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全國多個省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國家電網有潛力成為未來最大的交通能源供應商。國家電網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了中國最大電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野心。
“不計成本”建充電站
到2010年底,國家電網將在全國部署近100個充電站。在日前舉行的亞洲風能大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家電網充電站戰略的近期目標,并描繪了前景。
據介紹,該公司規劃的充電設施大致分為三類:交流充電樁、平面充電站、立體充電站。與類似加油站的充電站相比,充電樁占地面積更小,安裝方便。它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充電式和一種充電式。它們不僅可以布置在充電站內,也可以獨立設置在小區內、商場外的停車場或路邊。這類設施的主要優點是投幣供電,操作簡單。
此外,立體充電站模式也將在未來應用于市場。從設計上看,這個立體充電站更像是一個具有升降功能的立體停車場,可以建在居民區和商業區,汽車進入車位后就可以充電。
“未來充電設施將無處不在,給電動汽車充電將非常方便。目前,國家電網正在大力推進充電樁和充電站的建設。雖然商業化的條件還不成熟,但現在是形象戰役,我們可以‘不計成本’。”該負責人強調。對于車主最關心的充電價格,該人士僅表示:“充電一定比加油便宜。”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如何定價仍在討論中。未來可能不會像民用電價、商業電價那樣,單獨制定一套標準。”
盈利能力頗具想象力。
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規劃要求,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占全部汽車的1/2,約6500萬輛,可見市場的巨大。作為配套設施,充電站的建設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絕對基礎。甚至有人大膽預測,未來充電站的利潤率將堪比印刷機。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目前各大能源公司都在聚焦充電站項目。
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為企業投資充電站的熱情再添一把火。細則出臺的第二天,國家電網下屬的上海市電力公司宣布將在浦江迎星園智能小區建設首個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站,而北京市電力公司也同時宣布將在航天橋上建設首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本月23日,由國家電網投資的國內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山東臨沂正式建成,可同時滿足45輛汽車的充電需求。由于山東是汽車大省,國家電網計劃今年在這里建設9個充電站和500個交流充電樁。
這些動作只是國家電網搶占充電站市場機會的一部分。在他們看來,充電站建設的投資會無限增加。正如一位公司負責人之前對媒體坦言:“關鍵是要抓住機會,占據最好的資源。目前還沒有考慮投資回報的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充電站的投資大概在300 -400萬元,100個充電站只需要投資3-4億元,對于年總投資2000多億元的國家電網來說是非常少的。另外,雖然C……納的電動汽車市場仍然面臨著一個漫長的培育期,一些專家計算,當市場在未來成熟,成本將在三四年內收回。
不排除和石油公司合作。
在這一輪企業扎堆充電站的熱潮中,除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傳統油氣巨頭中石化、中海油,都啟動了投資計劃,想要分一杯羹。與此同時,外資和國內民營資本也躍躍欲試。德資企業金米勒表示,雖然國家技術標準尚未出臺,但公司已經開始研發相關產品,并表示樣機已經在實驗階段,很快就會投入市場。浙江、江蘇等地的民營企業家也開始向產業靠攏,并透露“已經在調研市場,準備引進一些國外技術”。
當被問及未來與石油公司或其他企業大軍的競爭關系時,國家電網下屬電科院內部人士表現出極大的信心。與其他能源企業相比,電網企業在配電網和電源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他舉例說:“給電動汽車充電需要很大的電力。現在充電站少,電網容量要求不高,石油公司勉強應付。充電站多了,國家電網在配網輸電和相應技術(如擴容)方面的專業優勢就會明顯很多。”
此外,國家電網在技術標準方面也享有“先天”優勢。在技術層面,國家電網率先起草了涉及電線、充電接口、充電要求、非車載充電器等技術的國家標準,為其爭奪行業話語權奠定了基礎。
但渠道問題一直是國家電網等上游企業的短板。目前,傳統石油公司在全國的油站、加油站等銷售終端種類繁多,電網企業望塵莫及。上述人士也承認,石油公司最大的優勢是省去了圈地布局的麻煩,在下游市場的相關渠道和服務更為成熟。對此,上述國家電網充電站項目負責人表示:“歡迎大家共同開發,未來不排除與石油公司合作。”(編輯/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全國多個省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國家電網有潛力成為未來最大的交通能源供應商。國家電網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了中國最大電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野心。
“不計成本”建充電站
到2010年底,國家電網將在全國部署近100個充電站。在日前舉行的亞洲風能大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家電網充電站戰略的近期目標,并描繪了前景。
據介紹,該公司規劃的充電設施大致分為三類:交流充電樁、平面充電站、立體充電站。與類似加油站的充電站相比,充電樁占地面積更小,安裝方便。它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充電式和一種充電式。它們不僅可以布置在充電站內,也可以獨立設置在小區內、商場外的停車場或路邊。這類設施的主要優點是投幣供電,操作簡單。
