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能源汽車需“開放”動力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近日召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座談會上強調,要綜合施策,加快市場推廣應用,扎實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他還要求堅決打破地方保護,促進公平競爭,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

作為一家成立僅11年的公司,特斯拉去年以近1.9萬輛的銷量奪得美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名,僅次于通用威蘭達和日產聆風,但其風頭不僅大大蓋過了前兩名,還在全球刮起了“特斯拉旋風”。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斯拉通過細分市場,利用互聯網思維造車和營銷,實現了商業模式創新,這讓人們對開啟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市場抱有強烈期望。

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不算太晚,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尤其是在終端購買補貼方面。為什么它沒有誕生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有人說科研投入效率低下,有人說良好的商業模式尚未形成,有人認為企業缺乏互聯網思維等等。原因都有,但更重要的癥結可能是沒有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

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不容忽視。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最近公布的《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各方面的信息也表明,北京市汽車生產企業在不久的將來不會生產這樣的新能源汽車。于是,深圳的比亞迪秦、上海的榮威550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被“自覺”排除在補貼范圍之外,以至于有網友戲稱比亞迪秦“進了倫敦,沒能敲開北京的門”。

事實上,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一些試點城市已經或明或暗地制定了地方保護措施,以支持當地企業或吸引外國企業投資落戶。創新需要一個開放的環境。如果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做成封閉的圈子和小的利益集團,沒有充分公平的競爭,企業怎么會有創新的動力!

作為一個新興的潛在市場,新能源汽車對企業家和投資者具有巨大的想象力和天然吸引力。只有讓更多的“矮馬”跑進來,才能跳出“黑馬”,但目前,各種政策門檻無情地將其擋在了門外。例如,早在2002年,萬向集團就成立了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并一直期待進入汽車制造領域。然而,由于缺乏車輛資質,萬向只能生產零部件。盡管萬向以巨大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的Fisco,但它能否真正獲得在中國生產乘用車的資格仍然是個未知數。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即使擁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車聯網技術,甚至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也很難在中國注冊一家公司來生產新能源汽車。不可否認,傳統汽車企業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積累了技術,具有“先行者”優勢,但也很容易被思維定勢、技術路徑依賴和現有資產拖累,很難有進行大投資和重大創新的熱情。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業化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許多傳統車企本能地希望傳統技術有更長的生命周期,以便在傳統技術賽道上獲得更多利潤。由于這些企業擁有行業話語權,有時甚至會影響政策制定者,從而保持其在市場上的現有優勢。

因此,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過程中,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應以陳舊的思維和套路進行管理,而應敢于打破體制機制的束縛,為企業創新建立開放、平等的市場環境。只有給新進入者更多的機會,讓多樣化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充分“競爭”,甚至不怕“試錯”,創新才不會扼殺在搖籃里。否則,我們不僅很難生產中國的特斯拉,而且即使美國的特斯拉來了,我們也不能玩。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最近召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座談會上強調,要采取綜合措施加快市場推廣應用,扎實推進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他還要求堅決打破地方保護,促進公平競爭,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

作為一家成立僅11年的公司,特斯拉去年以近1.9萬輛的銷量奪得美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名,僅次于通用威蘭達和日產聆風,但其風頭不僅大大蓋過了前兩名,還在全球刮起了“特斯拉旋風”。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斯拉通過細分市場,利用互聯網思維造車和營銷,實現了商業模式創新,這讓人們對開啟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市場抱有強烈期望。

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不算太晚,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尤其是在終端購買補貼方面。為什么它沒有誕生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有人說科研投入效率低下,有人說良好的商業模式尚未形成,有人認為企業缺乏互聯網思維等等。原因都有,但更重要的癥結可能是沒有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

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不容忽視。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最近公布的《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各方面的信息也表明,北京市汽車生產企業在不久的將來不會生產這樣的新能源汽車。于是,深圳的比亞迪秦、上海的榮威550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被“自覺”排除在補貼范圍之外,以至于有網友戲稱比亞迪秦“進了倫敦,沒能敲開北京的門”。

事實上,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一些試點城市……

明示或暗示制定當地保護措施,支持當地企業或吸引外國企業投資落戶。創新需要一個開放的環境。如果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做成封閉的圈子和小的利益集團,沒有充分公平的競爭,企業怎么會有創新的動力!

作為一個新興的潛在市場,新能源汽車對企業家和投資者具有巨大的想象力和天然吸引力。只有讓更多的“矮馬”跑進來,才能跳出“黑馬”,但目前,各種政策門檻無情地將其擋在了門外。例如,早在2002年,萬向集團就成立了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并一直期待進入汽車制造領域。然而,由于缺乏車輛資質,萬向只能生產零部件。盡管萬向以巨大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的Fisco,但它能否真正獲得在中國生產乘用車的資格仍然是個未知數。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即使擁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車聯網技術,甚至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也很難在中國注冊一家公司來生產新能源汽車。不可否認,傳統汽車企業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積累了技術,具有“先行者”優勢,但也很容易被思維定勢、技術路徑依賴和現有資產拖累,很難有進行大投資和重大創新的熱情。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業化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許多傳統車企本能地希望傳統技術有更長的生命周期,以便在傳統技術賽道上獲得更多利潤。由于這些企業擁有行業話語權,有時甚至會影響政策制定者,從而保持其在市場上的現有優勢。

因此,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過程中,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應以陳舊的思維和套路進行管理,而應敢于打破體制機制的束縛,為企業創新建立開放、平等的市場環境。只有給新進入者更多的機會,讓多樣化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充分“競爭”,甚至不怕“試錯”,創新才不會扼殺在搖籃里。否則,我們不僅很難生產出中國的特斯拉,而且即使美國的特斯拉來了,我們也不能玩。

標簽:特斯拉北京比亞迪榮威日產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蓮花汽車4月20日 將發布首款純電動汽車

青年集團在國內客車市場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2008年進軍轎車領域推出的蓮花汽車品牌卻表現平平,六年時間僅推出了L3、L5兩款車型。

1900/1/1 0:00:00
國內電動車市場調查:概念漸熱 但普及尚早

隨著特斯拉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電動車市場最近又熱起來了。粗粗數數今年上市的電動車至少有十幾款,東風日產旗下的首款電動車型晨風、大眾的eup電動車、北汽要發布兩款新能源電動車等等。

1900/1/1 0:00:00
中國車企密集海外并購 國際化步伐加快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標致雪鐵龍集團日前在北京簽訂《全球戰略聯盟合作協議》。繼東風8億歐元入股標致雪鐵龍,成為并列第一大股東后,雙方進一步明確在工業和商業領域的全球合作。

1900/1/1 0:00:00
特斯拉直銷模式紐約州獲批 5家店保留

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汽車公司和紐約州汽車經銷商達成協議,在該州的5家直營店將繼續正常營業。

1900/1/1 0:00:00
齊齊哈爾力爭三年公交車更換為新能源車

齊齊哈爾市將2014年確定為“城市公交發展年”,通過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加快實施優先發展公交戰略,今后三年力爭將公交車輛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輛。

1900/1/1 0:00:00
地方保護凸顯“溫室效應”弊端 北汽新能源擴張面臨考驗

越接近市場化,新能源汽車政策地方保護的“溫室效應”弊端越突顯。3月21日,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在京掛牌成立。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