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國首個車用加氫站在京投入運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命名方式多樣化,難以區分異同。

混合動力、插電式、純電動、增程、鋰電池、鐵電池甚至新提出的鉛電池,在短時間內,各家汽車公司開發了近十種電動汽車“駕駛模式”。幾乎每推出一款產品,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概念。隨著各種顏色的電動汽車逐漸出現,業內人士感到“一個詞怎么會混淆?”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在這些職業的名稱下,基本技術原理實際上非常相似。這讓人產生疑問:在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的情況下,電動汽車是否在初期陷入了概念炒作的混亂?本次專項計劃將試圖探索造成這一混亂局面的一些原因,并分析目前中國關注的幾種電動汽車車型的異同。

電動汽車的概念是“花兒越來越迷人”

盡管電動汽車技術出現的時間不長,但由于關注度的飆升和潛在的巨大商機,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動汽車類型和各種新概念迅速涌現,以至于在短短幾年內,電動汽車的駕駛模式似乎得到了更新,并出現了一批獨立的技術體系。

首先,自主品牌給出了琳瑯滿目的電動車型規劃。除了電池技術實力雄厚的比亞迪,長安、奇瑞等車企也發布了電動汽車“套餐”,全部直接從純電動汽車入手,再到各種“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處于電動汽車研發前沿的通用汽車也給出了其電動化技術路線圖: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完全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電動汽車電池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豐田的新能源研發包括高壓混合動力、PHV插電式混合動力、EV純電動汽車、FC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汽車等領域。

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插電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電動汽車,它們聽起來不同,但原理相似,只能讓他們對“各種電動汽車之間有什么區別?”這一根本問題更加困惑。專家指出,目前電動汽車還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命名標準,企業自然會根據自己的營銷需求,將賣點擴展為新概念進行炒作。

補貼政策加劇概念炒作

補貼的傾向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概念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四部委6月1日發布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只有兩款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補貼: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并且必須符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動力電池組能量不低于10千瓦時,純電動模式下續航里程不低于50公里”的規定。顯然,補貼是以電能比(電能驅動的比例)作為主要補貼標準。

業內分析,這是國內眾多車企開始研發純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之一。從短期來看,獲得國家補貼是企業的主要目的。然而,這些電動汽車大多被用作企業“拿”政策補貼的平臺和新能源研發的象征,因此很難大規模生產和推廣。

同時,為了解決純電動汽車里程短的技術瓶頸,插電式成為電動汽車最延伸的基本概念。為了擴大電驅動的比例,許多電動汽車在電驅動、傳統內燃機(“新能源發動機”的概念也出現了)和發電機方面都很相似,但在續航里程和油耗方面有所不同,但為了強調里程和電驅動性能,它們的名稱大不相同。

誰掌握了核心技術?

車介紹后……

全球首款增程電動汽車olet Volt Volanda結合了通用汽車的制造經驗和LG化學的T型鋰電池組技術,通用汽車甘文偉認為通用汽車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電池組驅動技術。奇瑞還宣布,它已經掌握了增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中國唯一擁有這項技術的汽車公司。奇瑞最早將于明年上半年推出首款國產增程電動汽車。其他獨立品牌似乎也有自己的攻擊。比亞迪在純電動汽車方面自然是無與倫比的,而長安則聲稱其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在中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但業內專家指出,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仍處于探索階段,技術開發和升級速度非常快。目前很難說哪項現有技術是該領域的核心技術。隨著Volt Volanda和Nissan LEAF等進口電動汽車的國內生產,重組技術體系是不可避免的。

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命名方式多樣化,難以區分異同。

混合動力、插電式、純電動、增程、鋰電池、鐵電池甚至新提出的鉛電池,在短時間內,各家汽車公司開發了近十種電動汽車“駕駛模式”。幾乎每推出一款產品,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概念。隨著各種顏色的電動汽車逐漸出現,業內人士感到“一個詞怎么會混淆?”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在這些職業的名稱下,基本技術原理實際上非常相似。這讓人產生疑問:在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的情況下,電動汽車是否在初期陷入了概念炒作的混亂?本次專項計劃將試圖探索造成這一混亂局面的一些原因,并分析目前中國關注的幾種電動汽車車型的異同。

電動汽車的概念是“花兒越來越迷人”

