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之間的銷量爭奪戰是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汽車大戰之一。
隨著日系車市場機會的整體下降和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北京現代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超過了東風日產的銷量,直到今年最后一個季度,東風日產才奮力超越。
對于北京現代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標志。因為在過去的兩年里,北京現代一直以東風日產為標桿,與東風日產的無限銷量讓北京現代離其行業第四個夢想越來越近。
然而,在領先半年多之后,被東風日產超越的現實也迫使北京現代再次反思自身的問題,即現代品牌在品牌附加值方面的劣勢決定了日系車一旦走出外部環境,北京現代將難以繼續保持其銷售優勢。
北京現代并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即使在過去的兩年里,北京現代也一直在強調加強品牌建設的必要性。但由于市場環境不同,現代汽車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很難在中國復制。更重要的是,豐田、本田和日產設立了雷克薩斯、謳歌和英菲尼迪等高端品牌來提升自己的品牌,現代很難效仿。換言之,要想在中國實現高端主流的目標,只有獨自探索才能實現。
12月23日,在一場名為“從現代到未來”的品牌戰略發布會上,北京現代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決斗東風日產
第四銷量一直是北京現代的目標。為此,多年來,北京現代一直在尋求銷量的大幅增長。目前,在北京現代的“假想敵”名單中,東風日產是其下一個將超越的車企。
在前十大車企中,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的競爭最為激烈。2011年,東風日產的產能達到了100萬輛,而北京現代只有70萬輛,自然無人能及。不過,北京現代第三工廠投產后,北京現代將具備競爭實力。“2012年,當北京現代朗動上市,第三工廠投產時,北京現代高管曾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與東風日產正面交鋒的愿望。
事實上,在2012年下半年,北京現代終于等到了“逆轉贛坤”的好機會。當年9月,由于中日島嶼爭端,日系車在中國的產銷量一落千丈,這種銷量下滑一直持續到今年上半年。在這樣的市場機遇下,北京現代也開始采取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通過密集的產品上市和低價政策不斷搶占市場份額。
目前,這一舉措已取得成效。12月23日,北京現代宣布2013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輛,正式突破“雙百萬”銷量大關,成為繼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之后,國內第三家單品牌年銷量突破百萬輛的車企。
可以說,這樣的成績讓北京現代高層相當興奮。然而,在保持競爭地位的需求下,北京現代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非常明顯。也就是說,這么多年來,北京現代的促銷仍然主要依靠“性價比”這個詞。這也使其在低端市場的競爭力幾乎達到極限,而在市場上,像日本汽車危機這樣的機會并不多見。因此,在未來,如果北京現代想要繼續保持目前的銷售增長率,它必須在中高端市場有所不同。
這一弱點可以從東風日產在今年年底再次超越北京現代的能力中看出。數據顯示,今年9月,隨著危機的逐漸消除,憑借更強的品牌號召力,東風日產雙品牌銷量同比飆升107.89%,取得了近十年來最好的月度銷售業績。由此,東風日產也超越了北京現代,重回行業前四。
北京現代首旺電動汽車
挑戰依然存在。
在采訪中,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志峰反映……
d總結了北京現代的品牌建設。劉志峰表示:“一個品牌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聯想非常重要。事實證明,北京現代被動地讓消費者感知,未來會主動地讓消費者知道;
事實證明,我們通過汽車了解現代性,我們將在未來指導什么是現代性。這兩個概念完全不同。他表示,產品的不斷升級是品牌力升級的最佳詮釋,因此未來北京現代將繼續在中高端車型上發力。
劉志峰特別強調了“D+S”(即中高端轎車和SUV)在總銷量中的比例。據了解,作為衡量品牌推廣策略的重要指標,北京現代啟動了2010年“D+S”銷售數據占比統計。這一指標已從過去三年的15%上升到去年的34%。從今年1月到11月,“D+S”的比例已經達到40%。
