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生的9.0級地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關心汽車產業發展的同事們正在思考地震對全球汽車結構和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饒達預計,日本關鍵零部件短缺對中國汽車廠的影響將于4月中下旬揭曉。這個預測是有根據的。另一方面,張少華老師的觀點更長遠。在《全球反核聲音此起彼伏,氫燃料汽車將栽跟頭》一文中,他表達了對氫燃料汽車未來的擔憂。
氫燃料電池汽車近年來發展緩慢,其商業前景十分渺茫。根據張少華老師的推理:“利用核能電解水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持續輸送‘口糧’,一度被視為未來汽車走向新能源的一線曙光”。現在,隨著地震、核泄漏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出現,未來似乎更加黯淡。作者認為這種推理有一些不足之處。
1.氫燃料電池中使用的氫氣不一定與核能有關。
張少華老師在文章中提到了“相關專家”的理想方案:利用核能電解水產生氫氣,氫氣在燃料后轉化為水,返回海洋。這里沒有污染,同時產生的氧氣對人們的健康有益,這是兩全其美的。
這確實是一個理想的計劃,但與實際項目相去甚遠。即使核能是100%安全的,也不可能用核能制造所有的氫氣。相反,即使核能被完全禁止,也不會影響氫氣的生產。
作者查閱了相關資料,核能發電和電解水制氫,這兩個過程分別在兩個工廠進行。將核電站與電解制氫廠相結合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換句話說,電解水制氫與核電站之間的唯一關系是電解水需要電力,而部分電力由核電站產生。如果中央政府沒有改變大力發展核電的戰略,這一部分的比例將在2020年達到5%。
一些核電站將安裝制氫設施,但這只是為了確保核電站某些工藝的安全,而不是為了生產氫氣。
在中國,80%的電力結構是燃煤的,近年來有所下降,但下降率不到2%。燃煤發電是一種污染嚴重的發電方式。中國的電力構成也是反對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論點:用電驅動汽車并沒有減少污染(事實上,即使這樣計算,它仍然會減少)。發展核電站,以及更環保的太陽能、風能和水電,是為了改變電力的組成,從而使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減排效果更加顯著。然而,即使完全放棄核能,氫燃料電池汽車仍然更節能減排,影響不大。
2.中國每年有600萬噸副產品氫氣,可供680萬輛燃料電池公交車使用(2008年數據)。
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可以達到示范運營的標準,基本上是公交車,而不是汽車,這是由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特性決定的。根據一份行業咨詢報告,燃料電池平均每年行駛14400公里,消耗882.32公斤氫氣。中國化工每年有600萬噸副產品氫氣,可用于686萬輛燃料電池公交車或2700萬輛乘用車。2007年,中國只有164萬輛公交車在運營。
到2050年,即使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迅速,占汽車保有量的8%,副產品氫氣也基本可以滿足所有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運營和使用。因此,相對于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速度,氫氣的供應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提供另一個數據。從2000年到2007年,中國化學工業的氫氣消費量增長了500萬噸/年,增長速度并不快,但氫氣生產仍然沒有壓力。僅這些氫氣增量就足夠了……
r中國40年內所有的燃料電池汽車。由于核電站建設延遲而損失的電能對氫氣的生產幾乎沒有影響。
總之,余烈的全球反核風波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影響不大,對中國鹽業的影響可能也不大。張少華老師的觀點可能有失偏頗。
(編輯/李燕郊)日本發生的9.0級地震影響很大。關心汽車產業發展的同事們正在思考地震對全球汽車結構和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饒達預計,日本關鍵零部件短缺對中國汽車廠的影響將于4月中下旬揭曉。這個預測是有根據的。另一方面,張少華老師的觀點更長遠。在《全球反核聲音此起彼伏,氫燃料汽車將栽跟頭》一文中,他表達了對氫燃料汽車未來的擔憂。
氫燃料電池汽車近年來發展緩慢,其商業前景十分渺茫。根據張少華老師的推理:“利用核能電解水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持續輸送‘口糧’,一度被視為未來汽車走向新能源的一線曙光”。現在,隨著地震、核泄漏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出現,未來似乎更加黯淡。作者認為這種推理有一些不足之處。
