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動汽車的政策支持開始向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推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展規劃局局長王曉奇上周末在一次能源論壇上透露,他正在與財政部討論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拿出一些資金來支持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
“下一步,我們希望重點支持這些關鍵技術。”王曉琪說。
這意味著,今年8月,國資委承諾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而《第一財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有資本運營預算支持的主要核心部件是電池部件。
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進一步表示,未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將增加,這是國資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多部委的共識。
中央企業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有16家贊助商,包括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學技術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這五家中央企業的相關業務可能會得到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支持。
技術方案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銀標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正在發展,關鍵環節在于電池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汽車性能的提高。前段時間,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會議上,日本做了一份報告。我對蓄電池的發展非常保守,但現在我看到日本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舒銀標說。
王曉琪還表示,電動汽車有三大核心技術:汽車技術、電池技術、充電及后續服務技術,而電池技術是其中的核心。
此前,王曉奇做過一次調查,他選擇了一家自稱是中國電池組件最好的公司,表示許多領導和專家對該公司的產品給予了鼓勵和贊揚,該公司也認為其生產線非常現代化。“我問他們生產電池使用的是誰的配方和設備,他們說他們都來自國外,設備來自韓國。我說,韓國的設備可以嗎?他五年前說不行,但現在可以了。他們進口一臺設備要花80萬到100萬美元。我們培育這個行業的時候,會為誰培育市場?”王小吉問。
“中國起步較晚,別人提前5年甚至15年就已經在布局規劃了。在這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我用一句話總結,缺乏應用技術的基礎研究。”王曉奇說。
此前,由科技部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制定完成。中國計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動力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監管的難度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央企業電動汽車聯盟在8月份成功研發了一些通用技術后,聯盟成員可以以非常優惠的價格購買,而非聯盟成員則必須以市場價格購買。然而,中央企業真正用于電池研發的資金數額仍然是一團迷霧。
上述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國有資本運營預算是否全部用于研發,或者如何監管,似乎沒有完整的機制。而且,上述電動汽車企業聯盟只是一個松散的組織,沒有協調運作的機制和政策。
“863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督專家組組長王炳剛曾公開表示,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只會關注當前和未來的五年或十年。“10年后,這無關緊要,國家重新……
主要機構在這方面表現不佳,投資也很少。"
事實上,中央企業在鋰電池方面并沒有太多優勢。此前,中航鋰電收購了民營企業深圳雷天公司的技術,比亞迪的電池技術被認為處于行業前列。
“中央企業本身并不缺乏資金,再加上國有資本運營預算,監管不力會收購幾家民營企業,自己的技術做不到,民營企業的財務能力有限,后續研發難度更大,形成惡性循環。”這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王炳剛還認為,“我們現在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其實不是我們發明的,而是美國人發明的。我們現在還被專利困擾著。這一代電池的核心技術不是我們的,如果下一代電池核心技術不是我們的,那就太可怕了。”
(編輯:李燕郊)對電動汽車的政策支持開始向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推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展規劃局局長王曉奇上周末在一次能源論壇上透露,他正在與財政部討論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拿出一些資金來支持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
“下一步,我們希望重點支持這些關鍵技術。”王曉琪說。
這意味著,今年8月,國資委承諾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而《第一財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有資本運營預算支持的主要核心部件是電池部件。
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進一步表示,未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將增加,這是國資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多部委的共識。
中央企業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有16家贊助商,包括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學技術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這五家中央企業的相關業務可能會得到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支持。
技術方案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銀標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正在發展,關鍵環節在于電池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汽車性能的提高。前段時間,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會議上,日本做了一份報告。我對蓄電池的發展非常保守,但現在我看到日本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舒銀標說。
王曉琪還表示,電動汽車有三大核心技術:汽車技術、電池技術、充電及后續服務技術,而電池技術是其中的核心。
此前,王曉奇做過一次調查,他選擇了一家自稱是中國電池組件最好的公司,表示許多領導和專家對該公司的產品給予了鼓勵和贊揚,該公司也認為其生產線非常現代化。“我問他們生產電池使用的是誰的配方和設備,他們說他們都來自國外,設備來自韓國。我說,韓國的設備可以嗎?他五年前說不行,但現在可以了。他們進口一臺設備要花80萬到100萬美元。我們培育這個行業的時候,會為誰培育市場?”王小吉問。
“中國起步較晚,別人提前5年甚至15年就已經在布局規劃了。在這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我用一句話總結,缺乏應用技術的基礎研究。”王曉奇說。
此前,由科技部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制定完成。中國計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動力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監管的難度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發布報告稱,在……之后……
他在8月份成功研發了中央企業電動汽車聯盟的一些通用技術,聯盟成員可以以非常優惠的價格購買,而非聯盟成員將不得不以市場價格購買。然而,中央企業真正用于電池研發的資金數額仍然是一團迷霧。
上述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國有資本運營預算是否全部用于研發,或者如何監管,似乎沒有完整的機制。而且,上述電動汽車企業聯盟只是一個松散的組織,沒有協調運作的機制和政策。
“863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督專家組組長王炳剛曾公開表示,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只會關注當前和未來的五年或十年。“10年后,這無關緊要,而且國家研究機構在這方面很差,投資也很少。”
事實上,中央企業在鋰電池方面并沒有太多優勢。此前,中航鋰電收購了民營企業深圳雷天公司的技術,比亞迪的電池技術被認為處于行業前列。
“中央企業本身并不缺乏資金,再加上國有資本運營預算,監管不力會收購幾家民營企業,自己的技術做不到,民營企業的財務能力有限,后續研發難度更大,形成惡性循環。”這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王炳剛還認為,“我們現在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其實不是我們發明的,而是美國人發明的。我們現在還被專利困擾著。這一代電池的核心技術不是我們的,如果下一代電池核心技術不是我們的,那就太可怕了。”
(編輯:李燕郊)
打著”零排放”的口號行駛在大街上,深圳市首批純電動出租車運營五個多月來,在面臨著”能開多遠”的質疑聲中,也基本全部拒載了里程較遠的乘客。
1900/1/1 0:00:00未來30年,汽車產業將面臨著新的洗牌。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昨日接受本報獨家采訪時表示,30年后電動汽車將唱主角。
1900/1/1 0:00:00創新電動汽車運營模式就是把電動汽車用的電池分離出來,由新的運營公司進行管理。而移動換電車是自主創新取代電動汽車停站充電、適合各類電動汽車大量發展可行的供電新模式。
1900/1/1 0:00:00新浪財經訊北京時間11月1日晚間消息,彭博社旗下分析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周一公布電子郵件報告稱,到2020年為止,
1900/1/1 0:00:00未來30年,汽車產業將面臨著新的洗牌。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昨日接受東南快報獨家采訪時表示,30年后電動汽車將唱主角。
1900/1/1 0:00:00在汽車產業以至全球經濟結構面臨重大調整和政策選擇的關鍵時刻,第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暨展覽會(EVS25)落戶中國,不僅是電動車和新能源汽車成果和技術的集中展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