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日前發布了《電動汽車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摘要)》。根據規劃,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既面臨巨大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核心技術不具競爭力,企業投資不足,政府的協調和統籌潛力尚未充分發揮。總的來說,我國電動汽車的研發起步不晚,發展也不慢。但由于傳統汽車及相關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投資不足,差距依然存在,高端和高端技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因此,有必要加大攻關力度,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向創新驅動轉型,搶占技術制高點,培育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產業轉型,確保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
根據規劃,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在研發、示范和市場引入的初始階段需要有利的政策環境。通過制定指導性政策,政府、產業、學習、研究、使用、金融等社會各方力量將形成合力,構建中國特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環境,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這個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什么意義?政府應該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政府不應該做什么?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趙健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等消費領域,如果看不清方向,在不爭取“國際先進水平”的情況下,可以慢半步。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做錯事,不要越位,而不是由市場來選擇產品類型、技術路線和組織模式。
趙健表示,“電動汽車規劃”令人費解。這是一個科技發展計劃還是一個產業發展計劃?
《電動汽車規劃》的標題是科技發展規劃,但其規劃目標是:“推動各種常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產業技術研發和大規模產業化。努力使中國混合動力客車的綜合性價比和市場份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努力使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趙健表示,這里的大規模工業化和市場占有率顯然是產業規劃的概念。
規劃目標還要求“在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各類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程度、以示范城市為基礎的電動汽車全價值鏈一體化水平、以鋰動力電池為重點的汽車電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使中國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此,趙健指出,這里的知名度和汽車電池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是產業規劃的內容。
《電動汽車規劃》不僅規定了新能源汽車將分為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三種類型發展,還規定了技術路線以“三縱三橫”研發布局為基礎,并進一步規定了產業組織模式。要建立以產業鏈為紐帶的混合動力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價值鏈為紐帶純電動汽車跨行業技術創新聯盟和以技術鏈為紐帶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聯盟。
如果是產業規劃,就應該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規劃,而不是依賴政府補貼的所謂產業規劃。但趙健認為,沒有對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沒有對電動車的購買價格和運營成本進行估計,沒有對是否存在可行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進行解釋,也沒有對國家補貼規模進行估計。
“電動汽車規劃”的目標是在以下情況下,通過“政府協調、統籌規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從汽車制造大國向汽車技術強國的轉變”“中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沒有競爭力,企業投資不足”。趙健很擔心,這是一個新的成果項目嗎?
他分析稱,新能源汽車是面向消費市場的競爭性行業,同時也是一個充滿風險和諸多不確定性的市場。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依賴政府補貼來生存。在這個競爭激烈、不確定的市場中,政府可以支持基礎研究,補貼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但不能過多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是否在制定這樣的“電動汽車規劃”,做出替代市場和企業的決策?政府職能是否越位和錯位?
趙健表示,石油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發展新能源汽車應該是方向。然而,開發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采用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以什么樣的商業模式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商業化,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是企業家探索的結果,政府無法提前規劃或規定,因為政府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無法用納稅人的錢來承擔規劃錯誤的損失。
趙健認為,將政府的精力集中在重大事件上,制造電動汽車并不困難,但這樣一來,只有政府花納稅人的錢才能制造電動汽車,但消費者愿意自掏腰包購買的電動汽車就無法制造。如果中國的電動汽車只依賴財政部補貼和地方政府購買的“示范工程”汽車,而個人補貼的最終補貼給富裕地區極少數的富人,那么新能源汽車不僅無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會引發新的社會不公。
(編輯/李燕郊)《科技日報》近日發布了《電動汽車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摘要)》。根據規劃,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既面臨巨大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
,核心技術競爭力不強,企業投資不足,政府的協調和統籌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總的來說,我國電動汽車的研發起步不晚,發展也不慢。但由于傳統汽車及相關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投資不足,差距依然存在,高端和高端技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因此,有必要加大攻關力度,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向創新驅動轉型,搶占技術制高點,培育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產業轉型,確保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
根據規劃,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在研發、示范和市場引入的初始階段需要有利的政策環境。通過制定指導性政策,政府、產業、學習、研究、使用、金融等社會各方力量將形成合力,構建中國特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環境,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這個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什么意義?政府應該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政府不應該做什么?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趙健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等消費領域,如果看不清方向,在不爭取“國際先進水平”的情況下,可以慢半步。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做錯事,不要越位,而不是由市場來選擇產品類型、技術路線和組織模式。
趙健表示,“電動汽車規劃”令人費解。這是一個科技發展計劃還是一個產業發展計劃?
