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國家發布了“國發〔2010〕32號”,被業內稱為綱領性文件,即《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首次將新能源汽車(市場區)的發展提升到國家產業戰略的高度。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篇文章發表于秋季,標志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春天”。
汽車營銷專家周鋒告訴筆者,就在《決定》頒布前,8月18日,在國務院國資委的組織下,16家中央企業發起成立了中央企業電動汽車產業聯盟,并宣布其主要任務是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開放的技術平臺,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統一行業技術標準,共同開發電動汽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模式,分享技術成果,促進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應用和市場發展。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保障領域,充電與服務領域由國家電網、中國莆田、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南方電網和中國保利集團牽頭。
隨后,上述企業紛紛公布在各地的投資計劃,一場布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博弈開始在全國上演。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景象之后,三年過去了,電動汽車仍然很難在街上看到。
高調起航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在萬眾期待中高調起航。作為一個長期擁有令人垂涎的充電設施并走在前列的國家電網,2010年,建設了87個標準化充換電站、5179個充電器和7031個充電樁。當時,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電動汽車充電設備最多的國家。
到2010年底,國家電網將在全國部署近100個充電站。未來,充電設施將無處不在,為電動汽車充電將非常方便。一位國家電網負責人曾雄心勃勃地告訴筆者:“目前,國家電網正準備大力推進充電樁和充電站的建設。雖然商業化的條件還不成熟,但現在是一場形象運動,我們可以‘不計成本’”。
正是因為有了2010年的業績基礎,國家電網才在2011年下足了功夫。據了解,2011年,國家電網與運營區內所有273個省(市)政府簽署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充換電站243座、交流充電樁13283個,與國內外26家電動汽車及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國家電網的布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他企業也在加緊馬力搶灘。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
激情逐漸消失
事實上,在各大企業熱情攻城的同時,業內的質疑從未停止。
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汽車咨詢網總裁賈永軒認為,中國尚未形成良好的電動汽車使用環境,如充電設施不完善、充電標準不一致,這使得消費者即使購買純電動汽車也不方便使用。此外,在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沒有明確補貼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數量無法大幅提高,充電站只是一個展示。
國家電網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表示,電動汽車充電站仍然不經濟,仍處于試驗探索階段,主要是因為電池技術還不夠,未來的發展取決于電動汽車的推廣。
這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同時也面臨著另一個尷尬的現實:目前,中國還沒有電動汽車和充電站的相關標準和政策。
很快,業內的擔憂和疑慮逐漸浮出水面。只是……
最近,各地陸續暴露出大量已建成的充電站。自2010年以來,在陜西省Xi的市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附近、世博會附近、金葉路和西大街附近,已建成五座充電站,全部移交給一家名為中原的汽車維修公司運營。但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沒有汽車充電,上述充電站目前基本沒有業務。“充電站建得早,但沒有啟用。條件還不成熟,但人們經常會問。”
據了解,在山東各地,除領導檢查外,許多充電站基本處于閑置狀態。一些充電站因為長時間沒有看到純電動汽車進來,長時間沒有清潔,所以荒涼而悲慘。同樣的情況在廣州也存在。目前,廣州市除位于亞運城的充換電站外,已有多個電動汽車充電站處于閑置狀態。
事實上,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熱情的投資者就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的冷清。周鋒說:“目前,中國已經建成的充換電站至少有50%處于閑置狀態。主要是因為沒有車可以充電。”
國家電網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國家電網將不再尋求充電站建設“遍地開花”的戰略規劃,而是將“是否擁有新能源汽車市場和成熟的商業模式”作為在當地建站的前提條件。
待解決的壞循環
有業內人士質疑,《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頒布至今已有三年。在過去的三年里,可供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的種類和銷量都沒有太大增長。預計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徘徊在1.5萬輛左右,電動汽車銷量將更少。除了一些公共交通工具外,幾乎沒有私人主動購買。
由于沒有汽車充電,充電站的建設速度開始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然而,一些汽車制造商因為擔心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緩慢,推遲或減緩了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上市。新能源汽車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糟糕的發展周期。
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公司相關負責人娜塔莉認為,配套設施建設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
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生產和成本的原因,價格仍然很高,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們使用傳統的加油車非常方便,而且到處都有加油站。然而,電動汽車的充電站,包括一些充電設備和電池,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市場上普及和消費者接受。”娜塔莉說。
“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應該屬于政府和電力公司。如果一個電力集團不愿意或無法推動這件事,那么就不可能談論行業的健康發展。”一家汽車制造商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這個國家似乎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太慢了。就在最近,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評審,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城市。有媒體稱,如果單算城市數量,第一批進入推廣名單的城市就有60多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事實上,類似的文件在三年前就已經出臺,包括25個城市的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結果并不是災難性的。怎么了?需要組合拳,更需要實現規則而不是空策略。周鋒說,例如,我們不應該限制新能源的數量,尤其是電動汽車,我們應該增加補貼,進一步推動in……的建設……
建筑。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充電站無車、電動車有站充電的尷尬。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2010年10月,國家發布了“國發〔2010〕32號”,被業內稱為綱領性文件,即《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首次將新能源汽車(市場區)的發展提升到國家產業戰略的高度。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篇文章發表于秋季,標志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春天”。
