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與現代制造業的結合,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在政策支持下,“互聯網+”模式已成為當前市場上最大的渠道。
在眾多模式中,“互聯網+流量”以其“高頻+高需求”的現狀成為熱點。據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鄒莉介紹,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參與“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編制,以“互聯網+交通”為主要內容。
縱觀目前國內交通領域的智能應用,除優步、滴滴等汽車軟件平臺外,以“ETCP停車場”為代表的“互聯網+停車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城市交通帶來了新一輪的創新與改革。
從“互聯網+”的角度看停車新形勢
從發展的根本角度來看,智能停車O2O的興起,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停車難帶來的強勁需求,另一方面是資本市場的逐利動機驅動,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資本市場抓住商機布局市場。長期以來,城市路網的快速發展、機動車數量的爆炸性增長和停車位供應不足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再次放大了停車需求。
在異常火爆的智能停車O2O市場中,悄然興起的按需停車軟件趨勢顯示出強大的魅力。例如,以“ETCP停車”為特色的非停車電子支付系統和以“釘釘停車”為特點的智能地鎖。行業內的創新模式不斷變化,找停車場、預定停車位、免費取卡等功能甚至讓許多消費者感到眼花繚亂。
剝去吸睛經濟的營銷外衣,從服務模式和運營流程來看,智能停車O2O的核心是利用大數據信息平臺,有效連接車主和停車場信息,搭建一體化平臺。
目前,以“ETCP停車”為代表的幾款國產APP已經開始迅速占領市場,并廣泛“包圍”。由于在中國大中城市安靜發展了三年,“ETCP停車”已經掌握了中國絕大多數的智能停車資源。
智能停車能產生什么?
6月22日,智能停車行業重量級品牌“ETCP停車”移動應用3.0版正式上線。這家創造了智能停車O2O行業最高融資額的巨頭,再次加快了步伐,為整個停車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劑。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家用轎車數量為1.04億輛。與汽車數量龐大和快速增長的趨勢相比,停車位數量的增長要慢得多。以北京為例,截至去年10月底,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為561.3萬輛,停車位僅為282.3萬個,停車位缺口達到驚人的50%。除北京外,中國絕大多數一二線城市都面臨著嚴重的停車壓力,三線城市的停車問題逐漸凸顯。
不難預見智能停車O2O企業的加入將給城市交通帶來的影響和變化。一方面,智能停車可以提高城市停車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停車管理收入。另一方面,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智能停車平臺可以緩解找車位的尷尬,為智能交通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參考。
政府的舉手是高興還是難過?
任何新興市場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痛苦,而面對互聯網停車的O2O市場,各種討論和爭議從未停止。
5月29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副市長張燕坤向會議報告稱,北京市計劃制定專門針對停車問題的地方性法規,并努力推出“北京摩……
《停車場條例》。屆時,計劃按照“買有座車、進車位、停車付費、違停處罰”的理念,明確停車定位、差異化停車供應、收費政策等重點內容。
然而,在政府規定中,路邊停車場被列為未來政府接管的范圍,而路邊停車場正受到各種停車公司的爭奪。
事實上,對于資源型智能停車O2O行業來說,政府似乎已經“斷了智能停車的大腿”的手腕可能不是一件壞事。
政府利劍的最終目標是控制停車混亂,填補管理空白。而智能停車O2O恰好解決了幫助政府管理混亂的許多問題。
盡管仍處于測試期,但智能停車的威力及其給行業帶來的變化是毋庸置疑的。一位智能停車行業的資深專家表示,以ETCP停車為例進行路邊停車管理,可以為政府和車主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通過“ETCP停車”應用程序,車主可以很容易地在周邊地區找到合法的停車位,并獲取收費信息。對政府來說,收費員采用電子收費的形式,既避免了現金交易的管理真空,又使政府能夠通過后端平臺實時調控停車場,有針對性地對停車場進行調控。
這樣,隨著政府和車主都頭疼的路邊停車問題的解決,智能停車O2O不僅可能獲得政府的信任,還可能迎來更高水平的發展。
6月23日,2015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結束了兩個賽段的爭奪后迎來了本屆比賽的首個休息日。
1900/1/1 0:00:00站在過街天橋上,放眼望去,馬路上跑著的各式汽車,如門簾上的串珠,千篇一律,讓人審美疲勞。
1900/1/1 0:00:00過去十年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我國汽車金融服務在此期間也取得了飛速發展。私家車普及率日漸走高,為汽車抵押行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沃土。
1900/1/1 0:00:00受免征購置稅車船稅、不限行等有利因素的影響,北京再次出現了消費者對純電動車搖號購車熱情高漲的局面。
1900/1/1 0:00:00近日,東風標致308S與一嗨租車聯手推出的“東風標致308S全國免費體驗計劃”正式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說起比賽,大部分人聯想到的是“專業”,專業的比賽場地、專業的參賽選手,專業的比賽用車客戶、觀眾還是媒體人基本都只有旁觀的份兒。但是,江淮輕卡節油挑戰賽卻完全相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