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李毅中或將任職政協 回顧近三年工作稱留有遺憾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迎難而上,奮發圖強”是李毅中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交匯之際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評價。

12月9日,65歲的李毅中正式卸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委書記。據悉,在完成辭職審計后,他將成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在當天的干部大會上,李毅中回顧了工信部三年來的工作,特別指出工信部作為大型體制改革試點單位,還遠遠沒有落實到位。

根據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有權管理工業、通信業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但難以在實踐中實施。李毅中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從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從關閉煤礦到整頓互聯網,李毅中展示了傳統美德與現代商業道德的結合。

繼任者苗圩的負擔并不容易。

從十堰東風總經理,到武漢市委書記,再到工業和信息化部黨委書記,55歲的苗圩即將成為超級部門的掌舵人。

苗圩的簡歷和李毅中的很相似。兩人都是工程師,都有在大型國有企業擔任領導的經驗,后來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前者也有在地方政府工作的經驗。

“沙丁”仍在上演。

2008年3月18日,國務院批準任命李毅中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從“最重要”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晉升為試點超級部長,這是中央對務實官員的期望。

遇到李毅中的工作并不容易。“他出生在汶川大地震中,擅長應對金融危機。”有人形容工信部的命運是命運多舛。

身為安監局長,面對礦難留下的淚水,李毅中受到了公眾的贊賞。同樣的鐵腕治理在互聯網領域也出現了強勁反彈。

數千名基層站長聯名簽署了一封致李毅中的公開信,原因是該網站被關閉。此后,綠壩事件讓李毅中再次感受到了洶涌的輿論。

當時,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后,李毅中被香港和美國的媒體包圍。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指向政府對網絡言論的管理。李義忠耐心地一一回答,旁邊的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了。他上前掃清道路,李義忠甩開工作人員的手,“讓他們問完”。

在此之前,李毅中曾明確表示,不會強制要求在個人電腦上安裝互聯網過濾軟件。

離任前一個月,李毅中在北京接受了一些中央媒體的采訪。他說,他在工業通信領域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消除落后,先進產能占比大幅提高。

從外界來看,工信部是十大振興計劃、節能減排的領頭羊。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很多相關投資項目的審批和審批職責不在工信部。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向筆者回憶,宏觀調控部門投資審批是當時的重點改革之一。按照這個思路,小規模投資項目轉移到了各個部委,比如農業投資轉移到農業部,交通投資轉移到交通部,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仍在考慮實際情況。

“從……的角度來看……

固定資產投資轉讓,工信部還沒有完全到位,也沒有與相關部門協調,強部門改革仍然不到位。”王玉凱告訴作者。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權責不一致,制約產能過剩、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節能減排、促進“三網融合”等重點任務推進難度很大。

當時,工信部合并后,一些電信領域人士擔心電信監管可能會被削弱。與此同時,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可能更傾向于制造業,這將加劇產業鏈的價值倒置。

事實上,3G牌照發放與廣電系統的協調、三網融合以及廣電的協調,都讓工信部門感到“力不從心”。

國防部系統仍在攀升。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三個定義”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的15項主要職責中的第一項是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

“工業部和信息化部合并的最初意義是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的融合,但近年來在信息技術的融合方面并沒有太多。一位接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人士告訴筆者。

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核心意圖是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發展。這種“一體化發展”的內涵不是簡單的工業信息化或制造業信息化,而是要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信息技術應用的關系,從國家現代化的大局出發考慮信息化建設。

根據原改革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工業管理和信息化的相關職責,原國防科工委除核電管理外的職責,原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職責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在協調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實施行業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促進信息化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多部門合并的方向沒有問題,但在實施中存在問題,例如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移交給工業和信息化部,但由于部門利益的原因無法實施。”王玉凱告訴作者。

李毅中在今年3月的第一期《行政改革》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普遍肯定工信部改革的前提下,他分析了工信部在探索推進工信部的改革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他分析說,“大規模體制改革仍處于爬坡階段。在實踐中,許多體制機制以及思想認識和工作習慣仍存在許多障礙,還有許多困難和問題亟待解決。”

信息化不僅是工業信息化,還包括農業信息化、社會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包括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對未來的國家競爭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后應加強信息化的領導和對接體系。”汪玉凱建議。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俊鵬看來,在部制改革的基礎上,《國務院部門組織法》……

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并在部門組織法中規定組成部門的職責、權限、人員編制、運作制度和領導方式,以改變目前依靠“三套”計劃和部門博弈對職能、機構和人員編制進行粗略管理的局面,最終實現政府職責、機構和人員配置的合法化和法治化。

(編輯/李皎)“迎難而上,奮發圖強”是李毅中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交匯之際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評價。

12月9日,65歲的李毅中正式卸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委書記。據悉,在完成辭職審計后,他將成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在當天的干部大會上,李毅中回顧了工信部三年來的工作,特別指出工信部作為大型體制改革試點單位,還遠遠沒有落實到位。

根據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有權管理工業、通信業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但難以在實踐中實施。李毅中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從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從關閉煤礦到整頓互聯網,李毅中展示了傳統美德與現代商業道德的結合。

