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是激動人心的一天。”一位上汽乘用車內部人士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令他振奮的消息來自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一份題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
在這份文件中,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近30條加快新能源汽車普及應用的具體措施,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補貼政策延續、商業模式創新等產業鏈的方方面面。其中,打破地方新能源目錄和檢測標準尤為重要。
上述《意見》的發布,將直接推動北京、上海兩地新能源地方目錄和標準的調整。這意味著,如果該政策得以實施,包括比亞迪E6、江淮汽車和悅iEV4,它們目前無法享受上海當地的現金補貼,也將享受中央和地方的雙重補貼。此前被排除在北京地方補貼之外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如比亞迪秦和上汽榮威550插電式,也將在政策層面獲得準入。
局部保護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過程中,技術不成熟、成本高當然都是問題,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護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能源汽車沒有得到廣泛推廣的現狀。”上述上汽乘用車內部人士告訴筆者。
在此之前,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中國近40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地區都有所謂的“地方目錄”和地方檢測標準。其他發布了新能源推廣細則的城市也有相對隱形的地方保護政策。“例如,北方某城市規定,續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不能進入政府采購范圍。”上述人士表示,“根據這一要求,只有在當地設廠的企業才能達到標準并享受補貼。”
“一些地方政府雖然沒有明確的技術要求,但會要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當地建廠,并對企業的稅收和促進就業有一些詳細的要求。”另一位車企公關部門人士告訴筆者。據其介紹,企業投資的資金可以達到數十億元,只需建造一個工廠。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真正啟動的背景下,這樣的投資無疑會給企業帶來一定壓力。地方檢測標準的存在進一步加劇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分擔。“對于想要進入上海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光學檢測費用將超過40萬。”江淮汽車在上海的一位經銷商告訴筆者。
不僅如此,在上述人士看來,地方政府地方目錄和標準的存在,使原本狹小的市場進一步分化,變得極為碎片化,不利于規模效應的產生。“為什么現在新能源汽車這么貴?關鍵是沒有規模。只要增加數量,有了規模,成本自然會降低。成本降低會促進市場擴張,市場擴張會降低成本,拉動匹配,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良性循環。”上述上汽人士表示。
因此,早在今年5月21日,工信部就在北京召開了交流會,邀請了39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地區的負責人,就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意見進行討論。其中一個主題是清理地方保護政策。
此次出臺的《意見》對“地方保護”行為進行了詳細界定,包括出臺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的地方標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測試和檢驗,要求汽車制造商在當地設廠,以及阻止其他地方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進入當地市場。
S……
預計nghai將率先突破
隨著國家指導意見《意見》的發布,現有的地方目錄或檢測標準預計將被取消。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負責人劉建華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文件。如果文件出臺,上海將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執行。”這可能意味著,未來許多新能源汽車,如江淮、悅iEV4,不僅將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雙重補貼,還將免費獲得許可證。
“這對我們的經銷商來說也是一個積極因素。”。上海江淮汽車經銷商孫先生告訴筆者。因為按照目前上海當地的政策,純電動汽車的現金補貼最高可達4萬元。
今年下半年,隨著新車的上市,包括東風日產晨風在內的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將進入上海市場。這可能會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的實現。根據上海市相關部門的計劃,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量將達到1.3萬輛。從目前的推廣情況來看,從去年到今年6月,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量只有2200多輛,與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為了進一步刺激當地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在此之前,上海市政府已經開始放松政策,為特斯拉這樣的進口汽車在當地推廣開辟“綠色通道”,并破例為其免費提供價值約8萬元的上海品牌。
在上海以外,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地方目錄”和標準也將被打破。根據此前發布的《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示范應用及產品審核備案管理細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包括在地方政府認可的可享受地方補貼的新能源產品中。因此,榮威550插電式、比亞迪秦等車型未能入圍當地目錄。
在相關商界人士看來,這不僅違背了國家政策,也違背了市場需求。“無論從銷量還是基礎設施建設來看,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發展比純電動更適合市場需求。”上述上汽內部人士認為。
有人認為,一旦北京和上海率先行動,地方政府的碎片化行為有望瓦解。“至于最終的程度,仍然取決于執行情況,因為在上述‘意見’中,嚴格要求政府不得出臺保護政策,但沒有明確要求廢除現有政策的時間節點,也沒有對不執行的政府提出紀律處分措施。”上述制造商表示。
然而,《意見》的發布無疑將緩解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壓力。因為根據國務院2012年7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達到50萬輛,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76萬輛。“今天真是激動人心的一天。”一位上汽乘用車內部人士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令他振奮的消息來自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一份題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
