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是一位著名的學者,被戲稱為“葛大炮”。他不僅敢于說話,而且敢于嘗試新事物。年輕時,他是復旦第一個使用空調和電腦的人。剛剛結束的上海兩會上,一位70歲的老人成為唯一一位開電動車參加會議的政協委員。
2014年,上海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從3723輛增加到11465輛,其中超過70%是私家車,葛劍雄是車主之一。他們每天關心的不再是汽車是否有油,而是汽車是否有電。
新能源汽車已從展臺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戰略”。2015年的產量預計將達到20萬輛。預計在兩年內,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
火熱的市場和銷售數據背后,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如何?
葛劍雄,著名學者,上海市政協委員。
一位教授駕駛一輛新能源汽車
選擇一輛新能源汽車意味著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在復旦大學校園周圍的小路上,學生們經常可以看到葛劍雄駕駛著他的藍色電動車,車牌是上海的DZ。
葛建雄駕駛的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充滿電需要6個小時,可行駛120公里。晚上10點后,葛建雄會按時給車充電,這樣不僅能保證第二天出門前充滿電,還能享受電價半價優惠。“充滿電大約6元錢,每公里耗電不到1毛錢。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顯而易見。”
葛建雄于2013年底購買了這款純電動汽車,售價23.5萬元。在取消了國家和上海的各種補貼后,他最終支付了約15萬元,還免費獲得了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牌照。“最麻煩的是安裝充電樁。雖然有固定的停車位,但物業公司和電力公司仍然需要兩頭跑,填寫大量的申請和表格。”
“我開這輛車已經一年多了,整體感覺還可以。除了零排放、無尾氣外,駕駛感也不錯,聲音輕、加速快。我覺得值得推廣。”葛建雄的電動車成了兩會外的一道風景線,他也成了一名義務宣傳員。
從葛劍雄家到復旦大學,往返距離約56公里,電動車續航里程120公里,可以來回跑兩次。“除了上下班,在決定是否開車之前,我還會檢查一下行車距離。”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葛建雄認為,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最大的問題是充電樁。“現在上海居民區停車緊張,臨時停車位每天都要被搶。有多少人能有一個固定的停車位,可以安裝充電樁?這樣的問題在國外是沒有的。美國大多數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立車庫,充電不是問題。”
另一個讓他擔心的問題是電池。“這款車的電池壽命據說三年可支持8萬公里。三年后該怎么辦?電池好幾萬元。更換電池的成本如何計算?”筆者了解到,榮威E50目前為電池等核心部件提供5年和10萬公里的保修。
免費上海卡的誘惑
Jason是上汽乘用車公司的一名年輕員工,住在浦東,在安亭工作。他每天通勤60多公里。去年9月,在連續第八次中簽失敗后,他最終選擇購買一輛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一開始完全是針對免費的上海牌照。混合動力車既能用電又能用油,感覺比純電動車更符合我的需求。”
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進入新能源汽車名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以享受補貼和免費上牌。
上周,Jason的新車里程剛剛超過15000公里,他駕駛新能源汽車已經超過f……
e個月。他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不僅在于上海品牌,還在于它的駕駛體驗和經濟性。它必須遠遠超過傳統燃油車。”
低噪音、穩定起步、低油耗,Jason總結了新能源汽車的三大優勢。“尤其是在擁擠的路段,它感覺非常穩定,因為它在時速50公里以下時由電力驅動,在傳統汽車換擋時沒有挫敗感。”
杰森的故事并非如此。安亭上海海博君逸汽車4S店總經理應炯說,自從去年上海的車牌越來越難拍以來,前來咨詢和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客戶數量比過去增加了好幾倍。“一開始他們都是免費去上海的,然后我們進行了客戶調查。他們大多表示未來會更喜歡新能源汽車。”
目前,浦東、閔行、嘉定等三個試點地區已經制定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可獲得國家和上海市6-10萬元的現金補貼和一個免費的上海品牌,三個地區將分別獲得15000-20000元的補貼。與此同時,一些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還將為消費者免費安裝充電樁。
“2014年,上海和全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都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上海同比增長18.7倍。我們行業將其定義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第一年。人們不再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東西,而是真正的現實選擇。”劉建華,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告訴筆者。
根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1月23日披露的最新數據,去年,上海在公共交通、公務、物流、環衛、租賃和私人采購等領域共推廣了10886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8481輛,純電子汽車2405輛。
