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骨干國有企業和全球領先的信息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他們都積極探索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未知世界,在這個時代,行業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它產生的“化學反應”正在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它不再是封閉在工業繭中進行宣傳的噱頭,也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想象橋梁。隨著IT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車聯網已經超越了紙的興奮和魅力,從最初虛幻的概念中探索出真正的觸角,在IT行業和整個汽車產業鏈掀起了波瀾。
如果從未來的角度回顧車聯網的發展,2014年初爆發的“車聯網戰爭”注定會牢牢刻在歷史的基石上。
今年1月,谷歌與奧迪、通用汽車和本田等多家汽車制造商合作,成立了基于安卓系統的“開放汽車聯盟”;3月,蘋果迅速跟進,利用Carplay招募更多汽車制造商加入其系統;7月底,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聯合宣布共同進軍軍車聯網領域;隨后,北汽與樂視聯手,并聲稱將為樂視外包;10月下旬,東風挺身而出,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在汽車電子、智能汽車、IT/ICT信息化建設等領域開展跨境合作。
一扇全新的大門已經打開,國內外似乎正在達成共識——移動連接對汽車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不遠的將來,汽車將不再只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具有計算和通信能力的移動終端。
在這個新的游戲規則和商業生態系統中,汽車制造商、IT供應商、網絡和通信運營商以及內容和服務提供商都在尋找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芯片制造商不僅可以將他們的產品安裝到智能手機和電腦上,而且現在有了更多的汽車;IT解決方案供應商也開始努力將汽車客戶納入他們的計劃;積極生產自動駕駛汽車的谷歌雄心勃勃地將人們對它的依賴擴大到汽車
從行業驅動到市場驅動,這個過程就像商業的歷史,必然會催生新的傳奇。如今,世界各地的IT公司都在努力與汽車制造商建立更緊密的聯系,關于誰將推翻、改變和逆轉的爭論仍在繼續。
但比這場辯論更重要、更實際的是,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明白,如果他們還不關心如何讓汽車變得更智能,機會可能只留給谷歌、蘋果和早期的外國競爭對手。
汽車行業的IT思維需要更加創新,運行速度更快。中國國有汽車企業往往因規模大、決策慢而受到輿論的批評。然而,在這一輪行動中,國有車企的快速反應和先發制人的布局值得雙手點贊。
率先行動的上汽和阿里巴巴在上海簽署了“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整合后者的云OS操作系統、大數據、阿里通信、高德導航等資源;緊隨其后的是北汽和樂視進入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工信部鼓勵IT公司參與其中。
更為徹底的是東風與華為的合作。如果作為案例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在汽車行業與移動通信、消費電子技術和應用融合的趨勢中的思考和實踐。
10月17日,東風與華為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盡管與上汽集團合作的阿里巴巴是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之一,在上層軟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缺乏開發下層軟硬件的能力;
與北汽牽手的樂視此前專注于互聯網電視領域。
與華為相比,其在互聯網領域的實力和能力似乎更為全面——后者在通信領域的硬件開發和底層軟件方面的經驗不言而喻。這使得東風與華為的合作在路徑和長期目標上顯得更加清晰。
在東風與華為的合作框架中,涵蓋了汽車電子、車聯網、智能汽車等相關產品,以及代表未來方向的汽車通信設備產品和解決方案。兩者分工明確——東風專注于產品集成和應用,華為專注于產品開發和生產。盡管該協議是由東風乘用車總經理李春榮代表東風汽車公司與華為簽署的,但未來的合作將從東風乘用車擴展到整個東風集團。
基于安卓系統的WindLink產品和服務是雙方合作的第一階段,已安裝在東風乘用車的戰略SUV車型東風風神AX7上。但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中,大型終端顯然不僅僅像車載信息娛樂交互系統那么簡單。
事實上,車聯網(IoV)是汽車內部網、汽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集成。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逐步應用,V2X的車車間通信能力已成為未來技術競爭的焦點。
這直接引出了東風和華為在第二步的明確思路和計劃——實現車與人、車與車、車與云的互聯互通,實現智能化、真車互聯。在雙方合作的第三階段,東風和華為將共同開發智能汽車,并通過輔助人階段、擬人化階段和共生階段,最終實現具有情感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
WindLink在汽車產品、車聯網和智能汽車中可以清楚地捕捉到東風與華為在這些細節構建的合作路徑中的一個積極信號——中國汽車公司,尤其是大型汽車集團,已經意識到,在即將到來的汽車新時代,IT已經變得離不開內外。汽車的未來是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是戰略。
顯然,與華為明確的合作路徑為東風乘用車實現智能汽車夢想邁出了實實在在的一步,華為可以在此次戰略合作中進一步擴大業務范圍。
此外,更現實的意義在于,東風能夠在華為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和助力下,快速實現大數據時代的變革。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汽車將成為輸入端口,東風有能力快速應對由此產生的個性化定制、銷售創新、共享服務以及整個行業的其他變化。
總體而言,業績突出的公司往往從自身需求出發,難以主動打破行業壁壘。但現在,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骨干國有企業和全球領先的信息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他們都承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無論是行業還是生活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積極探索未知世界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當發現巨大的未來需求時,善于了解當地消費者心理的當地品牌在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方面具有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東風和華為,還是上汽和阿里巴巴,與各種跨國聯盟相比,都更符合中國本土車聯網的商業價值。
是的,舊的汽車時代正在逐漸消失,IT和汽車行業正在以不可逆轉的方式和速度連接。傳統的汽車行業正在通過連接互聯世界的“電力”來振興自己。盡管最終結果仍不可預測,但它所產生的“化學反應”顯然正在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為38163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據總銷量的58多。
1900/1/1 0:00:00近日,美國消費電子協會正式宣布,奧迪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及技術研發董事烏爾里希哈肯貝格教授,將于2015年5月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發表開幕主題演講。
1900/1/1 0:00:00據奧迪汽車日前發布的數據,今年10月其全球銷量為146200輛,對比去年10月的131957輛,同比增長108。奧迪A3、奧迪Q3和奧迪Q5等SUV和緊湊轎車是增長的關鍵。
1900/1/1 0:00:00狂熱的SUV擁躉一直鮮明地存在,這個隊伍在2014年再度壯大,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一些叫好又叫座的SUV新車上市。
1900/1/1 0:00:00允許汽車平行進口,不僅可以降低進口車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上海自貿區進一步開放,并在不久可以復制到全國。
1900/1/1 0:00:002014年11月7日上海訊馬自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截至2014年10月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