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首發于GeekCar,這是下一個時代汽車技術的新媒體。微信號是GeekCar,作者是史蒂文,他是智能汽車的狂熱粉絲。
我不知道“綠豆”電動車的故事最初是從誰那里傳出的,但這種不可靠的消息越來越真實,真的讓我感到羞愧。在我看來,小米電動車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請不要繼續幻想。從生態鏈的角度來看,小米推出一款可以聯網的自行車是相當可靠的。那些期待小米制造中國版特斯拉的人似乎對“造車”的概念不太了解。
是的,電動汽車(以下簡稱EV)的結構比傳統燃油汽車簡單100多倍。就連美國人幾年前也出版了《如何打造自己的電動汽車》一書。坦率地說,如果電池問題得到完美解決,電動汽車可以在幾分鐘內殺死傳統汽車。但要改寫特斯拉的歷史,我認為十個小米做不到。
特斯拉是怎么做到的?小米會畫葫蘆勺嗎?
粉絲們呼吁小米制造電動汽車,主要是因為人們認為小米擅長制造廉價產品。例如,傳說中的“綠豆”電動汽車,它是專門為北方流浪者設計的,顯然會非常便宜。然而,小米的手機、電視和電視盒非常“便宜”,因為這些消費電子產品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確實可以降低成本。電動汽車呢?現在世界無法解決成本問題。即使是特斯拉也必須從豪華電動汽車的水平開始。因此,指望小米是一款“便宜”的電動汽車是不可行的。
因此,如果小米想打造電動汽車,就必須復制特斯拉的模式,從高端車型和人開始。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像特斯拉這樣的車型是如何工作的。綜上所述,主要有三點:
1) 基礎。特斯拉的動力系統起源于一家名為AC Propulsion的公司。我不會在這里詳述歷史細節,但應該清楚的是,特斯拉并不是從零開始的。在成立之初,它就擁有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基礎。
2) 合作。特斯拉的第一款車型Roadster使用了Lotus Elise的底盤,而不是開發它。因此,與傳統車廠的合作使特斯拉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出自己的產品。從今天的角度來看,Roadster實際上是Elise的電動版。
3) 融資。梳理一下,特斯拉的A輪融資由埃隆·馬斯克領投,金額為750萬美元;B輪仍由埃隆·馬斯克以1300萬美元領先;C輪融資由埃隆·馬斯克和Technology Partners聯合領投,融資額為4000萬美元;
D輪融資45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在初創階段的私人投資已經超過1.05億美元。此外,戴姆勒和豐田也分別向特斯拉投資了5000萬美元。但這筆錢還遠遠不夠特斯拉燒。真正的金融家是美國能源部:2009年,它向特斯拉提供了4.6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特斯拉展示了下一代Model S,這是第一款從頭開始設計的電動汽車(而不是基于燃油車的架構)。
以上三點是核心。事實上,還有一點可能不是決定性的,但它絕對是特斯拉發展至今的關鍵因素:埃隆·馬斯克。他是一個有著科學和工程背景的瘋狂投資者。他不僅在技術上追求極致,而且擅長營銷和游說,這就是為什么媒體喜歡將埃隆·馬斯克與喬布斯相提并論。在這一點上,小米無法與之相比。因為在特斯拉,埃隆·馬斯克親自擔任首席架構師,而雷軍呢?我想知道他對汽車了解多少。
因此,特斯拉的出現實際上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目前看來,這些條件在小米身上還不具備,這與之相去甚遠。
為什么小米的自行車非常可靠?
它必須是一輛可以連接到互聯網的自行車,或者被稱為“智能自行車”。以小米目前的技術實力和生態鏈,將自行車打造成移動終端應該不難。如果你不了解“智能自行車”是什么樣子,可以參考觀致在日內瓦車展上展出的eBIQE,它深刻地反映了移動操作系統、云和大數據等先進詞匯。
現在,小米在移動操作系統方面相對成熟,比如MIUI和MIUI電視。如果自行車也配備了屏幕,小米可以為其植入定制的MIUI系統。例如,自行車的屏幕可以通過藍牙與手機連接。當手機被帶進來時,你可以點擊自行車的屏幕直接連接,甚至可以進行視頻對話。
因此,我對小米的“智能自行車”提出了幾個期望:
1) 配備具有導航、監測(如胎壓)、通信、手機互聯等功能的屏幕。最好配備另一個HUD屏幕來顯示速度、方向和位置;
2) 具有GPS定位功能,不丟失車輛;為了進一步加強防盜措施,它配備了指紋識別功能;
3) 框架由CFRP材料制成;極其輕便;
4) 記錄駕駛軌跡并具有社交功能,例如誰是最近的“騎手”;
5) 價格不得超過人民幣2000元。
通過這種方式,小米可以找到一個自行車品牌進行合作。更不用說電動汽車了,我認為智能自行車是北票人真正需要的交通工具:價格實惠、環保、健康、智能。至于是否推出電動自行車?那我們坐地鐵吧。
小米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它不會參與汽車制造。
這一點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但為了解釋小米做電動汽車有多不可靠,我們簡單地談談。小米手機剛發布時,小米的網站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產品展示網站,外加一個社區。但是現在,小米的官網已經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了,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京東!
