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炒概念與重發展 鋰電冰火兩重天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每一塊鋰都會崛起”的瘋狂投資背后,鋰電池企業正面臨生存之難。

“與其生產鋰電池,不如通過投機鋰電池來賺錢!

這是河南焦作一岳興鋰電池廠總經理馬鳳麗在投資鋰電池股票近半年后得出的結論。兩個多月前,由于運營困難,他的鋰電池工廠關閉了大部分產能。戲劇性的是,在此期間,他購買的鋰電池概念股成飛集成(002190)股價飆升,使他的投資收入增加了兩倍多。

鋰電池企業整體經營業績不佳,但相關上市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一鳴驚人。這種奇怪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的不平衡。在猜測和發展之間,鋰電池的未來變得令人困惑。

惡魔股票頻繁出現

成飛集成,一家在今年第三季度五次被證監會下達“禁炒令”的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仍經歷了12個漲停,并以231.59%的漲幅位居國內a股市場第一。這家被稱為今年股市“第一怪獸股”的公司,在與鋰的親緣關系攀升后才飆升。

今年7月6日,成飛集成發布公告稱,計劃以不低于9.70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個特定標的發行1.06億股,并募集不超過10.2億元用于中航鋰電池增資,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此后,該公司股價開始了連續漲停的“牛股之旅”。

整個第三季度,鋰電池概念股都在升溫,成為無可爭議的市場明星。31只與鋰相關的股票中,近90%上漲。8月,新上市的贛鋒鋰業(002460.SZ)和天齊鋰業(002 466.SZ)打破了此前上市首日破局的魔咒,首日分別上漲185.99%和176.83%,分別位列8月上市新股漲幅第一和第三位。“鋰電池概念”是這兩只股票暴漲的重要原因。

“鋰電池股的瘋狂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炒作。中國投資咨詢行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學榮表示,”這波‘鋰電池熱’始于國家頒布的一系列發展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的政策。"

今年3月20日,中國頒布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到2011年,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混合動力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應達到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應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左右。9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和支柱產業。

事實上,從目前來看,鋰電池企業的利潤并不好,很多企業都在虧損。李學榮表示,以綜合增資公司中航鋰電為例,其今年一季度營收為1601萬元,凈利潤為-24萬元。

不可避免的盈余

“中國的鋰電池投資現在過熱,甚至有些恐怖。現在,一項投資就是兩億元或三億元。投入了這么多錢,但沒有產出。都是空的。專門生產汽車用鋰電池的恒正科技蘇州公司董事長董明說,”一家鋰電池企業將花費數百美元僅在生產設備上的投資就達數百萬美元。"

咨詢公司Frost&;沙利文發布報告稱,通過一系列投資,2015年中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將達到39億安時。2015年,中國乘用車EV/PHEV和電動商用車的需求量約為12萬輛,鋰電池的消耗量約為9億安時,僅占當前產能的23%。

在2015年之前,鋰動力電池的投資仍將取得長足的進步。北京普愛德、上海捷能等股份制企業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將在三年內投產;

力神和波士頓能源將于近期在重慶啟動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

萬向、鋰源、比亞迪等企業紛紛宣布產能擴張計劃。

鋰電池行業的下游是電子產品和鋰動力產品,如電動汽車。未來,鋰電池市場的需求將更多來自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鋰產業專家張江峰表示,“目前,中國在鋰電池的開發方面有一些成熟的經驗,但電動汽車的開發和應用需要相對較長的過程。在此期間,如果我們在鋰電池領域投入過多,將會造成整個產業鏈的不平衡,使鋰電池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危險。"

湘財證券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5年間,中國碳酸鋰的產能擴張預計最為激烈,而電動汽車在2015年之前處于工業化的早期階段,量產規模不足以吸收碳酸鋰的擴容,因此,時間上的不匹配導致了逃逸序列不可避免的供需。

鋰電池產能過剩的風險也傳遞給了上游的鋰資源行業。中國的碳酸鋰資源主要由中信國安(000839.SZ)和西藏礦業(000762.SZ)控制。此外,鹽湖集團(000578.SZ)和青海鋰業也計劃建設碳酸鋰產業。據測算,國內現有產能已達5萬噸,長期潛在產能超過8萬噸。目前,中國每年對鋰的需求量只有2萬多噸。

去年9月,中信國安的子公司與成都凱飛高能化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就投資電池級碳酸鋰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共同組建了一家鋰電池公司。中信國安表示,此舉將進一步促進公司碳酸鋰業務的銷售和下游產品的開發,提升利潤率。

這并不能完全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從產能過剩的產業鏈上游到產能過剩的工業鏈中間,實際上是將過剩從上游轉移到中間,意義不大。招商證券高級分析師王柳生認為,鋰電池的上游企業不必急于向下遷移。“鋰可以被視為一種能源儲備。一旦能源革命到來,擁有鋰資源將與目前擁有石油和煤炭資源一樣豐富。”