劉志峰表示,“隨著今年廣州車展知名車型的加入,北京現代的“D+s”車型已經從最初的第八代索納塔、全新勝達、ix35和新途勝增加到了五款。北京現代的目標是到2015年,“D+Ss”的比例將達到50%。
此外,根據新品牌發展規劃,北京現代將進一步擴大三四線城市的經銷商網絡覆蓋范圍,對第八代索納塔、名圖、全新勝達和ix35實施“五年10萬公里”長保修服務。然而,盡管北京現代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其產能不足的困境已經開始重現,并可能成為其未來1-2年的主要問題。
目前,北京現代的三家汽車制造商均位于北京順義,總產能為100萬輛。根據北京現代今年的銷售趨勢,三大工廠正好可以支持。但如果我們尋求進一步發展,北京現代必須在現有產能限制下努力挖掘潛力。
此前有報道稱,北京現代將重慶作為其未來第四工廠的落腳點,但該工廠最早要到2014年才能開工。這意味著,至少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北京現代仍需在100萬產能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增長預期。
此外,北京現代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隨著豐田、本田等日系品牌加大在華技術引進和國產化投資,他們將面臨的技術和營銷考驗也將加劇。目前,北京現代的主要優勢是價格和外觀配置。但隨著中國汽車消費的日益成熟,車企之間的技術競爭有望成為未來的主要決策因素,北京現代仍需做出更積極的應對。2013年,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之間的銷量爭奪戰是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汽車大戰之一。
隨著日系車市場機會的整體下降和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北京現代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超過了東風日產的銷量,直到今年最后一個季度,東風日產才奮力超越。
對于北京現代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標志。因為在過去的兩年里,北京現代一直以東風日產為標桿,與東風日產的無限銷量讓北京現代離其行業第四個夢想越來越近。
然而,在領先半年多之后,被東風日產超越的現實也迫使北京現代再次反思自身的問題,即現代品牌在品牌附加值方面的劣勢決定了日系車一旦走出外部環境,北京現代將難以繼續保持其銷售優勢。
北京現代并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即使在過去的兩年里,北京現代也一直在強調加強品牌建設的必要性。但由于市場環境不同,現代汽車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很難在中國復制。更重要的是,豐田、本田和日產設立了雷克薩斯、謳歌和英菲尼迪等高端品牌來提升自己的品牌,現代很難效仿。換言之,要想在中國實現高端主流的目標,只有獨自探索才能實現。
12月23日,在一場名為“從現代到未來”的品牌戰略發布會上,北京現代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決斗東風日產
第四銷量一直是北京現代的目標。為此,多年來,北京現代一直在尋求rad……
銷售額的增長。目前,在北京現代的“假想敵”名單中,東風日產是其下一個將超越的車企。
在前十大車企中,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的競爭最為激烈。2011年,東風日產的產能達到了100萬輛,而北京現代只有70萬輛,自然無人能及。不過,北京現代第三工廠投產后,北京現代將具備競爭實力。“2012年,當北京現代朗動上市,第三工廠投產時,北京現代高管曾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與東風日產正面交鋒的愿望。
事實上,在2012年下半年,北京現代終于等到了“逆轉贛坤”的好機會。當年9月,由于中日島嶼爭端,日系車在中國的產銷量一落千丈,這種銷量下滑一直持續到今年上半年。在這樣的市場機遇下,北京現代也開始采取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通過密集的產品上市和低價政策不斷搶占市場份額。
目前,這一舉措已取得成效。12月23日,北京現代宣布2013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輛,正式突破“雙百萬”銷量大關,成為繼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之后,國內第三家單品牌年銷量突破百萬輛的車企。
