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由大變強”的征程上,中國汽車產業將迎來另一座城市。5月16日,東風汽車與福建省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重組邁出實質性一步。
東風與北汽的整合打破了近三年來國內汽車行業大規模重組的沉默,也開創了國內汽車行業重組的新模式。二者沒有采取行政重組的資產配置方式,而是采取了純市場的方式——有條件、分階段的股權轉讓。此舉將對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揮重要示范作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通過與福奇的合作,東風汽車一舉實現了兩個目標。一方面,其已完成對北汽旗下東南汽車自主品牌的控股,自主“大東風”戰略全面展開;另一方面,借助東南搶占市場資源,完成了東南沿海的戰略布局。
創新模式
我很高興長期戰略合作已經成熟,兩家擁有協同資源和相似文化的公司終于走到了一起,”東風汽車董事長徐平在簽字儀式上興奮地說。
自5年前富奇重組的消息曝光以來,圍繞富奇的傳言一直在業內流傳。北汽和廣汽曾經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徐平自然感到欣慰的是,東風汽車憑借強勁的勢頭,最終取得了勝利。
與汽車行業以往的“天翼”和“商南”合作模式不同,東風福奇的重組非常熟練。根據協議,東風將持有福奇45%的股權;
同時,東風汽車公司將與福奇組建投資公司,新投資公司持有東風汽車50%的股權,新公司中東風電持有約2/3的股權。
這種有條件的、分階段的股權轉讓為后續的整合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協議規定,在提前獲得福奇45%的股權后,東風將在東南汽車(包括福建生產的配套發動機)年銷量達到30萬臺后收購剩余股權,從而實現東風對福奇60%以上的控股權。
分析人士指出,采取有條件、分階段的股權轉讓模式,充分體現了市場化重組的特點,能夠更好地保障被重組方的利益,避免行政重組中常見的市場風險。這種先參股后附條件控制的模式為其他企業重組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先例。
唯一的方法
沉寂三年后,東風重組富祺重燃行業并購熱情。特別是純市場因素下的跨區域整合和收購被認為是提高產業集中度的最有效途徑。
盡管早在2009年,國家就發布了《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鼓勵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并購,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型實施區域并購。旨在推動以汽車為首的多個行業實施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但事與愿違,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中國沒有出現并購潮。
最大的障礙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因為地方政府將其視為吸收稅收和解決就業問題的支柱產業,這影響了地方利益。尤其是在過去的五年里,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穩步改善,即使是中小型車企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直到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文推動重組,明確指出到2015年,前十大汽車企業的行業集中度將達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工業和信息化部還成立了專門負責并購的工作組,重點負責政策的落實。在此背景下,東風與北汽的重組得以順利進行。
無獨有偶,就在東風與北汽簽署重組協議的同一天,在沒有任何跡象的情況下,廣汽集團宣布重組中興通訊宜昌分公司,廣汽將在宜昌生產乘用車。
東風和廣汽同時采取的重大行動,反映出汽車企業集團通過重組進一步做大做強的迫切愿望。事實上,不僅是上面提到的兩個,近年來,各家車企都在大力計劃擴大產能。根據計劃,到2015年,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等六大汽車公司的總產銷目標將超過2800萬輛。在實現各自目標的過程中,只有及早進行戰略布局,搶占市場資源,擴大自身版圖,重組才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
多維發電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東風重組富祺都是符合行業趨勢的雙贏選擇。對于福建省來說,東風和福奇的實力完全不同。東風投資后,給福建汽車帶來的最大利益在于資金、管理和信心。憑借東風強大的行業積累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可以帶動福建汽車產業走上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力爭在福建“十二五”規劃中實現100萬輛的產銷規模。
對東風來說,通過與福建省的戰略合作,可以迅速實現其在東南沿海的戰略布局,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在國內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和影響力。同時,利用F的區位優勢……
ian要“出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更大的優勢在于收購福奇的自主品牌,這將為東風的自主品牌業務板塊帶來快速增長的機會。從風神、鄭州日產、東風柳汽在東風“大自主”戰略中的進展來看,東風的做法是在包括東南汽車在內的子公司之間實現研發、采購等平臺資源的共享。這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東風“大自主”戰略,實現2016年東風300萬自主品牌的“干D300”中期經營計劃。
年初,東風汽車宣布了2013-332萬輛的銷售目標,預計業績將比去年增長8%。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表示,東風將繼續堅持“大自主、大協作、大發展”的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東風自主品牌“黔D300”計劃的實施。值得注意的是,東風在大自主領域確立了主導地位,不僅明確了東風旗下各自主品牌的銷售目標,還提出了合資自主“全線部署”的發展要求。這進一步表明了東風更加獨立的決心和勇氣。
自去年以來,東風一直在進行大量投資和合資經營。收購原瑞典薩博動力團隊,與德國格特拉克啟動雙離合器變速器開發項目,與雷諾敲定合資項目,以及與沃爾沃商用車和英菲尼迪幾乎同時啟動國內計劃。。。一幅壯麗的畫卷已經開始,一切準備就緒,東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東風“大自主”戰略走三條路
第一條路徑:東風品牌自主乘用車銷量達120萬輛
根據東風汽車集團的規劃,未來將形成“2+2業務布局”,包括東風乘用車公司、東風小康汽車公司、東風柳州汽車公司、鄭州日產汽車公司。其中,東風風神是“2+2”戰略的重中之重。在東風汽車200萬輛自動駕駛乘用車“十二五”規劃中,東風風神將占15%,計劃銷量30萬輛。
第二條道路:合資自主品牌銷量達到40萬輛
這也是其他汽車集團目前正在積極推動的事情。東風汽車集團是合資公司最多的汽車集團,也是推出合資自主品牌最多的企業。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神龍汽車和東風本田三大合資企業將全面推進自主品牌汽車合資企業,并計劃到2015年實現年銷量40萬輛的目標。
第三條路:大中華區品牌乘用車銷量達20萬輛
這對東風汽車集團來說是一條獨特的道路——推出乘用車大中華品牌。
在與裕隆牽手后,東風汽車集團成為第一家擁有大中華品牌乘用車的汽車集團。在東風汽車集團的計劃中,提出以東風裕隆為主體開發“納智捷”大中華品牌乘用車,計劃到2015年銷售20萬輛。
在2006年底特律車展以概念車身分問世以來,林肯MKS已向世人預告多時其當家旗艦轎車即將到來,經過多年的測試與改進,MKS終于來了。
1900/1/1 0:00:002013年5月27日,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宣布奧迪A5風尚版車型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5197萬元至6799萬元。
1900/1/1 0:00:001983年4月,第一輛桑塔納在上海成功下線,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現代化發展開啟了嶄新起點。憑借一貫堅持的德系經典品質,正值盛年的Santana品牌贏得了超過400萬車主的共同青睞。
1900/1/1 0:00:00隨著奇瑞、長城等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出口力度的加大,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已經逐漸成為新西蘭進口業務的重點。
1900/1/1 0:00:00近日,有媒體稱,北京有可能試點收取“汽車排污費”,目前具體方案正在討論之中。消息一出,即引起網友熱烈爭論。據報道,這一個汽車排污費征收方案有可能在年內施行。
1900/1/1 0:00:00懸浮在中國車業上空的不確定情緒再度集結。并不是說市場出了什么問題,相反,前4個月的車市表現足夠讓人驚喜,兩位數的增幅或表明車市已走出去年以來的低谷。
1900/1/1 0:00:00