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享受家庭生活的郭孔輝院士現在仍在忙碌。他已經70多歲了,但他的頭發是灰色的,但他充滿活力。郭院士找到了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在沙發上,講述了他的汽車生涯和最近與電動汽車相關的研究工作。
從事汽車研究50多年的郭孔輝院士應邀出席首屆天津電動汽車高峰論壇,并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對于新能源汽車,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低速電動車的支持。為此,中央電視臺電動車頻道的作者對郭院士進行了專訪。
躁動不安的汽車機器人
郭孔輝院士作為吉林大學汽車學院院長,從事汽車研究50多年,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
“我非常反對汽車技術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而忽視我們自己的研究。郭孔輝院士從學生時代起就從來不是一個“安靜”的學生。
在設計時,他敢于對前人提出的理論提出問題,并愿意接受挑戰。作為一名學生,他不止一次對教科書提出修改意見。郭孔輝在研究中坐立不安,他也喜歡“勤奮不安的學生”。在學習中,我們必須力求完美,態度決定一切;
對現狀感到不安,不受前任的限制,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我們就不能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內容來進行創新。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積極消化、理解和創新。
郭孔輝的“躁動”表現在他的科研成果上:科技獎、進步獎、發明獎。。。有無數的獎項、職位和頭銜。他是中國汽車操縱穩定性(包括制動和駕駛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中國汽車輪胎力學的主要創始人,最早將系統動力學理論和隨機振動理論引入汽車振動和載荷研究的學者,是在中國汽車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他發表的論文被國外知名大學作為文件保存。正是他的躁動,促成了今天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和發展。
郭孔輝院士接受了中央電視臺電動汽車頻道的獨家采訪。
成立一家公司以產生巨大影響
產學研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沒有一位教授成立自己的公司來促進研究。
郭孔輝院士在學生們的鼓勵下,為了更好地利用公司,真的注冊了公司,公司發展得很好。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們在柳州和寧波設立了分公司,擁有100多名員工,擁有30多項汽車零部件專利技術,并自主研發了高端實驗設備,成功與國內多家企業合作。
“經營一家科技公司也覺得自己的核心技術缺乏,總是想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開發自己的技術。學校的發展總是感覺有限,比如做實驗、實驗場地、資助設備、人員等,能做的工作也有限。后來,在學生的鼓勵下,我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這讓我更加自由。只要我賺錢,我就能幫助我的實驗和研究更順利地進行。"
成立自己的公司后,郭院士為培養研究生提供了一個真正的舞臺,他可以更好地做研究工作。從微型汽車底盤的設計到現在的汽車性能測試設備,在郭孔輝院士的帶領下,公司在短短三年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自主研發的汽車性能測試設備得到了許多汽車制造商的認可,其性能和實驗數據與國外先進設備幾乎相同,但其價格是國外的1/4,得到了多方的肯定。
“為人師表豁達勤奮,創新不受前人限制”,他給學生的對聯也是他的研究態度。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內容是不可能實現創新的。躁動不安的郭孔輝院士繼續在他的實驗中尋找創新。
支持低速車,什么都不用說。
2010年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年。中國對電動汽車的政策越來越明確,電動汽車在各種補貼政策中也占據絕對優勢,顯示出其獨特的戰略意義。各家汽車制造商紛紛投入巨資開發屬于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希望中國汽車產業實現質的飛躍,在世界新能源汽車舞臺上實現超越。
此時,郭孔輝院士高調發出“警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腳踏實地,貼近市場需求。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是:正規制造商的電動汽車總價較高,研發實力難以達到預期。雖然有政策支持,但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具有廣闊市場空間的低速電動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雖然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但它在人民中也很受歡迎。如此反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將如何發展?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是市場需要的。讓有能力制造合格電動汽車的企業獲得生產資質。任何新事物都會遇到問題,遇到問題就會解決。事實上,許多國內制造商已經在生產低速汽車,他們選擇走出口路線原因是中國的低速汽車在國際同等技術中處于領先地位。電動汽車的發展應該走升級路線,即從低水平向高水平過渡。高端化在技術上很難發展,市場也很難接受。許多企業非常愿意為國家的新興產業服務,但他們的步伐受到國家現有政策和法規的限制。這個問題應該以協調一致的方式解決。郭孔輝院士公開支持符合市場需求的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做好基礎工作,即使政府不補貼,普通人也能負擔得起。這就是市場需要的電動汽車。郭孔輝還強調,低速不一定是低技術、低質量、高污染。(編輯:劉艷)
輪廓:
郭孔輝1956年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汽車與拖拉機專業。現任吉林大學汽車學院院長、汽車動態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汽車動力信用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堅持了五十年,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汽車工業中。先后榮獲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吉林省特殊勞動模范、全國汽車行業優秀科技人才、中國汽車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勞動模范和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歸僑先進個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首批特邀專家、吉林省優秀省級管理專家、“中國汽車工業50周年50位杰出人物之一”。1994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任院士。2007年8月,應中國機械專家網邀請,成為中國機械專家網絡咨詢委員會名譽主席。
編輯:張哲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的郭孔輝院士,現在仍在忙碌。他已經70多歲了,但他的頭發是灰色的,但他充滿活力。郭院士找到了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在沙發上,講述了他的汽車生涯和最近與電動汽車相關的研究工作。
從事汽車研究50多年的郭孔輝院士應邀出席首屆天津電動汽車高峰論壇,并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對于新能源汽車,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低速電動車的支持。為此,中央電視臺電動車頻道的作者對郭院士進行了專訪。
躁動不安的汽車機器人