怠速問題

鋰電池產能過剩不僅是由于鋰電池的發展與電動汽車的發展時間不匹配,還由于技術落后和規劃不合理,導致嚴重的低水平冗余建設,進而導致產能閑置。

“汽車對電池有需求。現在,中國的試點城市已經發展到25個,許多汽車都在爭取新能源汽車。然而,許多企業生產的電池不符合汽車的要求。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合格的產品。”董明說。

去年,上汽集團考察了中國所有的鋰電池工廠,最終決定與美國的A123合作,因為中國幾乎沒有能夠滿足汽車需求的電池。

與國有企業和央企不同,比亞迪作為全球第四大鋰電池制造商,正在走另一條路,即減少鋰電池的出貨量和收入,增加鋰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研發。電池業務已經與汽車業務融合,這是比亞迪電動汽車發展戰略的核心競爭力。王柳生認為,鋰電池發展的動力來自電動汽車,而避免鋰電池產能閑置的關鍵是鋰電池的產能要與電動汽車的發展相匹配,這也是未來鋰電池發展最適合的路徑。

為了避免鋰電池產能過剩,比亞迪還與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聯合建設了儲能電站。儲能電站將依靠比亞迪的鐵電池技術……

o切斷電網的峰值并調整電網的谷值。鐵電池技術應用的基本原料是磷酸鐵鋰。

與太陽能發電廠和電動汽車一樣,儲能發電廠是比亞迪正在推動的綠色能源產業之一,但仍處于研發階段。由于成本和其他原因,它還沒有普及。

(編輯:李燕郊)

在“每一塊鋰都會崛起”的瘋狂投資背后,鋰電池企業正面臨生存之難。

“與其生產鋰電池,不如通過投機鋰電池來賺錢!

這是河南焦作一岳興鋰電池廠總經理馬鳳麗在投資鋰電池股票近半年后得出的結論。兩個多月前,由于運營困難,他的鋰電池工廠關閉了大部分產能。戲劇性的是,在此期間,他購買的鋰電池概念股成飛集成(002190)股價飆升,使他的投資收入增加了兩倍多。

鋰電池企業整體經營業績不佳,但相關上市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一鳴驚人。這種奇怪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的不平衡。在猜測和發展之間,鋰電池的未來變得令人困惑。

惡魔股票頻繁出現

成飛集成,一家在今年第三季度五次被證監會下達“禁炒令”的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仍經歷了12個漲停,并以231.59%的漲幅位居國內a股市場第一。這家被稱為今年股市“第一怪獸股”的公司,在與鋰的親緣關系攀升后才飆升。

今年7月6日,成飛集成發布公告稱,計劃以不低于9.70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個特定標的發行1.06億股,并募集不超過10.2億元用于中航鋰電池增資,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此后,該公司股價開始了連續漲停的“牛股之旅”。

整個第三季度,鋰電池概念股都在升溫,成為無可爭議的市場明星。31只與鋰相關的股票中,近90%上漲。8月,新上市的贛鋒鋰業(002460.SZ)和天齊鋰業(002 466.SZ)打破了此前上市首日破局的魔咒,首日分別上漲185.99%和176.83%,分別位列8月上市新股漲幅第一和第三位。“鋰電池概念”是這兩只股票暴漲的重要原因。

“鋰電池股的瘋狂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炒作。中國投資咨詢行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學榮表示,”這波‘鋰電池熱’始于國家頒布的一系列發展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的政策。"

今年3月20日,中國頒布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到2011年,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混合動力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應達到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應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左右。9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和支柱產業。

事實上,從目前來看,鋰電池企業的利潤并不好,很多企業都在虧損。李學榮表示,以綜合增資公司中航鋰電為例,其今年一季度營收為1601萬元,凈利潤為-24萬元。

不可避免的盈余

“中國的鋰電池投資現在過熱,甚至有些恐怖。現在,一項投資就是兩億元或三億元。投入了這么多錢,但沒有產出。都是空的。專門生產汽車用鋰電池的恒正科技蘇州公司董事長董明說,”一家鋰電池企業將花費數百美元僅在生產設備上的投資就達數百萬美元。"

咨詢公司Frost&;沙利文發布報告稱,通過一系列投資,2015年中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將達到39億安時。2015年,中國乘用車EV/PHEV和電動商用車的需求量約為12萬輛,鋰電池的消耗量約為9億安時,僅占當前產能的23%。

在2015年之前,鋰動力電池的投資仍將取得長足的進步。北京普愛德、上海捷能等股份制企業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將在三年內投產;