“一升油是6元,3度電是1元和8元,但功是一樣的。這是一場革命,3度的電會殺死1升油。”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說。
“傳單”和“傳單”
在浦東東方路的一個居民區,每天下午四五點,都會上演這樣的奇觀:女兒會從三樓的窗戶伸出一塊接線板,用20多米長的電線慢慢放下,在樓底聽父親指揮。“慢下來,小心把它掛在樹枝上,小心不要撞到人。”
老王去年9月買了一輛比亞迪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盡管他每個月都交停車費,而且有固定的停車位,但四個月后,他安裝充電樁的申請仍擺在物業公司的辦公桌上。
在絕望中,老王成了一名“飛行乘客”。所謂“飛線”,就是用戶自己拉電線,用家里的電源給電動車充電。
“這輛車是油電混合動力車。雖然也可以加油,但耗電成本只有加油的十分之一。除了有上海品牌,使用成本也是我購買的主要原因。”
為了保證“飛線”能“直達”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以前下班后經常和人喝酒的老王每天都要早點回家。“如果我的停車位被其他人攔下,我就無法充電。”
“飛行線”已經成為社區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于一再抱怨,老王也習慣于向鄰居道歉。“這輛車現在成了我們家的心臟病。我最害怕下雨天,因為下雨天會影響汽車的充電。如果漏電,那就太慘了。”
老王的“遭遇”并非如此。據一個擁有400名成員的新能源汽車qq群統計,約30%的車主使用“飛線”充電,“飛線“最長距離達到60米。
目前,所有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都有專用的傳輸電纜和充電插座,但為了方便車主使用,它們還配備了可以連接到普通插座的連接器。許多無法安裝充電樁的車主將這種緊急措施視為一種常見的充電方式,停車……
在樓下,把插板扔出窗外,插上電源充電。
購車補貼、購置稅減免、上海品牌免費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催生了上海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然而,開車回家時如何充電,已經成為上海新能源車主最頭疼的問題。由此,新能源汽車出現了“飛線”、“蹭電”等一系列新現象。
“我也在用飛線充電。把我在淘寶上買的標準線充電一個小時后,我碰到電線,它開始有點熱。半小時后,它變熱了,所以我不敢再充電了。”新能源車主程小姐告訴筆者。
“飛行旅行者”絕望了,而“電摩擦家庭”則聲稱自己像個流浪漢。住在普陀區的徐女士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買了一輛混合動力車后,她無法每天充電,因為她買不起一個已經漲到70萬元的停車位。“我只能使用傳統的燒油模式,每個月只去4S店充電一次,這樣我就能體驗到更舒適的純電動模式和混合動力模式。”
“樁”,安裝起來有多難?
袁先生住在虹口區四川北路,上周剛剛賣掉了他的新能源汽車。他買了不到半年的時間,用了不到2000公里。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出售時,他搖了搖頭說:“為了安裝充電樁,物業和電力公司已經走了20多次,但結果仍然不好。”
“剛提車,我就向供電局和物業申請安裝充電樁。供電局還根據我停車位的狀況給出了幾套施工方案,但物業一直沒有批準。”
有一次,兩名駕駛電動工程車的工人來到小區后,物業工作人員上前制止,并表示無法施工。“物業表示不知道充電樁的情況,需要進行相關研究。安裝人員在小區等了將近8個小時才離開。”
物業公司首先告知,如果要安裝充電樁,業主需要提交相關技術資料,經過審核后再決定如何安裝。所有信息上交后,物業表示,汽車制造商單獨前來需要提供車輛的相關證明。
就這樣,對于充電樁來說,袁先生就像陀螺一樣,在房地產公司、電力公司和汽車公司之間移動。“買車的時候,4S店說充電樁很容易安裝,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
人們對房地產公司有很多擔憂,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和管理。
“地下停車場最初設計用于配電時,沒有預留安裝充電樁的線路。一旦重新拉電纜,就會有安全隱患。此外,建議安裝充電樁。如果單獨安裝,物業的電容量仍然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未來電動汽車用戶持續增加,物業會要求供電部門增加容量,成本將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袁先生所在小區的物業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
目前,私人安裝充電樁和固定停車位仍然是一個硬性指標,這使得絕大多數生活條件有限的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或者購買了新能源汽車但仍將其用作汽油車。
“現階段,如果用戶沒有固定的停車位,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條件還不成熟。”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劉建華坦言。“因為電動汽車的使用離不開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長決定了充電主要在居住地進行。”知名學者葛建雄被戲稱為“葛大炮”。他不僅敢于說話,而且敢于嘗試新事物。年輕時,他是復旦第一個使用空調和電腦的人。剛剛結束的上海兩會上,一位70歲的老人成為唯一一位開電動車參加會議的政協委員。
2014年,上海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從3723輛增加到11465輛……
其中70%以上是私家車,葛建雄是車主之一。他們每天關心的不再是汽車是否有油,而是汽車是否有電。
新能源汽車已從展臺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戰略”。2015年的產量預計將達到20萬輛。預計在兩年內,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
火熱的市場和銷售數據背后,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如何?
