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第二輪政策補貼之際,以大眾和豐田為代表的外國汽車制造商似乎已經準備好在中國全面部署新能源汽車產業。
在最近的一個大眾媒體日,大眾汽車中國研發中心電動汽車項目負責人李丁透露,今年年初,大眾汽車已與國內電網公司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推進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據知情人士透露,寶馬、戴姆勒和通用汽車等汽車制造商也參與了這一合作項目。
與大眾選擇專注于新能源基礎設施不同,豐田已經開始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游——電池材料領域進行布局。不久前,豐田與國內電池材料供應商湖南科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600478.SH)簽署了合資意向,成立合資公司。“與科力源的合作、具體生產的產品和規模還沒有定論,目前仍處于談判階段。豐田中國的宣傳部門徐一鳴告訴《中國時報》的作者。
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幾年的新能源汽車培育,外國車企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覬覦已不再局限于紙上談兵,而是采取了實質性行動。
全產業鏈推廣
國外汽車制造商已經滲透到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中,不同之處僅在于他們自己的側重點。
大眾汽車稱今年為“電動汽車年”。盡管尚未在市場上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但大眾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為電動汽車的推出做準備,并與國內電網公司合作,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解決方案。
就新能源汽車而言,現在最需要的是基礎設施。大眾汽車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海茲曼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看法。“大眾汽車很快就能推出新能源汽車,但消費者會遇到在哪里充電的問題。在歐洲和德國,消費者有自己的車庫,可以安裝充電設備;
中國的大多數用戶都沒有車庫,所以用戶所在社區的停車場是否有這樣的充電設備,如何安裝,如何充電等等都還有待解決。"
另一家汽車巨頭豐田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甚至電池原材料行業。2011年,豐田中國研發中心落戶常熟,其核心任務之一是加快混合動力核心零部件在中國的研發和生產國產化。2012年7月,豐田汽車中國在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了豐田汽車(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驅動部件。
許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還不夠了解。制造商能做的就是讓消費者了解和體驗新能源汽車。我希望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國產化,降低成本,生產出消費者負擔得起、性價比高的產品,這可能對新能源汽車普及更有利。”徐一鳴對作者說。
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數據也表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遠未成熟。2012年,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球銷量為100萬輛,超過500萬輛。然而,在中國市場,豐田混合動力汽車今年的銷量還不到5000輛。
豐田一心想通過國產混合動力核心部件(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降低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以實現混合動力技術的最廣泛普及,但一直在努力尋找令人滿意的電池原材料供應商。科利源公告顯示,豐田與科利源擬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命名為科利米(中國)汽車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暫定名稱,以工商部門批準的名稱為準,簡稱科利米),注冊資本總額為5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注冊地為豐田中國研發中心所在地常熟。
“與科力源的合作包括豐田對新能源技術全產業鏈布局的考慮,以及與常熟研發的合作,從而在2015年實現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徐一鳴透露。
天使投資人
大眾和豐田并不是唯一渴望搬遷的外國汽車制造商。寶馬、戴姆勒等都在中國市場采取了行動。
日前,寶馬通過租賃寶馬ActiveE項目,在中國啟動了新一輪電動汽車項目。BMWActiveE在中國用戶的月租金為4200元,日租金僅為140元,其中包括充電設施、保險和維護費。用戶只需要支付電費和過橋費用。戴姆勒和比亞迪合資成立的深圳市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已開始招募經銷商。
在這些企業積極投資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背后,不得不提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支持和補貼。
“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天使投資者。在中國,地方政府已經扮演了天使投資者的角色。工業經濟學家白一民在接受《中國時報》作者采訪時表示:“在外國,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更為謹慎。然而,中國地方政府熱衷于一些新的產業和項目,一些企業很可能通過地方政府變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花錢,這有利于企業獲得新能源汽車行業初步試驗發展的資金。"
在上一輪補貼政策中,中國對企業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為3000元/千瓦時;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每輛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但市場效應并不明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791輛,僅占全年1800多萬輛新車市場總銷量的0.7%,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今年上半年,共售出5889輛新能源汽車。
在最近的一次審計中,在國家推動的節能汽車補貼政策中,存在嚴重的企業補貼不規范現象,金額近2000萬元,其中這些外國汽車制造商與中國有許多合資企業。
但即便如此,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國外車企似乎已經感受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春天。提前布局全產業鏈,可能是他們在這個春天種下的一顆種子。在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第二輪政策補貼之際,以大眾和豐田為代表的外國汽車制造商似乎已經準備好在中國全面部署新能源汽車產業。
在最近的一個大眾媒體日,大眾汽車中國研發中心電動汽車項目負責人李丁透露,今年年初,大眾汽車已與國內電網公司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推進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據知情人士透露,寶馬、戴姆勒和通用汽車等汽車制造商也參與了這一合作項目。
