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政策、新能源、限購、消費者權益保護、汽車與社會協調發展等都是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十二五”規劃與汽車產業轉型是在同一節點啟動的。一系列關于汽車的新政策將是“十二五”規劃開啟的重錘之一。
與此相關的是,《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汽車產業“十二五”發展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修訂后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和《汽車“三包”法》都將進入終審期。
在汽車行業調整年,這批“政策幣”的正負效應將更加突出。收緊和放開、刺激和完善將成為2011年汽車新政必須把握的角度。
第一輪對抗始于去年,新項目政策審批“收緊”、門檻提高的論調在業內廣為流傳: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規劃必須同時申報兩個條件才能獲批,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外資必須與中國分享技術。對此,負責汽車行業項目審批的國家發改委相關官員的立場相當令人費解。“我們從未正式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政府肯定會阻止一些投機企業和外資打著新能源的旗號進入汽車領域或大規模擴產。”
“兩會”之后,預計最快推出的政策是《新能源汽車“十年綱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公布的細則,中央財政將投入數千億元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此外,還有兩個要點。第一,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世界前列;
二是將電動汽車確定為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戰略方向。
據報道,《規劃》最早將于3月實施。2010年密集型“補貼”政策出臺后,新能源將面臨如何真正啟動的問題。業內專家表示,形成市場運作模式勢在必行。這將涉及電動汽車的成本、便利性、等級以及電動汽車量產前必須完成的其他市場培育工作。
但對于汽車公司來說,“錢”的問題仍然首當其沖。在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的提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汽車購置稅的提案》。
從地方政府和車企的規劃目標來看,現有補貼政策落實后,推出新能源汽車產能的熱情遠遠超過了技術和市場的發展。
根據《新能源規劃》,2020年的總體目標是擁有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第一階段(2011年至2015年)的目標市場將擁有50萬輛以上的汽車。然而,根據中國22個省市的“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國將擁有500萬以上的新能源產能。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當歐美汽車強國還處于研發和市場培育的早期階段時,中國的新能源將“超速”進入新能源的“產能爆發期”。
另一個重點將是提高新能源的核心競爭力。根據《規劃》,到2015年,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將實現自動駕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初步實現產業化。
據悉,針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空心化”問題,修訂版《汽車產業政策》明確規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新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和基礎材料合資企業中,中國股東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據悉,由于具有技術優勢的外國品牌對知識產權的擔憂,《汽車產業政策》最終版本將刪除原規定的新能源核心知識產權應由中方掌握的規定。
新能源市場能否在政策的全方位護航下理性啟動,將是“兩會”期間的另一個熱點話題,也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
(編輯/李嬌)汽車產業政策、新能源、限購、消費者權益保護、汽車與社會協調發展等都是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十二五”規劃與汽車產業轉型是在同一節點啟動的。一系列關于汽車的新政策將是“十二五”規劃開啟的重錘之一。
與此相關的是,《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汽車產業“十二五”發展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修訂后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和《汽車“三包”法》都將進入終審期。
在汽車行業調整年,這批“政策幣”的正負效應將更加突出。收緊和放開、刺激和完善將成為2011年汽車新政必須把握的角度。
第一輪對抗始于去年,新項目政策審批“收緊”、門檻提高的論調在業內廣為流傳: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規劃必須同時申報兩個條件才能獲批,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外資必須與中國分享技術。對此,負責汽車行業項目審批的國家發改委相關官員的立場相當令人費解。“我們從未正式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政府肯定會阻止一些投機企業和外國資本進入汽車領域或擴大生產……
在新能源的旗幟下實現規模化。"
“兩會”之后,預計最快推出的政策是《新能源汽車“十年綱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公布的細則,中央財政將投入數千億元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此外,還有兩個要點。第一,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世界前列;二是將電動汽車確定為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戰略方向。
據報道,《規劃》最早將于3月實施。2010年密集型“補貼”政策出臺后,新能源將面臨如何真正啟動的問題。業內專家表示,形成市場運作模式勢在必行。這將涉及電動汽車的成本、便利性、等級以及電動汽車量產前必須完成的其他市場培育工作。
但對于汽車公司來說,“錢”的問題仍然首當其沖。在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的提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汽車購置稅的提案》。
從地方政府和車企的規劃目標來看,現有補貼政策落實后,推出新能源汽車產能的熱情遠遠超過了技術和市場的發展。
根據《新能源規劃》,2020年的總體目標是擁有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第一階段(2011年至2015年)的目標市場將擁有50萬輛以上的汽車。然而,根據中國22個省市的“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國將擁有500萬以上的新能源產能。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當歐美汽車強國還處于研發和市場培育的早期階段時,中國的新能源將“超速”進入新能源的“產能爆發期”。
另一個重點將是提高新能源的核心競爭力。根據《規劃》,到2015年,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將實現自動駕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初步實現產業化。
據悉,針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空心化”問題,修訂版《汽車產業政策》明確規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新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和基礎材料合資企業中,中國股東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據悉,由于具有技術優勢的外國品牌對知識產權的擔憂,《汽車產業政策》最終版本將刪除原規定的新能源核心知識產權應由中方掌握的規定。
新能源市場能否在政策的全方位護航下理性啟動,將是“兩會”期間的另一個熱點話題,也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
(編輯/李嬌)
標簽:江淮
15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同豐田、日產、三菱汽車、富士重工等4家汽車制造商,就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器規格的統一和普及召開協商會議,并成立行業協會。
1900/1/1 0:00:00據悉,明年起珠三角地區所有更新或者新增的公交車都要采用電動、油氣混合等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3月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中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始進行十二五規劃草案和相關報告的審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這份草案的關注焦點。
1900/1/1 0:00:00據美國Plugincars網報道,美國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德克薩斯州政府正在考慮向電動汽車征收養路費,以彌補汽油消費量減少的稅收。
1900/1/1 0:00:00從科技部網站上了解到,近年來,電動汽車技術標準研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重視,
1900/1/1 0:00:00一、招標條件本招標項目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乘用車所建設項目已經相關部門批準建設,項目業主和招標人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建設資金為集團自籌資金,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