是的,小米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消費電子產品的“京東”。以小米自身的生態鏈為核心,在這個小米電商平臺上,產品從手機擴展到了電視,其次是路由器、電視盒、耳機、移動電源、電子書甚至游戲。而且,這些產品不僅是小米自己的,也是第三方品牌。
其中一些產品是標準的利潤點,例如手機;有些是品牌建設工具,比如小米電視;還有一些是利潤的保障,比如移動電源、手機殼等配件和耗材。在這個生態鏈中,我看不到電動汽車的價值。這個燒錢比燒紙快的行業,如果小米涉足,就會陷入泥潭。要知道,特斯拉直到成立10年后才真正盈利。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小米不會涉足汽車領域。汽車制造業玩不起,所以做一個汽車系統和一個汽車通信模塊是好的。在我看來,小米涉足汽車領域可以從汽車后市場的車內通信開始,比如搭載MIUI系統的汽車,甚至可以效仿蘋果推出CarPlay。編者按:本文首發于GeekCar,這是下一個時代汽車技術的新媒體。微信號是GeekCar,作者是史蒂文,他是智能汽車的狂熱粉絲。
我不知道“綠豆”電動車的故事最初是從誰那里傳出的,但這種不可靠的消息越來越真實,真的讓我感到羞愧。在我看來,小米電動車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請不要繼續幻想。從生態鏈的角度來看,小米推出一款可以聯網的自行車是相當可靠的。那些期待小米制造中國版特斯拉的人似乎對“造車”的概念不太了解。
是的,電動汽車(以下簡稱EV)的結構比傳統燃油汽車簡單100多倍。就連美國人幾年前也出版了《如何打造自己的電動汽車》一書。坦率地說,如果電池問題得到完美解決,電動汽車可以在幾分鐘內殺死傳統汽車。但要改寫特斯拉的歷史,我認為十個小米做不到。
特斯拉是怎么做到的?小米會畫葫蘆勺嗎?
粉絲們呼吁小米制造電動汽車,主要是因為人們認為小米擅長制造廉價產品。例如,傳說中的“綠豆”電動汽車,它是專門為北方流浪者設計的,顯然會非常便宜。然而,小米的手機、電視和電視盒非常“便宜”,因為這些消費電子產品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確實可以降低成本。電動汽車呢?現在世界無法解決成本問題。即使是特斯拉也必須從豪華電動汽車的水平開始。因此,指望小米是一款“便宜”的電動汽車是不可行的。
因此,如果小米想打造電動汽車,就必須復制特斯拉的模式,從高端車型和人開始。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像特斯拉這樣的車型是如何工作的。綜上所述,主要有三點:
1) 基礎。特斯拉的動力系統起源于一家名為AC Propulsion的公司。我不會在這里詳述歷史細節,但應該清楚的是,特斯拉并不是從零開始的。在成立之初,它就擁有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基礎。
2) 合作。特斯拉的第一款車型Roadster使用了Lotus Elise的底盤,而不是開發它。因此,與傳統車廠的合作使特斯拉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出自己的產品。從今天的角度來看,Roadster實際上是Elise的電動版。
3) 融資。梳理一下,特斯拉的A輪融資由埃隆·馬斯克領投,金額為750萬美元;B輪仍由埃隆·馬斯克以1300萬美元領先;C輪融資由埃隆·馬斯克和Technology Partners聯合領投,融資額為4000萬美元;
D輪融資45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在初創階段的私人投資已經超過1.05億美元。此外,戴姆勒和豐田也分別向特斯拉投資了5000萬美元。但這筆錢還遠遠不夠特斯拉燒。真正的金融家是美國能源部:2009年,它向特斯拉提供了4.6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特斯拉展示了下一代Model S,這是第一款從頭開始設計的電動汽車(而不是基于燃油車的架構)。
以上三點是核心。事實上,還有一點可能不是決定性的,但它絕對是特斯拉發展至今的關鍵因素:埃隆·馬斯克。他是一個有著科學和工程背景的瘋狂投資者。他不僅在技術上追求極致,而且擅長營銷和游說,這就是為什么媒體喜歡將埃隆·馬斯克與喬布斯相提并論。在這一點上,小米無法與之相比。因為在特斯拉,埃隆·馬斯克親自擔任首席架構師,而雷軍呢?我想知道他對汽車了解多少。
因此,特斯拉的出現實際上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目前看來,這些條件在小米身上還不具備,這與之相去甚遠。
為什么小米的自行車非常可靠?