可以說,這樣的成績讓北京現代高層相當興奮。然而,在保持競爭地位的需求下,北京現代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非常明顯。也就是說,這么多年來,北京現代的促銷仍然主要依靠“性價比”這個詞。這也使其在低端市場的競爭力幾乎達到極限,而在市場上,像日本汽車危機這樣的機會并不多見。因此,在未來,如果北京現代想要繼續保持目前的銷售增長率,它必須在中高端市場有所不同。
這一弱點可以從東風日產在今年年底再次超越北京現代的能力中看出。數據顯示,今年9月,隨著危機的逐漸消除,憑借更強的品牌號召力,東風日產雙品牌銷量同比飆升107.89%,取得了近十年來最好的月度銷售業績。由此,東風日產也超越了北京現代,重回行業前四。
北京現代首旺電動汽車
挑戰依然存在。
在采訪中,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志峰對北京現代的品牌建設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劉志峰表示:“一個品牌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聯想非常重要。事實證明,北京現代被動地讓消費者感知,未來會主動地讓消費者知道;
事實證明,我們通過汽車了解現代性,我們將在未來指導什么是現代性。這兩個概念完全不同。他表示,產品的不斷升級是品牌力升級的最佳詮釋,因此未來北京現代將繼續在中高端車型上發力。
劉志峰特別強調了“D+S”(即中高端轎車和SUV)在總銷量中的比例。據了解,作為衡量品牌推廣策略的重要指標,北京現代啟動了2010年“D+S”銷售數據占比統計。這一指標已從過去三年的15%上升到去年的34%。從今年1月到11月,“D+S”的比例已經達到40%。
劉志峰表示,“隨著今年廣州車展知名車型的加入,北京現代的“D+s”車型已經從最初的第八代索納塔、全新勝達、ix35和新途勝增加到了五款。北京現代的目標是到2015年,“D+Ss”的比例將達到50%。
此外,根據新品牌發展規劃,北京現代將進一步擴大三四線城市的經銷商網絡覆蓋范圍,對第八代索納塔、名圖、全新勝達和ix35實施“五年10萬公里”長保修服務。然而,盡管北京現代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其產能不足的困境已經開始重現,并可能成為其未來1-2年的主要問題。
目前,北京現代的三家汽車制造商均位于北京順義,總產能為100萬輛。根據北京現代今年的銷售趨勢,三大工廠正好可以支持。但如果我們尋求進一步發展,北京現代必須在現有產能限制下努力挖掘潛力。
此前有報道稱,北京現代將重慶作為其未來第四工廠的落腳點,但該工廠最早要到2014年才能開工。這意味著,至少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北京現代仍需在100萬產能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增長預期。
此外,北京現代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隨著豐田、本田等日系品牌加大在華技術引進和國產化投資,他們將面臨的技術和營銷考驗也將加劇。目前,北京現代的主要優勢是價格和外觀配置。但隨著中國汽車消費的日益成熟,車企之間的技術競爭有望成為未來的主要決策因素,北京現代仍需做出更積極的應對。
2013年9月份以來,針對長安福特翼虎斷軸事故頻頻見諸媒體,廠家也于近日對外宣布召回翼虎,宣稱翼虎前轉向節生產材料未符合福特材料強度標準,
1900/1/1 0:00:0030日,工信部公布了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255批名單,該新車目錄公告最大的亮點當屬”上海”牌轎車又重現汽車業。
1900/1/1 0:00:002013年,北京現代與東風日產之間的銷量追逐戰可謂是年度最吸引人眼球的汽車戰事之一。
1900/1/1 0:00:00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往年早已”一車難求”的租車市場今年顯得”松快”許多。作者上午采訪發現,受今年除夕不放假、高速不免費的影響,部分租車門店出租率不足5成,較往年減少一半。
1900/1/1 0:00:00全國政協24日下午在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加強汽車尾氣治理、減少城市大氣污染”建言。全國政協常委歐陽明高呼吁讓新能源汽車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中形成產業生態。
1900/1/1 0:00:00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高管近日表示,該公司正尋求在汽車行業以外的領域進行并購擴張,拓展業務種類。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稱,博世多年來都在努力拓展新的業務領域,以求降低對于汽車行業的依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