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氣網](作者王偉祖)“近日,國務院通過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四部委正在制定實施細則。7日,在第九屆中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論壇(TEDA)上在天津舉行的會議上,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新一輪計劃應在總結以往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萬鋼表示,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方案,四部委正在制定實施細則,并將在幾天后正式啟動。在總結第一階段推廣經驗、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新一輪國家扶持政策旨在激發企業技術創新和地方市場推廣的積極性,促進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順利成熟。
新一輪補貼方案主要調整為以下幾個方面:主要內容包括示范新能源汽車、建立以試點城市為核心的區域、擴大輻射范圍、加快推廣區域電動汽車、改變原有財政補貼模式、加快實施補貼資金,向全國推廣混合動力公交車,并為充電站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萬鋼,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萬鋼在致辭中提到:“中國純電動公交車已經形成了國際先進的產業技術體系,具有國際競爭力。一些產品已經開始出口,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區域發展已經成熟。主流產品的實際節油率穩定在20%左右。新能源公交車在中國公交車市場的比例有所提高近年來,從2010年的不到2%上升到2012年的9.9%和今年四個月的14.5%。新能源公交車的規模居世界第一。截至2013年3月,25個示范城市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2年底的27432輛增加到3.98萬輛,擁有174個充電站和8000多個充電站。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4.78萬輛。中國有6萬多輛汽車,而且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市場實踐證明,我國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性能能夠滿足規模化行業的需求,實現量產。"
除了國家補貼政策的持續支持外,萬鋼提出電動汽車行業要走自主發展之路。首先,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與市場一起促進發展。要突破傳統的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放在綠色交通發展和新興產業轉型的大形勢下,努力創造新模式、培育新市場。例如,分時租車的商業模式不僅受到商務旅行者的歡迎,也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隨著大城市地鐵的建設和地面公交線路的不斷優化,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創造了新的商機。網上購物市場發展迅速,城市對小型電動物流車的需求急劇增加,市場廣闊。
從目前電動汽車的成本結構和推廣效果來看,大型客車和小型車性價比較高,適合市場應用。從國內外的示范經驗來看,盡管電動汽車的成本和價格都很高,但運營成本卻很低。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可以合理分配利益,形成創新市場的驅動力和廣泛應用的合力。創新商業模式大多涉及地方和縣的政策法規,企業和地方的積極性最高。在中央政府的積極支持下,它一定會創造出一種適合當地情況的新模式。
其次,有必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市場運行機制,形成可持續的基本市場建設。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除了電動汽車本身的技術限制外,基礎設施建設和商業運營模式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在新一輪推廣中,要更加注重充電設施的布局和聯網,明確基礎設施和運營商的商業模式、電動汽車電價形成機制,創新市場化運營模式。要深入研究充電設施的商業模式,積極調動多方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積極性,盡快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開放可持續的基礎設施運營機制。
第三,加強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工業化步伐。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今天掌握的核心技術很快就會更新,產業發展的機會將轉瞬即逝。科技部將加大力度,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特別是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例如,在動力電池和動力電池領域,有必要加強對電池技術、材料和熱性能的研究,并正在開展動力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的集成技術和制造技術的研究,以降低成本,提高動力電池的可靠性、耐用性和適應性,持續支持整車及零部件基礎創新,支持相關基礎設施、技術標準和檢測技術的發展。我們將繼續支持燃料電池系統、平臺和車輛的研發和小規模示范運營,保持并超越現有的競爭優勢和地位。要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作用,明確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和產業化投入,盡快推出符合市場和公眾需求的產品,適應新型、綠色、安全、快速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
第四,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深化研發、示范和推廣方面的國際交流。中國與許多國際政府進行了合作,并建立了合作機制。中美德三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各方都有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意愿和愿景。為此,我們應繼續深化合作,繼續鼓勵中國電動汽車“走出去”,支持合資企業和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示范推廣。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政府支持的政策應一如既往地平等對待在中國注冊和運營的各類企業。
最后,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促進技術創新聯盟的發展。汽車行業組織、協會、學會要引導和促進行業合作,提出發展技術創新聯盟,形成共同投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戰略合作模式。要集中優勢資源,加強基礎研究,加強關鍵技術突破,加快培育和發展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第一電氣網](作者王偉祖)“近日,國務院通過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四部委正在制定實施細則。7日,在第九屆中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論壇(TEDA)上在天津舉行的會議上,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新一輪規劃應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e和缺點。
萬鋼表示,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方案,四部委正在制定實施細則,并將在幾天后正式啟動。在總結第一階段推廣經驗、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新一輪國家扶持政策旨在激發企業技術創新和地方市場推廣的積極性,促進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順利成熟。