汽車營銷專家周鋒告訴筆者,就在《決定》頒布前,8月18日,在國務院國資委的組織下,16家中央企業發起成立了中央企業電動汽車產業聯盟,并宣布其主要任務是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開放的技術平臺,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統一行業技術標準,共同開發電動汽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模式,分享技術成果,促進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應用和市場發展。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保障領域,充電與服務領域由國家電網、中國莆田、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南方電網和中國保利集團牽頭。
隨后,上述企業紛紛公布在各地的投資計劃,一場布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博弈開始在全國上演。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景象之后,三年過去了,電動汽車仍然很難在街上看到。
高調起航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在萬眾期待中高調起航。作為一個長期擁有令人垂涎的充電設施并走在前列的國家電網,2010年,建設了87個標準化充換電站、5179個充電器和7031個充電樁。當時,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電動汽車充電設備最多的國家。
到2010年底,國家電網將在全國部署近100個充電站。未來,充電設施將無處不在,為電動汽車充電將非常方便。一位國家電網負責人曾雄心勃勃地告訴筆者:“目前,國家電網正準備大力推進充電樁和充電站的建設。雖然商業化的條件還不成熟,但現在是一場形象運動,我們可以‘不計成本’”。
正是因為有了2010年的業績基礎,國家電網才在2011年下足了功夫。據了解,2011年,國家電網與運營區內所有273個省(市)政府簽署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充換電站243座、交流充電樁13283個,與國內外26家電動汽車及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國家電網的布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他企業也在加緊馬力搶灘。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
激情逐漸消失
事實上,在各大企業熱情攻城的同時,業內的質疑從未停止。
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汽車咨詢網總裁賈永軒認為,中國尚未形成良好的電動汽車使用環境,如充電設施不完善、充電標準不一致,這使得消費者即使購買純電動汽車也不方便使用。此外,在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沒有明確補貼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數量無法大幅提高,充電站只是一個展示。
國家電網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表示,電動汽車充電站仍然不經濟……
l、 目前仍處于實驗探索階段,主要是因為電池技術還不夠,未來的發展還取決于電動汽車的推廣。
這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同時也面臨著另一個尷尬的現實:目前,中國還沒有電動汽車和充電站的相關標準和政策。
很快,業內的擔憂和疑慮逐漸浮出水面。就在最近,各地曝光了大量已完工的充電站。自2010年以來,在陜西省Xi的市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附近、世博會附近、金葉路和西大街附近,已建成五座充電站,全部移交給一家名為中原的汽車維修公司運營。但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沒有汽車充電,上述充電站目前基本沒有業務。“充電站建得早,但沒有啟用。條件還不成熟,但人們經常會問。”
據了解,在山東各地,除領導檢查外,許多充電站基本處于閑置狀態。一些充電站因為長時間沒有看到純電動汽車進來,長時間沒有清潔,所以荒涼而悲慘。同樣的情況在廣州也存在。目前,廣州市除位于亞運城的充換電站外,已有多個電動汽車充電站處于閑置狀態。
事實上,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熱情的投資者就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的冷清。周鋒說:“目前,中國已經建成的充換電站至少有50%處于閑置狀態。主要是因為沒有車可以充電。”
國家電網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國家電網將不再尋求充電站建設“遍地開花”的戰略規劃,而是將“是否擁有新能源汽車市場和成熟的商業模式”作為在當地建站的前提條件。
待解決的壞循環
有業內人士質疑,《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頒布至今已有三年。在過去的三年里,可供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的種類和銷量都沒有太大增長。預計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徘徊在1.5萬輛左右,電動汽車銷量將更少。除了一些公共交通工具外,幾乎沒有私人主動購買。
由于沒有汽車充電,充電站的建設速度開始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然而,一些汽車制造商因為擔心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緩慢,推遲或減緩了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上市。新能源汽車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糟糕的發展周期。
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公司相關負責人娜塔莉認為,配套設施建設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
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生產和成本的原因,價格仍然很高,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們使用傳統的加油車非常方便,而且到處都有加油站。然而,電動汽車的充電站,包括一些充電設備和電池,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市場上普及和消費者接受。”娜塔莉說。
“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應該屬于政府和電力公司。如果一個電力集團不愿意或無法推動這件事,那么就不可能談論行業的健康發展。”一家汽車制造商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這個國家似乎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太慢了。就在最近,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評審,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城市。有媒體稱,如果單算城市數量,第一批進入推廣名單的城市就有60多個,這在……是前所未有的……
強度。
事實上,類似的文件在三年前就已經出臺,包括25個城市的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結果并不是災難性的。怎么了?需要組合拳,更需要實現規則而不是空策略。周鋒舉例說,我們不應該限制新能源的數量,尤其是電動汽車,我們應該增加補貼,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充電站無車、電動車有站充電的尷尬。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一場車間里舉行的新車下線儀式開始了:開場的紅衣女賣力的水鼓表演之后,就是車企高管發言。王虹航從嘉賓隊列中走上臺,白襯衣配暗紅領帶,一身黑色西服外罩風衣,簡潔而干練。
1900/1/1 0:00:00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歡迎廣大朋友前來參觀洽談,
1900/1/1 0:00:00充電樁是電動力充電站,外形猶如停車計時秒表一般。一個充電樁可同時為兩輛汽車充電,從沒電到充滿的充電時間為6至8小時。充電樁能實現計時、計電度、計金額充電,可以作為市民購電終端。
1900/1/1 0:00:00無錫最大的商業集團商業大廈用25年產生的營業額是100億,而天貓”雙十一”僅用21個小時就有超過300億的交易額。互聯網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顛覆著傳統模式。無人駕駛領域同樣如此。
1900/1/1 0:00:00英國里卡多公司日前宣布,其已經同超級跑車制造商邁凱輪簽署了一項新的發動機訂單,將從2016年起向后者進行供應,此次新協議的金額至少將達到2億英鎊。
1900/1/1 0:00:00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純電動出租車總數達到500輛,在一年內實現了新增300輛純電動出租車的投放任務。為改善城市大氣質量,減少污染,今年以來,杭州市供電公司加快推廣電動汽車使用步伐。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