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準入大限前夜 鉛蓄電池公司擴張搶跑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電池行業的上市公司正在迎來集體擴張的狂歡。

隨著今年7月1日《鉛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入條件》)的實施,一批不符合標準的鉛電池公司將逐步退出市場,而行業內的大型企業將乘勢擴張。

6月28日,駱駝股份有限公司(601311.SH)宣布,公司將與廣西豐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梧州投資建設新工廠。此外,力帆股份(601777.SH)和豐帆股份(600482.SH)也相繼發布公告,打算斥巨資擴大產能。

西部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張偉玲認為,隨著《準入條件》的發布和實施,許多不合規的小企業將被淘汰,這將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有助于相關上市公司在資源整合過程中做大做強。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新一輪擴張可能會導致電池行業出現新的產能過剩。

展開并沖刺

“這是一個機會,任何規模的企業都會有擴張的考慮。6月28日,駱駝公司董事王從強向筆者坦言。

同一天,駱駝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與廣西豐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在梧州進口回收產業園新建工廠。該項目第一階段將持續約2年,投產后電池年產量將達到350萬KVAH。其中,駱駝股份投資1.4億元,占比70%。

王從強介紹,此次合作是出于戰略布局的考慮。廣西天鵝電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豐業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古老的國有企業,為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002594)提供配套設施,雙方可以通過強大的聯盟做大做強。

4月25日,駱駝與豐業投資簽署合作備忘錄;

兩個月后,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和推廣相當高效,一位公司內部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這與《準入條件》的發布有關。

作者發現,《準入條件》在布局、產能等多個方面制定了指導方針,目的是規范鉛酸電池行業的發展,結束行業亂象。

中信證券(600030)分析師湯川近日指出,準入條件的實施將有利于鉛酸電池集中度的提高,中小企業將逐步退出,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

駱駝股份并不是唯一不停的股票。3月1日,《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一出,所有上市公司都已經被風吹動了。

4月18日,超威電力(00951.HK)計劃投資約19億元在河北新河生產鉛酸動力電池,第一階段投資3億元。預計該階段建成后,鉛酸動力電池年產能將達到1200萬只。

6月16日,風帆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籌集5.6億元投資新建項目,年產500萬節高性能密封免維護鉛酸電池和400萬節AGM電池。

6月26日,力帆股份宣布,計劃投資6.7億元建設蓄電池和鋰電池車間及相關設備,實現年產200萬輛摩托車電池、165萬輛汽車電池、200萬輛電動助力車電池和1萬輛鋰電池。

產能過剩?

擴大產能的另一方面是令人尷尬的產能過剩。

今年3月和4月,鉛酸電池產能過剩的跡象已經出現,尤其是電動自行車電池。一家中型經紀公司的行業分析師指出。

數據顯示,2012年1-5月,中國鉛酸電池產量為6746萬千伏安,同比增長17.57%。其中,5月份的增速更為突出,同比增長29.95%,環比增長8.8%。

上述券商解釋稱,去年7月環保風暴后,鉛蓄電池企業大多停產,導致下游嚴重短缺,因此行業龍頭紛紛擴產,一發不可收拾。此外,一些地方放松環境監管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下游電動自行車行業也開始對該行業進行整頓。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電動自行車產量為2600萬輛,但2010年僅為2954萬輛,同比下降12%。

今年3月,產能過剩的后果出現,專門生產電動自行車電池的超威動力主動降價。同樣占據30%~40%市場份額的天能動力率先與其展開價格戰,“產品價格下調了15%左右”。

王從強表示:“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汽車啟動電池。在這個領域,目前沒有產能過剩的說法。”

然而,即將出臺的“準入條件”仍然讓業內人士感到擔憂。主要巨頭的快速擴張會帶來新一輪產能過剩嗎?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準入要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嚴格,產能不達標的企業不應被給予1-2年的退出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會打擦邊球,產能過剩仍有可能發生。”

(編輯/李燕郊)電池行業上市公司正在迎來集體擴張的狂歡。

隨著今年7月1日《鉛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入條件》)的實施,一批不符合標準的鉛電池公司將逐步退出市場,而行業內的大型企業將乘勢擴張。

6月28日,駱駝股份有限公司(601311.SH)宣布,公司將與廣西豐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梧州投資建設新工廠。此外,力帆股份(601777.SH)和豐帆股份(600482.SH)也相繼發布公告,打算斥巨資擴大產能。

西部高級投資顧問張偉玲……

n證券認為,隨著《準入條件》的發布和實施,許多不合規的小企業將被淘汰,這將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有助于相關上市公司在資源整合過程中做大做強。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新一輪擴張可能會導致電池行業出現新的產能過剩。

