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戰略推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突飛猛進。2022年,汽車市場可以用波動來形容。在疫情反復、芯片短缺、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物流領域越來越受歡迎。它們不僅對環境友好,有利于綠色城市建設,還可以幫助物流公司和個人節省運營成本。以北汽瑞翔V2 EV為代表的城市新能源物流車,正以高效低碳的產品質量踐行綠色環保理念,以領先的技術和硬核產品賦能城市物流發展,在城市高效配送中煥發新的活力。
基于環保的出發點,高效節能的物流車電動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與傳統的燃料物流車相比,純電動物流車的整體成本更低,更節能環保,運輸條件更便利。北汽瑞翔V2 EV是北汽瑞翔推出的首款新能源汽車車型,以北汽瑞翔V2為基礎,以電代油。北汽瑞翔大力推行綠色物流解決方案。北汽瑞翔V2電動汽車搭載高功率低能耗永磁同步電機,以及三個品牌的磷酸鐵鋰電池,分別為寧德時代(41.86kWh)、河南立東(41.472kWh)和福地電池(42.336kWh),均滿足260公里高效續航,峰值功率為70kW,峰值扭矩為240N·m,足以輕松滿足各種城市貨運需求。
此外,北汽瑞翔V2電動汽車的質量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尤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它們穩定、可靠、有保障。已完成高溫、高寒、高海拔“三高挑戰”試驗,綜合路試里程超過100萬公里。駕駛環境包括極寒、高溫、高濕、高海拔、高塵等各種極端路況,確保車輛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和路況。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氣溫較低,也可以保證城市物流配送的順利及時。6.1立方米的空間,更多的負載和更多的利潤。對于物流車輛來說,空間和運載能力是影響配送效率的重要因素。車廂空間不足和運載能力低將消耗更多的能源和物流成本。北汽瑞翔V2 EV的車身尺寸為4925mm×1835mm×1980mm,軸距為3080mm,兩座布局大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在“寬體、長軸、高頂”的設計理念的支撐下,內部空間的尺寸得到了最大化和擴展,最大容積高達6.1m3,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二,超大的裝載空間帶來了超高的運營效率,便于當天接單。除了靈活的空間,北汽瑞翔V2電動汽車在細微的方面滿足了用戶對車輛的實際需求。大尺寸側滑門設計和后開門設計,方便高效地裝卸沙發、桌椅等大件物品;
超過90度的雙開門設計適用于叉車裝卸場景,允許更多的裝載自由度。
在承載能力方面,北汽瑞翔V2 EV采用了2縱10橫的加固底盤。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懸架采用3+2加強鋼板,確保了車輛超強的承載能力、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于日常運輸來說綽綽有余。主動和被動保護是全面的,在城市之間來回奔跑,讓人安心。一輛新能源汽車能否擔負起安全運輸和保障的責任,也是車主最關心的問題。為了讓用戶走好道路的每一步,北汽瑞翔V2 EV從車身結構、車身材料、主被動安全配置等方面入手,構建了前瞻、穩定、可靠的主被動安全防護體系。
北汽瑞翔V2 EV采用籠式車身結構,前后均設有能量吸收緩沖區。車門和側板整體沖壓成型,關鍵結構由高強度鋼制成,以增加整體剛度和側面碰撞能力,堪稱“鋼肋鐵骨”。全系標配ABS+EBD系統、EPS電動助力轉向、倒車雷達、胎壓報警、安全帶未系報警器、車身防盜裝置等豐富配置。它還可以配備可選的反向成像等配置,讓用戶有充分的出行安全感,減少隱形的危險。北汽瑞翔V2 EV,在最終定位中被寫為“寬體多功能物流車”,將植根于出行中的低碳環保,并在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表現出色,滿足不同行業的新企業家和中小民營企業家的需求。在未來,這將幫助他們在更廣闊的財富創造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功。趁著現在購車優惠力度大,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到店試駕。
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攜手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共交付車輛超過318萬臺,持續領跑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跌宕起伏、風生水起。盡管疫情反復以及經濟下行對汽車產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卻有增無減。
1900/1/1 0:00:00青春為歌,“開新”過年。
1900/1/1 0:00:002023年1月17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時。奧斯汀瓊斯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連續兩屆達喀爾拉力賽T3組別的冠軍車手,18歲的ErykGoczal成為達喀爾拉力賽T4組別最年輕的冠軍車手。
1900/1/1 0:00:00為備戰2023年女足世界杯、杭州亞運會及巴黎奧運會資格賽,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已于近日集結海口國際足球訓練基地,全力投入冬訓備戰。
1900/1/1 0:00:00在汽車領域,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十分被看重的一項產品能力,尤其是來到新能源時代,在車身安全之外,更對電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安全性的鋪陳,也漸漸成為了各個車企技術競爭的高地之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