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動力部門主管維托里奧·迪尼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原工廠正在努力減少所有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以遵守越來越嚴格的環境法規。預計到2021,該品牌的總體平均碳排放量將減少20%;
為了確保其指揮的所有汽車都能繼續保持紅色鬃毛的豪放特性,原廠希望在V8發動機上增加渦輪增壓技術,V12發動機將采用混合油電技術,從而使其指揮下的汽車在節能的同時仍能保持其引以為傲的強大性能。
法拉利動力部門主管維托里奧·迪尼(Vittorio Dini)表示,為了遵守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原廠預計到2021,法拉利品牌的總體平均碳排放量將減少20%。(圖為加州T的發動機,加州T是自1987年法拉利推出F40以來,首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法拉利汽車。)
輔助系統支持符合環境法規
如今,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法規標準的逐步收緊,各家汽車制造商都通過動力系統的輔助技術改造了自己的性能車型。無論是引入渦輪增壓技術,從排氣量較小的發動機中擠出更多動力,還是為其配備混合油電系統,這都是性能和環保之間的妥協。當然,法拉利也不例外。為了遵守歐盟和美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它開始積極開展節能減碳計劃。
維托里奧·迪尼說:“盡管自2007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減少碳排放,但總體平均碳排放量已從每公里435克減少到目前的每公里270克,總共減少了40%,但這顯然并不完美,因此我們打算利用我們所有的技術全力以赴到2021,碳排放量減少20%。"
V8使用渦輪機,V12使用石油和電力。
法拉利的解決方案可分為兩部分,即為搭載V8發動機的汽車添加渦輪增壓技術,以及為搭載V12發動機的汽車增加混合動力混合動力系統。
渦輪增壓技術支持V8。
通過渦輪增壓技術減少碳排放是目前汽車制造商非常普遍的解決方案,法拉利也在之前推出的全新產品California T中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實用性。搭載3.9升V8渦輪增壓發動機的California T的碳排放量僅為每公里250克,比搭載4.3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前代車型加利福尼亞低49克。更重要的是,加州T的最大馬力與加州相比一口氣增加了70匹馬,從最初的490匹馬增加到560匹馬,相當可觀。
法拉利已經在之前推出的全新產品California T中證明了渦輪技術的實用性。搭載3.9升V8渦輪增壓發動機的California T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僅為250克,比搭載4.3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前代車型加利福尼亞低49克。
在獲得Clifornia T的良好成績后,Vittorio Dini還表示,未來法拉利旗下所有V8發動機車型都將逐步引入渦輪增壓技術,并努力減少碳排放,再次提升車輛性能。
混合油電混合技術輔助V12
至于搭載V12發動機的車型:F12 Berrinetta和FF,原廠預計將采用混合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以達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
事實上,V12發動機加上混合動力系統并不是法拉利第一次使用。原廠去年推出的限量版跑車LaFerrari是法拉利推出的第一款混合動力生產車。LaFerrari有一臺6.3升V12自然進氣發動機和一臺電動機。發動機機體可產生高達800匹的最大馬力,電動機也可產生約163匹的最大功率,整體綜合馬力達到驚人的963匹。
盡管拉法拉利擁有963馬力的傲人性能,但在獨創的混合動力油電技術的幫助下,其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僅為330克。如果將這個數字與恩佐法拉利的660馬力和每千米的碳排放量進行比較……
er是545克,真的很神奇,甚至低于普通超級跑車每公里400克的平均值。
憑借混合動力系統,拉費拉里同時擁有963馬力的傲人性能,每公里碳排放量僅為330克;這個數字,如果與恩佐法拉利660匹馬的最大馬力和每公里545克的碳排放量相比,真的很驚人,甚至低于普通超級跑車每公里400克的平均值。
至于為什么V12發動機不使用渦輪增壓技術,而是使用混合動力油電技術?維托里奧·迪尼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它說:“渦輪增壓對法拉利的V12發動機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如果我們想解決V12發動機的碳排放問題,就必須使用四個渦輪增壓器來達到這個效果,這會使發動機的總體積過大,同時產生過多的熱能,使發動機難以冷卻。”Vittorio Dini,法拉利動力部門主管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原工廠正在努力減少所有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以遵守越來越嚴格的環境法規。預計到2021,該品牌的總體平均碳排放量將減少20%;
為了確保其指揮的所有汽車都能繼續保持紅色鬃毛的豪放特性,原廠希望在V8發動機上增加渦輪增壓技術,V12發動機將采用混合油電技術,從而使其指揮下的汽車在節能的同時仍能保持其引以為傲的強大性能。
法拉利動力部門主管維托里奧·迪尼(Vittorio Dini)表示,為了遵守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原廠預計到2021,法拉利品牌的總體平均碳排放量將減少20%。(圖為加州T的發動機,加州T是自1987年法拉利推出F40以來,首款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法拉利汽車。)