葛劍雄,著名學者,上海市政協委員。
一位教授駕駛一輛新能源汽車
選擇一輛新能源汽車意味著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在復旦大學校園周圍的小路上,學生們經常可以看到葛劍雄駕駛著他的藍色電動車,車牌是上海的DZ。
葛建雄駕駛的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充滿電需要6個小時,可行駛120公里。晚上10點后,葛建雄會按時給車充電,這樣不僅能保證第二天出門前充滿電,還能享受電價半價優惠。“充滿電大約6元錢,每公里耗電不到1毛錢。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顯而易見。”
葛建雄于2013年底購買了這款純電動汽車,售價23.5萬元。在取消了國家和上海的各種補貼后,他最終支付了約15萬元,還免費獲得了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牌照。“最麻煩的是安裝充電樁。雖然有固定的停車位,但物業公司和電力公司仍然需要兩頭跑,填寫大量的申請和表格。”
“我開這輛車已經一年多了,整體感覺還可以。除了零排放、無尾氣外,駕駛感也不錯,聲音輕、加速快。我覺得值得推廣。”葛建雄的電動車成了兩會外的一道風景線,他也成了一名義務宣傳員。
從葛劍雄家到復旦大學,往返距離約56公里,電動車續航里程120公里,可以來回跑兩次。“除了上下班,在決定是否開車之前,我還會檢查一下行車距離。”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葛建雄認為,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最大的問題是充電樁。“現在上海居民區停車緊張,臨時停車位每天都要被搶。有多少人能有一個固定的停車位,可以安裝充電樁?這樣的問題在國外是沒有的。美國大多數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立車庫,充電不是問題。”
另一個讓他擔心的問題是電池。“這款車的電池壽命據說三年可支持8萬公里。三年后該怎么辦?電池好幾萬元。更換電池的成本如何計算?”筆者了解到,榮威E50目前為電池等核心部件提供5年和10萬公里的保修。
免費上海卡的誘惑
Jason是上汽乘用車公司的一名年輕員工,住在浦東,在安亭工作。他每天通勤60多公里。去年9月,在連續第八次中簽失敗后,他最終選擇購買一輛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一開始完全是針對免費的上海牌照。混合動力車既能用電又能用油,感覺比純電動車更符合我的需求。”
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進入新能源汽車名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以享受補貼和免費上牌。
上周,Jason的新車里程剛剛超過15000公里,他已經駕駛新能源汽車五個多月了。他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不僅在于上海品牌,還在于它的駕駛體驗和經濟性。它必須遠遠超過傳統燃油車。”
低噪音、穩定起步、低油耗,Jason總結了新能源汽車的三大優勢。“尤其是在擁擠的路段,它感覺非常穩定,因為它是由電力驅動的……
d低于每小時50公里,在傳統汽車中換擋時沒有挫敗感。"
杰森的故事并非如此。安亭上海海博君逸汽車4S店總經理應炯說,自從去年上海的車牌越來越難拍以來,前來咨詢和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客戶數量比過去增加了好幾倍。“一開始他們都是免費去上海的,然后我們進行了客戶調查。他們大多表示未來會更喜歡新能源汽車。”
目前,浦東、閔行、嘉定等三個試點地區已經制定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可獲得國家和上海市6-10萬元的現金補貼和一個免費的上海品牌,三個地區將分別獲得15000-20000元的補貼。與此同時,一些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還將為消費者免費安裝充電樁。
“2014年,上海和全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都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上海同比增長18.7倍。我們行業將其定義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第一年。人們不再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東西,而是真正的現實選擇。”劉建華,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告訴筆者。
根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1月23日披露的最新數據,去年,上海在公共交通、公務、物流、環衛、租賃和私人采購等領域共推廣了10886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8481輛,純電子汽車2405輛。
“一升油是6元,3度電是1元和8元,但功是一樣的。這是一場革命,3度的電會殺死1升油。”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說。
“傳單”和“傳單”
在浦東東方路的一個居民區,每天下午四五點,都會上演這樣的奇觀:女兒會從三樓的窗戶伸出一塊接線板,用20多米長的電線慢慢放下,在樓底聽父親指揮。“慢下來,小心把它掛在樹枝上,小心不要撞到人。”
老王去年9月買了一輛比亞迪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盡管他每個月都交停車費,而且有固定的停車位,但四個月后,他安裝充電樁的申請仍擺在物業公司的辦公桌上。
在絕望中,老王成了一名“飛行乘客”。所謂“飛線”,就是用戶自己拉電線,用家里的電源給電動車充電。
“這輛車是油電混合動力車。雖然也可以加油,但耗電成本只有加油的十分之一。除了有上海品牌,使用成本也是我購買的主要原因。”