新一輪補貼方案主要調整為以下幾個方面:主要內容包括示范新能源汽車、建立以試點城市為核心的區域、擴大輻射范圍、加快推廣區域電動汽車、改變原有財政補貼模式、加快實施補貼資金,向全國推廣混合動力公交車,并為充電站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萬鋼,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
萬鋼在致辭中提到:“中國純電動公交車已經形成了國際先進的產業技術體系,具有國際競爭力。一些產品已經開始出口,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區域發展已經成熟。主流產品的實際節油率穩定在20%左右。新能源公交車在中國公交車市場的比例有所提高近年來,從2010年的不到2%上升到2012年的9.9%和今年四個月的14.5%。新能源公交車的規模居世界第一。截至2013年3月,25個示范城市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2年底的27432輛增加到3.98萬輛,擁有174個充電站和8000多個充電站。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4.78萬輛。中國有6萬多輛汽車,而且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市場實踐證明,我國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性能能夠滿足規模化行業的需求,實現量產。"
除了國家補貼政策的持續支持外,萬鋼提出電動汽車行業要走自主發展之路。首先,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與市場一起促進發展。要突破傳統的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放在綠色交通發展和新興產業轉型的大形勢下,努力創造新模式、培育新市場。例如,分時租車的商業模式不僅受到商務旅行者的歡迎,也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隨著大城市地鐵的建設和地面公交線路的不斷優化,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創造了新的商機。網上購物市場發展迅速,城市對小型電動物流車的需求急劇增加,市場廣闊。
從目前電動汽車的成本結構和推廣效果來看,大型客車和小型車性價比較高,適合市場應用。從國內外的示范經驗來看,盡管電動汽車的成本和價格都很高,但運營成本卻很低。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可以合理分配利益,形成創新市場的驅動力和廣泛應用的合力。創新商業模式大多涉及地方和縣的政策法規,企業和地方的積極性最高。在中央政府的積極支持下,它一定會創造出一種適合當地情況的新模式。
其次,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形成可持續基礎市場建設的市場運行機制。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除了電動汽車本身的技術限制外,基礎設施建設和商業運營模式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在新一輪的推廣中,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充電設施的布局和聯網,明確基礎設施和運營商的商業模式,明確電價的形成機制……
hicles,以及市場化運營模式的創新。要深入研究充電設施的商業模式,積極調動多方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積極性,盡快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開放可持續的基礎設施運營機制。
第三,加強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工業化步伐。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今天掌握的核心技術很快就會更新,產業發展的機會將轉瞬即逝。科技部將加大力度,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特別是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例如,在動力電池和動力電池領域,有必要加強對電池技術、材料和熱性能的研究,并正在開展動力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的集成技術和制造技術的研究,以降低成本,提高動力電池的可靠性、耐用性和適應性,持續支持整車及零部件基礎創新,支持相關基礎設施、技術標準和檢測技術的發展。我們將繼續支持燃料電池系統、平臺和車輛的研發和小規模示范運營,保持并超越現有的競爭優勢和地位。要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作用,明確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加大研發和產業化投入,盡快推出符合市場和公眾需求的產品,適應新型、綠色、安全、快速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
第四,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深化研發、示范和推廣方面的國際交流。中國與許多國際政府進行了合作,并建立了合作機制。中美德三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各方都有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意愿和愿景。為此,我們應繼續深化合作,繼續鼓勵中國電動汽車“走出去”,支持合資企業和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示范推廣。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政府支持的政策應一如既往地平等對待在中國注冊和運營的各類企業。
最后,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促進技術創新聯盟的發展。汽車行業組織、協會、學會要引導和促進行業合作,提出發展技術創新聯盟,形成共同投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戰略合作模式。要集中優勢資源,加強基礎研究,加強關鍵技術突破,加快培育和發展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
標簽:
今年以來電動汽車供不應求,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內市場業務增大,一些生產廠家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僅上半年產量增長已超過200。
1900/1/1 0:00:00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秦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上市之前小編將為讀者解讀該車的技術與動力體驗。
1900/1/1 0:00:002013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6日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召開。
1900/1/1 0:00:009月6日9月8日,2013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召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表示劉鐵男落馬后,審批制度應該會更加順暢。
1900/1/1 0:00:00在特斯拉汽車公司最新更新的超級充電站分布展示版圖中,該公司宣布到2015年底,98的美國民眾將能在居住地附近就近找到超級充電站。
1900/1/1 0:00:00昆山國力真空電器有限公司的高壓大電流直流接觸器產品在2013年5月通過UL認證,UL網站公布了認證情況。通過的產品包括GL350、GL250、GL200、GL150、系列產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