與大眾選擇專注于新能源基礎設施不同,豐田已經開始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游——電池材料領域進行布局。不久前,豐田與國內電池材料供應商湖南科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600478.SH)簽署了合資意向,成立合資公司。“與科力源的合作、具體生產的產品和規模還沒有定論,目前仍處于談判階段。豐田中國的宣傳部門徐一鳴告訴《中國時報》的作者。
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幾年的新能源汽車培育,外國車企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覬覦已不再局限于紙上談兵,而是采取了實質性行動。
全產業鏈推廣
國外汽車制造商已經滲透到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中,不同之處僅在于他們自己的側重點。
大眾汽車稱今年為“電動汽車年”。盡管尚未在市場上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但大眾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為電動汽車的推出做準備,并與國內電網公司合作,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解決方案。
就新能源汽車而言,現在最需要的是基礎設施。大眾汽車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海茲曼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看法。“大眾汽車很快就能推出新能源汽車,但消費者會遇到在哪里充電的問題。在歐洲和德國,消費者有自己的車庫,可以安裝充電設備;
中國的大多數用戶都沒有車庫,所以用戶所在社區的停車場是否有這樣的充電設備,如何安裝,如何充電等等都還有待解決。"
另一家汽車巨頭豐田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甚至電池原材料行業。2011年,豐田中國研發中心落戶常熟,其核心任務之一是加快混合動力核心零部件在中國的研發和生產國產化。2012年7月,豐田汽車中國在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了豐田汽車(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驅動部件。
許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還不夠了解。制造商能做的就是讓消費者了解和體驗新能源汽車。我希望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國產化,降低成本,生產出消費者負擔得起、性價比高的產品,這可能對新能源汽車普及更有利。”徐一鳴對作者說。
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數據也表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遠未成熟。2012年,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球銷量為100萬輛,超過500萬輛。然而,在中國市場,豐田混合動力汽車今年的銷量還不到5000輛。
豐田一心想通過國產混合動力核心部件(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降低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以實現混合動力技術的最廣泛普及,但一直在努力尋找令人滿意的電池原材料供應商。科利源公告顯示,豐田與科利源擬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命名為科利米(中國)汽車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暫定名稱,以工商部門批準的名稱為準,簡稱科利米),注冊資本總額為5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注冊地為豐田中國研發中心所在地常熟。
“與科力源的合作包括豐田對新能源技術全產業鏈布局的考慮,以及與常熟研發的合作,從而在2015年實現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徐一鳴透露。
天使投資人
大眾和豐田并不是唯一渴望搬遷的外國汽車制造商。寶馬、戴姆勒等都在中國市場采取了行動。
日前,寶馬通過租賃寶馬ActiveE項目,在中國啟動了新一輪電動汽車項目。BMWActiveE在中國用戶的月租金為4200元,日租金僅為140元,其中包括充電設施、保險和維護費。用戶只需要支付電費和過橋費用。戴姆勒和比亞迪合資成立的深圳市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已開始招募經銷商。
在這些企業積極投資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背后,不得不提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支持和補貼。
“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天使投資者。在中國,地方政府已經扮演了天使投資者的角色。工業經濟學家白一民在接受《中國時報》作者采訪時表示:“在外國,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更為謹慎。然而,中國地方政府熱衷于一些新的產業和項目,一些企業很可能通過地方政府變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花錢,這有利于企業獲得新能源汽車行業初步試驗發展的資金。"
在上一輪補貼政策中,中國對企業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為3000元/千瓦時;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每輛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但市場效應并不明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791輛,僅占全年1800多萬輛新車市場總銷量的0.7%,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今年上半年,共售出5889輛新能源汽車。
在最近的一次審計中,在國家推動的節能汽車補貼政策中,存在嚴重的企業補貼不規范現象,金額近2000萬元,其中這些外國汽車制造商與中國有許多合資企業。
但即便如此,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國外車企似乎已經感受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春天。提前布局全產業鏈,可能是他們在這個春天種下的一顆種子。
近日,戴爾云管理執行總監GeorgeReese他自己也是一位ModelS的車主撰文曝光了ModelS在軟件API認證上存在漏洞,可能會被黑客入侵,進而控制你的車輛。
1900/1/1 0:00:00比亞迪今年高調進入香港市場,但公司電動車充電站卻發生事故。該公司董事長王傳福26日在業績會上稱,系充電盒出現部分融化,電動車及充電站未如媒體報道發生爆炸。
1900/1/1 0:00:00豐田在混合動力汽車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不容置疑,但這種優勢反而使得它在電動車方面落后于其他汽車制造廠商。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撰稿王新兵)提到動力電池行業現狀,周承東說,”國內動力電池行業沒有不虧損的。”周承東是中信國安盟固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1900/1/1 0:00:008月30日,沈陽五洲龍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100臺LNG天然氣客車及100臺油電混合動力新能源客車全部下線。并已交付沈陽客運集團,投入全運會期間運行。
1900/1/1 0:00:00繼寶馬中國副總裁陸逸、華晨寶馬高級副總裁戴雷之后,去年以來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展開的的人事變動浪潮仍在繼續。近日,有消息稱現任華晨寶馬銷售副總裁段建軍即將離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