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的載體,在節能減排和交通引導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選擇。中國的大城市正在穩步進入電動汽車時代。
文/麥肯錫全球總監莎莎
當金融危機沖擊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巨頭時,中國正悄然成為跨國汽車制造商銷售業績的主要增長點,成為全球汽車市場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如今,談論汽車發展而不提及中國令人困惑,不談論新能源汽車給人一種落后感。
目前,全球排名前25位的特大城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約占全球總二氧化碳的10%。如果我們想大規模地減輕環境壓力,最好從這些大的污染源開始。隨著大城市正在探索未來的交通方式,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的載體,我們認為它將為城市決策者在節能減排方面帶來更多啟發。
我們的研究表明,2015年電動汽車在上海新車銷售中的份額預計將達到5%,2020年將達到15%。這樣,在“十三五”期間,上海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很可能達到10萬輛,這表明中國的超大城市已經穩步進入電動汽車時代(表1)。
政府補貼與市場增長
每個人可能習慣性地認為,如果政府不提供補貼,消費者可能沒有嘗試電動汽車的熱情。然而,我們的消費者研究表明,早期的政府補貼當然很重要。然而,大量的購車補貼可能不會直接導致電動汽車的爆炸式增長(圖2)。
例如,在紐約,聯邦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將補貼7500美元。如果在此基礎上再補貼3000美元,我們只能刺激20%的增量需求。在對上海消費者的調查中,我們實際上發現了同樣的補貼效率下降的現象,直接原因是消費者有更多的其他購買障礙。
例如,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鑒于這些購買障礙,政府實際上需要一系列激勵和支持政策(現金補貼除外)。例如,為電動汽車家庭提供一些交通和停車設施,并對產品質量實施更嚴格的認證。這樣,一套組合拳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還有一個普遍的認知是,電動汽車是否需要像傳統汽車一樣,像加油站一樣的非常密集的公共設施,這可能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早期投資。我們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但事實并非如此。上海許多潛在的早期買家已經有了相對固定的停車位,他們更關心自己的住宅區能否建設可靠的夜間充電設施。這樣的充電設施,再加上一些智能功能,讓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在充電槽充電。當他們這樣使用它時,他們會感到更自在。
在充電設施的早期設計中,如果能夠以社區的隔夜充電設施為重點,輔以公共停車場、中速充電站和公共快速充電站,這種充電模式可能是最有效的資金使用方式。
[第頁]
給汽車制造商的信息:誰是早期買家?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我們發現最先購買電動汽車的不是一些價格敏感的低端消費者,而是那些時尚環保、駕駛成本敏感的人。這兩類早期購買者約占私人車主的30%。對他們來說,汽車在街上轉彎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獨特的、非常現代的設計。它們還需要有出色的加速性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推背感。這在我們的早期測試中非常明顯(圖3)。
對政府的啟示:補貼和其他非貨幣激勵同時存在
我們一直期待政府和企業密切合作,在早期推動市場發展。政府可以為消費者指南提供政策和教育支持;
企業可以讓消費者試駕更多車型,充分感受新產品。電力部門還可以將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整個大的推廣計劃。
事實上,除了財政補貼,政府還可以考慮許多創新的激勵政策(圖4)。例如,在調查私家車主的駕駛習慣時,我們發現四分之三的上海車主的平均駕駛里程不到75公里。然而,為了確保他們能夠在周末帶家人外出,或者有時一年只進行1-2次長途旅行,他們需要24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
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可以考慮一些更人道的解決方案。例如,對于那些率先使用電動汽車的家庭,他們將獲得一些租車券,以滿足他們在遠郊旅行的需求。我們認為,這些輔助措施和宣傳實際上對電動汽車的早期發展非常有益。
在我們看來,教育和指導不是一年半的問題,可能是三年或五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品牌和車型進入大城市,政府應逐步加大電動汽車的品牌推廣力度。在這里,我們強調的是健康的長跑。
吸引消費者:理性需求
過去的經驗表明,超過90%的上海消費者在購買私家車后完全放棄了公共交通,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他們出行的唯一方式。
相比之下,紐約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要求相對較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紐約30%的受訪者實際上擁有第二輛車,因此他們在出行時可以更靈活地選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城市公共交通非常發達,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意愿。在許多情況下,他們都選擇公共交通來滿足城市交通需求。
因此,對于中國許多大城市的居民來說,他們如何將自己的汽車需求與城市不同的通勤需求合理匹配,并將私家車的使用與公共交通的使用合理結合(圖5),那么早期對電動汽車的需求與消費行為的匹配程度就會更高。
對于未來城市交通模式的探索,我認為這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我們這一代人可能需要五年或十年的時間來理解和嘗試,并引導周圍的人一起去做。我相信我們的大都市有這樣的基礎,因為我們都對綠色有著同樣的渴望。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的載體,在節能減排和交通引導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選擇。中國的大城市正在穩步進入電動汽車時代。
文/麥肯錫全球總監莎莎
當金融危機沖擊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巨頭時,中國正悄然成為跨國汽車制造商銷售業績的主要增長點,成為全球汽車市場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如今,談論汽車發展而不提及中國令人困惑,不談論新能源汽車給人一種落后感。