1.氫燃料電池中使用的氫氣不一定與核能有關。
張少華老師在文章中提到了“相關專家”的理想方案:利用核能電解水產生氫氣,氫氣在燃料后轉化為水,返回海洋。這里沒有污染,同時產生的氧氣對人們的健康有益,這是兩全其美的。
這確實是一個理想的計劃,但與實際項目相去甚遠。即使核能是100%安全的,也不可能用核能制造所有的氫氣。相反,即使核能被完全禁止,也不會影響氫氣的生產。
作者查閱了相關資料,核能發電和電解水制氫,這兩個過程分別在兩個工廠進行。將核電站與電解制氫廠相結合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換句話說,電解水制氫與核電站之間的唯一關系是電解水需要電力,而部分電力由核電站產生。如果中央政府沒有改變大力發展核電的戰略,這一部分的比例將在2020年達到5%。
一些核電站將安裝制氫設施,但這只是為了確保核電站某些工藝的安全,而不是為了生產氫氣。
在中國,80%的電力結構是燃煤的,近年來有所下降,但下降率不到2%。燃煤發電是一種污染嚴重的發電方式。中國的電力構成也是反對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論點:用電驅動汽車并沒有減少污染(事實上,即使這樣計算,它仍然會減少)。發展核電站,以及更環保的太陽能、風能和水電,是為了改變電力的組成,從而使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減排效果更加顯著。然而,即使完全放棄核能,氫燃料電池汽車仍然更節能減排,影響不大。
2.中國每年有600萬噸副產品氫氣,可供680萬輛燃料電池公交車使用(2008年數據)。
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可以達到示范運營的標準,基本上是公交車,而不是汽車,這是由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特性決定的。根據一份行業咨詢報告,燃料電池平均每年行駛14400公里,消耗882.32公斤氫氣。中國化工每年有600萬噸副產品氫氣,可用于686萬輛燃料電池公交車或2700萬輛乘用車。2007年,中國只有164萬輛公交車在運營。
到2050年,即使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迅速,占汽車保有量的8%,副產品氫氣也基本能夠滿足……的運營和使用……
燃料電池乘用車。因此,相對于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速度,氫氣的供應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提供另一個數據。從2000年到2007年,中國化學工業的氫氣消費量增長了500萬噸/年,增長速度并不快,但氫氣生產仍然沒有壓力。僅這些氫氣增量就足以在40年后用于中國的所有燃料電池汽車。由于核電站建設延遲而損失的電能對氫氣的生產幾乎沒有影響。
總之,余烈的全球反核風波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影響不大,對中國鹽業的影響可能也不大。張少華老師的觀點可能有失偏頗。
(編輯/李燕郊)
標簽:前途
日前開幕的韓國2011首爾車展上,雪佛蘭Miray混動開頂跑車全球首發。
1900/1/1 0:00:00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計劃將雪佛蘭沃藍達Volt車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運用到別克品牌車型上,以擴大該公司的節能環保車型隊伍。
1900/1/1 0:00:00在本屆首爾車展,現代汽車全球首發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概念車HND6Blue2概念車。它采用碳纖維強化復合材料,擁有線控驅動技術、觸摸屏控制系統等技術。
1900/1/1 0:00:00又一家國外品牌在華開啟了電動車實驗,3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將大眾汽車品牌全球第一個電動車示范車隊,首先投入到中國市場運行,用于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周邊沿線,
1900/1/1 0:00:003月31日下午,”綠色行業的機遇:電動交通”論壇在澳門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動車業界人士”華山論劍”,暢談電動交通行業發展前景,并達成共識,發展電動車行業應先自輕型車及的士著手。
1900/1/1 0:00:00據經濟之聲《財經早報》報道,兩大央企掌門人國家電網的劉振亞和中海油的傅成玉近日就汽車電池、電動汽車充換電網絡建設合作達成一致,雙方今后將加強在電動汽車產業的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