輔助系統支持符合環境法規
如今,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法規標準的逐步收緊,各家汽車制造商都通過動力系統的輔助技術改造了自己的性能車型。無論是引入渦輪增壓技術,從排氣量較小的發動機中擠出更多動力,還是為其配備混合油電系統,這都是性能和環保之間的妥協。當然,法拉利也不例外。為了遵守歐盟和美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它開始積極開展節能減碳計劃。
維托里奧·迪尼說:“盡管自2007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減少碳排放,但總體平均碳排放量已從每公里435克減少到目前的每公里270克,總共減少了40%,但這顯然并不完美,因此我們打算利用我們所有的技術全力以赴到2021,碳排放量減少20%。"
V8使用渦輪機,V12使用石油和電力。
法拉利的解決方案可分為兩部分,即為搭載V8發動機的汽車添加渦輪增壓技術,以及為搭載V12發動機的汽車增加混合動力混合動力系統。
渦輪增壓技術支持V8。
通過渦輪增壓技術減少碳排放是目前汽車制造商非常普遍的解決方案,法拉利也在之前推出的全新產品California T中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實用性。搭載3.9升V8渦輪增壓發動機的California T的碳排放量僅為每公里250克,比搭載4.3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前代車型加利福尼亞低49克。更重要的是,加州T的最大馬力與加州相比一口氣增加了70匹馬,從最初的490匹馬增加到560匹馬,相當可觀。
法拉利已經在之前推出的全新產品California T中證明了渦輪技術的實用性。搭載3.9升V8渦輪增壓發動機的California T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僅為250克,比搭載4.3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前代車型加利福尼亞低49克。
在獲得Clifornia T的良好成績后,Vittorio Dini還表示,未來法拉利旗下所有V8發動機車型都將逐步引入渦輪增壓技術,并努力減少碳排放,再次提升車輛性能。
混合油電混合技術輔助V12
至于搭載V12發動機的車型:F12 Berrinetta和FF,原廠預計將采用混合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以達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
事實上,V12發動機加上混合動力系統并不是法拉利第一次使用。原廠去年推出的限量版跑車LaFerrari是法拉利推出的第一款混合動力生產車。LaFerrari有一臺6.3升V12自然進氣發動機和一臺電動機。發動機機體可產生高達800匹的最大馬力,電動機也可產生約163匹的最大功率,整體綜合馬力達到驚人的963匹。
盡管拉法拉利擁有963馬力的傲人性能,但在獨創的混合動力油電技術的幫助下,其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僅為330克。如果將這個數字與恩佐法拉利的660馬力和每千米的碳排放量進行比較……
er是545克,真的很神奇,甚至低于普通超級跑車每公里400克的平均值。
憑借混合動力系統,拉費拉里同時擁有963馬力的傲人性能,每公里碳排放量僅為330克;這個數字,如果與恩佐法拉利660匹馬的最大馬力和每公里545克的碳排放量相比,真的很驚人,甚至低于普通超級跑車每公里400克的平均值。
至于為什么V12發動機不使用渦輪增壓技術,而是使用混合動力油電技術?維托里奧·迪尼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它說:“對于法拉利的V12發動機來說,渦輪增壓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如果我們想解決V12發動機的碳排放問題,就必須使用四個渦輪增壓器才能達到效果,這會使發動機的總體積過大,同時產生過多的熱能,使發動機難以冷卻。”
標簽:
長安汽車000625SH23日下午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稱,長安汽車已在重慶、杭州、昆明和南昌等13個城市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涉及政府機關公務用車、出租車行業,累計銷售5700多輛。
1900/1/1 0:00:00“i3的中控臺什么時候能和特斯拉一樣,變成一塊賞心悅目的觸屏?”6月18日,在“未來新聲場”論壇中,一名特斯拉車主直言不諱地將上述問題拋給了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
1900/1/1 0:00:00“i3的中控臺什么時候能和特斯拉一樣,變成一塊賞心悅目的觸屏?”6月18日,在“未來新聲場”論壇中,一名特斯拉車主直言不諱地將上述問題拋給了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
1900/1/1 0:00:006月1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展覽會CIBF2014上,波士頓電池技術公司新聞發言人Tislee對作者說“你在展臺上看到的,不僅僅是波士頓電池的領先技術和產品;
1900/1/1 0:00:00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表明2014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6853輛,同比增長12倍,增速明顯加快。
1900/1/1 0:00:006月以來,北京降雨量激增,霧霾減少,藍天重現,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新世界深呼吸“的美好。但是不容忘卻的是,2013年的北京,每2天就有1天空氣不達標,每3天就有1天空氣中重度污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