此外,立體充電站模式也將在未來應用于市場。從設計上看,這個立體充電站更像是一個具有升降功能的立體停車場,可以建在居民區和商業區,汽車進入車位后就可以充電。
“未來充電設施將無處不在,給電動汽車充電將非常方便。目前,國家電網正在大力推進充電樁和充電站的建設。雖然co的條件……商業化還不成熟,現在是一種形象宣傳,我們可以‘不計成本’。”這位負責人強調。對于車主最關心的充電價格,該人士僅表示:“充電一定比加油便宜。"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如何定價仍在討論中。未來可能不會像民用電價、商業電價那樣,單獨制定一套標準。”
盈利能力頗具想象力。
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規劃要求,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占全部汽車的1/2,約6500萬輛,可見市場的巨大。作為配套設施,充電站的建設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絕對基礎。甚至有人大膽預測,未來充電站的利潤率將堪比印刷機。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目前各大能源公司都在聚焦充電站項目。
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為企業投資充電站的熱情再添一把火。細則出臺的第二天,國家電網下屬的上海市電力公司宣布將在浦江迎星園智能小區建設首個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站,而北京市電力公司也同時宣布將在航天橋上建設首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本月23日,由國家電網投資的國內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山東臨沂正式建成,可同時滿足45輛汽車的充電需求。由于山東是汽車大省,國家電網計劃今年在這里建設9個充電站和500個交流充電樁。
這些動作只是國家電網搶占充電站市場機會的一部分。在他們看來,充電站建設的投資會無限增加。正如一位公司負責人之前對媒體坦言:“關鍵是要抓住機會,占據最好的資源。目前還沒有考慮投資回報的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充電站的投資大概在300 -400萬元,100個充電站只需要投資3-4億元,對于年總投資2000多億元的國家電網來說是非常少的。此外,雖然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還面臨很長的培育期,但有專家計算過,未來市場成熟時,三四年就能收回成本。
不排除和石油公司合作。
在這一輪企業扎堆充電站的熱潮中,除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傳統油氣巨頭中石化、中海油,都啟動了投資計劃,想要分一杯羹。與此同時,外資和國內民營資本也躍躍欲試。德資企業金米勒表示,雖然國家技術標準尚未出臺,但公司已經開始研發相關產品,并表示樣機已經在實驗階段,很快就會投入市場。浙江、江蘇等地的民營企業家也開始向產業靠攏,并透露“已經在調研市場,準備引進一些國外技術”。
當被問及未來與石油公司或其他企業大軍的競爭關系時,國家電網下屬電科院內部人士表現出極大的信心。與其他能源企業相比,電網企業在配電網和電源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他舉例說:“給電動汽車充電需要很大的電力。現在充電站少,電網容量要求不高,石油公司勉強應付。充電站多了,國家電網在配網輸電和相應技術(如擴容)方面的專業優勢就會明顯很多。”
此外,國家電網在技術標準方面也享有“先天”優勢。在技術層面,國家電網牽頭起草了《國家電網技術規范》……al標準涉及線材、充電接口、充電要求、非車載充電器等技術,為其爭奪行業話語權奠定了基礎。
但渠道問題一直是國家電網等上游企業的短板。目前,傳統石油公司在全國的油站、加油站等銷售終端種類繁多,電網企業望塵莫及。上述人士也承認,石油公司最大的優勢是省去了圈地布局的麻煩,在下游市場的相關渠道和服務更為成熟。對此,上述國家電網充電站項目負責人表示:“歡迎大家共同開發,未來不排除與石油公司合作。”(編輯/楊)
標簽:北京
11月10日從忻州供電分公司傳來消息:山西省首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正在五臺山風景區籌建。
1900/1/1 0:00:00油電混合動力平臺,一般指的是汽油內燃機與電機組成的動力平臺,工作原理是利用電池和發電機回收剎車時損失的動能,在汽車啟動時再將能量通過電機釋放出來,利用回收的能源節省燃油消耗,
1900/1/1 0:00:00日前,南昌市政府與江西省電力公司簽訂《南昌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確定今年將建江西省內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
1900/1/1 0:00:00為加快電動車及新能源相關產品在美國的推廣步伐,日前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與加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洛杉磯市長維拉萊戈薩等共同宣布,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將于今年內在洛杉磯成立北美三個運營部門的總部,
1900/1/1 0:00:00一輛小小的低速電動汽車,近來成為眾多專家談論的對象,其中還不乏針鋒相對的觀點。有人說,這種純電動汽車更容易走入家庭;也有人說,鼓勵這種電動汽車會喪失跨越式發展契機。
1900/1/1 0:00:00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發展電動汽車的熱情越來越高漲,相應的充電設施建設已轟轟烈烈展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紛紛投身充電站建設大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