生產。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允許電動物流車進入,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仍在調整中,尚未落地。該企業表示,物流車行業對成本比較敏感。就目前情況來看,如果補貼標準發生較大變化,或者無法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而無法獲得補貼,那么對電動物流車的推廣將產生一定的阻力。
去年12月,中國機械中心發布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輛目錄》申請涉及新能源專用車和卡車推薦車輛的相關指標要求:電池系統占車輛質量的比例不超過25%,每噸能耗為100公里數不超過10kwh。受這兩個條件的限制,許多主流電動物流車無法達到標準,需要進行技術調整。因此,一輛純電動物流車不在前三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之列。同時,從前八批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來看,符合要求的純電動物流車比例不到20%,而僅2016年發布的第七批和第八批新能源汽車目錄中符合新技術要求的純電物流車數量正在逐步增加,這表明汽車公司正在根據新的技術要求逐步調整產品。
據相關公司介紹,經過近半年的調整,技術指標不再是影響電動物流車產量的主要因素。重慶瑞馳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的技術指標已經根據技術指標進行了調整,現在正在申請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盡管如此,該負責人表示,“上半年生產和銷售基本停滯。不僅如此,如果國家不執行相關政策,之前簽署的訂單將面臨違約風險。”
2015年,瑞馳生產了4726輛電動物流車,排名第二,而今年上半年,瑞馳的產銷為零。不僅瑞馳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去年產量排名前十的陜西通佳、重慶力帆、北汽、福建新馬龍、蕪湖寶旗、江蘇奧信、天津清遠和方舟今年都沒有進入前幾名(還有涉嫌作弊的吉姆·Xi)。去年,有產量的電動物流車企業有50多家,而今年前五個月,只有30多家企業有產量。
產量不穩定,一方面,純電動專用車市場仍處于調整期,未能形成穩定格局,各家車企競爭激烈;
一方面,政策沒有出臺,很多企業都持觀望態度。力帆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物流車市場對成本比較敏感,補貼政策會對電動物流車的推廣產生影響。”
目前,許多電動物流車公司表示,市場不是問題,而且手中已經有大量訂單,只有在政策實施后,他們才能迅速增加數量。補貼的改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消除像吉姆·韋斯特這樣的欺詐企業,為行業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保護真正制造產品的企業的良性發展。然而,現在已經進入7月,如果政策不落實,恐怕會對相關企業乃至整個電動物流車行業產生負面影響。清華大學教授陳全石表示, “整改是正常和必要的,而且需要很長時間。由于去年下半年電動物流車存在許多問題,包括技術標準不完善、車輛是否真的投入使用,以及欺詐賠償和掩蓋的問題,因此制定和出臺政策應該包括改進所有方面。"
除了政策即將結束的時間,一些企業也對指標的調整感到困惑。“要實現電池質量不超過汽車質量的25%,就必須增加汽車重量,這與輕量化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竇汝珍表示,判斷為“推薦車輛目錄的要求是刺激純電動物流車向輕量化方向發展。未來純電動物流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是,企業可以通過改善電動物流車的車輛結構來最大限度地減輕車身重量,同時降低電池質量,提高運輸效率e動力電池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和安全性,提高零部件性能,實現續航能力的提高。“這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整車的質量。
從長遠來看,補貼標準和技術指標的調整可以促進整個電動物流車行業的發展,但政策的調整也要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電動物流車剛剛開始蓬勃發展,失去了明確的政策引導和鼓勵,不利于行業的穩定發展。即使詳細的政策需要一些時間,我們是否應該考慮給相關企業一個明確的參考方向?
鑒于馬凱副總理不久前在陜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就新能源汽車欺詐賠償問題作出的批示,以及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可以預見,欺詐賠償事件很快就會水落石出,之后預計相關政策將逐步塵埃落定,包括修訂后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前三個動力電池白名單、第四個新能源汽車目錄。如果相關政策能夠盡快實施,根據相關物流車公司的介紹,預計電動物流車在下半年的銷量會更好,即使不能爆發式增長。
探討物流車電動化的機遇、電動物流車推廣的障礙以及電動物流車上下游的協調發展,由第一電氣網絡主辦的2016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海)貿易展覽會和電動物流汽車大會將于8月4日舉行,來自京東倉儲物流、菜鳥網絡、杉杉新能源、永元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陜西同佳等相關企業將應邀出席。[注冊入口]
1、396款新能源車入選《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閱讀原文6月22日,工信部公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86批車輛新產品信息,共有396款新能源車型入選,
1900/1/1 0:00:007月8日,中國航天萬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10億A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舉行簽約暨奠基儀式開幕。
1900/1/1 0:00:00據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梳理,2016年1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11萬輛,其中電動物流車產量達2768輛,占比3。
1900/1/1 0:00:00上周傳出這樣一條新聞:特斯拉ModelS車主自動駕駛時遭遇車禍去世,美國監管機構正調查事故原因。
1900/1/1 0:00:00汽車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發展到今天未來的汽車會是什么樣?我們距離“未來之車”還有多遠?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和汽車共享四大趨勢,正在驅動汽車走向新的未來,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6月主題征文和優秀稿件評選結果新鮮出爐了,踴躍投稿的大牛作者們,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分享給我們精彩的觀點與故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