繼任者苗圩的負擔并不容易。

從十堰東風總經理,到武漢市委書記,再到工業和信息化部黨委書記,55歲的苗圩即將成為超級部門的掌舵人。

苗圩的簡歷和李毅中的很相似。兩人都是工程師,都有在大型國有企業擔任領導的經驗,后來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前者也有在地方政府工作的經驗。

“沙丁”仍在上演。

2008年3月18日,國務院批準任命李毅中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從“最重要”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晉升為試點超級部長,這是中央對務實官員的期望。

遇到李毅中的工作并不容易。“他出生在汶川大地震中,擅長應對金融危機。”有人形容工信部的命運是命運多舛。

身為安監局長,面對礦難留下的淚水,李毅中受到了公眾的贊賞。同樣的鐵腕治理在互聯網領域也出現了強勁反彈。

數千名基層站長聯名簽署了一封致李毅中的公開信,原因是該網站被關閉。此后,綠壩事件讓李毅中再次感受到了洶涌的輿論。

當時,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后,李毅中被香港和美國的媒體包圍。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指向政府對網絡言論的管理。李義忠耐心地一一回答,旁邊的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了。他上前掃清道路,李義忠甩開工作人員的手,“讓他們問完”。

在此之前,李毅中曾明確表示,不會強制要求在個人電腦上安裝互聯網過濾軟件。

離任前一個月,李毅中在北京接受了一些中央媒體的采訪。他說,他在工業通信領域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消除落后,先進產能占比大幅提高。

從外界來看,工信部是十大振興計劃、節能減排的領頭羊。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很多相關投資項目的審批和審批職責不在工信部。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在會上回顧……

筆者認為,宏觀調控部門投資審批是當時的重點改革之一。按照這個思路,小規模投資項目轉移到了各個部委,比如農業投資轉移到農業部,交通投資轉移到交通部,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仍在考慮實際情況。

“從固定資產投資轉移的角度來看,工信部還沒有完全到位,也沒有與相關部門協調,強部門改革仍然不到位。”汪玉凱告訴筆者。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權責不一致,制約產能過剩、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節能減排、促進“三網融合”等重點任務推進難度很大。

當時,工信部合并后,一些電信領域人士擔心電信監管可能會被削弱。與此同時,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可能更傾向于制造業,這將加劇產業鏈的價值倒置。

事實上,3G牌照發放與廣電系統的協調、三網融合以及廣電的協調,都讓工信部門感到“力不從心”。

國防部系統仍在攀升。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三個定義”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的15項主要職責中的第一項是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

“工業部和信息化部合并的最初意義是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的融合,但近年來在信息技術的融合方面并沒有太多。一位接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人士告訴筆者。

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核心意圖是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發展。這種“一體化發展”的內涵不是簡單的工業信息化或制造業信息化,而是要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信息技術應用的關系,從國家現代化的大局出發考慮信息化建設。

根據原改革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工業管理和信息化的相關職責,原國防科工委除核電管理外的職責,原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職責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在協調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實施行業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促進信息化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多部門合并的方向沒有問題,但在實施中存在問題,例如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移交給工業和信息化部,但由于部門利益的原因無法實施。”王玉凱告訴作者。

李毅中在今年3月的第一期《行政改革》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普遍肯定工信部改革的前提下,他分析了工信部在探索推進工信部的改革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他分析說,“大規模體制改革仍處于爬坡階段。在實踐中,許多體制機制以及思想認識和工作習慣仍存在許多障礙,還有許多困難和問題亟待解決。”

信息化不僅是工業信息化,也是農業信息化、社會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

se信息化,包括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對未來的國家競爭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后應加強信息化的領導和對接體系。”汪玉凱建議。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俊鵬看來,在部制改革的基礎上,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務院部門組織法,應在《部門組織法》中規定組成部門的運作制度和領導風格,以改變目前依靠“三套”計劃和部門博弈對職能、機構和人員編制進行粗略管理的局面,最終實現政府職責、機構和編制的合法化和法制化。

(編輯/李嬌)

標簽:現代北京東風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比亞迪與洛杉磯市住房局啟動電動汽車合作項目

今天12月16日,洛杉磯市住房局HACLA和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啟動了一項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電動車集團客戶示范推廣項目。

1900/1/1 0:00:00
河北唐山36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安裝完畢

細心的唐山市民這兩天會發現,在興源道與友誼路交口新建了兩座充電樁。這是繼中國首座國家電網標準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南湖電動汽車充電站之外,唐山市民在自己身邊見到的最近的充電樁了。

1900/1/1 0:00:00
央企電動車聯盟擬邀西班牙入伙

由中國16家央企在去年年中成立的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或將引進外援。

1900/1/1 0:00:00
杭州市蕭山4條公交線路 增加40輛新能源公交

在蕭山城區的K700、K708、K706、K740公交線上,跑著一款印有”新能源動力客車”的公交車。這就是蕭山公交公司新上線運營的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

1900/1/1 0:00:00
武漢形成混動、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并舉格局

昨日,”中國發展武漢2010汽車與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高層論壇”在漢舉行。該論壇由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科技部和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

1900/1/1 0:00:00
廣州車展:認準新能源發展方向 逾八成車企制定發展計劃

廣州車展期間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逾八成國內車企都有新能源車發展計劃,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