力神和波士頓能源將于近期在重慶啟動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

萬向、鋰源、比亞迪等企業紛紛宣布產能擴張計劃。

鋰電池行業的下游是電子產品和鋰動力產品,如電動汽車。未來,鋰電池市場的需求將更多來自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鋰產業專家張江峰表示,“目前,中國在鋰電池的開發方面有一些成熟的經驗,但電動汽車的開發和應用需要相對較長的過程。在此期間,如果我們在鋰電池領域投入過多,將會造成整個產業鏈的不平衡,使鋰電池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危險。"

湘財證券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5年間,中國碳酸鋰的產能擴張預計最為激烈,而電動汽車在2015年之前處于工業化的早期階段,量產規模不足以吸收碳酸鋰的擴容,因此,時間上的不匹配導致了逃逸序列不可避免的供需。

鋰電池產能過剩的風險也傳遞給了上游的鋰資源行業。中國的碳酸鋰資源主要由中信國安(000839.SZ)和西藏礦業(000762.SZ)控制。此外,鹽湖集團(000578.SZ)和青海鋰業也計劃建設碳酸鋰產業。據測算,國內現有產能已達5萬噸,長期潛在產能超過8萬噸。目前,中國每年對鋰的需求量只有2萬多噸。

去年9月,中信國安的子公司與成都凱飛高能化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就投資電池級碳酸鋰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共同組建了一家鋰電池公司。中信國安表示,此舉將進一步促進公司碳酸鋰業務的銷售和下游產品的開發,提升利潤率。

這并不能完全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從產能過剩的產業鏈上游到產能過剩的工業鏈中間,實際上是將過剩從上游轉移到中間,意義不大。招商證券高級分析師王柳生認為,鋰電池的上游企業不必急于向下遷移。“鋰可以被視為一種能源儲備。一旦能源革命到來,擁有鋰資源將與目前擁有石油和煤炭資源一樣豐富。”

怠速問題

鋰電池產能過剩不僅是由于鋰電池的發展與電動汽車的發展時間不匹配,還由于技術落后和規劃不合理,導致嚴重的低水平冗余建設,進而導致產能閑置。

“汽車對電池有需求。現在,中國的試點城市已經發展到25個,許多汽車都在爭取新能源汽車。然而,許多企業生產的電池不符合汽車的要求。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合格的產品。”董明說。

去年,上汽集團考察了中國所有的鋰電池工廠,最終決定與美國的A123合作,因為中國幾乎沒有能夠滿足汽車需求的電池。

與國有企業和央企不同,比亞迪作為全球第四大鋰電池制造商,正在走另一條路,即減少鋰電池的出貨量和收入,增加鋰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研發。電池業務已經與汽車業務融合,這是比亞迪電動汽車發展戰略的核心競爭力。王柳生認為,鋰電池發展的動力來自電動汽車,而避免鋰電池產能閑置的關鍵是鋰電池的產能要與電動汽車的發展相匹配,這也是未來鋰電池發展最適合的路徑。

為了避免鋰電池產能過剩,比亞迪還與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聯合建設了儲能電站。儲能電站將依靠比亞迪的鐵電池技術……

o切斷電網的峰值并調整電網的谷值。鐵電池技術應用的基本原料是磷酸鐵鋰。

與太陽能發電廠和電動汽車一樣,儲能發電廠是比亞迪正在推動的綠色能源產業之一,但仍處于研發階段。由于成本和其他原因,它還沒有普及。

(編輯:李燕郊)

標簽:比亞迪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蘇州規劃五年內建30余座電動汽車充電站

11月29日,《蘇州市電動汽車充電站”十二五”布局規劃》通過了專家組的論證,將在修改完善后按規定程序報批。

1900/1/1 0:00:00
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項目在大連金州奠基

11月29日,大連易威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和四川汽車工業集團共同投資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產業化項目,在位于金州新區的大連先進裝備制造業園區開工建設。

1900/1/1 0:00:00
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項目在大連金州奠基

11月29日,大連易威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和四川汽車工業集團共同投資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產業化項目,在位于金州新區的大連先進裝備制造業園區開工建設。

1900/1/1 0:00:00
北汽擬明年二季度量產3500輛電動汽車

北汽新能源汽車正在與自主品牌汽車同步推進。上周,作者在位于大興的北汽新能源基地了解到,北汽擬明年批量投產3500輛純電動汽車,而今年內就有30輛純電動C60汽車下線。

1900/1/1 0:00:00
鋰電池邁入“控溫”攻堅戰

打著”零排放”的口號行駛在大街上,深圳市首批純電動出租車運營五個多月來,在面臨著”能開多遠”的質疑聲中,也基本全部拒載了里程較遠的乘客。

1900/1/1 0:00:00
美國赫茲公司在多個城市啟動電動車租賃服務

全球最大汽車租賃公司,美國赫茲(Hertz)公司將于15號開始在紐約提供電動車租賃服務。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