郭孔輝院士作為吉林大學汽車學院院長,從事汽車研究50多年,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
“我非常反對汽車技術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而忽視我們自己的研究。郭孔輝院士從學生時代起就從來不是一個“安靜”的學生。
在設計時,他敢于對前人提出的理論提出問題,并愿意接受挑戰。作為一名學生,他不止一次對教科書提出修改意見。郭孔輝在研究中坐立不安,他也喜歡“勤奮不安的學生”。在學習中,我們必須力求完美,態度決定一切;
對現狀感到不安,不受前任的限制,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我們就不能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內容來進行創新。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積極消化、理解和創新。
郭孔輝的“躁動”表現在他的科研成果上:科技獎、進步獎、發明獎。。。有無數的獎項、職位和頭銜。他是中國汽車操縱穩定性(包括制動和駕駛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中國汽車輪胎力學的主要創始人,最早將系統動力學理論和隨機振動理論引入汽車振動和載荷研究的學者,是在中國汽車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他發表的論文被國外知名大學作為文件保存。正是他的躁動,促成了今天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和發展。
郭孔輝院士接受了中央電視臺電動汽車頻道的獨家采訪。
成立一家公司以產生巨大影響
產學研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沒有一位教授成立自己的公司來促進研究。
郭孔輝院士在學生們的鼓勵下,為了更好地利用公司,真的注冊了公司,公司發展得很好。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們在柳州和寧波設立了分公司,擁有100多名員工,擁有30多項汽車零部件專利技術,并自主研發了高端實驗設備,成功與國內多家企業合作。
“經營一家科技公司也覺得自己的核心技術缺乏,總是想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開發自己的技術。學校的發展總是感覺有限,比如做實驗、實驗場地、資助設備、人員等,能做的工作也有限。后來,在學生的鼓勵下,我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這讓我更加自由。只要我賺錢,我就能幫助我的實驗和研究更順利地進行。"
成立自己的公司后,郭院士為培養研究生提供了一個真正的舞臺,他可以更好地做研究工作。從微型汽車底盤的設計到現在的汽車性能測試設備,在郭孔輝院士的帶領下,公司在短短三年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自主研發的汽車性能測試設備得到了許多汽車制造商的認可,其性能和實驗數據與國外先進設備幾乎相同,但其價格是國外的1/4,得到了多方的肯定。
“為人師表豁達勤奮,創新不受前人限制”,他給學生的對聯也是他的研究態度。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內容是不可能實現創新的。躁動不安的郭孔輝院士繼續在他的實驗中尋找創新。
支持低速車,什么都不用說。
2010年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年。中國對電動汽車的政策越來越明確,電動汽車在各種補貼政策中也占據絕對優勢,顯示出其獨特的戰略意義。各家汽車制造商紛紛投入巨資開發屬于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希望中國汽車產業實現質的飛躍,在世界新能源汽車舞臺上實現超越。
此時,郭孔輝院士高調發出“警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腳踏實地,貼近市場需求。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是:正規制造商的電動汽車總價較高,研發實力難以達到預期。雖然有政策支持,但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具有廣闊市場空間的低速電動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雖然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但它在人民中也很受歡迎。如此反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將如何發展?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是市場需要的。讓有能力制造合格電動汽車的企業獲得生產資質。任何新事物都會遇到問題,遇到問題就會解決。事實上,許多國內制造商已經在生產低速汽車,他們選擇走出口路線原因是中國的低速汽車在國際同等技術中處于領先地位。電動汽車的發展應該走升級路線,即從低水平向高水平過渡。高端化在技術上很難發展,市場也很難接受。許多企業非常愿意為國家的新興產業服務,但他們的步伐受到國家現有政策和法規的限制。這個問題應該以協調一致的方式解決。郭孔輝院士公開支持符合市場需求的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做好基礎工作,即使政府不補貼,普通人也能負擔得起。這就是市場需要的電動汽車。郭孔輝還強調,低速不一定是低技術、低質量、高污染。(編輯:劉艷)
輪廓:
郭孔輝1956年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汽車與拖拉機專業。現任吉林大學汽車學院院長、汽車動態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汽車動力信用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堅持了五十年,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汽車工業中。先后榮獲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吉林省特殊勞動模范、全國汽車行業優秀科技人才、中國汽車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勞動模范和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歸僑先進個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首批特邀專家、吉林省優秀省級管理專家、“中國汽車工業50周年50位杰出人物之一”。1994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任院士。2007年8月,應中國機械專家網邀請,成為中國機械專家網絡咨詢委員會名譽主席。
編輯:張哲
標簽:開拓者
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近日參與了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深圳市大運中心電動汽車充電站項目,為充電站的低壓配電柜提供了低壓空氣斷路器及塑殼斷路器類產品。
1900/1/1 0:00:008月28日歐寶這一傳統活動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正式舉行與以往的品鑒會相同歐寶繼續為消費者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參與活動的消費者可駕駛歐寶全系列的產品零距離地體驗到歐寶獨特的操控特性。
1900/1/1 0:00:00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企業共同研發了利用太陽光發電的未來型公交車,并于1日起開始運行。該公交車行駛于岡山市內,每日往返4班。兩家公司表示,在公交車上安裝太陽能電池,這在全球尚屬首次。
1900/1/1 0:00:00盡管有消息稱包括新能源汽車個人補貼在內的相關政策延遲至七月份出臺,但在未來市場的誘惑下,各大汽車企業仍然選擇了加快推出新能源汽車的步伐。
1900/1/1 0:00:00在美國最新公布的一項能源法案中,對天然氣和電動汽車的資金投入超過了44億美。據悉,這筆巨資中的大部分旨在援助天然氣車輛,而電動汽車的使用僅獲得4億美元的資金。
1900/1/1 0:00:00從2010年北京國際汽車展上可以看出,今年是新能源轎車產品較為集中投入市場的破局之年,其中以自主品牌最為活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