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聯合制定了各種計劃,投入了巨額資金來發展電動汽車產業。與他們的措施和政策相比,盡管中國也設立了專項資金來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在發展強度和商業化進程方面與外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筆者認為有必要總結和學習國際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經驗教訓。
目前,中國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具有明顯的后續戰略特征,與發達國家水平差距不大。因此,中國完全有資格和可能生產具有國際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動汽車。如果中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就可以像手機和網絡技術一樣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引領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革命。
那么,在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中,中國領先地位的優勢是什么?
首先,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需要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并滿足環境約束。因此,開發新技術和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是我國的必然選擇。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提高,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為了確保能源安全和解決環境問題,中國本身就有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經濟實力,而電動汽車是新能源產業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次,電動汽車行業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需要巨大的投資,僅靠市場競爭是無法滿足的。目前,中國有充足的資金,因此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政策和資金來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并為電動汽車行業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提供資金支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整體科研能力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相對較低的研發和汽車制造成本也是我們的優勢。
第三,電動汽車也可以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發展機遇。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電動汽車的經濟性非常重要。中國正在經歷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其特點是經濟高增長和汽車需求高增長。它是全球汽車增量的主要市場,巨大的汽車增量市場可以為電動汽車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為開發電動汽車新技術的公司提供廣闊的利益空間。
回顧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一個從自力更生到敞開大門,再從尋求合資到形成民族自主品牌并逐漸成熟的過程。比亞迪、奇瑞、長城等品牌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受到國人的認可。自主品牌實力的增強也表明中國在汽車生產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汽車技術與世界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品牌創新、自主研發能力、資本運營管理和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弱。
目前,中國有幾十家汽車制造商,汽車行業產能巨大,仍處于產業發展的低水平階段。企業數量過多,導致投資分散,同質競爭嚴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博弈使得稀缺資源難以有效利用,造成人才、技術、產能和資本的浪費。同時,也制約了國家汽車產業戰略的實施,無法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無法進行有效的集中投資。
因此,面對激烈的競爭,國內汽車制造商必然走向一體化,形成以一汽、上汽、東風、廣汽為主的汽車制造商。汽車產業的融合對中國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特別是新能源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汽車和電動汽車,并匯集資金、技術和人才形成規模。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動汽車和充電站的發展可以利用國內汽車行業的兼并重組,使各集團在電動汽車方面形成當地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除了這個市場,我們還應該關注全球市場,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技術,抓住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機遇。
(編輯/李燕郊)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聯合制定了各種計劃,并投入了巨額資金來發展電動汽車行業。與他們的措施和政策相比,盡管中國也設立了專項資金來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在發展強度和商業化進程方面與外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筆者認為有必要總結和學習國際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經驗教訓。
目前,中國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具有明顯的后續戰略特征,與發達國家水平差距不大。因此,中國完全有資格和可能生產具有國際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動汽車。如果中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就可以像手機和網絡技術一樣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引領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革命。
那么,在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中,中國領先地位的優勢是什么?
首先,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需要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并滿足環境約束。因此,開發新技術和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是我國的必然選擇。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提高,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為了確保能源安全和解決環境問題,中國本身就有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經濟實力,而電動汽車是新能源產業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次,電動汽車行業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需要巨大的投資,僅靠市場競爭是無法滿足的。目前,中國有充足的資金,因此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政策和資金來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并為電動汽車行業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提供資金支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整體科研能力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相對較低的研發和汽車制造成本也是我們的優勢。
第三,電動汽車也可以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發展機遇。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電動汽車的經濟性非常重要。中國正在經歷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其特點是經濟高增長和汽車需求高增長。它是全球汽車增量的主要市場,巨大的汽車增量市場可以為電動汽車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為開發電動汽車新技術的公司提供廣闊的利益空間。
回顧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一個從自力更生到敞開大門,再從尋求合資到形成民族自主品牌并逐漸成熟的過程。比亞迪、奇瑞、長城等品牌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受到國人的認可。自主品牌實力的增強也表明中國在汽車生產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汽車技術與世界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品牌創新、自主研發能力、資本運營管理和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弱。
目前,中國有幾十家汽車制造商,汽車行業產能巨大,仍處于產業發展的低水平階段。企業數量過多,導致投資分散,同質競爭嚴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博弈使其難以發揮作用……
過度利用稀缺資源,造成人才、技術、產能和資本的浪費。同時,也制約了國家汽車產業戰略的實施,無法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無法進行有效的集中投資。
因此,面對激烈的競爭,國內汽車制造商必然走向一體化,形成以一汽、上汽、東風、廣汽為主的汽車制造商。汽車產業的融合對中國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匯集資金、技術和人才形成規模具有重要意義。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動汽車和充電站的發展可以利用國內汽車行業的兼并重組,使各集團在電動汽車方面形成當地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除了這個市場,我們還應該關注全球市場,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技術,抓住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機遇。
(編輯/李燕郊)
艾克森履新第二個月就光臨中國,足見通用汽車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1900/1/1 0:00:00今后,廈門將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發方面的扶持力度,積極打造科技創新園,全面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昨日,廈門市科技局局長李偉華執掌市長專線,向企業解讀科技政策,并透露一些科技項目的進展情況。
1900/1/1 0:00:002011年新能源汽車將開始大批量地進入國內市場了,雖然新能源車包括混合動力與電動車,在技術上并不相同,當作為未來的希望之車,它們還是特別引人注目的。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的話題從未停止過,但最近的我們不難發現,它不僅僅是一種新聞,一種樣品,已經走入我們生活中,走入我們的視野中
1900/1/1 0:00:00我公司現將在國內推出的免BMS充電機,在充電環節完全免除BMS,充電均衡小于5mV。現主要客戶有:豐田通商、松下電池、湯淺電池、EV本田株式會社、三菱、日產EV開發室。
1900/1/1 0:00:00日前美國權威消費者評測雜志ConsumerReports對通用沃藍達進行了一系列實路測試,并給出了較低的評價,主要原因在于其純電動行程遠低于其官方宣稱大的64公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