目前,全球排名前25位的特大城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約占全球總二氧化碳的10%。如果我們想大規模地減輕環境壓力,最好從這些大的污染源開始。隨著大城市正在探索未來的交通方式,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的載體,我們認為它將為城市決策者在節能減排方面帶來更多啟發。
我們的研究表明,2015年電動汽車在上海新車銷售中的份額預計將達到5%,2020年將達到15%。這樣,在“十三五”期間,上海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很可能達到10萬輛,這表明中國的超大城市已經穩步進入電動汽車時代(表1)。
政府補貼與市場增長
每個人可能習慣性地認為,如果政府不提供補貼,消費者可能沒有嘗試電動汽車的熱情。然而,我們的消費者研究表明,早期的政府補貼當然很重要。然而,大量的購車補貼可能不會直接導致電動汽車的爆炸式增長(圖2)。
例如,在紐約,聯邦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將補貼7500美元。如果我們在此基礎上再補貼3000美元……
,我們只能刺激20%的增量需求。在對上海消費者的調查中,我們實際上發現了同樣的補貼效率下降的現象,直接原因是消費者有更多的其他購買障礙。
例如,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鑒于這些購買障礙,政府實際上需要一系列激勵和支持政策(現金補貼除外)。例如,為電動汽車家庭提供一些交通和停車設施,并對產品質量實施更嚴格的認證。這樣,一套組合拳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還有一個普遍的認知是,電動汽車是否需要像傳統汽車一樣,像加油站一樣的非常密集的公共設施,這可能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早期投資。我們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但事實并非如此。上海許多潛在的早期買家已經有了相對固定的停車位,他們更關心自己的住宅區能否建設可靠的夜間充電設施。這樣的充電設施,再加上一些智能功能,讓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在充電槽充電。當他們這樣使用它時,他們會感到更自在。
在充電設施的早期設計中,如果能夠以社區的隔夜充電設施為重點,輔以公共停車場、中速充電站和公共快速充電站,這種充電模式可能是最有效的資金使用方式。
[第頁]
給汽車制造商的信息:誰是早期買家?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我們發現最先購買電動汽車的不是一些價格敏感的低端消費者,而是那些時尚環保、駕駛成本敏感的人。這兩類早期購買者約占私人車主的30%。對他們來說,汽車在街上轉彎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獨特的、非常現代的設計。它們還需要有出色的加速性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推背感。這在我們的早期測試中非常明顯(圖3)。
對政府的啟示:補貼和其他非貨幣激勵同時存在
我們一直期待政府和企業密切合作,在早期推動市場發展。政府可以為消費者指南提供政策和教育支持;
企業可以讓消費者試駕更多車型,充分感受新產品。電力部門還可以將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整個大的推廣計劃。
事實上,除了財政補貼,政府還可以考慮許多創新的激勵政策(圖4)。例如,在調查私家車主的駕駛習慣時,我們發現四分之三的上海車主的平均駕駛里程不到75公里。然而,為了確保他們能夠在周末帶家人外出,或者有時一年只進行1-2次長途旅行,他們需要24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
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可以考慮一些更人道的解決方案。例如,對于那些率先使用電動汽車的家庭,他們將獲得一些租車券,以滿足他們在遠郊旅行的需求。我們認為,這些輔助措施和宣傳實際上對電動汽車的早期發展非常有益。
在我們看來,教育和指導不是一年半的問題,可能是三年或五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品牌和車型進入大城市,政府應逐步加大電動汽車的品牌推廣力度。在這里,我們強調的是健康的長跑。
吸引消費者:理性需求
過去的經驗表明,超過90%的上海消費者在購買私家車后完全放棄了公共交通,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他們出行的唯一方式。
相比之下,紐約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要求相對較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紐約30%的受訪者實際上擁有第二輛車,因此他們在出行時可以更靈活地選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城市公共交通非常發達,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意愿。在許多情況下,他們都選擇公共交通來滿足城市交通需求。
因此,對于中國許多大城市的居民來說,他們如何將自己的汽車需求與城市不同的通勤需求合理匹配,并將私家車的使用與公共交通的使用合理結合(圖5),那么早期對電動汽車的需求與消費行為的匹配程度就會更高。
對于未來城市交通模式的探索,我認為這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我們這一代人可能需要五年或十年的時間來理解和嘗試,并引導周圍的人一起去做。我相信我們的大都市有這樣的基礎,因為我們都對綠色有著同樣的渴望。
日本政府計劃開始通過讓公司使用公共補貼購買太陽能發電系統和電動汽車,向公司出售充抵由家用電器所產生的碳排放的碳信用額。
1900/1/1 0:00:00龍精密銅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龍銅管”)鋰電事業部部長朱學海透露,金龍銅管正在醞釀進入鋰電池電動汽車領域。
1900/1/1 0:00:00月日上午,浙江綠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5萬臺新能源汽車超級平臺及整車制造項目開工典禮在紹興濱海新城杭州灣上虞新區舉行。這也是紹興濱海新城成立以來引進的投資額最大的新興產業項目。
1900/1/1 0:00:00本報告旨在為有意投資電動汽車行業的投資者服務,報告對電動汽車行業2008年運行情況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分析,并對行業以后的運行情況進行了預測。
1900/1/1 0:00:00從《標準網》上獲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9年8月7日,在《標準網》上刊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準發布公告2009年第8號(總第148號。
1900/1/1 0:00:00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48分報道,2010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昨天在大連開幕,中國”專利技術”實力大閱兵給我們帶來成就斐然的喜悅,也有世界差距的憂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