為了保證“飛線”能“直達”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以前下班后經常和人喝酒的老王每天都要早點回家。“如果我的停車位被其他人攔下,我就無法充電。”
“飛行線”已經成為社區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于一再抱怨,老王也習慣于向鄰居道歉。“這輛車現在成了我們家的心臟病。我最害怕下雨天,因為下雨天會影響汽車的充電。如果漏電,那就太慘了。”
老王的“遭遇”并非如此。據一個擁有400名成員的新能源汽車qq群統計,約30%的車主使用“飛線”充電,“飛線“最長距離達到60米。
目前,所有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都有專用的傳輸電纜和充電插座,但為了方便車主使用,它們還配備了可以連接到普通插座的連接器。許多不會安裝充電樁的車主將這種應急措施視為一種常見的充電方式,將車停在樓下,將插板扔出窗外,插上電源充電。
購車補貼、購置稅減免、上海品牌免費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催生了上海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然而,開車回家時如何充電,已經成為上海新能源車主最頭疼的問題。由此,一系列新的phe……
出現了“飛線”、“蹭電”等新能源汽車的mena。
“我也在用飛線充電。把我在淘寶上買的標準線充電一個小時后,我碰到電線,它開始有點熱。半小時后,它變熱了,所以我不敢再充電了。”新能源車主程小姐告訴筆者。
“飛行旅行者”絕望了,而“電摩擦家庭”則聲稱自己像個流浪漢。住在普陀區的徐女士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買了一輛混合動力車后,她無法每天充電,因為她買不起一個已經漲到70萬元的停車位。“我只能使用傳統的燒油模式,每個月只去4S店充電一次,這樣我就能體驗到更舒適的純電動模式和混合動力模式。”
“樁”,安裝起來有多難?
袁先生住在虹口區四川北路,上周剛剛賣掉了他的新能源汽車。他買了不到半年的時間,用了不到2000公里。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出售時,他搖了搖頭說:“為了安裝充電樁,物業和電力公司已經走了20多次,但結果仍然不好。”
“剛提車,我就向供電局和物業申請安裝充電樁。供電局還根據我停車位的狀況給出了幾套施工方案,但物業一直沒有批準。”
有一次,兩名駕駛電動工程車的工人來到小區后,物業工作人員上前制止,并表示無法施工。“物業表示不知道充電樁的情況,需要進行相關研究。安裝人員在小區等了將近8個小時才離開。”
物業公司首先告知,如果要安裝充電樁,業主需要提交相關技術資料,經過審核后再決定如何安裝。所有信息上交后,物業表示,汽車制造商單獨前來需要提供車輛的相關證明。
就這樣,對于充電樁來說,袁先生就像陀螺一樣,在房地產公司、電力公司和汽車公司之間移動。“買車的時候,4S店說充電樁很容易安裝,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
人們對房地產公司有很多擔憂,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和管理。
“地下停車場最初設計用于配電時,沒有預留安裝充電樁的線路。一旦重新拉電纜,就會有安全隱患。此外,建議安裝充電樁。如果單獨安裝,物業的電容量仍然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未來電動汽車用戶持續增加,物業會要求供電部門增加容量,成本將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袁先生所在小區的物業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
目前,私人安裝充電樁和固定停車位仍然是一個硬性指標,這使得絕大多數生活條件有限的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或者購買了新能源汽車但仍將其用作汽油車。
“現階段,如果用戶沒有固定的停車位,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條件還不成熟。”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劉建華坦言。“因為電動汽車的使用離不開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長決定了充電主要在居住地進行。”
一臺微型純電動車標價不到5萬元,一款家用充電樁售價不到4千元1月30日舉行的2015中國蘇州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宣介會現場,多款新型純電動汽車亮相,個別車型6萬多元的補貼力度,
1900/1/1 0:00:00以eQ奇瑞QQ3電動版為代表的奇瑞小型新能源汽車銷售出奇的好,甚至已經率先在奇瑞汽車幾大板塊中實現盈利,但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并不開心。“2014年賣了一萬多輛,今年要做到兩萬輛。
1900/1/1 0:00:00除上汽與阿里巴巴宣布合作、北汽聯合樂視研發互聯網汽車之外,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汽車”。
1900/1/1 0:00:00在得到新東家吉利注資后,瑞典老牌車企沃爾沃可謂重獲生機。今年春季,沃爾沃第一款7座插電式混動SUVXC90PHEV將登陸美國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74763輛,同比增長320。雖然2014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但關乎電動汽車使用便利性的充電樁建設依然進展緩慢。
1900/1/1 0:00:00在加入通用并擔任凱迪拉克品牌總裁兼集團副總裁之前,約翰德尼琛JohandeNysschen曾負責奧迪北美公司的運營事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