它必須是一輛可以連接到互聯網的自行車,或者被稱為“智能自行車”。以小米目前的技術實力和生態鏈,將自行車打造成移動終端應該不難。如果你不了解“智能自行車”是什么樣子,可以參考觀致在日內瓦車展上展出的eBIQE,它深刻地反映了移動操作系統、云和大數據等先進詞匯。
現在,小米在移動操作系統方面相對成熟,比如MIUI和MIUI電視。如果自行車也配備了屏幕,小米可以為其植入定制的MIUI系統。例如,自行車的屏幕可以通過藍牙與手機連接。當手機被帶進來時,你可以點擊自行車的屏幕直接連接,甚至可以進行視頻對話。
因此,我對小米的“智能自行車”提出了幾個期望:
1) 配備具有導航、監測(如胎壓)、通信、手機互聯等功能的屏幕。最好配備另一個HUD屏幕來顯示速度、方向和位置;
2) 具有GPS定位功能,不丟失車輛;為了進一步加強防盜措施,它配備了指紋識別功能;
3) 框架由CFRP材料制成;極其輕便;
4) 記錄駕駛軌跡并具有社交功能,例如誰是最近的“騎手”;
5) 價格不得超過人民幣2000元。
通過這種方式,小米可以找到一個自行車品牌進行合作。更不用說電動汽車了,我認為智能自行車是北票人真正需要的交通工具:價格實惠、環保、健康、智能。至于是否推出電動自行車?那我們坐地鐵吧。
小米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它不會參與汽車制造。
這一點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但為了解釋小米做電動汽車有多不可靠,我們簡單地談談。小米手機剛發布時,小米的網站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產品展示網站,外加一個社區。但是現在,小米的官網已經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了,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京東!
是的,小米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消費電子產品的“京東”。以小米自身的生態鏈為核心,在這個小米電商平臺上,產品從手機擴展到了電視,其次是路由器、電視盒、耳機、移動電源、電子書甚至游戲。而且,這些產品不僅是小米自己的,也是第三方品牌。
其中一些產品是標準的利潤點,例如手機;有些是品牌建設工具,比如小米電視;還有一些是利潤的保障,比如移動電源、手機殼等配件和耗材。在這個生態鏈中,我看不到電動汽車的價值。這個燒錢比燒紙快的行業,如果小米涉足,就會陷入泥潭。要知道,特斯拉直到成立10年后才真正盈利。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小米不會涉足汽車領域。汽車制造業玩不起,所以做一個汽車系統和一個汽車通信模塊是好的。在我看來,小米涉足汽車領域可以從汽車后市場的車內通信開始,比如搭載MIUI系統的汽車,甚至可以效仿蘋果推出CarPlay。
總裝車間技術工劉希蘭正在安裝電動車質檢員董芹芹正在檢查電動車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將“推廣新能源汽車”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1900/1/1 0:00:00作為“川股軍團”中2013年的大牛股之一,鵬博士600804一直有著較高的關注度。近日,市場上又突然傳出鵬博士與特斯拉洽談合作的消息,公司股價應聲大漲。
1900/1/1 0:00:003月25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37公布了2013年報,年報指出公司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海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帶動三星、松下鋰電池出貨量的增長這兩家企業均為公司重要客戶
1900/1/1 0:00:00日前,美國英偉達NVIDIA公司在2014GTC技術大會上表示,其將與奧迪合作進行無人駕駛系統的研發工作。
1900/1/1 0:00:00近日,住在黃浦區海悅花園小區的杜先生來到小區地下車庫,用智能支付卡在充電樁相應位置一刷,前一天晚上開始工作的充電樁停止供電。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車型在各個城市銷售的逐步放開,在新能源領域略顯落戶的一汽也開始加快步伐。此前,一汽曾投資40多億元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根據規劃將于2014年年中建成投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