盡管電動汽車技術出現的時間不長,但由于關注度的飆升和潛在的巨大商機,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動汽車類型和各種新概念迅速涌現,以至于在短短幾年內,電動汽車的駕駛模式似乎得到了更新,并出現了一批獨立的技術體系。

首先,自主品牌給出了琳瑯滿目的電動車型規劃。除了電池技術實力雄厚的比亞迪,長安、奇瑞等車企也發布了電動汽車“套餐”,全部直接從純電動汽車入手,再到各種“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處于電動汽車研發前沿的通用汽車也給出了其電動化技術路線圖: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完全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電動汽車電池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豐田的新能源研發包括高壓混合動力、PHV插電式混合動力、EV純電動汽車、FC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汽車等領域。

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插電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電動汽車,它們聽起來不同,但原理相似,只能讓他們對“各種電動汽車之間有什么區別?”這一根本問題更加困惑。專家指出,目前電動汽車還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行業命名標準,企業自然會根據自己的營銷需求,將賣點擴展為新概念進行炒作。

補貼政策加劇概念炒作

補貼的傾向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概念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四部委6月1日發布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只有兩款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補貼: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并且必須符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動力電池組能量不低于10千瓦時,純電動模式下續航里程不低于50公里”的規定。正面……

補貼以電能比(電能驅動的比例)為主要補貼標準。

業內分析,這是國內眾多車企開始研發純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之一。從短期來看,獲得國家補貼是企業的主要目的。然而,這些電動汽車大多被用作企業“拿”政策補貼的平臺和新能源研發的象征,因此很難大規模生產和推廣。

同時,為了解決純電動汽車里程短的技術瓶頸,插電式成為電動汽車最延伸的基本概念。為了擴大電驅動的比例,許多電動汽車在電驅動、傳統內燃機(“新能源發動機”的概念也出現了)和發電機方面都很相似,但在續航里程和油耗方面有所不同,但為了強調里程和電驅動性能,它們的名稱大不相同。

誰掌握了核心技術?

在推出了全球首款增程電動汽車雪佛蘭Volt Volanda,該車結合了通用汽車的制造經驗和LG化學的T型鋰電池組技術后,通用汽車甘文偉認為通用汽車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電池組駕駛技術。奇瑞還宣布,它已經掌握了增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中國唯一擁有這項技術的汽車公司。奇瑞最早將于明年上半年推出首款國產增程電動汽車。其他獨立品牌似乎也有自己的攻擊。比亞迪在純電動汽車方面自然是無與倫比的,而長安則聲稱其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在中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但業內專家指出,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仍處于探索階段,技術開發和升級速度非常快。目前很難說哪項現有技術是該領域的核心技術。隨著Volt Volanda和Nissan LEAF等進口電動汽車的國內生產,重組技術體系是不可避免的。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高通提出整合智慧電網與電動汽車的構想

高通Qualcomm日前參與在美國加州圣荷西舉辦的PlugIn2010年會議,與會者包含電力供貨商、充電站制造商、軟件供貨商、汽車制造商等電動汽車產業的主要廠商。

1900/1/1 0:00:00
“三門峽造”電動汽車樣車9月12日上路運行

本報訊(作者李博)”7月31日,我們研制的第一輛速達牌純電動汽車正式下線。

1900/1/1 0:00:00
缺統一技術標準 電動車陷入概念炒作亂局

缺乏統一技術標準和規范多樣化命名讓人難分異同混合式、插電式、純電動式、增程式、鋰電池、鐵電池,甚至新提出來的鉛電池,短時間內,各汽車企業就給電動車開發出了近十種”驅動模式”。

1900/1/1 0:00:00
哈爾濱郊區50個汽車充電樁全部完工并投運

東北網9月14日訊溫鑫作者路云強9月13日,覆蓋哈爾濱全市郊區的5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全部完工,”開張”第一天,安裝在紅旗滿族鄉人民政府院內的充電樁就迎來了第一個使用者。

1900/1/1 0:00:00
電動汽車電池的分類和性能參數

電動汽車用電池為化學電源,它的分類方法很多。按電解液分為:a堿性電池。b酸性電池。c中性電池。d有機電解質溶液電池。

1900/1/1 0:00:00
遠大瑞華30億元武漢投建電動產業汽車基地

9月12日,電動汽車行業的新軍遠大瑞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下稱”遠大瑞華”與武漢市漢南區政府簽訂合同,擬投資30億元在當地建純電動汽車產業基地。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