在這份文件中,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近30條加快新能源汽車普及應用的具體措施,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補貼政策延續、商業模式創新等產業鏈的方方面面。其中,打破地方新能源目錄和檢測標準尤為重要。
上述《意見》的發布,將直接推動北京、上海兩地新能源地方目錄和標準的調整。這意味著,如果該政策得以實施,包括比亞迪E6、江淮汽車和悅iEV4,它們目前無法享受上海當地的現金補貼,也將享受中央和地方的雙重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
此前被排除在北京地方補貼之外的電動汽車,如比亞迪秦和上汽榮威550插電式,也將在政策層面獲得準入。
局部保護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過程中,技術不成熟、成本高當然都是問題,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護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能源汽車沒有得到廣泛推廣的現狀。”上述上汽乘用車內部人士告訴筆者。
在此之前,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中國近40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地區都有所謂的“地方目錄”和地方檢測標準。其他發布了新能源推廣細則的城市也有相對隱形的地方保護政策。“例如,北方某城市規定,續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不能進入政府采購范圍。”上述人士表示,“根據這一要求,只有在當地設廠的企業才能達到標準并享受補貼。”
“一些地方政府雖然沒有明確的技術要求,但會要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當地建廠,并對企業的稅收和促進就業有一些詳細的要求。”另一位車企公關部門人士告訴筆者。據其介紹,企業投資的資金可以達到數十億元,只需建造一個工廠。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真正啟動的背景下,這樣的投資無疑會給企業帶來一定壓力。地方檢測標準的存在進一步加劇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分擔。“對于想要進入上海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光學檢測費用將超過40萬。”江淮汽車在上海的一位經銷商告訴筆者。
不僅如此,在上述人士看來,地方政府地方目錄和標準的存在,使原本狹小的市場進一步分化,變得極為碎片化,不利于規模效應的產生。“為什么現在新能源汽車這么貴?關鍵是沒有規模。只要增加數量,有了規模,成本自然會降低。成本降低會促進市場擴張,市場擴張會降低成本,拉動匹配,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良性循環。”上述上汽人士表示。
因此,早在今年5月21日,工信部就在北京召開了交流會,邀請了39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地區的負責人,就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意見進行討論。其中一個主題是清理地方保護政策。
此次出臺的《意見》對“地方保護”行為進行了詳細界定,包括出臺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的地方標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測試和檢驗,要求汽車制造商在當地設廠,以及阻止其他地方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進入當地市場。
上海有望率先突破
隨著國家指導意見《意見》的發布,現有的地方目錄或檢測標準預計將被取消。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負責人劉建華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文件。如果文件出臺,上海將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執行。”這可能意味著,未來許多新能源汽車,如江淮、悅iEV4,不僅將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雙重補貼,還將免費獲得許可證。
“這對我們的經銷商來說也是一個積極因素。”。上海江淮汽車經銷商孫先生告訴筆者。因為按照目前上海當地的政策,純電動汽車的現金補貼最高可達4萬元。
今年下半年,隨著新車的上市,包括東風日產晨風在內的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將進入上海市場。這可能會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的實現。根據……的計劃……
上海相關部門表示,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在上海的推廣量將達到1.3萬輛。從目前的推廣情況來看,從去年到今年6月,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量只有2200多輛,與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為了進一步刺激當地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在此之前,上海市政府已經開始放松政策,為特斯拉這樣的進口汽車在當地推廣開辟“綠色通道”,并破例為其免費提供價值約8萬元的上海品牌。
在上海以外,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地方目錄”和標準也將被打破。根據此前發布的《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示范應用及產品審核備案管理細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包括在地方政府認可的可享受地方補貼的新能源產品中。因此,榮威550插電式、比亞迪秦等車型未能入圍當地目錄。
在相關商界人士看來,這不僅違背了國家政策,也違背了市場需求。“無論從銷量還是基礎設施建設來看,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發展比純電動更適合市場需求。”上述上汽內部人士認為。
有人認為,一旦北京和上海率先行動,地方政府的碎片化行為有望瓦解。“至于最終的程度,仍然取決于執行情況,因為在上述‘意見’中,嚴格要求政府不得出臺保護政策,但沒有明確要求廢除現有政策的時間節點,也沒有對不執行的政府提出紀律處分措施。”上述制造商表示。
然而,《意見》的發布無疑將緩解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壓力。因為根據國務院2012年7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達到50萬輛,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76萬輛。
關于召開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政策宣貫會的通知工裝函2014324號各有關企業: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起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
1900/1/1 0:00:00過去我做過幾篇關于比亞迪的報道,但越了解也對這家企業越疑惑。
1900/1/1 0:00:00日前,美國電動車制造商Proterra將其第二代電動客車交付美國猶他州運輸局檢測。
1900/1/1 0:00:00英國科學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于1日宣布,就職于日本京都大學工學研究科的教授田中功和田中勝久、副教授藤田晃司與夏普的共同研究小組,近日成功研發新材料,
1900/1/1 0:00:00繼新能源汽車獲政府采購支持后,日前再迎來政策利好。
1900/1/1 0:00:00鑒于有限的續航里程問題已成為影響電動汽車推廣的首要障礙。LG化學已確認可在2016年前投產其第二代遠程電動車電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