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的神奇力量是什么?除了為現有的交通工具增加自動化、功能性和娛樂性之外,最重要的無疑是駕駛安全性的不斷提高。人們將希望寄托在全自動駕駛汽車上,以完全解放雙手,享受車內的第三空間。然而,有趣的是,大眾市場對新興技術的態度總是從冷遇開始的。例如,幾年前的電子后視鏡被吐槽為“吃咸魚蘸醬油”——不用多說。后視鏡的發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包括內部和外部后視鏡,可以為駕駛員提供車輛后方和兩側道路的信息。后視鏡對行車安全的重要性已被廣泛接受。然而,傳統的后視鏡仍有許多缺點。包括:外部后視鏡的存在可以增加風阻。風阻系數越高,車輛必須應對的風阻就越大,這反映在其油耗性能上。目前,大多數汽車的風阻系數在0.2~0.4左右,后視鏡對風阻系數的影響達到0.01~0.03,比例相對較大。其次,傳統的后視鏡在視野中經常有盲點。由于后視鏡的尺寸和可調節的角度,它所能提供的信息相對有限。此外,后座乘客還可能遮擋駕駛員的視線,導致信息接收不足,影響行車安全。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同時,傳統的后視鏡也容易受到外部干擾,如雨、雪、霧,以及后車遠光燈的反射,從而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因此,在2016年左右,該行業開始嘗試相機的替代解決方案。寶馬預測,基于攝像頭的外后視鏡將在2019年完全取代傳統的后視鏡。然而,截至目前,電子后視鏡的普及率仍不到10%。一方面是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技術尷尬,最后是價格不給力。早期的電子后視鏡由于圖像延遲和卡頓等現象而無法及時顯示信息,這可能會對駕駛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受到批評。然而,近年來,汽車智能化水平一直在不斷提高。2022年上半年,L2級輔助駕駛在中國新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達到30%,為電子后視鏡等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市場基礎。到目前為止,歐洲和日本已經出臺了相關法律,允許使用電子后視鏡來取代傳統的光學后視鏡。在國內方面,去年12月,GB15084-2022《機動車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發布,并規定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與之前的GB15084-2013法規不同,新國標允許車輛安裝電子外后視鏡,取代了傳統的后視鏡。這意味著電子后視鏡進入的最大障礙即將消除。該標準的實施也有望利用中國潛在的電子后視鏡市場。有券商預測,2025年國內電子后視鏡市場總規模將超過60億元。
包括路特斯電子和北汽魔方在內的歐飛光電后視鏡座艙顯示屏的演示原型已被正式宣布為中國首批配備電子外后視鏡的量產車型之一。近日,光學鏡頭供應商歐菲光也宣布,將整合車載攝像頭、顯示器和系統控制器三大產品線的優勢,推出電子后視鏡綜合解決方案。據悉,歐飛光自主研發的電子后視鏡的左右外臂均配備了一個具有加熱功能的200萬像素攝像頭,座艙內使用了兩塊7英寸顯示屏。整體解決方案不在……
提供了更寬的視野和更清晰的圖像,但也降低了汽車駕駛阻力,甚至集成了豐富的ADAS功能。蓋世汽車了解到,歐飛光目前已獲得多家汽車制造商的指定乘用車項目。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加快該項目的實施,并將在新規實施后實現批量生產。自2015年以來,歐菲光一直在向智能汽車領域擴張,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后視鏡產品方面具有前瞻性。2018年,我們為國內車企量產了流媒體后視鏡,同年,我們又為另一家車企展出了電子后視鏡產品,完成了第一代電子后視鏡的開發和量產。到2022年,歐菲光將獨立完成相關產品技術的開發,并獲得國內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的指定位置。新規定實施后,它將實現大規模生產。與傳統后視鏡相比,汽車電子后視鏡行業的壁壘相對較高。要真正實現全面普及,技術和成本問題仍然是整個行業未來的課題。
2023年3月2日,長安凱程在線上舉行了“強芯出發”新長安星卡amp新長安睿行M60預售發布會,兩款新車搭載GDI發動機強勢出擊。
1900/1/1 0:00:00日前,睿藍汽車發布了旗下全新純電SUV睿藍7的黑棚圖,該車基于睿藍7概念車打造,并且保留了大量概念車的設計元素。
1900/1/1 0:00:00在3月2日舉辦的理想春季溝通會上,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坦言,今年壓力比較大。對于第一季度的車市銷售表現,他表示“比較難”。
1900/1/1 0:00:002023年3月1日,安波福連接器系統武漢工程中心正式落成啟用。充分體現了安波福連接器系統本土工程研發能力的進一步增強,標志著安波福深耕中國市場、持續推動本土化戰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1900/1/1 0:00:003月2日,上汽榮威宣布,“家享大6座SUV”全新榮威RX9及“7x24舒適移動家”2023款榮威iMAX8正式上市。全新榮威RX9共推出4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758萬元2438萬元。
1900/1/1 0:00:003月1日,蔚來發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報。總體來看,蔚來的營收實現不錯的正向增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