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中國或全球汽車行業受到了兩大事件的影響:特斯拉進入中國和萬向收購菲斯科。不得不說,曾經是熱門話題、曾經是雞的電動汽車行業,終于到了被關注和市場接受的階段。
過去,在中國市場,一方面,依靠政策補貼和激勵來促進自上而下的效果并不明顯,專注于低端車型的電動汽車根本無法刺激市場的購買欲望;
另一方面,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成熟也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絆腳石。如今,美國市場電動汽車的豪華化和高端化趨勢可以使這些看似嚴重的問題變得相對簡單,畢竟“讓富人先電動”才能真正實現電動汽車的市場化。
“磨刀”直指高端電動汽車市場
事實上,早在一年前,萬向集團就擊敗了江森自控,收購了美國A123鋰電池公司,該公司是Fisco的電池供應商。如今,萬向集團成功競購Fisco,在傳統汽車生產進入壁壘高的前提下,找到了制造新能源汽車的突破口,并瞄準了高端電動汽車市場。
特斯拉,被譽為“汽車界的蘋果”電動汽車品牌,創造了傳奇的歷史。該公司的第一款產品Roadster于2008年實現了大規模生產。它的第一批1000多名客戶,包括布拉德·皮特、喬治·布魯尼、阿諾德·施瓦辛格和谷歌的兩位創始人,幾乎是全球財富和名人榜。特斯拉的投資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有著更傳奇的經歷,成為了《鋼鐵俠》中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的原型。由于這些產品主要針對高端用戶群體,特斯拉在單一市場的用戶群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和富裕的基礎使特斯拉比任何其他汽車公司都更渴望進入。
主流豪華品牌電動汽車也在加速進入中國
萬向集團和特斯拉的兩項行動極大地刺激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促使寶馬和奧迪等主流豪華汽車品牌加速進入中國。
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華晨寶馬推出了旗下新品牌的首款車型致諾,這也是當時首款國產高端電動汽車。寶馬i3全電動汽車將于2014年正式上市。隨著特斯拉的壓力越來越大,寶馬推出了i8混合動力轎車,以吸引高端客戶。此外,奧迪純電動跑車R8e tron也將在2015年之前引入中國,大眾高爾夫電動版和e-up也將在2014年引入中國,趕上寶馬等競爭對手。
北汽集團還將加快發展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逐步實現北汽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目前,北汽已經推出了E150EV電動汽車,未來將與美國的Atieva合作推出與奧迪A6L同級的高端電動汽車。這也證明了高端電動汽車即將點燃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模式。
自上而下可能不會帶來高端電動汽車,也不會成為一個機會
2009年前后,政府采取政策補貼、激勵等自上而下的方式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試圖跳過混合動力技術,直接實現彎道超車。但經過三年的發展,由于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成熟,電動汽車的進展一直平平。另一方面,此前電動汽車主要集中在低端車型,產品利潤率較低,在市場上反響不佳。事實證明,這種依賴政策激勵的“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似乎不切實際。
如今,隨著豪華汽車公司開始競相推出高端電動汽車,這可能成為電動汽車“自下而上”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高端車型進入后,很可能會有效刺激市場的高端需求,進而依托市場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完成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自下而上”的轉型。不管特斯拉在中國自費建設超級充電站網絡的計劃能否成功實現,至少此舉是對改善全國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有力推動。
此外,中國當地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也羨慕特斯拉的成功。此前,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對外表示:“一旦中國家庭消費開始,比亞迪分分鐘就能創造出特斯拉。”由此可見,只要找準定位,挖掘有效需求,本土品牌電動汽車也有望……
在他們自己的上升道路上,與國外主流豪華品牌一起,完成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另一個突破模式。
車子將近開了半年了,大瑞途也是陪伴了我將近5萬的公里數,所以在這個具有紀念的日子,本人對這段時間瑞途的物流性能做個小結,
1900/1/1 0:00:002013年,奧迪完成4885萬輛的銷售目標,同比增幅216,占豪華車市場的份額達到35。日前,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葛樹文對媒體宣布:“我們實現了全面的領先。
1900/1/1 0:00:00據澳大利亞媒體Justauto2月7日消息,大眾汽車集團專注跑車和豪華SUV的保時捷1月全球銷量為12225輛,增長14,主要得益于911、博克斯特以及升級版帕納梅拉的拉動。
1900/1/1 0:00:002014年1月,上海大眾新帕薩特“雙喜臨門”,不僅以單月銷售27084輛的優異市場表現再度演繹“一馬當先”,2014款車型也以嶄新面貌巔峰啟程。
1900/1/1 0:00:00預計在2015年底,中國的二手車交易的規模將達到1000萬輛。而到2020年,中國的二手車的交易規模和新車銷售達到相同規模。
1900/1/1 0:00:00超豪華車過去幾年在中國一直順風順水,即使是中國汽車市場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超豪華車在中國也始終一枝獨秀,保持了快速的增長勢頭。這也是賓利、勞斯萊斯、保時捷等眾多超豪華品牌在中國迅速擴張的原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