《電動汽車規劃》的標題是科技發展規劃,但其規劃目標是:“推動各種常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產業技術研發和大規模產業化。努力使中國混合動力客車的綜合性價比和市場份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努力使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趙健表示,這里的大規模工業化和市場占有率顯然是產業規劃的概念。
規劃目標還要求“在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各類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程度、以示范城市為基礎的電動汽車全價值鏈一體化水平、以鋰動力電池為重點的汽車電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使中國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此,趙健指出,這里的知名度和汽車電池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是產業規劃的內容。
《電動汽車規劃》不僅規定了新能源汽車將分為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三種類型發展,還規定了技術路線以“三縱三橫”研發布局為基礎,并進一步規定了產業組織模式。要建立以產業鏈為紐帶的混合動力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價值鏈為紐帶純電動汽車跨行業技術創新聯盟和以技術鏈為紐帶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聯盟。
如果是產業規劃,就應該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規劃,而不是依賴政府補貼的所謂產業規劃。但趙健認為,沒有對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沒有對電動車的購買價格和運營成本進行估計,沒有對是否存在可行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進行解釋,也沒有對國家補貼規模進行估計。
“電動汽車規劃”的目標是在以下情況下,通過“政府協調、統籌規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從汽車制造大國向汽車技術強國的轉變”“中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沒有競爭力,企業投資不足”。趙健很擔心,這是一個新的成果項目嗎?
他分析稱,新能源汽車是面向消費市場的競爭性行業,同時也是一個充滿風險和諸多不確定性的市場。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依賴政府補貼來生存。在這個競爭激烈、不確定的市場中,政府可以支持基礎研究,補貼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但不能過多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是否在制定這樣的“電動汽車規劃”,做出替代市場和企業的決策?政府職能是否越位和錯位?
趙健表示,石油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發展新能源汽車應該是方向。然而,開發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采用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以什么樣的商業模式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商業化,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是企業家探索的結果,政府無法提前規劃或規定,因為政府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無法用納稅人的錢來承擔規劃錯誤的損失。
趙健認為,將政府的精力集中在重大事件上,制造電動汽車并不困難,但這樣一來,只有政府花納稅人的錢才能制造電動汽車,但消費者愿意自掏腰包購買的電動汽車就無法制造。如果中國的電動汽車只依賴財政部補貼和地方政府購買的“示范工程”汽車,而個人補貼的最終補貼給富裕地區極少數的富人,那么新能源汽車不僅無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會引發新的社會不公。
(編輯/李燕郊)
標簽:北京
”在蘭州新區的建設中,政府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和規劃,預留出充電站和充電柱的建設用地。
1900/1/1 0:00:00據美國媒體報道,麥肯錫McKinsey公司當日公布的研究表明,在本十年末,或者截至2025年,汽車鋰離子電池的價格有望大幅下跌。
1900/1/1 0:00:00根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汽車生產商雷諾Renault公司法國區企業用車銷售部門經理FranoisGuionnet在接受該國汽車雜志《LAUTOMOBILEamp
1900/1/1 0:00:00昨天,合肥市物價局召開年中工作會議,透露出不少與咱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
1900/1/1 0:00:00混合動力客車節油率水平是目前混合動力商用車面臨的最大問題。混合動力商用車市場存在兩種不同聲音:產品公告標明的節油率很高,而用戶反饋的節油率卻不甚理想。
1900/1/1 0:00:00北京市政府已討論決定拿出一個號段,作為電動車試運行階段的特殊號段,該號段使用時不參加搖號。昨日,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時透露了該消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