展開并沖刺

“這是一個機會,任何規模的企業都會有擴張的考慮。6月28日,駱駝公司董事王從強向筆者坦言。

同一天,駱駝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與廣西豐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在梧州進口回收產業園新建工廠。該項目第一階段將持續約2年,投產后電池年產量將達到350萬KVAH。其中,駱駝股份投資1.4億元,占比70%。

王從強介紹,此次合作是出于戰略布局的考慮。廣西天鵝電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豐業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古老的國有企業,為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002594)提供配套設施,雙方可以通過強大的聯盟做大做強。

4月25日,駱駝與豐業投資簽署合作備忘錄;

兩個月后,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和推廣相當高效,一位公司內部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這與《準入條件》的發布有關。

作者發現,《準入條件》在布局、產能等多個方面制定了指導方針,目的是規范鉛酸電池行業的發展,結束行業亂象。

中信證券(600030)分析師湯川近日指出,準入條件的實施將有利于鉛酸電池集中度的提高,中小企業將逐步退出,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

駱駝股份并不是唯一不停的股票。3月1日,《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一出,所有上市公司都已經被風吹動了。

4月18日,超威電力(00951.HK)計劃投資約19億元在河北新河生產鉛酸動力電池,第一階段投資3億元。預計該階段建成后,鉛酸動力電池年產能將達到1200萬只。

6月16日,風帆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籌集5.6億元投資新建項目,年產500萬節高性能密封免維護鉛酸電池和400萬節AGM電池。

6月26日,力帆股份宣布,計劃投資6.7億元建設蓄電池和鋰電池車間及相關設備,實現年產200萬輛摩托車電池、165萬輛汽車電池、200萬輛電動助力車電池和1萬輛鋰電池。

產能過剩?

擴大產能的另一方面是令人尷尬的產能過剩。

今年3月和4月,鉛酸電池產能過剩的跡象已經出現,尤其是電動自行車電池。一家中型經紀公司的行業分析師指出。

數據顯示,2012年1-5月,中國鉛酸電池產量為6746萬千伏安,同比增長17.57%。其中,5月份的增速更為突出,同比增長29.95%,環比增長8.8%。

上述券商解釋稱,去年7月環保風暴后,鉛蓄電池企業大多停產,導致下游嚴重短缺,因此行業龍頭紛紛擴產,一發不可收拾。此外,一些地方放松環境監管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下游電動自行車行業也開始對該行業進行整頓。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電動自行車產量為2600萬輛,但2010年僅為2954萬輛,同比下降12%。

今年3月,產能過剩的后果出現,專門生產電動自行車電池的超威動力主動降價。同樣占據30%~40%市場份額的天能動力率先與其展開價格戰,“產品價格下調了15%左右”。

王從強表示:“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汽車啟動電池。在這個領域,目前沒有產能過剩的說法。”

然而,即將出臺的“準入條件”仍然讓業內人士感到擔憂。主要巨頭的快速擴張會帶來新一輪產能過剩嗎?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準入要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嚴格,產能不達標的企業不應被給予1-2年的退出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會打擦邊球,產能過剩仍有可能發生。”

(編輯/李燕郊)

標簽:駱駝比亞迪發現777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電動車話語權內斗:產業成熟度滑至全球第五

6月26日,比亞迪e6純電動汽車”526起火事故”后,麥肯錫公司日前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電動汽車整體成熟度已經從2010年7月的全球第三位降至2012年2月的第五位,

1900/1/1 0:00:00
比亞迪e6先行者廣州到店 享6萬元節能補貼

近日易作者從廣州歐亞特比亞迪4S店處了解到,目前該店有比亞迪純電動車e6先行者到店,該車售價為3698萬元,個人購買可享國家6萬元節能補貼。

1900/1/1 0:00:00
張少華:購置稅減免無解新能源車消費難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自發的出于節省成本考慮的個人選擇,而是多出于示范運行目的公交環衛領域的單位采購,而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行為亟待推進。

1900/1/1 0:00:00
雷諾運動版純電動汽車或將于2014年亮相

作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主力軍,法國雷諾公司始終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外媒近日報道,除雷諾Zoe、雷諾風朗和雷諾Twizy等純電動汽車外,雷諾公司或將于2014年推出一款運動版純電動車。

1900/1/1 0:00:00
浙江:電動汽車享受網絡化、標準化服務

截至2012年5月底,累計為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道路救援等服務12萬車次,車輛總行駛里程約700萬千米。這是浙江省電力公司所屬浙電電動汽車服務公司提供給作者的一組數據。

1900/1/1 0:00:00
美電動車碰撞測試揭曉三菱i稍遜聆風/沃藍達

據美國媒體insideline來自華盛頓的消息,公眾期待已久的美國聯邦碰撞測試結果已于日前揭曉,作為最新推出的一款電動汽車,三菱i進入人們的視野,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